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班主任提醒:爱举手的孩子有可能是“隐形差生”

很多家长,在后台跟我反映说,自己家孩子刚上小学那会儿,次次都是班级前三,但是越到后面,成绩就下滑的越厉害。

一次我去给涵涵开家长会,跟班主任交流的时候聊到这个问题,班主任抿了口茶,笑着说这种情况其实在学生中很常见,老师中间也经常讨论到这个问题,大家总结下来,这一类孩子大多都有这4种习惯。

01

把写作业当做“任务”

很多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为的是让孩子回家后还可以回顾下今天所学的内容。检验自我,巩固知识,但是很多孩子把这个当做一个任务,只要完成了就可以了,老师就不会追究了。

对于作业的态度马虎,一边翻书,一边照抄。但是所学的知识点,一点都没有真的学进去。但是想一想真的考试的时候,有书可以翻吗?

写作业的时候还是要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先抛开书本,自己回想知识,来完成作业,实在不会的,可以翻书,来回顾一下知识。做完作业之后还可以自己检查一遍,把做作业认真对待,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将知识运用到作业以及考试点上。

班主任提醒:爱举手的孩子有可能是“隐形差生”

02

上课过分“积极”

孩子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不是好事吗?是的,但是这里我们说的“积极”,不是指正面的踊跃回答问题,而是喜欢打岔,比如老师说到一个东西,他立马就接口,说到另外一个东西,既打乱了课堂秩序,也会让老师反感。

适当的积极活跃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这种上课乱打岔的行为,这种不讨好的行为,势必会影响日后的学习态度,这也是成绩变差的隐患。

上课老师一般都是鼓励积极发言,提问,但是要在老师开始给大家发问的时间里,积极举手,跟老师互动,提高学习积极性,才可以提高学习成绩。

班主任提醒:爱举手的孩子有可能是“隐形差生”

03

什么都“差不多”

说到这一点,我就想到了最近的一个热词,“佛系”,这一类孩子就是这样子的性格,这个问题我不太懂,明天再去理解也差不多的吧;这篇文章,这一句怎么都背不住,差不多就这样吧不差这一句;周末反正还一天,明天再写作业应该也差不多可以写完吧... ...

但是学习是一件严谨的事情,在考试中,有一点小的差错,就会失分的,这种严格的要求越到高年级,体现的就越明显,如果一直延续“差不多”这种拖延的风格,以后必定要吃苦头。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及时纠正这种观念,纠正他们拖延的坏毛病,要做到一丝不苟。可以适当的制定一些小规则,例如:今天这篇课文再背不好的话,这个星期的零食就被扣掉,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摆脱坏习惯。

班主任提醒:爱举手的孩子有可能是“隐形差生”

04

不会“举一反三”

学习中很多时候考验的是孩子的灵活运用。对于老师提出的一个点,如果只是死记硬背的记下来,记住的也只是表面概念,初学时,直接套理念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随着后面的知识点变得复杂,那么光靠死记硬背,是肯定学不好的。

所以在学习中,会灵活运用知识点,举一反三,比如一道数学题,除了标准答案,自己还可不可以找出另一种解题方法呢?

将知识“玩弄于股掌之中”,才是真正的学霸。

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孩子小学,中学这个思维高度活跃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要给他们培养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