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開國大典天安門毛主席畫像的繪製者,是這位已逾100歲的湖南人

湘伴導讀

這幾周,湖南美術館正在進行一場

百歲老人的個人藝術展

開國大典天安門毛主席畫像的繪製者,是這位已逾100歲的湖南人

觀眾在湖南美術館欣賞周令釗的作品。劉瀚璐 攝

這位老人就是出生於湖南平江的周令釗

開國大典天安門毛主席畫像的繪製者,是這位已逾100歲的湖南人

2019年10月27日,周令釗(前排中)回到長沙時,與長沙著名紅色收藏家羅玉其(後排左一)合影。羅玉其 供圖

伴粉們不一定聽過周令釗這個名字

但是一定熟悉他的作品,因為——

開國大典懸掛於天安門城樓的

毛主席巨幅畫像

開國大典天安門毛主席畫像的繪製者,是這位已逾100歲的湖南人

周令釗及夫人陳若菊為開國大典繪製的毛主席畫像 馬口鐵板·油彩 6×4.6m 1949年湖南文聯 供圖

國徽、政協會徽、少先隊隊旗

第二、第三、第四套人民幣票面

共青團團旗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勳章

獨立自由勳章

解放勳章

開國大典天安門毛主席畫像的繪製者,是這位已逾100歲的湖南人

周令釗主筆設計並繪製榮譽紀念——八一勳章、獨立自由勳章、解放勳章(陳若菊參與設計繪製)。湖南文聯供

這些,都是他設計的!

他還於2019年9月被國家授予

“最美奮鬥者”榮譽稱號

來了解這位百歲老人的傳奇人生

青春戰歌

1937年正值少年的周令釗加入湖南抗敵畫會,走上了藝術抗日救亡的革命道路。

他跟隨部隊轉戰各地,步履遍及整個南中國;在武漢,他參與繪製黃鶴樓《全民抗戰》壁畫,並結識了田漢、葉淺予、馮法祀、李可染、羅工柳、王式闊等日後名震中外的藝術大家;在桂林,他加入“漫畫宣傳隊”,一批膾炙人口的漫畫作品應運而生;在柳州,他參加了抗敵演劇五隊,宣傳畫、舞臺美術、演員多重身份轉換,高唱救國之歌;在大理,他為即將踏上緬甸的抗敵演劇五隊設計臂章,並根據親身經歷創作了連環畫《獨臂西施》。

開國大典天安門毛主席畫像的繪製者,是這位已逾100歲的湖南人

1938年,19歲的周令釗先生參加武漢黃鶴樓《全民抗戰》壁畫創作。湖南文聯供圖

在戰爭與革命的洪流中,周令釗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更作為一名烽火戰士,為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毫無保留地貢獻著自己的青春與智慧。


傑出成就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歷史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中國的美術事業也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新中國成立初期,時任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講師的周令釗參與了眾多國家形象與標誌的重要項目:參加繪製開國大典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畫像、參與設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中國少先隊隊旗,參與設計第二、三、四套人民幣、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勳章、獨立勳章和解放勳章……


開國大典天安門毛主席畫像的繪製者,是這位已逾100歲的湖南人

自1950年起,周令釗陸續擔任第二、三、四套人民幣紙幣票面總體設計。湖南文聯 供圖

他所設計的作品也成為了代表新中國國家意志與形象的經典象徵。他從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中吸取養分,在招貼畫、郵票、年畫、壁畫、插畫、書籍封面、建築裝飾、舞臺設計等方面均取得了傑出成就。

作為藝術家的周令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形象的重要設計者之一,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審美基礎和標準的奠基者和實踐者之一。他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自覺地將個人理想與國家需要相結合,根植民族傳統,開闢了屬於新中國自身的美術新風尚,並踐行一生。

開國大典天安門毛主席畫像的繪製者,是這位已逾100歲的湖南人

1950年,周令釗先生主筆設計的共青團團旗設計。湖南文聯 供圖


江山如畫

周令釗在繪畫藝術上的造詣不容忽視。他善於描繪祖國的大美山河,將趣味化、生活化、民俗化的特點和傳統氣息融入作品,探索出一條與眾不同的繪畫路徑。他深入祖國各地寫生、創作,不論是首都北京,還是四川、貴州、湖南、廣西、廣東等地的風土人情、審美特徵都在他的筆下熠熠生輝。

開國大典天安門毛主席畫像的繪製者,是這位已逾100歲的湖南人

周令釗2003年創作的長城萬里山連山 紙本·彩墨。湖南文聯 供圖


他的水彩樸實、清新,以透明和半透明技法相互滲透,油畫和水彩畫的畫法雙重施展,酣暢淋漓。他將時代精神、民族氣派和個人風格相結合,在堅持寫生的立場下,踏遍大江南北,飽含對祖國山河的無限熱愛,並將之付諸於畫面之上。可以說,他是新中國發展歷程見證者,也是新中國美好生活的記錄者。

開國大典天安門毛主席畫像的繪製者,是這位已逾100歲的湖南人

周令釗為羅玉其收藏的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簽名。(勳章為周令釗設計)羅玉其 供圖

湖湘情懷

離開家鄉80餘年,走遍大江南北,周令釗心中始終牽掛著家鄉湖南,牽掛著養育他的平江。他曾說:“故鄉對我不只是記憶,不只是人到他鄉之後對家園的眷念,而是一種藝術上必不可少的想象、一種能夠不斷提供創造力的源泉。”

福壽山上滿坡的映山紅,汨羅江畔來往萬里的船隻,構成了周令釗對家鄉的最初記憶。舉家遷往長沙後,在華中藝專學習,得到了陳國釗、王仲瓊、雷恭甫、周磊村、張一尊等教師的指導,嶽麓山、水陸洲、中山堂、八角亭均留下了少年周令釗的足跡與回憶。

開國大典天安門毛主席畫像的繪製者,是這位已逾100歲的湖南人

周令釗創作的長沙愛晚亭 紙本·水彩 39.6×54.3cm 1990年。湖南文聯 供圖


在周令釗的美術生涯中,有許多含有家鄉元素的經典作品。上世紀60年代,他設計了人民大會堂湖南廳湘繡畫屏《韶山》;為作家周立波《山鄉鉅變》等書籍繪製封面;他還設計了江南四大名樓(1987年)等紀念郵票。

2015年11月17日,平江縣周令釗美術館開館。周老捐獻了《平江八景》《春撒黃金堰》等精品力作的原作和高仿品268件,有各個時期不同類型的代表作,如紙本彩墨八條屏《永州八記》、紙本丙烯張家界《定海神針》、紙本丙烯《湘陰渡頭》、紙本彩墨汨羅屈子祠《江山留聖蹟》……

在周令釗美術館開館前一天,周令釗親自為其彩墨長卷《三月撲城奏響盛世中華》題詞。為紀念平江起義80週年,周令釗畫了《三月撲城奏響盛世中華》,2008年7月捐贈給平江縣“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我去過很多名山大川,世界真美麗,最美是家鄉。我要把汨羅江沿岸的美景畫下來,讓世人看看我的家鄉有多美。”2007年至2011年4年間,為了畫一幅汨羅江的長卷,周令釗和夫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系教授陳若菊不顧年邁,數次冒著酷暑,爬上高聳入雲的幕阜山、福壽山和連雲山,跋涉在汨羅江源頭,尋勝覓幽,採風寫生。

高山瀑布、懸崖峭壁、人文景點、革命聖地、將軍故居、平民農舍、山寨崖洞,無不留下夫婦倆相攙相扶的足跡,留在相商相研的創作手稿中。歷時4年,76cm×900cm的彩墨長卷《汨水平江永留芳》躍然紙上,將平江的每一個鄉鎮都納入其中。周令釗感喟:“綠色平江、紅色平江、金色平江,是我多彩的家鄉!”

開國大典天安門毛主席畫像的繪製者,是這位已逾100歲的湖南人

1990年周令釗創作的板倉(楊開慧舊居) 紙本·水粉。湖南文聯 供圖

去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又是周令釗先生百歲生辰,按照湖南省文聯工作安排,湖南美術館在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美術出版社和周令釗先生及其親屬等各方大力支持下,經過精心籌備,把《最美奮鬥者--周令釗百歲藝術展》作為湖南美術館開館之年唯一的個人藝術作品展覽 。

開國大典天安門毛主席畫像的繪製者,是這位已逾100歲的湖南人

周令釗創作的汨羅江上磐石灣.紙本·水彩 62.5×62.5cm 1998 年。湖南文聯 供圖

在藝術展現場可以看到,周令釗百歲藝術展用200餘件美術作品和藝術文獻,較為詳實的呈現出這位百歲藝術家充滿激情與創造力的藝術人生。“這些珍貴的美術作品與文獻史料,既展現了周令釗先生傑出的藝術成就與崇高的思想品格,又承載著新中國的國家記憶、民族精神與新時代的無限榮光。”湖南美術館館長魏懷亮說。


(綜合自湖南日報、長沙晚報等,歡迎轉發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