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100萬億的大變局下,炒房還有戲嗎?

100萬億的大變局下,炒房還有戲嗎?

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於4月底聯合印發《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資管資金規模大,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若運行不規範、流向不合理,可能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危害和風險。

而為了避免今後企業和居民為當下的高槓杆“買單”,就必須加強對資管業務的管理,要充分利用好一年半的過渡期,給資管業務這匹“野馬”套上“韁繩”。

對大眾而言,資管業務已進入到“自負盈虧”的軌道,普通投資者千萬不要再去瞎買理財產品了。記住:5%以上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每增加一個點都是對於風險的補償,收益越高風險也就越大。

資管新規是一部大戲,這部戲要演好,政府、銀行、資管機構、普通百姓,每個環節都要予以高度重視。

1 、資管新規“新”在哪?

從去年11月17日公開徵求意見開始,資管新規就引起了無數人的密切關注。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中,有關部門收到了來自市場的近2000條建議。

資產管理業務,是指獲得監管機構批准的公募基金子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銀行等,向特定客戶募集資金或者接受特定客戶財產委託擔任資產管理人,為資產委託人的利益,運用委託財產進行投資的一種行為。在這個過程中,資管業務承辦單位可以依據需要,形成標準化的金融產品,也稱“資管產品”。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資管業務主要包括:基金子公司資管、券商資管、保險資管、銀行資管以及信託資管等。

在業務形式上,資管業務主要分為三類:

為單一客戶辦理定向資產管理業務,譬如證券公司的融資融券業務;

為多個客戶辦理集合資產管理業務,主要是證券公司通過集合散戶資金投向指定的金融產品,如股票型基金等;

為客戶辦理特定目的的專項資產管理業務,就是為大資金客戶提供的一種提升服務。

不管是哪類服務,資管人都要想方設法開發好產品,給客戶帶來更大的利益。

目前,我國資管業務規模十分龐大,號稱“百萬億”級。它的構成大致如下:

22萬多億的銀行表外理財產品;

約22萬億的信託餘額;

近12萬億的公募基金;

11萬多億的私募基金;

近17萬億的券商資管計劃;

約14萬億的基金及其子公司資管計劃;

2萬多億的保險資管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鬧得沸沸揚揚的寶能收購萬科的資管計劃就是這種保險資管業務。很多保險機構到國外收購資產所用的資管計劃,也都屬於最後這類。

那麼,資管新規如此引人關注,到底“新”在哪呢?

*打破了剛性兌付

什麼是剛性兌付?對投資者來講,就是至少要把本金拿回來;對出售產品方來說,承諾保本保收益。

新規提出打破剛性兌付就是要突出不保本保收益。再出現承諾保本保收益者,就是違規;具體到某個項目,就是“借新還舊”。對此,投資者要擦亮眼睛。

*過渡期延長至2020年底

這一新老劃斷的做法,等於給了那些滾動續期、類似借新還舊的產品劃上一條“死亡線”。

給這麼長時間的過渡期,也是為了給予金融機構充足的調整和轉型時間,讓這些產品自我“排雷”。

*嚴禁資金池

新規要求金融機構對於資管項目單獨管理、單獨建賬、單獨核算,即使是銀行也不能跟其它項目混為一談,且封閉式項目最短不得低於90天,這樣的理財產品將消失。

再發現這樣的產品,投資者就得注意了,要看是否有詐。

*抬高了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門檻

投資者需要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並且,需要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淨資產不低於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

*投資資金流向更加清晰

無論從募資方式還是資金投向上劃分產品,投資資金流向都會非常清晰。

購買理財產品時,銀行要明示產品類型、槓桿水平、收益分配等。如此一來,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等就能知道資金的去向了。

2、為什麼把資管看得這麼重?

一方面,資管對金融市場規範發展意義重大。

一直以來,剛性兌付抬高無風險收益率水平,扭曲市場資金價格,不僅影響了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還導致一些投資者冒險投機。

在剛性兌付之下,資管業務偏離本質,市場難以真正發展和成熟。因此,打破剛性兌付已經成為社會共識。

資管新規從4個方面對打破剛性兌付要求作出了安排:

資管產品要以淨值化管理模式替代之前的預期收益率模式,及時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

提出剛性兌付認定標準(出現4種情形可認定為剛性兌付);

明確剛性兌付行為的懲處標準,對存款類金融機構和非存款類金融機構採取針對性的懲處措施;

強化外部審計機構的審計責任和報告要求,並鼓勵對剛性兌付行為投訴舉報。

這些有助於從根本上解決投資者不清楚自身承擔風險大小等問題,推動資管產品和服務加快轉型,引導資管業務迴歸“受人之託、代人理財”本質。

另一方面,資管與資金流向關係十分密切。

如果資金流向正常,我們就不需要如此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了。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這些年的資管業務有點“變味”了——資金的流向既不正常,也不規範。

樓市是最主要的病症之一,也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病症,懂不懂醫學,都知道這是病症。

在國家加大力度進行樓市調控、監管機構明確規定不能再將資金投向樓市的情況下,投入樓市的資金規模不降反升;

開發商雖然年年喊資金緊張,但是事實是年年“不差錢”,以至於“地王”不斷湧現,紀錄不斷被刷新。

據媒體報道,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A股136家上市房企負債合計超過6.04萬億元,同比增加14038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23.21%。。

這些錢是哪來的?

銀行說自己執行了國家政策、沒給開發商貸款。

銀行的確是沒有在正常的貸款渠道給開發商貸款,但是,表外資產卻沒有得到有效管理——

通過資管業務流向開發企業的資金一點沒有減少,反而大大增加了。信託資金就是比較典型的案例。

比樓市更嚴重,潛伏期也很長,發現以後就症狀十分嚴重的是地方政府負債。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國發〔2014〕43號),對地方負債規模做出了強制性要求,也基本切斷了政府融資平臺從銀行繼續擴大負債規模之路。

銀行融資的路堵住了,確實堵住了。可是,被人為劃斷了與政府關係的融資平臺,負債規模卻越來越大,政府的隱性債務越來越多。

一個重要通道,就是從樓市撤出的投資理財資金,開始通過信託和ABS等轉道到了政府融資平臺。

政府融資平臺,成為了樓市之外的又一個資管業務“風口”。這個“風口”留下的病症,可能比樓市更嚴重。

還有一種病症可能也被嚴重忽視了,其患者為國有企業,尤其是央企。

近兩年來,以央企為首的國企對PPP項目很有熱情,動輒數十億、上百億,甚至幾百億的PPP項目合作,讓地方很受用,國企也很開心。

PPP合作的“捷徑”在哪裡?錢路不受限制,銀行可以直接提供,也可以通過資管業務提供,保險等其他機構也能提供。

只是,所謂的PPP,很多是負債的翻版,是地方變相負債。若干年後,到了約定的償還期,就會轉化成風險。

體外循環的資金多了,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日子就越來越難過了。

由上可知,資管資金規模大,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若運行不規範、流向不合理,可能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危害和風險。

此外,今天的中國經濟,已經到了告別只講GDP體量的階段,到了需要向高質量發展的時刻。加強資管業務管理,將資金引導到實體經濟領域,讓芯片等高科技產品和技術得到更多人認同,或也是資管新規希望達到的目的。

3、風險要如何來防範?

野馬馴服了,是良駒;馴不服,是禍害。

站在國家層面來看,防風險,無疑是未來三年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為了避免今後企業和居民為當下的高槓杆“買單”,就必須加強對資管業務的管理,給資管業務這匹“野馬”套上“韁繩”。

資管新規出臺後,至少,繼續加槓桿的通道沒有了。剩下的,就是如何去槓桿。

當然,由於新規對包括開發企業在內的高槓杆群體影響很大,若過度強硬地去槓桿,勢必也會帶來風險,甚至是系統性金融風險。

所以,新規在正式出臺後,將過渡期延長了一年半,給相關資管人、企業等留下主動糾正和轉變的時機,從而在最大限度上減少風險。

在資管新規下,開發商的資金鍊將越繃越緊。

由於國內的融資大門被堵上,國外的融資大門也變得越來越窄,很多開發商已經打出了“加速售房、加快資金回籠”的口號。但是,在限購限售政策下,售房又何談容易呢?炒房者再想興風作浪,難度很大。這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房價穩定。

別看開發商一個個財大氣粗,要知道,他們的“財”大多都是債務。迄今為止,一些開發商的債務率仍在80%左右。也就是說,十元的資產,有八元是靠債務支撐起來的。

於是這80%的風險就被推到了銀行、資管機構、政府和普通百姓肩上。一旦資金鍊斷裂,所有的關聯者都將深受其害。

在過渡期內把開發商的槓桿率降到合理水平,是一條底線。其他企業與政府融資平臺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一旦槓桿率進入合理水平,資金的流向就會越來越規範,像過去那樣變著法子把資金投向樓市等的現象會越來越少,願意承擔科研開發、技術研究等的企業和投資者就會越來越多。

對大眾而言,資管業務已進入到“自負盈虧”的軌道,前文也提到,資管產品不保本保息了,風險需要自己承擔了,90天內的短期理財產品也將消失了。投資者要更加慎重,具體來說,要重點把握好兩個方面:

要真正看到,央行這次是動了真格的,產生的後果也十分嚴重,普通投資者千萬不要再去瞎買理財產品了。記住:5%以上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每增加一個點都是對於風險的補償,收益越高風險也就越大。

要充分利用好一年半的過渡期,並不十分了解資管業務的普通投資者要儘可能地從各種信託、P2P、消費金融、投資公司等的投資理財項目中撤出來,這些領域更適合具備一定風險意識和投資水平的人去操作。

在投資理財方面,還是要充分相信自己,而不要聽信別人。天上不會再掉餡兒餅了,所有的餡兒餅,都與風險緊緊捆綁在一起。穩妥投資,還是最佳選擇。

4、老百姓還能投資啥?

有觀點認為,為了規避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人們會重新把錢存在銀行,同時,資金向樓市、股市轉移的概率將越來越大。

事實上,未來的樓市和股市也未必能夠“保險”。人們在理論上推算出來的良好結果,很有可能在現實中遭到當頭棒喝。

眼下的樓市,正處於十分微妙而糾結的格局——就像“圍城”,外面的想進去,裡面的想出來。

但是,這“進”和“出”都不容易。

想進來的人面臨著限購。扳著手指數一數,從一、二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凡是出現房價上漲的地區,政府都出臺了限購限售限貸政策。

想出去的人面臨著限售,或者,找不到下一個“接盤俠”,兩條腿僵在“圍城”裡,邁出不去。眼前就有個例子,海南的全城限購,造成數千億炒房資金受困。

毫無疑問,在目前的財富分配格局下,單純強調剛性需求和改善需求,不可能讓投資者拂袖而去、黯然離場。

但是,炒房者再想興風作浪,難度很大。過去那種投資和炒房者高位“大換手”的格局恐難再度出現。

只有在這樣的格局裡,樓市最穩、風險最小,資管新規才能發揮作用,把高槓杆逐步消化掉。

股市的投資空間也不大。

過去很火的一級市場,眼下也在逐漸變冷,更別說二級市場了。一隻新股發行,動輒十幾個、幾十個漲停的現象,在一級市場上,已經很難再現。每天就這麼點成交量,怎麼看也不是市場走“牛”的表現。因此,過去那種跟風炒作一下就賺點小錢後更換門庭,現在“沒門”了。

要想在股市投資,只有一種可能——進行長線投資。選擇央企改革股、真正的低估值股、白馬股等,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

在這種大環境下,日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聯合發佈了《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通過個稅遞延的方式,鼓勵廣大居民購買商業養老保險,這可以作為百姓投資理財的選擇之一。

與其冒險購買房子、股票,何不購買一份商業養老保險,為自己的未來加一份保障呢?

本文作者的微信公眾號:tanhaojun19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