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自學書法有什麼好的建議呢?我現在主要臨寫張《張黑女墓誌》和《顏勤禮碑》及《告自身貼》?

我是陳幸運


書法學習是不能完全靠自學完成的。

對於書畫專業學習,歷來有“口傳手授”的說法。越來越體會到這個說法真實、實際。自古以來,沒有一個書畫家是自學成才的。雖然是“師造化”的學問,但是,必須有老師或朋友的交流和點撥。

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張旭並不一定直接給出用筆的答案(訣竅),重要的是給了顏真卿思考的方向。就像我們大學的導師,他會告訴你研究的方向,參考的文獻,而不能給你一篇完整的論文。

這種點撥,會給我們啟發,給我們思考的方向,不走彎路或少走彎路。




郭伯一書法課堂


書法是有體系傳承的,要麼先選擇一塊碑往深了鑽研,要麼就選擇某一系統的數塊碑帖來互相印證啟發,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沒有方向感。

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的審美傾向,然後才能有所選擇,別人也能給你較中肯的建議。否則,都是瞎子引路。

就拿你現在學習的範本來說吧,《張黑女墓誌》和顏真卿《自書告身》《顏勤禮》其實風格不太搭。所以別人就很難琢磨你的審美趨向是什麼。

假使你更喜歡《張黑女墓誌》,那麼可以再學智永《千字文》,張是碑拓,用筆較簡潔,而千字文有墨本,用筆細膩,但結體用筆上都有相近之處,可以互相理解,互相借用。可以用智永的姿媚加入到張黑女裡面去改造它,讓它更多帖味。這就是所謂的系統性。就是唐碑裡,與顏真卿同一時期的徐浩的幾塊碑也屬於近似這一路的,也可學,但顏真卿就不那麼搭。

如果你更喜歡顏體,那麼除了寫《顏勤禮》《麻姑碑》等之外,還要選擇性的寫一寫篆書的作品,加強用筆的篆味。比如《袁安碑》《袁敞碑》等,雖是漢代的篆書,但用筆較渾厚,不似鐵線篆那般細,學習一下對於寫顏體也有好處。這也是系統性的原則。

並不是外表一模一樣的才叫一個系統,而是可以在某一面有共通性,能夠加強學習,幫助你形成某種風格特徵的碑帖,都屬於一個系統。

比如二王到智永,到寫經體,到趙孟頫,董其昌可以屬一路。由二王到顏真卿到蘇軾蔡襄也可以屬一路。由二王到李邕到米芾王鐸也可以屬一路。路線是非常多的,但要你自己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

如果你喜歡的某一塊碑都寫不好,那麼就不建議多換帖,因為肯定是一個基礎的東西還沒有掌握完全,換帖就沒有意義。可能要多思考一下,學習過程中有哪些問題,常常反思,而不是埋頭苦幹。所謂學而不思則罔,就是這個意思。

要麼一門深入,要麼一個系統來回學習,至於跳系統學習,那是已經非常有功底的人才可以做的事。總之,至少要把某一體寫的較成熟,才會有自己的方向,不然,你的認知都上不去,整個審美也就無從談起了。


魚生文化雜談


關於如何自學這個問題,我寫了一篇小文,闡述了一些觀點,可能對提問者有些幫助吧。我覺得無論學《張黑女墓誌》、《顏勤禮碑》還是什麼其他的書體或者書帖,自學過程都有其共通的方法和規律。

關於書法學習的一些看法

有很多人疑問,書法是否適合自學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而且是一個很好的書法學習途徑。即使你非常幸運找到了一位很優秀的書法老師,然而老師起到的作用也只有約百分之五。為什麼這樣講呢?那先得明確書法的內容包含什麼。書法包含了書寫工具的運用、書寫技法、書法表現形式、書法審美、書法歷史演進、與文學的關係等內容,這些內容之間有著區別卻又不可分割,形成一種獨特的藝術體系,它是中國傳統文化表達方式的一種,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演進的一種記錄方式。因此書法學習絕不是簡單的毛筆技法學習那麼簡單,它包含書法知識學習、書法技法學習、書法審美提升、中國文化理解力的提升、文學功底的提升等。不進行這樣的系統學習,那麼學書法只能淪為水中撈月之類的事兒。

一般情況下,書法老師能教會的部分大約只有基礎書法知識和基礎書法技能,至於其他部分,老師是教不會的,換言之,書法審美、中國文化的理解、文學功底等能力的提升,必須依靠自身日積月累的研究和領悟,這個過程是獨自的查閱、研讀、練習、分析、玩味的過程,非一朝一夕之功能成。即使是技能部分,也是要靠反覆的臨習來提升的,書法學習絕大多數時間是自己獨自面對的事情,書法是一門需要不斷自我精進的藝術門類,從長期看,老師的作用微乎其微。一個真正好的書法老師,他不會告訴你他能教會你書法,而是會讓你知道書法要靠自學的。其實從反面也能證明這個觀點,那就是歷史上沒有任何人成為一個大書法家是因為他的老師教的好。有人說這種觀點有些偏激,但筆者不這麼認為,因為從哲學的角度講,事物的內部矛盾(即內因)是事物自身運動的源泉和動力,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第二位的原因。筆者不否認書法老師會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在這裡強調起決定作用的是自學。

書法的自我學習(不管有無老師)要保持正確性、持久性,在此基礎上可通過科學方法和自身努力來實現相對效率性,在長期自我學習取得系統性進步後,至少依靠些許天賦才情和機緣,會取得一定創造性成績,才有可能成為一代書法家。持久性的保持取決於個人的意志力,天賦才情和機緣取決於老天爺,我們這裡只談關於書法自主學習中正確性和效率性的問題。

會寫字不等於會書法,把字寫得好看也不等於書法,書法的正確性即書法的內在規律,書法的內在規律源自傳承,因此保證書法的正確性,就要保證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無論現在有無老師,都務必師於古法。欣賞書法的人,要能夠在看的見得線條和留白裡找到看不見的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有技法的承襲、風度的出處、歷史的淵源、表情達意的風格等,這些類似的東西是無法憑空自創的,是必須來源於古人遺留下的諸類佳作中的,不以古人為師而憑空自創的書法,無異於空中樓閣,是無情無味的,冰冷如南極之冰。師於古法,不要本著挑毛病的心態,而是要用謙卑恭敬的心境去對待古法,正如《筆論》裡講的,“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今人學書者,自以為是者居多,剛剛學到皮毛之處,就大言不慚的評論,如“歐體過於單薄、拘謹、僵硬”、“顏體肥鈍臃腫”、“柳體呆板”等等。

師於古法的具體做法包含三個部分,一是讀帖,二是臨帖,三是研究古代書法理論,這三個部分既相互獨立,又互相作用,相輔相成。

讀帖是指廣泛研讀一切古代流傳下來的名作,包含石刻、碑帖、墨跡等,讀帖要博專兼顧,博指的是面兒要廣,多方涉獵,目的在於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逐漸提升審美能力和層次;專指的是某一領域的深度,如學習某種或兼顧幾種書體到達怎樣的程度。臨帖是建立在讀帖“專”的基礎上的,即臨摹某一字帖首先要進行認真研讀,要分析範本字體的筆畫起筆、筆畫形態、筆畫之間的相對位置、結構、風格等等,然後才能臨習。

臨帖是學習書法最有效的具體方法,這裡首先要講一下臨帖的目的和標準。讀帖是臨帖的前提,因為臨帖的目的之一是認識範本字體的筆畫形態、結構規律、風格等,不對範本進行精讀,就無法認識到範本字體的諸多規律和細節,練習就不可能保證正確性;臨帖的另一個目的是糾正自己對於所學書體的認知偏差和錯誤技法,要求臨帖務必無限接近範本,忘掉自我,這便是臨帖的標準。臨帖最忌諱變成抄書,那種所謂的“臨帖”只是按照字帖的內容用自己的方式寫了一個字,不在意原貼的筆畫、字形、結構安排等,自顧按固有習慣書寫。這樣的“臨帖”,是在不斷重複自己固有的錯誤,甚至進一步鞏固自己的錯誤,即使臨到頭髮鬍子花白,也不會有絲毫長進。(關於臨帖的具體方法,我的另一篇大答疑中有詳細論述)

古人不但留下了豐富的書法作品,也留下了大量的書法理論。古代書法理論主要包含技法篇、審美篇、評論篇。技法篇主要包含對用筆、筆法、結構、謀篇佈局等技法範疇的論述,我們可以領略古人關於技法範疇的思想乃至方法論審美篇指的是對書法美學的內容和形成、書法類型的演化等方面的論述,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古人的審美情趣和思想;評論篇指的是一些書家、文人志士等對歷史上書法家或者書法作品進行的評價,這些評價也是先人們對中國書法藝術的全方位總結,我們甚至可以借鑑裡面的很多結論。總之,廣泛研讀古代書法理論,有助於學習者深刻領悟書法的思想,不易使學書這誤入歧途,同時也會提升自身書法理論水平,更好的指導自己的書法實踐。

學書者既然選擇了書法這件事,都應該是堅持一生的事情,無論你的主業是什麼。這就是開篇所提到的學書法持久性的問題。書法的持久性包含另個方面,一方面指的是書法水平提升的相對緩慢性,另一方面指的是學習書法的絕對長期性。書法藝術本身是博大精深的,內容豐富,體系複雜,系統掌握的過程是相對緩慢的,因此書者將承襲成果和自己的主觀思想結合後進行些許創新就更慢了,也更難。這就決定書法學習乃至書法研究終將是一個長期過長,正統的書家都是窮其一生來做這件事。書法的持久性決定了學習書法沒有速成法,推崇速成法的那些人無非是投初學者所好,打著速成的幌子行圈騙錢財之實罷了。

當今正統的書法教育還是有的,他們的特點無不是對古代書家書做滿懷敬畏之心、推崇古法傳承、反對速成。這需要人民群眾擦亮眼睛去甄別。


真歐書堂


學習任何知識都要循序漸進,這其中,很重要的第一點是學習的內容。


以數學為例,在小學先學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中學時接觸函數,大學則要學習微積分。我們不可能讓一個小學生一開始即接觸微積分。

學習書法一般先楷書後行書,但具體到楷書中,也是有個漸進的過程的。比如《九成宮》是歐陽詢的最高水平,但一開始即學《九成宮》,是非常不容易理解的。

這正如語文的學習,要先從基礎的組詞造句開始,而後寫段落,再寫作文。

在顏真卿的法帖中,《顏勤禮碑》和《告自身帖》都是其晚年成熟期的代表作,而學習顏字應從其早期的《多寶塔碑》入手,而後到他中期的《郭家廟碑》等,最後再到其晚年作品,如同先小學,再中學,再大學一樣。

而對魏碑,喜歡的人很多,但很多人學習時存在誤區,一接觸書法即直奔魏碑。

魏碑是隸書向楷書轉化過程中的一種過渡性書體,它是傳統帖學有較大不同,且良萎不齊,需要較高鑑別能力,故學習魏碑需要較強的唐楷功力。

所以,在我看來,你的選帖存在較大問題,你還是應該從《多寶塔》等顏真卿早期作品入手。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張黑女墓誌》是魏碑經典。其特點秀麗端莊。與其他魏碑所不同的是,陰柔氣相對明顯。所以在創作當中主要以中、小字為主,大字作品相對較少。

《顏勤禮碑》作為顏真卿書法的代表作之一,同時也被稱為楷書經典之作。被眾多書法初學者推崇為學習書法的範本。在書寫過程中,用字規範,標準程度較高。

《告自身帖》同樣出自顏真卿之手,與《顏勤禮碑》有共同特點,顏氏風格非常濃郁。同樣也是楷書學習的經典作品。

從以上三種碑帖來看,自學書法的過程依然是延續相對傳統的學術道路進行學習。這樣的自學方法有利,同樣也有弊。

學習傳統碑帖,進行臨習。可以較好的吸取經典碑帖所帶來的優點。同時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查。在書法創作中,能夠融入經典。但是,長期沿襲傳統經典碑帖可能會造成書法創作困難的尷尬局面。因為總想超越,最終才發現,經典就是經典,是無法超越的。所以在學習書法過程中,不僅要學習經典,也要學習相對冷門的書法碑帖。

更好的融合才能使自己得到提升,取之經典,用於自身,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長期臨習楷書,勢必會進入無形的圈套之中。建議可以適當臨習其他書體增添創作靈感。學習書法不僅要臨的像,更要臨的好。除了實臨外,多少要進行意臨的訓練。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渝森王


我現在自學歐楷已經三年多了,有一點體會,希望可以幫到你。一是首先要找到適合自己或者自己喜歡的書法家的字貼;然後在網上找一些臨寫這位書法家字貼的視頻,從基礎筆劃開始學習,循序漸進;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持之以恆,不要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或者經常變換字貼。堅持每天都要抽出一點時間來臨寫,功力會逐漸提高,有進步了,自己會有成就感,就更加有動力和學習興趣了。下面是我所臨的書籍及我今天練習的部分字體。讓我們共同努力,互相鼓勵,儘快達到一個比較高的目標!







老宋80593


現代書法雖無完整派別之分,但是學習書法個人拙見如下:

自學的好處優勢:

1、自由,沒有約束,看心情

2、體無定式,佈局章法可以隨心所欲

拜師師承優勢:

1、比較容易發現書寫毛病,並改正

2、擁有正規字體,行文格式

3、少走一些彎路

4、整體把控會更加完整包括但不限於:握筆、章法、體型、落款、印章等


銷售老炮和平


自學書法難:

用筆難,米芾對蔡京評論是用筆不好。大書法家用筆不好可見有老師教都出現用筆的問題何況自學。

結體難,古人寫字結體好的只有二、三字,難。

章法更難,王羲之蘭亭,並不是用筆也不是結體,更不是文采,主要是章法不能重複,再也寫不出蘭亭主要就是再也寫不出比蘭亭章法更好的蘭亭可見章法之難。

建議還是找個明師指點會好一些。外行說書別當真!



醜書學


如果真的喜愛書法,也希望學有所成,那最好找老師傳承正統,否則進步很慢不說,還容易形成“我字體”、“老幹體”,聚墨成形,信筆為體,反而無法糾正,白白浪費時間。




五味子433


這個似乎不搭界。顏體以圓轉腕勁著稱。範圍就以講述《勤禮碑》《告身帖》寫幾句。

↘練顏體,可練習篆書,與其顏體意勢相契。

大篆、金文,小篆不限,但必須三者意臨,就是觀書讀文。

↗《張黑女墓誌》北魏極品。不論是風格還是勁道,與顏體不搭界。不如改為《鄭文公碑》還有牽連玉牘功效。

→如同交友,交相近相似朋友,個人有所得,才能拓展新圈子。否則,事倍功半。

↗想走那條路?寬博大氣型的,還是玲瓏玉骨,活潑肆意的?等等。心中初始有個基本調子,大致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