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奶睡的危害有哪些?

hcndn


讓寶寶擁有高質量的睡眠,是每位家長關心的事情。作為紐諾嬰幼兒睡眠顧問,我常常收到媽媽們關於寶寶睡眠的諮詢,其中奶睡是出現頻率非常高的問題。什麼是奶睡呢?奶睡是哄睡方式的一種,是指寶寶含著媽媽的乳頭、奶瓶的奶嘴或者安撫奶嘴從清醒的狀態進入睡眠狀態。

對於新生兒來說,他們睡眠時間較長,往往會出現喝著奶睡著的情況,這是正常的。但是4周之後,隨著寶寶清醒時間增多,媽媽要有意識地幫助寶寶做到吃睡分離,加入新的哄睡和安撫方式。如果奶睡這一習慣一直沒有得到合理干預,寶寶依賴性越來越強,則有可能帶來一系列的危害。

  • 危害一 阻礙寶寶自我安撫能力的發展

自我安撫能力在睡眠上是指寶寶多大程度上能自己哄自己睡覺。我們常常使用的三大武器“抱睡、搖睡、奶睡”都屬於他人安撫,寶寶的自主行為比如吃手、喃喃自語、擁抱安撫巾等則屬於自我安撫。長期的奶睡會讓寶寶形成睡眠聯想,認為喝奶(含奶嘴)是入睡的必要條件,從而影響自我安撫能力的發展。

  • 危害二 破壞睡眠環境一致性

寶寶入睡時是怎樣的狀態,就會期望睡著之後是怎樣的,此謂睡眠環境的一致性。很多媽媽反映,寶寶含著奶頭(奶嘴)睡著了,好不容易放床上,可是睡覺過程中總會哼唧著或者大哭醒來,需要媽媽重新餵奶(塞奶嘴)接覺。可見,奶睡會破壞睡眠環境的一致性,有可能導致碎片化的睡眠或者夜醒頻繁。

  • 危害三 影響口腔發展

奶睡(尤其是奶粉餵養)的寶寶沒辦法在睡前進行口腔清潔,會增加患齲齒的風險。奶粉中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分會被細菌分解產生有機酸,使牙釉質脫礦形成齲齒。此外,口腔觸覺敏感是造成奶睡的原因之一,而長時間的奶睡習慣又會加劇口腔敏感,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 危害四 加重腸胃負擔

大家可能有過因為吃太飽而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的體驗。其實寶寶也一樣,如果喝著奶入睡,會加重腸胃負擔,有可能導致脹氣不適,睡不安穩。因此我們建議寶寶的日常作息遵循吃—玩—睡的程序。

  • 危害五 影響媽媽的情緒

作為媽媽,我們都期望寶寶睡著之後能有自己的自由時間。但是,有些依賴奶睡的寶寶一拔奶頭(奶嘴)就醒,半夜還頻繁起來夜奶,媽媽實在苦不堪言。曾經有媽媽告訴我,奶睡讓她失去了餵奶的樂趣,甚至很多媽媽通過直接斷奶來戒奶睡。


看到奶睡這一系列的危害,媽媽們可能會疑惑,造成奶睡的原因是什麼?該如何改善呢?不同的寶寶奶睡的原因不一樣,需要根據寶寶的日常作息、能力發展、帶養方式等細節具體分析。概括起來通常有以下原因:安撫方式單一、口腔觸覺敏感、沒有形成固定的睡眠程序、過困、睡眠需求不足等,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作為紐諾睡眠顧問,我們會根據寶寶的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奶睡改善方案,讓媽媽和寶寶享受母乳餵養的同時,能有高質量的睡眠。


王榮輝快樂育兒


對於很多寶爸寶媽來說,孩子們每天睡覺的時間,真是珍貴的不能再珍貴。可偏偏哄睡的過程十分艱難,用盡洪荒之力也不能讓寶貝安靜睡去。

所以很多寶媽會選擇奶睡的方式,讓孩子儘快進入夢鄉。雖然奶睡可以緩解寶寶的哭鬧情緒,但如果孩子過於依賴奶睡,父母就需要採取一些方式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奶睡有哪些危害?

1. 容易脹氣

寶寶們還不會說話,即使真的產生睏意,也只能通過哭鬧引起家長們的注意。

這個時候如果一邊給孩子餵奶,一邊哄睡孩子,不僅可能出現嗆奶的情況,也很容易造成空氣進入孩子的體內。

之後如果沒有拍嗝就睡覺,就有可能引起胃腸脹氣的症狀,給寶寶的腸胃造成負擔。

2. 容易引發齲齒

孩子在喝奶後直接入睡,久而久之奶水的殘留會積累在寶寶的口腔和牙齒中,給齲齒的形成留下很大的空間。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以後還會換牙,乳牙壞了沒什麼,恆牙萌出時候注意就可以了。但不注意保護口腔和乳牙,恆牙萌出也會受影響,如果嚴重到傷到牙根,就沒那麼簡單了。

3. 影響睡眠質量

既然孩子奶睡後容易脹氣,那麼當然睡眠質量也無法得到保證。可能會出現反覆醒來,哭鬧的情況出現。

當然,不是說奶睡絕不可取,但是如果孩子很依賴奶睡,不接受其他哄睡方式,睡著了也要含著奶嘴,取出就無法入睡的情況出現,父母們就該採取行動,進行干預了。

那麼幹預的過程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1. 一定要堅持原則,全家齊行動

寶媽們可能聽說過很多戒掉奶睡的方法,選擇其中之一就一定要堅持下去,並且要和家裡人達成一致,不能是媽媽堅持不給奶嘴,姥姥一轉眼就心疼孩子給塞上了。

2. 循序漸進,有耐心

無論是大人和孩子,戒掉一種習慣不可能是一下立竿見影能成功的。在給孩子戒奶睡的過程中,最要緊的是不能反覆。

一旦大人忍不住,下次再次戒除的時候,需要的時間和精力可能更多,反覆拉扯下不僅大人筋疲力盡,寶寶也會很痛苦。

3. 不能東一扒犁,西一掃帚

想讓孩子戒掉不良習慣,不可能不經歷痛苦,就像大人戒菸戒酒一樣是痛苦的過程。所以一旦看到孩子哭鬧就更換方法,也只能耽誤糾正孩子的腳步。畢竟不可能讓孩子不哭不鬧就戒掉奶睡。

希望文章能夠對正在努力幫孩子戒掉奶睡的家長們一點鼓勵和參考價值。


波妞的媽咪


奶睡指靠吃奶使嬰兒睡著。包括:入睡前吃奶直到睡著才能取出,甚至睡眠中始終需要含著乳頭或奶瓶。奶睡是很普遍的哄睡方式,很多媽媽為此身心俱疲,無所適從。這樣的哄睡方式大家都知道不對,但如何去避免?奶睡還有哪些危害呢?

1. 孩子夜間睡眠的時候也是胃腸道應該休息的時候,但是如果在睡前吃奶,而吃進去的奶液在胃腸道急待消化,那就需要加強胃腸道的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才能夠讓吃進去的奶液消化吸收。而人在睡眠時,胃腸道的供血量就會減少,這樣就沒有辦法滿足胃腸需求,從而導致了奶液在胃腸停留的時間過長,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這樣很容易導致腸胃道的疾病,也不利於孩子消化系統的發育。

2. 孩子出牙以後睡前吃奶更不利於牙齒的保健,牙科醫生通過研究結果顯示,如果食物或奶液在嘴裡停留時間超過半小時,就容易造成細菌的滋生,增加患齲齒的幾率。更何況長期躺著吃奶還容易發生反頜(即俗稱的地包天)。即使是母乳餵養的孩子,睡前吃奶如果沒有及時清潔的話,也會形成牙菌膜黏附在牙齒上逐漸形成齲齒。

該怎麼避免這種情況?

當寶寶半睡半醒,吮吸乳頭不那麼用力了,就用食指指背壓住寶寶下嘴唇,拇指一鉤,就可以拔出乳頭了。剛開始可能寶寶會有一些不適應,時間長了寶寶會慢慢的適應,也會漸漸地縮短時間了。


藥療君


奶睡是指孩子吃著奶睡著的狀態,這種狀態一般發生在母乳餵養的孩子身上。依偎在媽媽的懷裡,吃著母乳的小寶寶很容易就進入睡眠了。

還有一種奶睡是稍大一點的孩子,自己拿著奶瓶喝奶,喝著喝著就睡著了。

這兩種狀態對於1歲以內的小寶寶,影響並不大,那對一歲以上的小孩子有哪些影響呢?


首先,這種入睡方式有依賴性

孩子每次去睡都需要奶來輔助,這就使得孩子每次都需要親媽哄睡,如果媽媽不在身邊,孩子就沒有辦法自己入睡。

其次,小孩子喝完奶就睡,奶粉對牙齒不好

母乳對孩子的牙齒,目前來說並沒有證明有什麼不好,但是孩子喝了奶粉入睡的,奶粉對牙齒是有影響的。為了小孩子牙齒,口腔健康,要儘早改變孩子的入睡習慣。


最後,奶睡的孩子半夜醒來,也許要奶睡

奶睡的孩子沒有辦法自己入睡,只有餵奶以後才能進入下一次的睡眠狀態。這樣既影響了媽媽的睡眠質量也影響了孩子自己的睡眠質量。

所以,奶粉餵養的孩子,在6個月以前最好戒掉奶睡的習慣。母乳的話,可以在1歲左右進行戒奶睡。


那抹火焰藍


我是睡奶牙齒受傷害的寶寶的媽媽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 我們來了解下什麼是睡奶?奶睡指靠吃奶使嬰兒睡著。包括:入睡過程中吃奶和睡眠中始終需要含著乳頭。奶瓶或親自餵奶都有奶睡的現象,但以親自餵奶中,奶睡更常見,也稱作喂“迷糊奶”。起因大多是寶媽哄寶時寶貝無盡折騰,明明睡著了一起身又醒了 然後進入無盡哄睡中。寶寶一旦睡不好——睡得少、睡得晚、入睡難、容易醒、半夜哭鬧等,爸媽也跟著折騰不休,身心疲乏。說多了都是淚啊!為了寶寶入睡好 入睡不哭鬧 大部分寶媽選擇了奶睡。

而奶睡的危害,大多數媽媽知道,但是並沒有引起重視,或者是重視了 但是卻抗拒不了!下面我們來認識下睡奶到底有什麼危害?

1、容易造成乳牙齲齒。睡眠時唾液的分泌量對口腔清洗的功能原本就會減少,加上奶水長時間在口腔內發酵,會破壞乳齒的結構,造成寶寶齲齒。而牙醫告訴我們,乳牙結構被破壞後,很難恢復,寶寶的乳牙只要開始出現損壞 就不可修復,所以現在牙醫一再提醒,要給幼兒刷牙,晚上不要奶睡,因為牙齒損壞後要一直到換恆牙時才能有一口健康的牙齒。而且如果一旦損壞乳牙,給病菌可乘之機,會出現更嚴重的牙齒損壞,甚至影響以後恆牙的生長。

我家二寶就是牙齒損傷,現在三歲,已經走在修牙的道路上,每次去都看到好多孩子在做牙,花錢不說,還受罪。


2、容易吸嗆。寶寶意識不清時,口嚥肌肉的協助性不足,不能有效保護氣管口,易使奶水滲入造成吸嗆的危險。

3、影響消化吸收到了夜裡,人體的生理機制應該進入休息時段。而寶寶卻還在不停吮吸母乳,這樣容易加重腸胃的負擔,極易引發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

4、影響寶寶發育 有些寶寶已經開始添加輔食來補充營養,如果養成“奶睡”的習慣,則可能導致寶寶對白天三餐沒有胃口,攝入營養物質變少,會影響TA的身體發育。

5、不利於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雖然寶寶們在“奶睡”的方法下確實很容易入睡,但如果長期使用這個方法可能會加深寶寶對奶頭的依賴程度,容易造成沒有奶頭寶寶就無法安睡的後果。

既然夜奶這麼多不好的地方,那麼現在我們看看要怎麼樣才能戒掉夜奶:


1 循序漸進型。

這是一種過程比較溫柔的斷夜奶的方法,但也比較費勁,過程也要長很多,需要媽媽足夠的毅力。 奶睡到迷糊了,乳頭拔出來,如果哭就塞回去,迷糊了再拔出來,直到在不含奶的情況下睡著為止。 如果每次睡覺都可以堅持這樣的過程,一週左右會初見成效,當然一開始會拉鋸很長時間才能睡著,繼續堅持,這個入睡的時間會越來越短,最終可以達到不吃奶就睡覺的目的。

二 哭泣免疫法

這種因為哭得比較多,如果家人有反對的話很難堅持下去。如果孩子在半歲以內,夜裡奶不超過三次的話,其實也不建議這個時候就斷夜奶,還是寶寶能睡個更好的覺比較好。

執行方法就是,每天讓孩子固定的時間做睡著準備,例如關燈,躺好,放些輕柔的音樂。在睡前儘量安撫寶寶,也可以抱一抱,讓寶寶產生睡意,渾身放鬆,放在安全的地方,讓寶寶自行入睡。如果哭鬧不睡的情況下,可以每隔5,10,15分鐘進去安慰,用你能想到的各種方式讓寶寶稍微平靜一些(但是絕對不可以抱起來)慢慢地一週或兩週就會改善。

三 陪睡裝死法

顧名思義,就是無論寶寶是入睡,還是夜裡醒來,不管怎麼折騰,就是躺在旁邊裝死不要理,一開始寶寶可能會哭一陣,但是他至少不會害怕,也不會離開你,一定會留在床上。

哭累了,最後就會翻來翻去,最終找到合適的方法入睡。

四 月份大的孩子還有一種洗腦法

明示或暗示,孩子可以不用喝奶就睡覺了,天天重複說,過不了多久就有效果出現了。

最後,一旦做好了準備和鋪墊工作,媽媽們就要態度溫柔,但行為堅定地執行,從第一天第一次夜醒就保持一致,這樣進展快,效果穩,哭泣少,就能和奶睡拜拜了。


星夜寶瓶


  怎樣讓寶寶戒掉奶睡的習慣?很多寶寶都有奶睡的習慣,也就是必須含著奶才能睡著,這樣媽媽很累,對寶寶成長也不利,那麼,該怎樣戒除奶睡呢?

  

  循序漸進的原則

  先白天后晚上:

  選擇寶寶心情和狀態好的時候,在白天建立新的安撫方式,並逐漸把它變成白天的哄睡方式。

  當寶寶已經能順利地接受這一新的安撫方式,才可以嘗試用在入睡前。

  奶量和給奶時間減少:

  包括奶睡的時間以及奶量、濃度減少。在逐漸減少的過程中,要注意安撫寶寶的情緒。

  把握入睡時機

  把握入睡時機是幫助寶寶戒除奶睡重要的一步。

  當寶寶剛剛出現“犯困”跡象時,寶寶的情緒是相對平穩的,這個時候採用初級的安撫方式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困過頭的寶寶是非常難安撫的,因為當他釋放出這些信號的時候,就已經不止是情緒問題。

  而是寶寶的感官和身體都達到了非常疲憊的程度,這個時候就比較難幫助寶寶進行放鬆和哄睡了。

  

  犯困的表現:

  1、眼神呆滯

  2、對周圍事物不再有原來的興趣

  3、身體變軟

  4、開始打哈欠

  5、“只要媽媽”的情況多起來了

  6、想喝奶

  哭泣免疫法

  有奶睡習慣的寶寶睡前如果沒有吃到奶,是要哭臉的,這時候家長可以放任孩子哭一會兒,苦累了就睡著了。

  千萬不要心軟,堅持幾次,會發現每次哭的時間會越來越短,到最後就不需要奶睡了。

  但是這並不是說明就一直讓寶寶一個人躺在床上哭,媽媽這時候可以採用其他的安撫方法,比如拍背,跟寶寶柔聲說話,唱歌等,要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愛。

  

  奶睡的危害有哪些

  1、容易造成乳牙齲齒

  睡眠時唾液的分泌量對口腔清洗的功能原本就會減少,加上奶水長時間在口腔內發酵,會破壞乳齒的結構,造成寶寶齲齒。

  2、容易嗆奶

  寶寶意識不清時,口嚥肌肉的協助性不足,不能有效保護氣管口,易使奶水滲入造成吸嗆的危險。

  3、降低食慾

  因為肚子內的奶都是在昏昏沉沉的時候被灌進去的,寶寶清醒時腦海裡沒有飢餓的感覺,所以以後看到食物會降低慾望影響發育。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通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