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到底是什麼病?

蔡賢毅


  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即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在醫學上準確的名稱是「軀體形式自主神經紊亂」,臨床上病人常有頭暈眼花、頭皮和肢體麻木及口誤增多、視力惡化、健忘等腦缺血和低氧的表現,還會反覆出現部位不定的疼痛、燒灼感、緊束感等這些沒有特殊意義性的症狀。那麼,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到底是什麼病呢?

  簡單的說,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是指一種只有症狀表現,沒有實質臟器損害的形式上的毛病。多因長期的精神緊張,心理壓力過大,被生氣激怒以及生氣和精神受到刺激後所引起的一組症狀群。這些患者個性往往特別關注自身的身體,性格相對固執。

  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症狀表現可為以下幾點:

  一、容易疲倦,睏乏懶沉,頭腦昏沉,親床現象,休息後不能緩解。

  二、經常感覺全身病痛(如頭痛、肢體痛、周身痛、肌肉僵硬等,特別在緊張時),可就是查不出原因。

  三、胸悶、心悸,經常出汗發冷交替。

  四、情緒低落,對平時喜歡的事也不再感興趣了。

  五、注意力不集中,近事遺忘,對熟悉的人名字想不起來,是植物神經紊亂最明顯的症狀。

  一旦患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應積極避免誘因,做好精神心理治療---這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治療。即調整心態、放鬆精神、消除顧慮,培養樂觀豁達的性格,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再則,注重體質鍛鍊,體育運動能調節和改善大腦的興奮與抑制過程,調整大腦功能,延緩大腦老化。另外,運動能明顯改變人的情緒,堅持長期鍛鍊,能增強體質、使心率減慢,心血管功能改善,自主神經的調節功能增強,使植物神經功能恢復。藥物方面不能盲目,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以免導致疾病的惡化,養心益腦寧神湯劑是純中藥製劑,在植物神經紊亂的治療中有著很好的效果。

  防病於未然,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關鍵是善於自我解壓,多戶外鍛鍊,多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廣交朋友,處事坦然,愉悅生活。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丁香醫生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是什麼?

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在醫學上準確的名稱是「軀體形式自主神經紊亂」,俗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自主神經紊亂、神經症等,是指一種只有症狀表現,沒有實質臟器損害的形式上的毛病。

通常患者先出現自主神經興奮:反覆出現例如部位不定的疼痛、燒灼感、緊束感等這些沒有特殊意義性的症狀,這些患者個性往往特別關注自身的身體,性格相對固執。

二、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1、發病常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

精神事件、突發事件等,社會階層、經濟狀況、教育程度以及從事的職業有一定相關聯,更多見於社會階層低的、經濟困難、教育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從事流水作業、計件計量性職業者多見;

家庭是精神刺激的重要來源,也是人受挫折後家庭給予的支持和安慰(社會支持)的重要來源。

2、患者常具有某種個性特徵

如情緒不穩定、敏感、多疑、固執的人更容易發病。(這些特點在心理學上神經類型屬弱型或強而不均衡的人。

3、可能有腦幹網狀結構濾過功能的障礙

正常情況下,個體是不能確切感受到內臟器官的活動,而本病的患者能感受到內臟的不舒服,如牽拉痛、遊走,但往往是含糊不定的。因此也常被稱為神經官能症。

三、患者的生活會受什麼影響?

1、患者的生活會受一些影響

基本上生活能自理,言行也保持在社會規範所允許的範圍內;但是與正常人相比,雖然他們也堅持學習或工作,但往往感到吃力,效率低、適應性差,甚至出差錯等。

2、社會功能相對完好

指個體的生存能力、學習、工作能力,以及人際交往的能力,相對完好。

四、患者有自知力嗎?

患者有自知力,但是不完整。

1、自知力就是對自身精神狀態的認識,包括對症狀的認識;知道自己有病;對發病原因有推測;對導致復發因素也有自己的認識,並且對目前的治療會提出有價值的意見。

2、軀體形式自主神經紊亂患者的自我認識(自知力)是不完整的。他們會到處就醫,反覆檢查又反覆質疑,積極治療但常常擅自更改治療方案。


丁香醫生


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也叫自主神經功能失調(Dysautonomia),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植物神經主要是指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這一對自主神經,之所以稱之為“植物神經”是因為其不能直接受到人類意識的支配有一定自行調節的能力,實際上人類的高級神經系統對其也是有間接調節作用的。通常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功能是互相拮抗的,比如:交感神經可以讓心律加快,而副交感神經有減慢心律的作用;交感神經可以讓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副交感神經則可以使血管舒張、降低血壓。正常狀態下,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作用處於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當這種動態平衡被打破也就是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了。

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的病因很多,可以分為兩大類: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主要是由於遺傳和神經退行性變所造成的。繼發性則往往有明確的導致自主神經損傷的原發性疾病,如:中毒、糖尿病、多發性硬化、HIV、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的臨床表現也非常多,而且不同的患者表現具有獨特性,主要症狀包括:體位性低血壓、疲乏無力、焦慮、心動過緩或過快、失眠、頭腦不清、頭暈、吞嚥障礙、腹瀉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的診斷主要依據自主神經功能檢查來確定,如:心率變異、腎上腺皮質功能和汗腺調節功能等,與之相配合的檢查也很多。治療方面,針對原發性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主要是對症治療,針對繼發性的則更多是積極對原發性疾病進行治療。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國內對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的診斷相對缺乏規範化,很多把那些有相關症狀而又檢查不到器質性病因的患者診斷為此病,實際上這部分患者很多存在有潛在的心理疾病而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因此,精靈醫生建議如果診斷為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最好要到一些較為權威的專科進行就診以明確診斷,這樣不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療,也不至於讓一些潛在的疾病被漏診延誤病情。


精靈醫生


下面我給大家講一下我的親身經歷:

2012那年我30歲,因為孩子小我媳婦一直沒上班,只靠我一個人的收入支撐整個家庭,再加上我爸媽身體也不好,經濟壓力特別大。工作上老闆業績指標壓著,而且還要面對客戶的極端要求,加班加點熬夜通宵都是常有的事,而且每天精神都極度的緊張一刻都不敢鬆懈,工作壓力也特別大。時間長了就開始感覺腦力下降,思維也不夠敏捷,睡眠也不好,身體疲憊,眼睛乾澀,每天頭懵懵的不清醒,提不起精神來,注意力也無法集中,但也沒有太在意,就只是覺得可能最近太累了。直到後來,失眠越來越嚴重,記憶力嚴重下降,大腦反應遲鈍,與人交流困難,有時候剛給我說的事我轉眼就給忘了,老感覺心悸心慌胸悶氣短,渾身乏力,每天胡思亂想,敏感多疑膽小恐懼,脾氣也越來越臭,人際關係也越來越差,腸胃也不好,經常胃脹腹脹沒有飢餓感,情緒低落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來,感覺自己渾身都是病就快要死了,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家庭和工作,我這才意識到身體一定是出什麼問題了,然後就去做檢查,但是各大地方都跑遍了,各種檢查,從頭到尾全身上下都做了,大夫卻說我沒什麼問題,然後我又中藥調理了一下,感覺也沒有太好的效果,時好時壞的,經常反覆,那時的我都有點想要放棄了,反正什麼辦法都試過了,就是看不好,也沒轍,聽天由命吧。

但是看著別人每天上班都精神滿滿,升職加薪,看著別人一家三口都歡聲笑語,其樂融融。我30多歲正當生龍活虎的年紀,我又不甘心我就這樣了,所以我還是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擺脫現在的處境,於是我就到處打聽查資料,上論壇去貼吧,發現也有很多朋友跟我的症狀一樣,原來我這個是植物神經紊亂導致的,是一種內臟功能失調的病,身體各器官都正常但就是感覺不在狀態,總感覺自己到處都有病。

希望能幫到你,及時諮詢醫師治好你的病。


吉李大比


記得讀高中時,一位很好的老師在家上吊自殺。和同學老師一起去參加他的追悼會,主持人唸到:#老師因植物性神經錯亂而發生不幸。

當時是第一次觸這個詞,所以一聽到有誰得了這種病,就不由自主地有點害怕。但是逐漸明白,病情有很多種,輕重不一樣。

我家有個親戚家的孩子,讀初中,也被確診為植物性神經功能失調。她的症狀是渾身發抖,出汗,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等。但是不是一直這樣,間隔幾天發病一次,每一次大概幾分鐘就結束。看了很多有名的大醫院,醫生都說沒有病,最後一位醫生才確診。

吃得都調節神經的藥,並一週去看一次心理醫生,過去一年了,已經有明顯好轉。


七月的雨媽媽


植物神經紊亂是精神方面的一種疾病。是由於平時工作壓力過大,思想過慮過多,焦慮抑鬱等原因造成的植物神經的一些紊亂,病人會出現心跳加速,心慌氣短恐懼感,而且會伴有失眠焦慮多夢的情況,建議要做心電圖,心臟超聲神經內科的檢查,排除器質性的病變等原因造成的這種情況,可以服用谷維素,維生素b-等藥物進行調理。



橘子妮兒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實際上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精神症狀。

多數是由於心理及社會因素等誘發而成,主要是大腦高級神經中樞和神經系統的功能失調,從而導致一系列的精神症狀。

在臨床上多數表現為頭痛,頭暈,頭脹,頭緊張,頭麻木,失眠,級記憶力衰退等大腦功能失調的症狀,另外還會出現內循環,消化,生殖系統以及內分泌代謝等功能失調的一些症狀。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一般會有一些腦部感染,腫瘤,外傷等損傷大腦中樞神經而引起,另外遺傳因素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女性朋友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高發人群。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是在諸多心理,社會因素作用下產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反應。性格內向,脾氣容易暴躁著更容易發生本病,所以一般採用心理療法,行為療法,以及藥物療法,物理療法等綜合治療。

日常生活當中的一些調理對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患者有很大的幫助,首先飲食營養要平衡,時間要規律,不要吃得過飽,睡前避免飲用濃茶以及咖啡。

在日常生活當中也可以適當的運動,做瑜伽,太極等,可平復情緒的運動。另外要戒菸少酒。關鍵是要自我調節,對於工作壓力大的,要學會情緒自我控制。


我是老閆


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有時也稱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是平時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醫學詞彙。就拿我自身的例子來講,前段時間工作壓力,挺焦慮的,睡眠也不好,消化功能好像也減弱了,到醫院就診,醫生說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其實這種亞健康狀態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到底是什麼?

我國傳統文化講究陰陽平衡,其實植物神經也分“陽”和“陰”兩類神經,即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種神經的功能是截然不同的,交感神經讓我們的身體狀態變得“興奮”,副交感神經則會讓我們變得“放鬆”,正式這兩種神經的互相協調和共同支配,我們的身體處於陰陽平衡的狀態中。如果陰陽的一方過於強,那麼我們的平衡狀態就被打破了,比如長時間的工作壓力導致我們精神緊張興奮,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速、消化不良等,這就是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了。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會影響我們身體的多個系統,比入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等等,我們會出現胸悶、口感、心慌、胃脹、嘔吐、頭暈、失眠健忘等等症狀。

當我們發生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後該如何處理呢?首先要祛除一些誘發因素,比如過度疲勞、喝濃茶或咖啡過多,另外要養成科學合理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情緒的自我調節,必要時要尋求醫療衛生機構的幫助,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改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狀態。


鵜鶘心理陳小康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是一個常見的疾病,特別常見於許多中年女性和工作壓力大的人群。許多的患者深受其害。

1.“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是一種什麼病

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是一種表現為軀體不適的心理疾病。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比如:轉化障礙、軀體形式障礙、神經症等等。

2.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主要表現

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五花八門,不同的人表現的症狀也不一定相同。比較常見的表現有頭暈、胸悶、乏力、心悸、心慌、氣短、失眠、多夢、噯氣、腹痛、出汗、肢體麻木、畏冷、煩躁易怒、記憶力下降等等。

3.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危害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因為症狀多樣,病程持續時間長,有些人甚至數十年,嚴重危害了病人的身心健康,導致焦慮、抑鬱,嚴重的喪失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同時長期到處求醫,使個人和整個家庭的心理、經濟、生活承受巨大的負擔。

4.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怎麼辦

首先,要到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全面的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的情況下,對心理疾病進行正確的診斷。

其次,要相信醫生的診斷,堅持規範的治療,這個病不是短時間可以治癒的,需要長期的治療和隨訪。病情嚴重的除了口服谷維素、抗抑鬱藥等治療外,還可以配合心理治療、中醫中藥等綜合治療。

最後,還要得到家庭和社會的關愛。這是屬於心理的疾病,家庭的溫暖和愛護,社會的理解和幫助,有助於疾病的儘快好轉和治癒。


杭川醫俠陳醫生


植物神經失調是指由於長期情緒緊張、焦慮抑鬱,使支配人體正常運轉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不能相互制約平衡,導致機體神經功能失調,出現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症狀複雜多變,因人而異。

常見症狀:1、心前區疼痛、心慌、胸悶氣短、汗出、自覺呼吸困難、焦慮抑鬱等,這些表現往往沒有規律可循,體格檢查與心電圖、心臟彩超等輔助檢查常未見明顯異常,一般無心臟方面的器質性病變;2、胃脘嘈雜不適、燒心反酸、噁心嘔吐、打嗝頻作、口乾口苦、易生氣、腹痛腹瀉、排便困難等;3、頭暈頭痛、入睡困難或睡後易醒、嗜睡、四肢乏力、興趣下降、情緒低落、記憶力或理解力下降等,頭顱CT、頭顱磁共振、腦電圖、經顱多普勒等輔助檢查常未見明顯異常,以上所有症狀皆因情緒波動、壓力緊張而加重。

治療:及時諮詢心理醫生,進行安全有效的心理疏導,調整精神狀態,保持良好情緒,使機體各個神經系統相互協調;症狀輕者可採用少量營養神經類藥物,如:谷維素、維生素B1,也可加入少量黛力新幫助緩解不適;對於症狀嚴重者,則需要採用精神類藥物療法,恢復人體正常的生理機能,但是藥物過量或長期服用會產生許多副作用,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服用。

預防:對待疾病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前預防,保證良好的作息規律,避免頻繁熬夜;適當的體育鍛煉針對症狀輕者及持續時間短者有很好效果,如:游泳、潛水、瑜伽、普拉提、太極拳、慢跑、快走等;避免飲食辛辣油膩、甘甜之品,減少對植物神經的過度刺激,不能因為植物失調而更加緊張煩躁,否則會形成惡性循環,造成嚴重後果。

本期答主:孫亞萍,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