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美國聲稱“沒有輸過任何一場戰役”,但是為何美國卻輸掉了越南戰爭?

大東北的小豆包


美國聲稱“沒有輸過一場戰役”,但是為何美國卻輸掉了越南戰爭?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的確,對於二戰後超級大國美國來說,越南戰爭似乎是一件令人難以啟齒的事。因為在這次戰爭中,美國不是敗在超級大國蘇聯或其他強國的手下,而是敗在不足掛齒,貧窮落後的印支三國(越南、老撾、柬埔寨)手下。這也說明了超級大國美國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下圖為越南戰爭期間的照片)



為了講清楚這個問題,我從三個方面來回答:

一、越南戰爭究竟是怎麼回事?

廣義地說,越南戰爭是從1945開始至1975年結束的一場長達30年的戰爭。這場戰爭還包括1945年法國為恢復殖民統治而進行的“骯髒戰爭”,而且從範圍來說,參加者不僅包括越南、法國、美國,還包括老撾和柬埔寨。因此,確切地說,越南戰爭應稱為印度支那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越南、老撾相繼宣佈獨立(柬埔寨於1953年獨立)。日本勢力退出後,法國殖民者捲土重來。1945年9月23日法國在美、英兩國支持下,入侵越南南部,佔領西貢,並於1946年12月間佔領海防、諒山等地,隨後向越南發動全面軍事進攻,並於10月侵佔柬埔寨,年底侵入老撾。

越南、老撾、柬埔寨人民奮起反擊,沉重打擊了法國侵略者,為了挽回敗局,法國向美國求援,美國派遣軍事顧問,向法國提供大批武器裝備。從1950年~1954年,美國負擔戰爭軍費的四分之三以上。但仍未挽回敗局。

1954年5月,越南在中國的支持下,取得了奠邊府戰役的決定性勝利,改變了整個印支戰爭局勢,為迫使法國簽訂停戰協定鋪平了道路。同年5月8日至7月21日召開了有中、蘇、美、英、法和越南民主共和國、老撾、柬埔寨、南越參加的日內瓦會議,簽訂了《日內瓦協議》,保證在尊重越、老、柬三國的主權、獨立、統一、領土完整的基礎上,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從此,結束了法國對印支三國的統治。

然而,美國在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上,拒絕在協議上簽字。不久,美國粗暴地破壞協議,在南越扶植親美傀儡政權。1958年策動老撾極右勢力顛覆聯合政府。1959年掀起老撾內戰。美國全面介入印度支那戰爭。

1961年~1964年,美國對南越發動特種戰爭,妄圖在18個月內平定南越。1964年8月5日製造“北部灣事件”,以此為藉口,悍然轟炸越南北方。

1965年~1969年,美國將“特種戰爭”升級為“局部戰爭,在大舉轟炸越南的同時,又大舉入侵老挺和柬埔寨。

(下圖為越南戰爭時期的照片)



二、印支三國抗擊美國入侵的過程和戰績

1970年4月,柬埔寨、老撾、越南南方共和囯、越南民主共和國三國四方領導人舉行印度支那高級會議,聯合抗擊美國的侵略。在印支三國人民不斷打擊下,美國和西貢政權被迫於1973年1月27日簽訂了《關於越南結束越南戰爭、恢復和平的協議》,協議規定,美軍及其僕從軍應在3月29日以前全部從南越撤走,但是,南越阮文紹政權在美國支持下破壞協定,對解放區進行蠶食。1975年春,越南軍民在中國的支持下發動春季新款攻勢,於4月30日解放西貢(今湖志明市),5月1日解放整個越南南方,勝利結束了抗美救國戰爭。同年,老撾和柬埔寨也取得民族解放戰爭的勝利。

印度支那戰爭使美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它裝備了約130多萬偽軍。直接參戰的美軍1969年達到54萬人,另有7萬僕從軍。美國動員了本國70%陸軍、60%戰術空軍、40%海軍。出動了上萬架飛機投下了近800萬噸炸彈,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總投彈量。使用了除核武器以外幾乎所有新式殺人武器,直接軍費開支高達1400億美元,加上間接開支,則達3500億美元。死亡美軍5.6萬多人,傷35萬多人。

三、越南戰爭取得勝利的主要因素

越南戰爭是三個貧窮的國家與超越大國美國之間進行的一次長時間、大裂度的戰爭,印度支那三國致所以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就其內因來說,主要是這三個國家的領導人和人民保家衛國的意志堅定如山,能夠團結一致、積極協作、不怕犧牲、克服困難、堅持不懈地與侵略者抗擊;就其外因來說,則主要有中國和當時蘇聯等大國的鼎力支持和無私奉獻。

總之,越南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在世界舞臺上扮演的最蹩腳的一幕。


潤友


首先,需要糾正的是,美國並沒有輸掉了越南戰爭,只是美國感到南越沒有扶植的必要最終放棄了越南而已。歷史上,無論是1800年的美英戰爭還是1812年的美法戰爭,美國都是獲勝者。即使是朝鮮戰爭美國被志願軍打的如此之慘,美國也仍然達成了將侵略者朝鮮從韓國土地趕走的初期戰略目標,所以美國就是沒有輸過任何一場戰役。

圖為越南戰爭

相反的,美國還是所有戰爭的最大受益者。朝鮮戰爭,美國成功幫助韓國收復失地並獲得了韓國的駐兵權利。2003年伊拉克戰爭結束後,美國也同樣獲得了外伊拉克宣傳民主思想的資格。越南戰爭的誕生更是催生了美國陸軍航空兵以及直升機機降戰術,所以即使是那些美國慘勝的戰爭,美國也是受益匪淺的。

圖為美法準戰爭

即使是現在非常不明朗的敘利亞問題和庫爾德爭端,美國在仍然時西亞博弈的最終獲勝者。美國只要撥款幾千萬美元就能提供給庫爾德人和敘利亞反對派足夠的不對稱武器,而表面佔有優勢的俄羅斯,土耳其以及敘利亞政府軍則要每年支出25億美元的費用用來對抗美國支持的這些地區武裝。

圖為伊拉克戰爭

最終誰會獲得這場西亞博弈的勝利顯而易見。從美國征戰四方的歷史不難看出,美國總是能在恰當的時機結束戰爭並獲得應得的利益。即使有幾任“二貨”總統並不願意停止戰爭,“國會山”也會通過聯邦法院等正規渠道停止撥款來限制戰爭,所以與其說美國從來沒有輸過任何一次戰爭,還不如說美國在輸掉戰爭之前就體面的退出了戰爭。


雙馬尾班長


因為傷亡人數超過了美國的承受力,美國國內已經不允許再打下去了。

美軍陷入叢林戰的泥濘中。


1964年8月2日,北越出動魚雷艇向美國軍艦做出有敵意的行動。約翰遜把這次未經證實的魚雷攻擊事件看得十分嚴重,他下令第7艦隊的航母“星座”號的轟炸機對北越實行第一次空襲,目標是魚雷艇基地和一個儲油庫。就這樣,美國發動了它歷史上最長的戰爭,其生命和財產的損失僅次於第二次世界大戰。

地面部隊進入了戰場,到1965年年底,在越南已有18萬美軍,整連整營的美軍戰鬥部隊投入了戰鬥。還有另外的5萬美軍在南海的美國航母和各種艦艇上執行任務。2至4艘航母及其護航編隊定期在東京灣口的“揚基站”往返巡航,隨時準備打擊非軍事區以北的軍事目標和支援陸軍作戰。

大量的直升機投送美軍進入戰場。


美國人步履維艱。美國的機械化部隊同神出鬼沒的游擊隊作戰常常陷入困境,因為游擊隊可以在中立國避難。由於擔心導致中國或蘇聯加入戰爭,美國軍隊被禁止超越非軍事區。為了阻止北越的突進,美國陸戰隊在非軍事區稍南一點的最狹窄的越南領土上築起了一道強大的防線,正好位於離越老邊界不遠的溪山,越南軍隊只好避開陸戰隊的強大防線,經過老撾,沿著 “胡志明小道”輸送部隊和補給。

美軍輕型裝甲車輛運載著士兵前往前線。


1968年1月底,北越發動了新年攻勢,這已經不是游擊隊打了就跑的戰術,而是一個旨在奪取南越大城市的全面進攻。這時,6萬名裝備精良的部隊包圍了據守在溪山的5千陸戰隊官兵,他們發誓要象打奠邊府那樣來奪取美軍的據點。由於大規模的空中支援,加之從關島和泰國的空軍基地起飛的B-52轟炸機進行毀滅性的轟炸,使萬分危急的溪山得以解救。

1969年1月,當尼克松總統就職時,在越南的美軍已超過50萬人,其中包括8.5萬人的陸戰隊和3.8萬人的海軍。此時,已有4萬多美國人死於戰爭。尼克松就職時許諾,要使這場衝突“越南化”,逐步將其變成越南人的衝突,要讓美國人撤回本土。

到1975年4月30日,蘇制坦克引導北越的步兵進入西貢,南越政府只有投降。美國在越南的戰爭不僅是無益的,而且也是註定要失敗的。這場戰爭奪去了5.6萬美國人和大約2百萬越南人的生命,耗資1350億美元。

在當時看來,消耗近6萬人的代價去打一個註定要失敗的戰爭,是難以接受的。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海事先鋒


美國的確沒有輸過任何一場戰爭,美國沒有打贏“越戰”而不是輸了。

“越戰”是中蘇兩個大國,給美國設置的一個戰爭泥潭,就是要把美國深陷其中,讓美國不能自拔而消耗美國的國力。小小的越南後面,站著超級大國“蘇聯”,還有能和“美蘇”抗衡的中國。蘇聯和中國的物資,源源不斷地支持越南,而中國更是把幾十萬軍隊派進了越南,美國就是傾其國力,也不可能打贏“越戰”。

“越戰”從根本上講,就是一個巨大的泥潭,法國在越南耗了十幾年,奠邊府戰役的失敗,讓法國人清醒了,法國撤出了越南。1965年,美國接手了這個爛攤子,跳進了“越戰泥潭”。美國在越南一打就是十年,戰死了58000人,當然越南死了幾百萬人,但是沒有任何獲勝的希望,如何結束“越戰”才是美國要考慮的。

在美國軍政高層分成兩派,主戰派認為繼續增兵,停戰派認為在合適的時間結束戰爭,而人民的反戰情緒高漲。基辛格博士給尼克松總統,用朝鮮戰爭打了個比方:“杜魯門總統在韓戰三年後,突然發現美軍深陷在朝鮮,而沒有獲勝的希望。假如,傾美國國力而戰的話,有可能打贏韓戰,但是“蘇聯”還沒有動用一兵一卒。”

假如,中美在朝鮮打成兩敗俱傷的時候,沒動一兵一卒的蘇聯站出來,對美國及西方全力一擊,結局可想而知。結束朝鮮戰爭,是美國最好的結果。六十年代後,儘管中蘇也翻臉了,中美蘇三個大國形成三足鼎立,每個大國要對付另兩個大國。但是,在“越戰”這件事情上,卻是中蘇兩個大國對抗美國,基辛格說:“如何結束越戰,搞好和中國的關係,中美一起對付蘇聯,這才是美國的戰略所在。”

由於美國人民的反戰情緒,美國總統在選票面前是軟弱的。尼克松總統開始考慮如何結束“越戰”,乒乓球外交誕生了,尼克松訪華了,越戰結束了。1978年,中越翻臉了;1979年中國“對越自衛反擊”了,卡特總統訪華了,中美建交了;中國改革開放了,不用防備美國了;1981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了,徹底陷入泥潭了,1991年美軍發動海灣戰爭,同年,蘇聯解體了。

美國沒有打贏“越戰”,從越南撤軍了。從戰術層面講,美國輸掉了“越戰”;從戰略層面講,美國贏得了整個世界。美國的民主制度,具有超強的糾錯能力,美國能結束打不贏的戰爭。而缺乏糾錯能力的蘇聯,陷於阿富汗不能自拔,在美國的打壓之下,轟然的垮塌了。


冷清先生


戰爭不等於戰役,也不等於戰鬥。沒輸過一場戰役,當然是吹牛。朝鮮戰爭的上甘嶺戰役,美國人就是一個輸字。從美國人的戰略目標,戰鬥過程,軍事損失,相對於志願軍來說都是輸。美國人的吹牛是不要臉的。更不要臉的是,一些可憐的美分居然在這裡毫無廉恥地為吹牛的美國人賣命的註解。可憐啊!


老侯67145778


美國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輸掉越南戰爭,在越南戰爭中,美國失敗的不是軍事,而是政治。在越戰中,美國是主動撤軍,並非被越南打敗。

美國的總統任期是4年,每個總統只能連任兩屆,對外戰爭都取決於總統。比如肯尼迪任美國總統的時候,主張軍事進攻越南,在肯尼迪被刺殺以後,繼任者約翰遜也主張進攻越南。約翰遜之所以,只連任了一屆,跟他主張進攻越南有一定的關係,當時美國已經厭倦了越南戰爭,人民反戰浪潮高漲。而競選總統的尼克松抓住了時機,他在競選的時候就宣稱:“如果當上美國總統,他將結束越南戰爭”。這無疑給他競選,拉了很多票,所以尼克松順利當選了美國第37任總統,不久跟中國建交。

所以,美國結束越南戰爭,並非被越南打敗。越南收穫的不是軍事勝利,而是政治勝利。如果美國當年不撤軍,其實這種格局和現在朝鮮半島的政治格局差不多。

相比朝鮮半島,越南的地理位置比較複雜,越南身處叢林,易守難攻。加上當時越南有中國老大哥的幫助,美國有朝鮮戰爭的前車之鑑,所以直到越南戰爭結束,美國也沒有敢越過北緯17度南北分治線。沒有中國的援助,越南早就死翹翹了,這個北朝鮮差不多,沒有強大的後臺,越南估計堅持不了三個月。所以,美國並非輸掉越南戰爭,而是主動放棄了越南戰場,輸在了政治上。


謀士說


美國真輸掉了越南戰爭?自然,在一無所得的情況下,美軍灰溜溜地撤兵回國,不是失敗,又是什麼呢?自然是打輸了!不過,美國人眼裡的失敗,或許同我們的認知,不盡相同,以我們中國人的理念來評說美軍的作為,有時候,可能會南轅北轍。

其實美軍在越南的失敗,還得要從溪山戰役說起。

一九六八年,北越為了刺激美國民眾,掀起反戰聲浪,根據當時的形勢,精心策劃了個聲勢浩大的春季攻勢。那時候在南越溪山,駐有美海軍陸戰隊的一個陸戰團,約六千人的兵力。那些美國大兵,依仗優越的武器裝備,和強悍的戰鬥能力,竟只以一個陸戰團的兵力,就坦然駐守在,一個孤立且一時難於得到增援的溪山地區。當時的越軍總司令武元甲,在得知這一情況後,下定決心,欲竭盡全力,把這一股美軍給消滅了。可想而知,命比金貴的美國大兵,如果一下就折了六千多條性命,無疑,戰爭美國是無論如何都打不下去了!武元甲如意算盤打得不錯,妄想不惜一切代價,拿下這一仗,以此來結束越南戰爭。

越軍動用了好幾萬的兵力,全力發動這個春季攻勢,其中直接用於圍殲美溪山陸戰團的兵力,就有三萬二千多人。加上那時中、蘇二國的大力支持,可以說武器充足,兵多將廣,打這一仗也是信信滿滿。儘管說,在此前的美、越作戰中,越軍都只是靠著日積月累,零零碎碎地消滅了一些美國大兵,但那是因為美國佬,協同作戰的本事,太有章法,他的部隊一旦被包圍,就立馬會得到支援,故而要成規模殲滅美軍,著實不易。但溪山美軍不同,那地方交通不便,孤立無助,越軍還是有全殲該敵可能的。

然而戰役一經發動,越南人才知道,美軍強悍,不是吹的!別的不說,就美海軍陸戰隊自身,那種防守嚴密,火力配置得法,槍林彈雨狂瀉,哪裡是可以輕易攻佔的!而美國佬的空軍,更是如入無人之境,只要一發現越軍主力,便是炮彈亂丟,地毯式轟炸,結果,越軍圍攻月餘,除了零性地打死了一些美軍,戰役卻絲毫未有進展。反弄得自己,損兵折將,經此一戰,主力幾乎全部打殘,兵員與武器,均損失過半,實質一下處於,急需休整無力再戰的狀態!

到了這樣的一種境地,美軍可趁此機會,好好收拾北越了?嘿嘿,美國可是個奇葩國家啊!

那時候,美國的彩色電視機,剛剛普及。而美國的那些隨軍記者,又幾乎是無孔不入,那時候,美國佬還沒有限制戰地記者的條例章程,結果,隨著那些隨軍記者所拍攝的美軍傷亡士兵,血淋淋的景頭,在電視裡播放,特別是電視機前,那無數個喝酒聊天的軍人家族,不時接到的親屬傷亡通知書,那引起的震撼,可想而知,會導致怎樣的結果了!

同時美國國內民眾,在聞知了越軍發動的此次戰役後,又是另一番認知了。想一下吧,越軍屢遭打擊,不但未見削弱,反而生龍活虎,好像還越戰越強似的,竟然還能發動大反攻!以前所謂的勝利,都是騙人的了?這場戰爭,看來不知要拖到牛年馬月,不知還要葬送掉多少美國兒女,多少條性命(事實上美軍在戰爭中只死了五萬多,而越軍,死了一百多萬!),再加上這種戰爭,又都是政治家玩弄出來的玩意兒,可以說,是拿美國人民的無辜性命,去發神經,對於美國又沒有什麼實在的好處,要引起美國民眾的反感了。結果美軍大勝換來的,不是全國人民的一片歡呼,不是黨報黨刊的極盡誇耀,反而是全美,反戰情緒的總爆發!

那些工人,農民,黑人,白人,公務員,甚至職業軍人,紛紛衝上街頭,舉行聲勢浩大的反戰示威遊行。一下搞得美國政府,灰溜溜的,迫使當時的美國總統約翰遜,只得發佈停止對越南的轟炸命令,並著手開始美、越的停戰談判。就此奠定了,所謂偉大的越南人民,“打敗”了美帝國主義,取得偉大勝利的基礎,使得強大到在越南戰場上,五十多萬的美軍,實際只有百分之十五投入了一線戰鬥,且取得了所有戰役的勝利,軍人傷亡,只是越軍傷亡二十分之一,平民傷亡,更是N比0的美國佬,反倒莫名其妙,輸掉了整個的戰爭!只能落得一個被弱小越南“戰敗”的結果,遭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嗤笑。

後來隨著約翰遜的下臺,尼克松上任後,為得到美國民眾的擁護,當然只能去謀求,體面撤出越南了!是故,也就有了美軍,所謂輸了越南戰爭的歷史事件。


愚人說道


其實美國沒有打贏越南戰爭,但是沒打贏並不就是打輸。早在南越共和國被北越攻下之前,美軍就已經開始大規模撤軍了,不再以越南地區為重點,把戰事主要交給了南越共和國自己的軍隊,而最終南越戰敗,美國也無心再次返回越南,這才有了美國在越南戰敗的說法。

越南戰爭其實是一個很長期的事件。早在二戰結束後,越共領導的軍隊等就意圖建立越南政權,但是二戰後法國的殖民熱情不減,意圖繼續將越南作為法國的殖民地,同時還建立了傀儡政權,即早期的南越政權,和北越之間進行了長期的戰爭。後來,在著名的奠邊府之戰中,法軍戰略性失敗,再加上當時法國對外戰略開始轉變,因此法國開始撤離越南,南越要靠自己來對抗北越。

而在此時,朝鮮戰爭已經結束,但是美國依然意圖阻止社會主義力量的發展,因此看中了越南地區,這是阻止社會主義在東南亞傳播的關鍵區域,於是美國開始介入越南戰爭。美國最初是扶持南越政權,為其提供經濟軍事等方面的資源,讓其對抗蘇聯支持的北越。在早期,美軍主要是派遣軍官訓練南越軍人,以及轟炸、派遣特種部隊作戰等等,並沒有更大程度地介入越戰。

後來隨著戰事的升級,美軍開始直接介入越南戰爭,美軍駐越南部隊最高可達50餘萬人。而之所以說美軍沒有輸掉任何一場戰役,就是因為按照死亡人數等這些指標而言,美軍損失確實遠少於北越方面。比如說順化戰役,美軍僅損失200餘人,北越方面則有1萬餘人損失。但是問題在於媒體的報道,讓美國國內民眾更是反對越南戰爭,最終美國又由於西歐戰略方向的考慮等等原因,最終放棄了越南。


戰爭之王


玩文字遊戲一向都是美國的強項,不光在試圖對他國軍事侵略的前夕,美國喜歡打嘴炮,用各種主觀臆造的“莫須有”罪名給人扣帽子,更喜歡在戰爭失利下,擦屁股的時候更喜歡各種“聲稱”!(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美國在越南戰爭中確實沒達到預期的目標,甚至還落得一地雞毛,從1961年到1974年,斷斷續續的,永遠是那麼一個老套路,先是出槍出錢支持當地的反對派南越勢力,效果不好,自己擼袖子上陣,開始導彈襲擊,當時主要是飛機空襲。

再不濟派地面部隊參戰,是不是感覺熟悉的套路熟悉的味道,在北非的利比亞,在中東的伊拉克、敘利亞,莫不都是這樣的套路。

美國很時髦,但同時也很頑固,從這些層面就可以看得出來。


但不管怎麼說美國永遠是哪個輿論機器強大的國家,他們的輿論機器與在世界格局中的政治呼籲配合的也是最為默契的。

看似是中立的第三方觀點,往往蘊含著美國人的政治企圖,就像美國聲稱“沒有輸過任何一場戰爭”,但的的確確又沒贏的情況下,說這樣的話是為了自欺欺人嗎?當然不是,就美國這樣的國家,看似行為乖張,毫無章法。

其實說的每句話,做的每件事,可以說都是機關算盡,他說自己沒輸,不過是一種政治上的詭辯手段,是政客喜好玩弄得一種政治手段。那個時候需要說這麼一句話他就說了,對普通人沒有特別的意義。


但卻可能對說話人的政治前途或著前景意義非凡,每個政客都是一個牛皮客,不讓他們吹牛,那比讓他們解甲歸田更讓人鬱悶。

因此,他們愛說啥說啥就是了,只是大家要明白一點,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沒那麼嚇人!


歷史三日談


美國聲稱‘沒有輸過任何一場戰役’,我並不是這麼認為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上主要強國(包括歐洲的德國,法國,英國,俄國,亞洲的日本等)都受到了戰爭的巨大影響。戰後成為一片廢墟,經濟,工業,教育等各方面都遭受了重創,但美國由於優越的地理環境和強大的軍事實力,沒有被波及到本土,所以在二戰後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美國的強大不僅僅表現在有錢,更是表現在科技,工業軍事等方面的強大。可以說,當時僅美國一國就可以力抗世界上眾多強國,如此強大的美國卻輸掉了越戰。所以,我個人認為,美國沒有打贏,就是戰敗。不管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美軍表現的怎樣,沒有拿下這兩個國家是事實。以美國的強大,拿不下這兩個國家,即使是主動撤退或者打平,也應視為輸掉戰爭!



美國在越戰期間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資源,據說當時派出了超過3000架的直升機用作戰鬥,其投放的炸彈比二戰時期總的投彈量要多得多,多達800萬噸,花費軍費更是高達4萬多億美元,最終只得到了傷亡30多萬人的冰冷數據。

美國之所以輸掉越南戰爭,是美國高估了武器的優勢,忽略了越南的地理環境和民族決心。美國以為自己機械化的武裝可以橫掃越南,蘇聯為了對付美國和我國一起對越南援助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和軍事裝備。所以,越南軍隊的武器雖然不如美國,但卻差不到哪裡去,而且越南多熱帶叢林,氣候悶熱潮溼,沼澤密佈 ,如果不是越南本地人,很容易迷失甚至死在裡面,很顯然,美國在這方面吃了不少虧。

依靠著熱帶叢林這一得天獨厚的寶地,越南發揮了游擊戰的優勢。左一偷襲,右一偷襲,讓美國損失慘重 ,巨大的傷亡讓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日益高漲,社會輿論開始對政府不利。



種種情況下,美國不得不從越南撤軍,雖然說是美國從越南撤軍了,實際上是美國輸掉了這場戰爭。

(對這個問題,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或建議,歡迎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