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照片:美国记者镜头下1949的广州城


沙面西桥是1861年签订《沙面租界条约》后建的“洋桥”,历史仅一百多年,是广州最年轻的“古桥”。

从沙面望过去623路的骑楼。623路原称沙基,1925年被广州政府改名为6月23路,后来简称为623路。。它是纪念一个曾令中华民族遭受耻辱的日子--1925年6月23日。

沙面河上的舢舨。沙面,曾称拾翠洲,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 沙面在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鸦片战争后,在清咸丰十一年后沦为英、法租界。近百年里沙面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留下了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等伟人的足迹。

镇海楼被誉为“岭南第一胜览”,是广州标志性的建筑之一。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在几百年的历史上曾经五毁五建,现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1928年重修时由木构架改建而成。

从高处拍摄的广州城,远处一德路上石室圣心大教堂清晰可见。大教堂始建于1863年,历时25年始建成,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石室圣心大教堂由法国设计师VONUTRIN和HUMBERT设计,中国工匠建造而成。

位于观音山山顶的中山纪念碑。该碑建于1929年,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为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而建,该碑与中山纪念堂同处于广州城传统城市中轴线上,联成一体,气势雄伟,成为广州近代城市的标志。

正在改建中的太平大戏院,戏院初建于1921年,在几十年里这间戏院多次易主,最终在1966年彻底的走向了完结。有人认为:太平戏院的消失源于66年左右广州市搞人防工程挖地道,当时在大德路与诗书路转弯位处封闭开挖,也许是当时的技术原因吧,它一挖就造成了太平戏院的地基下沉。最后实在无法支撑下去,大约半年后就陆续拆除。


沿江路最高建筑大新公司,现在的南方大厦。大新公司创始人蔡昌出生于香山县下恭都外堂乡,14岁随兄蔡兴赴澳大利亚谋生,初在水果栏帮工,后兄弟两人自营商店,买卖水果和百货。蔡昌于1916年,在广州惠爱中路,也就是今天的中山五路设立大新分店。两年后,又在广州西堤的珠江边,兴建规模宏大、拥有12层楼高的大新大厦,也就是今天的南方大厦。

在当时的广州,长堤二马路的六国饭店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六国饭店”早于1913年由广州茶楼大王谭杰南所创,历77年悠长岁月于1990年结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