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1980年,花鼓戲《花牆會》如何搬上大銀幕?

1980年,花鼓戲《花牆會》如何搬上大銀幕?

花鼓戲

1980年8月,天門縣天沔花鼓劇團赴廣州拍攝電影《花牆會》。三個月後,拍攝任務圓滿完成。在以後的半年多的時間裡,電影發行部門向東南亞和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發行8.75毫米拷貝700部、16毫米拷貝80部、36毫米拷貝103部……。發行數量之多、速度之快、覆蓋面之廣,對於一個縣級劇團來說,是空前絕後的。

到1981年6月,據筆者瞭解:

《花牆會》在東南亞,深受海內外僑胞的歡迎;全國各地,紛紛報道《花牆會》在本地首映的消息,《天津報》、《山西日報》、《湖北日報》等報紙還較詳細地介紹了劇團、劇種、劇情及主要演員等情況。在天沔花鼓戲的根據地天門、沔陽首映時,更是盛況空前。天門縣城連續放映7天,計105場,觀眾達10萬多人。沔陽第一天就連放電影15場。

1980年,花鼓戲《花牆會》如何搬上大銀幕?

花牆會

慧眼識珠

早在1965年前,珠江電影製片廠的導演陳崗(天門盧市籍),就將天沔花鼓劇團的演員戴莉、周伴香、龔時松、田風枝等借調到廣州拍攝電影《山水主人》。當時的陳崗已是《鐵窗烈火》、《黃浦江上的紅旗》等多部影片的導演了。當他返鄉探親看了《站花牆》後,首先想到的是將這一傳統優秀劇目搬上銀幕,所以就有了向劇團借調演員赴珠影拍故事片的舉措。

1980年,花鼓戲《花牆會》如何搬上大銀幕?

《站花牆》

之後,他又觀看了天門花鼓劇團眾多的節目,對比權衡了其它劇種的節目,通過了解演員的素質、劇團的實力,於是決定拍攝《花牆會》。為拍好這部電影,他曾三下荊州,於1979年在湖北度過了漫長的8個月,可謂煞費苦心!

1980年,花鼓戲《花牆會》如何搬上大銀幕?

《站花牆》

如約到了廣州後,迎接我們的是珠江電影製片廠黨委書記蔡暉及《花牆會》攝製組的部分同志。 來到珠影之前,我們曾反覆猜想,一部兩個多小時的戲劇拍成電影,為何要投資幾十萬元,花幾個月的時間呢?

1980年,花鼓戲《花牆會》如何搬上大銀幕?

《站花牆》

結果一進製片廠錄音棚就知道了,電影與舞臺演出有根本上的不同。拍攝電影必須要在前期將全部唱腔進行錄音,而在唱腔錄音前又必須對所有樂譜進行配器,重新組織樂隊,錄成後,演員根據錄音對著拍攝。於是,珠影樂團,廣東“省歌”等單位,派來了十幾位音樂高手,參加《花》劇劇組,加入我團的樂隊,組成了一個樂團。剎那間,江漢平原的鄉音響徹了排練大廳,花鼓戲的旋律在“珠影”迴盪!著名的電影作曲家車明先生也手柱柺杖親臨排練場。

1980年,花鼓戲《花牆會》如何搬上大銀幕?

《站花牆》

一星期後,這個由不同省份、不同風格組成的樂團,懷著共同的目標,在湖北藝術學院方妙英老師的指揮下,以整齊的節奏、優美的旋律,博得了導演與專家的認可,搬進“珠影”錄音棚。六天之後,就錄製完成了幾十段唱腔、合唱,比預定的時間提前一天半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通過“電”加工之後的花鼓戲唱腔,更加優美流暢,連攝製組的廣東同志也學唱“西腔”,哼起了“天沔花鼓調”。

拍攝過程

拍電影,一般要過三關:鏡頭關、感情連貫關、生理適應關。

先是鏡頭關。

開拍第一天,是重場戲“換獄”,地點在小攝影棚內。對於初拍電影的戲曲演員在鏡頭前演不演得好,攝影師一次拍不拍得成功,是大家關心的大事。在小攝影棚氣溫高達40度(電影開拍時不準使用電扇)的情況下,仍是觀者滿棚。年邁的方曦廠長也親臨指揮。導演一聲“正式開拍”,錄音開放,攝影機轉動,燈光、舞美、服裝、道具等通力合作,演員們認真表演,很快便完成了這段重場戲的拍攝。在此後的拍攝中,除少數演員對真實的立體佈景(如出真門,下真臺階等)有些不習慣外,都能適應電影拍攝要求,按時完成任務。

1980年,花鼓戲《花牆會》如何搬上大銀幕?

《站花牆》

“花牆相會”是《花牆會》的核心場。拍攝時,為了保持風格一致,決定不拍外景,就在珠影廠內最大的攝影棚佈景。為了布好這堂景,電影製片廠費盡了心血。經過美工師、制景工人精心製作,短短半個月,一座王府花園展現在人們面前。曲欄、小徑、花牆、碧水、粉蓮、綠樹、紅花、藍天、白雲,渾然一體,彷彿置身其間,引得廣州的情侶們也慕名光顧,攝影留念!

過了鏡頭適應關後就是感情連貫關。

感情的連貫是靠情緒和相互刺激的。但在電影裡,則是一個技術性的問題,不易掌握。舞臺演出,從第一場到最後一場是循序漸進,情感表達則是相互刺激。而電影則根據分鏡頭要求,受到時間(膠片尺度規定了的)、空間(電影攝影機畫面規定了的)和環境(虛實真假場景結合)的制約,跳躍性極大。一時拍第9場,一時轉過來拍第7場,一時拍尾聲和下半部,三天後再拍尾聲的上半部。

1980年,花鼓戲《花牆會》如何搬上大銀幕?

《站花牆》

更為困難的是:情緒是連貫的表演,分鏡頭要求由近景變為特寫。這剎時的變化,光是對好燈光就需要一個多小時。一開始,一聲叫喊,就要你眼中有淚,面部在哭……。這種“雜亂”的手法,就是分鏡頭特有的要求,也是電影特有的手法。而經過剪接之後的電影,給觀眾的印象又應該是前後一致的,表演是連貫的,否則不成其為“電影”,更談不上感動觀眾了。

這種形式的表演,對戲曲演員就是一次根本性的革命,《花牆會》中的演員,特別是主要人物王美容的扮演者胡想英,方坤扮演者邵思忠,楊玉春的扮演者胡新忠等能獲得成功,是與導演陳崗、周少峰、場記王微等同志拍攝前在武漢長達8個月排練、演出的嚴格要求、耐心啟發分不開的,也是攝製組與花鼓劇團通力合作的結果。

1980年,花鼓戲《花牆會》如何搬上大銀幕?

第三是生理關

要適應在溫度三四十度的攝影棚內被幾十、上百個一千、二千、三千、一萬瓦的大型聚光燈照射。在如此高溫、強光的環境中,女演員還要忍受包頭,男演員還要忍受提水紗網子的困擾。在舞臺上,他們一般是演出3小時,中間還能休息。而拍電影,則要每天早起提前化妝,從對光、試角度、查焦距、測光、排練到正式拍,再到第二次、三次拍(一般規定重要鏡頭可連拍幾條,以防不測或便於選擇),一般要一到二個小時拍好一個重要鏡頭。連次要鏡頭一天都要拍5-12個鏡頭。有時怕浪費片尾膠片(為能及時洗印看樣片),還要加班把膠片拍完,中午也不休息。偶爾休息,女演員也不能拆下頭面(如果下一次再化妝、包頭,則半天就完了)。所以演主要角色的女同志一包頭就是一整天!男演員也不能隨便取下網子水紗。年紀大些的主要演員每天要刮一次鬍子……。這對演員們的精神、體力和耐心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天外飛來”

為了劇情完整,電影導演特別加了一場戲,即尾聲《天外飛來》。為此,特技攝影師與燈光師進行了大量工作,選擇了珠影的一塊大草坪,它曾是《逆風千里》的戰爭場所,又是《一個美國飛行員》的空戰陣地,今天則要變成《花牆會》“天外飛來”的特技攝影場。

1980年,花鼓戲《花牆會》如何搬上大銀幕?

《站花牆》

好奇的人們早早來到現場,在夜色完全籠罩的背景裡,五、六個一萬、二萬的大型聚光燈照射著放在草坪上的一個兩米多高的獨立木臺上。強大的鼓風機反覆對準演員,吹起她服裝上的飄帶和長綢。特技攝影師、燈光師在導演的指揮下,不斷變換燈光角度,擺弄鏡頭,調試焦距。

1980年,花鼓戲《花牆會》如何搬上大銀幕?

《站花牆》

春香扮演者溫曉蓓,則在那獨立的木臺上不斷地練習摘花動作……3個小時過去了,導演一聲令下,特技攝影師、鼓風機、燈光同時對準演員,嘶……轉動起來,隨著機上膠片轉動,第二位特技攝影師用雙手把住變焦,使春香由遠而近,由高而低,由小到大,由慢到快不斷地變換,而這一切,還只是完成了《天外飛來》三分之一的任務。那塊黑絨布矇住高臺與演員的腳,腿部分則是待以上任務完成後剪掉,再配上音樂。展現在觀眾面前的畫面,就成了翻騰的雲海,飄飛的綵帶,由遠而近、由小變大的春香就像從天外飛來。

1980年11月,《花牆會》拍攝任務圓滿完成。《花牆會》的拍攝成功與發行後的廣泛影響,不能忘記老攝影師劉錦堂、王美蓉的扮演者胡想英,還有積極推薦溫曉蓓扮演春香的中年演員戴莉,以及從兄弟劇團借調到《花》劇劇組成功地扮演了主角楊玉春的胡新忠,他們為天門花鼓名揚海內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