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農業合作社為什麼很難做起來?

我聽說現在大部分農業合作社都舉步維艱,賺錢的曲指可數,大部分有一定的國家補貼在運營,還有一部分已經到了解散的邊緣,綜其原因,不外呼下面幾個:

農業合作社為什麼很難做起來?

專業農業合作社營業執照

一、部分農民朋友小農經濟、眼界、素質等問題,以我現在養蜂場為例,想把當地的幾家養蜂的農戶聚集起來,抱團運作,成立一個養蜂合作社,這樣不管是從渠道、人力、口碑上都更具有優勢,但是遺憾的是,當地的有幾家蜂農怕成立之後他怕其它其它的強過他的蜂場,也不想共享資源給大家一起使用,結果就不了了知了,可他不知道的是建立起來的合作社是共享的,所有的人都會受益,但他看不到這一點,這也許就是咱們常說的貧窮限制了他們的想像。

二、合作社領導人的領導能力問題,也就是說權威不夠,合作社的領導人我個人認為要有一種奉獻精神,不要想到自己的小算盤,要為各位合作伙伴爭取更多的利益,這樣大家才能尊重你,才能想著和你一起攜手把農業合作社做大做強,這也許就是權威的的另一種解釋,當然了,合作社領導人有原本在當地的口碑都如些,那信任感是就不用原始積累,大家也會盡力支持你,與你一起共同致富。

三、宣傳營銷力不足,創新農業,特色農業無法有效的傳遞合作社現有的影響力,外界對此關心力有限。現加之合作社的廣告預算有限,無法進行廣闊的人群覆蓋,農業對資本的吸附力並沒有優勢,所以推廣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做強做大合作社也就是空中樓閣,任重而道遠啊。

四、農產品競爭白日化,現在的國家農產品情況應該是供過於求,可能有的人會問現在農村進城打工人員越來越多,在家務農的年輕人鳳毛麟角,為什麼還會出現農產品供過於求呢,答案就是現代農業的幫助及進來農產品的增加,現代農業顯著的提高產量而降低現在農業勞動者,公司化的操作模式讓以前的粗放性粗放性農業轉變到集約化上來,所以農產品就出現年年增產,當市場上產品過多時,任何行業都會面臨競爭激烈的問題,以至於一線生產者所得收益越來越少,那農村合作社的模式面臨的影響就會首當其衝。

農業合作社為什麼很難做起來?

農業合作社一覽

歷史的車輪已經來到了2018年,農村合作社今年會有一個長足的發展進步嗎?個人覺得前景還是光明的,至少國家已經在農業方面有越來越多的文件出現,給予農業更多的資金、政策的支持,給力2018年,我的中國農村合作社發展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