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神童”17岁考入中科院,却因生活不自理被退学,20年后怎样了?

每一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平时看到一些聪明绝顶的儿童,很多家长也是非常羡慕,并希望自家的孩子能被培养成同样聪明的天才。

每一代人中,都会出现几个“神童”,他们从小就展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天赋,但并不是每个天才都能一路顺风地走到最后,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90年代曾经红极一时的“东方神童”魏永康?

“神童”17岁考入中科院,却因生活不自理被退学,20年后怎样了?


在少数被称为“天才少年”的神童当中,魏永康绝对是其中比较出名的一位。他出生于1983年,也是90年代非常有名的人物。在母亲的培养下,魏永康在学习方面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为了能让他专心读书,他母亲几乎全方位照顾他每天的饮食起居,担心他吃饭影响读书,母亲在他读高中的时候还亲自给他喂饭。

“神童”17岁考入中科院,却因生活不自理被退学,20年后怎样了?



因为可以忘乎一切地专心学习,他不负众望,13岁考上湘潭大学,成为了当时湖南省年纪最小的考生,17岁还考上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

然而在大学期间,妈妈一直都在陪读,包揽生活的一切,所以后来考上中科院后,因为自理能力太差,而且心智还不够成熟,最后被中科院劝退了。

“神童”17岁考入中科院,却因生活不自理被退学,20年后怎样了?



据说劝退时妈妈曾很崩溃,指着马路让他去撞车,还指着高楼让他去跳楼,她觉得孩子真是太过分了,这么好的机会不会把握。

但当时,网友们却拎得很清,他们认为孩子当时的成功和失败,均是妈妈一手造成的,她包揽生活中的一切,让孩子集中全部精力读书,所以有了“神童”的名号,而也因为她过于溺爱,让孩子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根本无法独立。好在妈妈终于懂得反省,知道原来是自己过度的爱害了孩子,及时改正了。

“神童”17岁考入中科院,却因生活不自理被退学,20年后怎样了?


后来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二十多岁的魏永康终于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再次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并结婚生子,如今又是10年过去,他依然从事着软件工程的工作,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家子其乐融融,虽不及当年那般名声大噪,但是凭他一个人的工资也能养活一大家子,生活还算不错。

“神童”17岁考入中科院,却因生活不自理被退学,20年后怎样了?


魏永康的经历,不得不让人深思,家长总是以为了孩子好的目的,而处处对孩子过度溺爱,将来对孩子的伤害究竟会有多大?


家长的过度溺爱,当心把孩子养“废了”

1.容易自私自利

一般来说,人际关系属于互惠互利的交流。可大多被过度宠溺的孩子,几乎都是目中无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一点亏都不愿意吃,不肯设身处地的为人着想。通常自私自利的人,基本上都很难交到好朋友,甚至与人交流还会出现一定的障碍。将来长大后,处境一般都比较困难。

“神童”17岁考入中科院,却因生活不自理被退学,20年后怎样了?


2.缺乏生活常识

有的家长太过溺爱孩子,恨不得包揽孩子的一切,甚至孩子上了大学,还要每周去给孩子洗衣服。这样长大的孩子很容易缺乏生活常识,没有自己一个人生活的能力,在旁人看来,就是“什么都不会”。面对琐碎的日常事情,就会觉得手足无措。

3.身体状况差

当孩子还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时,如果父母总是过度宠溺孩子,平时不管孩子喜欢吃什么,都会竭尽所能的去满足。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孩子挑食的坏毛病。

“神童”17岁考入中科院,却因生活不自理被退学,20年后怎样了?


如果总是任由着孩子挑食,将来还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有的孩子可能还会出现暴饮暴食,将来身材可能过度肥胖。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弊大于利。

总而言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与呵护。可同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也需要父母适当的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今日互动话题:你见过过度溺爱孩子的情况吗?对此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