03.03 對莎士比亞,每個人必須要知道的事兒有哪些?

官馨思


《夏洛克的靈魂》丨莎士比亞居然是反猶主義?!

作家越傑出,他的作品就越是危險。

莎士比亞作品中的反猶主義如何被納粹德國的宣傳機器利用?如何影響現代社會?

那個失去了一切的吝嗇鬼,穿越四百年,亡魂仍在威尼斯飄蕩。


善良的威尼斯商人、貪婪狠毒的猶太人和一磅肉的故事是世紀文學的經典,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學者為莎士比亞筆下的他們爭論不休。猶太作家Howard Jacobson認為故事中夏洛克的塑造對猶太人非常不友好,也不合理。於是決定重新創作一篇以夏洛克為主角的《威尼斯商人》。

作家因此遭受了無數的謾罵和攻擊,卻反而激發了熱情。本片帶著觀眾遊歷威尼斯,採訪莎學的資深學者,溯源猶太人的歷史,甚至挖掘了納粹對莎士比亞作品中反猶主義的利用……而這一切都只為觸碰夏洛克的真實靈魂。

難道我們猶太人沒有眼睛嗎?難道猶太人沒有五官、四肢、沒有知覺、沒有感情、沒有血氣嗎?”

▲即使夏洛克在文學史上的形象一直都是以貪婪兇狠著稱,你也很難不對這個角色產生同情。因為他的宗教,他被所謂“威尼斯最寬厚為懷”的主角安東尼奧侮辱;她的女兒與花花公子私奔還捲走了他所有的錢財;最後他想要復仇拿回合約裡的一磅肉也沒有成功,反而被判必須放棄自己的信仰。

猶太作家Howard Jacobson說:“莎士比亞筆下的威尼斯實在不是一個可愛的世界,我不是指他寫的非猶太教討人嫌,是這些非猶太教人本身討人嫌。”

夏洛克被迫接受洗禮改信基督教

▲實際上如果你嫉惡如仇,你可能真的會對《威尼斯商人》的主角們感到火大:他們好吃懶做,個個都是花花公子。他們相互包庇,滿腦子都是金錢。

“我不停地花錢,我愛上這個女人了。如果你借我錢,我會把她追到手,這樣我就能擁有他的所有財產。”——戲裡的主角們做的事讓人感覺極其不正,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他們對猶太人的態度。莎士比亞彷彿只針對猶太人,“這猶太人”在臺詞裡出現甚至比“夏洛克”的頻率還高,書中的其他人很少會叫夏洛克的名字。

——“這些角色們都酒池肉林,無所事事,急於攫取利益並利用他人。這是個缺少嚴肅的世界。”

“他不是吃著同樣的食物,同樣的武器可以傷害他,同樣的醫藥可以療治他,冬天同樣會冷,夏天同樣會熱,就象一個基督徒一樣嗎?”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冷漠的,令人不安的,無愛的作品。如果不是莎士比亞,它絕對不會有機會演出。他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沒有證據顯示夏洛克是為了反猶太教創作的角色,但是如果在1933年到1939年納粹時期的德國有超過五十部《威尼斯商人》的作品在德國循環演出,你就可以說:夏洛克毫無疑問是為了反猶太教創作的。希特勒是《威尼斯商人》的忠實粉絲。在當時,為了意思更清楚,劇院會故意安排人在夏洛克登場的時候發出噓聲和咒罵。

“你們要是用刀劍刺我們,我們不是也會出血的嗎?你們要是搔我們的癢,我們不是也會笑起來的嗎?你們要是用毒藥謀害我們,我們不是也會死的嗎?那麼要是你們欺侮了我們,我們難道不會復仇嗎?”

▲“1944.8.17 :德國人帶走了200個猶太人去奧斯維辛,其中只有8個人回來了。”

▲現在威尼斯還有石刻記錄著納粹的罪行。莎士比亞在四百年前就創作了他的猶太角色,夏洛克成為了反猶太人的仇恨中的一根避雷針。惡魔是被塑造出來的,之所以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 不是因為英國人更恨猶太人,只是因為莎士比亞是個傑出的作家。

“要是在別的地方我們都跟你們一樣,那麼在這一點上也是彼此相同的。要是一個猶太人欺侮了一個基督徒,那基督徒怎樣表現他的謙遜?報仇。”

▲可莎士比亞之所以有讓人爭論不休的魔力,是因為他總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神來一筆。他塑造了一個要割人一磅肉的瘋子,可又給了他一個女兒,讓他成為一個有軟肋的人。莎士比亞讓他悽慘無比,又給他一個機會,讓他向吐過他口水的安東尼奧質問:“難道我們猶太人沒有眼睛嗎?難道猶太人沒有五官、四肢、沒有知覺、沒有感情、沒有血氣嗎?”

▲《威尼斯商人》原劇裡第四幕,夏洛克向法庭辯解哀求,思慮重重,那是我們最後一次見到他。之後的第五幕該寫什麼,連莎士比亞都被難住了。你還記得後面第五幕男男女女的歡宴麼?沒有了夏洛克,這部劇還剩什麼?沒人知道莎士比亞到底在想什麼,但這場爭論也許在百年之後,依然無果無休。


歡迎關注DOCO熱紀錄,一年365天

DOCO君陪你 悅享真實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