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用慰安婦制度受害者論證“女性性別優勢”實在太荒唐

近日,一篇題為《情感教主Ayawawa和300萬種擇偶焦慮》的文章,引起了網友的公憤。文中提到知名互聯網博主Ayawawa(本名楊冰陽)曾讓女孩們想象日軍侵華時期的慰安婦制度受害者,可以在男性戰死的情況下“苟全性命”,由此得出了“女性具有性別優勢”的結論。這一言論,不僅是對這一特殊戰爭受害者群體的侮辱,其背後也是一種深層次的性別自卑。

按照Ayawawa的說法,女性對自己諸如青春貌美、溫柔可人這樣的“性別優勢”善加利用,就可以牢牢地“拴住”男人的心,換來男人的投資和關愛。這樣,她們就不必像男人一樣為了生存疲於奔命,可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做幸福的“小公主”,可謂“一本萬利”。甚至在戰爭期間,女性也可以憑藉這一“優勢”倖免於難。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這樣的說法,那些深受苦難的慰安婦制度受害者會同意嗎?

日軍慰安婦制度的歷史,無疑是一部血淚史。戰爭期間的慰安婦制度受害者,從普通婦女淪為侵略者的奴隸,喪失了獨立的人格和最基本的尊嚴。在暗無天日的軍營裡,她們承受的身心痛苦絕不亞於在戰場上奮勇拼殺的戰士,以至於時至今日,她們心中的陰影仍舊揮之不去。是的,她們確實在戰爭中生存下來,但是,這樣的經歷恐怕一點也不值得她們感到慶幸,更不要說被某些人拿來當做談資來消遣了。

一個女孩靠出賣自己的尊嚴,確實有可能獲得錦衣玉食的生活,可這樣的生活值得讚許和效仿嗎?想要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結果只能是黃粱一夢。Ayawawa兜售的“毒雞湯”,最終只會害了那些相信她的女孩子們。

Ayawawa的“女性性別優勢論”,將女性價值的評定權,徹底讓渡給了男性,甚至連女性自身命運的決定權都拱手相讓。在這種語境下,女性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歸屬,可謂跌進了塵埃裡。喪失了尊嚴和人格平等的生命不是完整的生命,成為任人擺佈的玩偶有何幸福可言?男女平等不僅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女性要想真正實現平等,必須要樹立自我意識,不能自輕自賤,將自己視為男性的附屬品,在男性的話語體系下考量自身的價值。

自敬,則人敬之;自慢,則人慢之。自立自強的女性,會依靠自己努力去追尋生命的價值和精彩。對男性一味曲意逢迎,甚至自甘墮落,只能讓人嗤之以鼻,而這樣的人生註定會是一場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