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期末考試班級複習日誌——班主任寫給孩子們的信(原稿奉上)

2018年1月10日 週三 距離期中考試僅剩19天

這次的月考失利,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我覺得不見得是壞事。昨天給孩子們召開了月考分析會,孩子們一個個的發言讓我感到他們真的是覺得自己的驕傲與懈怠了。這不正是單元測試的目的之所在嗎?他們一個個坐的筆直的樣子,嚴肅認真的表情真真切切地告訴我,在他們心中,13班的榮譽和驕傲是由每一個人來捍衛的。也更堅定了我的信念,48個孩子,一個都不能少。

雖然我們的優秀率不拔尖,但是我們的全員平均分依然名列前茅,我們的年級前300名人數依然是遙遙領先。我告訴孩子們“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我們暫時退步,我們優秀的底子依然是堅如磐石,固若金湯。我給孩子們開了個玩笑,講了個“龜兔賽跑新編”的故事。大森林裡,兔子和烏龜賽跑。兔子一開始遙遙領先,但途中兔子驕傲了,在一顆大樹下面休息,不知不覺睡著了。不知道睡了多久,睜開眼一看,烏龜已經距離山腳下的終點很近很近了。這時候的兔子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驕傲和休息了,頓時來了精神,鼓足幹勁,猛衝下去,就在烏龜將要跑過終點的那一刻,兔子衝到了前面,先衝過了終點,兔子贏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就算兔子驕傲和懈怠,只要及早覺醒,最終還是比烏龜跑的快!而我們13班就是兔子。現在的13班是一隻經過挫折和打磨,覺醒了的兔子。我看著聽完故事的孩子們,隋媛、楊曉印的眼睛中是閃光的,賈方超的眉頭是緊鎖中帶著嚴肅認真的,孩子們的熱情和激情是在燃燒的。他們的狀態告訴我,生龍活虎的13班復活了,13班的榮譽是不允許也不會被撼動的。撼山易,撼13班難!因為13班是一個有著“狼性”的團隊!

給孩子們定下了複習基調:開心地學,把學習當成遊戲,我們一起來“刷副本,做任務,打BOSS”;發瘋地學,不要在意別人異樣的眼光,只有我們自己知道,13班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懷揣著一個個小小的目標和理想,他人笑我痴,只有我解其中味!

愛你們的老班

2018年1月10日


2018年1月11日 週四 距離期中考試僅剩18天

從古至今,文人都有晨讀之習慣。“晨”是黑夜與白天交匯的邊緣,是一天精氣神凝聚的開始。冬日裡的清晨更是給人一種清清爽爽,精神凜然的快感。在濛濛未退的夜色中開始,在潑潑灑灑的朝陽下結束,大聲朗誦,不懼清冷,褪去睏乏,這樣的“晨讀”,讓人好不快哉!

13班的晨讀,從今天開始,改變了。我們每個同學到校便讀,不等時間,不等人齊,王德超曾說“我很喜歡早到教室,在只有我一個人的教室裡面,大聲朗讀。那種整個教室被我一人的聲音佔領的感覺,很享受”。同學們只知自得其樂,不知老師6點40來到走廊,看到別班孩子無所事事,而走近13班牆外,連廊中便傳來我的孩子們的書聲琅琅的那份自豪與驕傲。從6點40的零零散散,到6點55的成片成片,到7點05的全部到齊。這樣的晨讀,讀出了13班的自律,讀出了對紀律的敬畏。我們每個同學都是“瘋狂地”朗讀,大聲地朗讀,不懼寒冷,手捧書卷,表情認真,放開聲音。這樣的晨讀,讓孩子們的知識記憶由低效變得高效,讓孩子們的性格由內向變得外向,讓孩子們的精神由睏乏變得活躍。這樣的晨讀,讀出了13班的氣勢,打不垮的氣勢。從今天開始,我陪著孩子們一起學,我在和孩子們比賽學。立於教室,處在孩子們身邊,或是放聲背誦,或是手舞足蹈地理清知識點,或是默默思考,今天的我用了4分鐘背誦完成英語任務,用2分鐘在黑板上完成默寫,用15分鐘背誦完成思品第六課。讓我頓時感覺回到中學拼搏時代,好不快哉人也!這樣的晨讀,讀出了13班的師生一心,同舟共濟。

改變,從每天清晨開始。當朝陽初升之刻,就是我13班重塑光榮之時!13加油!

愛你們的老班

2018年1月11日


2018年1月15日 週一 距離期中考試僅剩14天

今天是實行班主任陪讀的第一天,我和商馨月坐了一天的同位。估計幾乎沒有班主任做出這樣的陪讀活動。但只有參與其中,才真正發現孩子們成績不理想的最大問題——聽課!

如何聽課?最好的聽課狀態是眼,手,口並用。眼,是用眼睛看,只要老師在講課,我就坐直盯著老師,盯著黑板,老師走到哪裡,我的眼光跟到哪裡。這是和老師的一種交流,用眼神告訴老師“我在聽您講”。這也是對老師的一種尊重。手,是用手寫。很多孩子上課兩手空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是絕對有道理的。當王老師在黑板上板書不同的解題方法時,全班只有幾個同學將方法記在本子上,這很不好。當思品李老師給孩子們講問答題得分點的時候,我看到隋媛和徐倩如不停地在試卷上進行記錄,這是好習慣。所以,手一定要跟上。絕對不能光聽。口,是一定要張嘴說。當老師問,大家會了嗎?一定要跟著說“會”或者“不會”。當老師問一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張嘴嘗試回答。哪怕我聲音小到只有自己能聽到也要張嘴回答。這是對老師的一種回應。商馨月坐我身邊,數學課上跟著老師小聲回答問題,這讓她的注意力時刻集中。

用眼看,用手寫,用嘴說。這才是真正的會聽課的表現。作為班主任,我會給孩子們講授不同的學習好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會學習,比學什麼,學多少內容,學多長時間更重要。等他們走出實驗中學,走進高中,走進大學,甚至走上工作崗位,他們依然會發現,這些方法,適用一生。祝大家好運。

愛你們的老班

2018年1月15日


2018年1月16日 週二 距離期中考試僅剩13天

我們已經進入了政史地生複習的攻堅期。政史地生的學習,孩子們出現的普遍問題有三個:一個是不會背;一個是背了但腦子當中一團漿糊十分凌亂;一個是背會了但是不會用,尤其是政史學科。對於第一種問題,我只能說孩子太懶惰,很多知識點學了很久了,而且老師留足了時間去背誦,但是大部分孩子在“磨洋工”。對於第二三個問題,我有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法,適用於整個中學階段,就是——梳理。

先說一個概念“樹形結構”。比如電腦的桌面上,有一個我的電腦,打開我的電腦有C,D,E,F這幾個盤。再打開D盤,裡面有照片、視頻等文件,再打開照片,裡面有17年,18年的照片。這樣層層劃分的形式結構就是“樹形結構”。這對於政史科目的梳理,非常好用。

比如孩子們學習了思品第六課。你問我都學了什麼,我會說,學了師生關係。打開這個文件夾,有兩個文件,一個是風格不同的老師,一個是如何和老師相處。打開風格不同的老師這個文件夾,裡面有兩個文件,一個是為什麼會有不同風格老師,一個是怎樣面對不同風格老師;打開如何和老師相處文件夾,裡面有兩個文件,一個是建立亦師亦友的師生關係,一個是建立教學相長的師生關係。再打開任意一個,才是我們背誦的一條一條的知識點。

如果進行這樣的“樹形結構”的梳理,孩子們的知識體系就清晰了。一旦進行這樣的整理,孩子們腦子中的知識是成系統的。完全避免了一團漿糊。同樣的方式使用於歷史科目。接下來的複習,我會帶著孩子們進行梳理,如果孩子們能真正學會,會用。適用終身。

愛你們的老班

2018年1月16日


2018年1月17日 週三 距離期中考試僅剩12天

如果有的選,我是真真想做一個慈父,慈兄。帶著孩子們天天玩耍,開展各種各樣的遊戲活動,作業什麼的無所謂。但是現實逼得我沒的選。孩子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因為年齡所限沒有完全建立。那麼稚嫩的年紀不可能懂得奮鬥的意義。真正懂事,願意為自己人生打拼,建立基礎的孩子又有幾個呢?孩子終究是孩子,可我不是孩子,我是成年人,比他們更懂得現在的付出將為他們日後的人生帶來些什麼。

不知道有沒有家長給孩子說過“學不會就別學了,早點睡覺吧。”“學這些有什麼用,以後做個小買賣就行了。”諸如此類的話。確實,這是一種選擇,這樣的選擇會讓孩子們現在的人生輕鬆許多。但是十年後呢?二十年後呢?他們的人生將會是一副怎樣的風景?當我的孩子推著三輪車去街頭巷尾賣小吃,風吹日曬,還要被城管到處追著趕,而別人家的孩子坐在大都市的office裡敲著鍵盤,還可以享受下午茶時光的時候,我會不會後悔自己的選擇。當我的孩子穿著八大批發市場百十塊錢還要講價買來的衣服,而別人家的孩子穿著幾千元的西服皮鞋,打著領帶的時候,我會不會後悔自己的選擇。當我的孩子沒有假期沒有休息,因為一不賺錢工作就沒飯吃,而別人的家的孩子享受著年假,享受著五險一金,去歐洲去美洲休假旅行的時候,我會不會後悔自己的選擇。如果真有那一天,我相信如果我是父親,我會恨死自己。我更相信我的孩子會恨死我這個父親。

因為孩子們年齡太小,有太多的道理,講再多次他們不理解。有太多該做的,要求再多次他們不會自覺去做。所以,現在這個年齡段正是他們需要引導人的時候,我必須做一個嚴父,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告訴他們如何去走腳下的路。我寧願他們恨我一時,多年之後再見時,對我說“老師,如果沒有你當年對我的要求,就不會有我的今天”。也不願他們恨我一世,多年之後再見時,對我說“老師,你要是當年多管管我多好啊,我今天就不會是這樣了。”

今天中午吃飯時,我看到了楊曉印、隋媛、楊淑雅、張炆坐在餐桌旁一邊吃飯一遍互相提問著歷史題目;我看到了金淇涵、程思雨、杜益然在吃完飯後去廁所的路上手中拿著歷史提綱互相提問;我看到了鄭浩然、王子祥等幾十名同學12點20不到就回到了教室,教室裡面安安靜靜的大家都在看題目。說句心裡話,看著我的孩子們邊吃飯邊背書的小樣子,我心裡的第一感覺是好高興,因為我的孩子們那麼認真。我的第二感覺是好心酸,看的我很想流淚。我是多麼想說,“孩子們休息一下吧,吃飯的時候就不要學了。”我是多麼想說,“不就是一份講義嘛,今天背不會不背就是,還有十來天呢。”可是我不能,因為我更知道,他們以後的人生會有著太多的無可奈何,會有著太多的無法選擇。他們現在選擇放棄一點最多就是成績不理想,但等他們步入社會後,他們在生活中選擇放棄會讓他們連飯都吃不上,甚至是在社會上無法立足。所以,現在的我只能看著他們,在心裡默默說“孩子們,再咬咬牙,再熬十幾天,我們就打完這一仗了。”因為我比孩子們更清楚,求學是普天之下唯一公平的,也是最簡單的路。我寧願他們在學飛時受傷,也不願他們在飛翔時折翼!

我知道,他們會累,但是別的班的孩子比他們還累。我知道,他們也有熬不住的時候,但是老師們願意陪著他們一起熬,“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誰熬到最後,誰是強者。

我,我的孩子,孩子們的家長,在這個社會里生活,我們沒得選擇,我,也沒得選擇。一直堅信一句話,一個平庸的教師,是傳授;一個優秀的教師,是指引;而一個偉大的教師,是鍛造!即使重新來過,我依然選擇做一個嚴師,嚴父。因為總得有人,在孩子們的人生十字路口,去扮演一個“壞人”,引導他們,告訴他們,當下的路該如何去走,在最需要拼搏為整個人生打基礎的時刻該如何去做。

我不負韶華,韶華定不負我!

愛你們的老班

2018年1月17日

期末考試班級複習日誌——班主任寫給孩子們的信(原稿奉上)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