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又有數不清的女生被殺害了

4月終於過去了。

這樣如釋重負的語氣,是為了表達4月的刻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上個月特別多駭人聽聞的新聞。

又有數不清的女生被殺害了

隨便截幾個大家一起感受一下:

又有數不清的女生被殺害了

這些只是冰山一角。

五一假期的時候,還被一則非常惡劣的事件刷屏:女子去音樂節被下藥遭人輪姦,施暴者拍下視頻被大量傳播。

雖然後經證實視頻是去年9月的,但依然讓人覺得頭皮發麻。

春暖花開的季節啊,原來枝繁葉茂的底下,都埋著那麼多遇害的靈魂。

觸目驚心,也十分憤怒。

不得不大喊那句很俗的話:這個世界能對女孩好一點嗎?

又有數不清的女生被殺害了

我也不確定是長大了才明白有些事的恐怖,還是這個世界對女生的惡意越來越大。這一段時間,辦公室裡的人每天都會聊到身邊女孩遭遇危險的事情。

是的,幾乎每天。

上週,Mili加班到十點,累得半死當然只好打滴滴回家。她家附近最明顯的地標是一個休閒會所,圖個方便,她定位就定在那兒了。

結果一上車,司機多番回頭打量她,嘴裡還一直默唸著休閒會所的名稱。

她覺得不太對勁,非常警惕,不一會兒就發現司機一直在走偏僻的小路。她一邊撥通男友的電話,一邊質問司機為什麼不走正常的大路。

司機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一會兒繞上北環大道,一會兒又兜到小路去。

Mili嚇得半死,只能強裝鎮定一直提醒司機不要走小路。

萬幸的是,她總算平安到達目的地。

儘管下車之前司機還對她露出了奇怪的笑容。

又有數不清的女生被殺害了

每天都提心吊膽,已經成為很多女生的生活常態。

害怕滴滴司機會不懷好意,打個車都要和朋友語音聊天。

一個人在城市打拼,租不起高檔住宅,每天回家的路上都要

警惕尾隨的人。

在公車上分不清碰到自己屁股的,是故意的非禮,還是太過擁擠。

辦公室性騷擾,酒桌上被輕賤,陌生人半夜敲門,談戀愛怕家暴……

每天能順利回到家,算是一種僥倖了。

我們生來就在和死亡作鬥爭。

又有數不清的女生被殺害了

並不是我要刻意放大這種恐懼,只要細想一下,就會明白我們從小就活在這種緊張裡。

作為女孩,一方面從小被教育溫良賢淑,做個貼心的小棉襖。另一方面又被告知外面的世界很危險,不要接近陌生人。

於是我們雖然瞭解世事兇險,卻只學會了溫柔善良,不知道怎麼和邪惡勢力鬥爭。

直到長大成人才發現,自己是隻被動的小羔羊。

人人都知道女孩好欺負,女孩不會還手,於是人人都能欺負。

而我們只能躲。

或者,被不斷地提醒:

女孩們要保護好自己!!!

敢問一句,請問我們還要活得多小心?

又有數不清的女生被殺害了

所有女性遇害的新聞底下,永遠有一句熱評是呼籲女孩子好好保護自己。

讓我們來學習一下自我保護的基本方法。

1、穿衣服不要太暴露。最好不要露大腿和胳膊,乳溝那是萬萬露不得。

2、晚上儘量不要出門。不得已的情況下最好十點前回家。

3、女生一個人出門最好不要打車。

4、一定要學幾招防狼術,包裡常備防狼噴霧或防狼警報。

……

因此我們是不是隻能:夏天不要怕熱,工作不要找需要加班的,避免一切晚上進行的社交活動,還要會點功夫?

我們必須要小心到連正常生活都不能維持,才有可能避免傷害嗎?

活在2018年的女性,敢不學會幾個自保方法嗎。

走夜路的時候多留一個心眼,穿著儘可能低調,

能在人多的地方待著就決不去人少的地方,

在家反鎖門窗,獨居的女孩在門口多留一雙男鞋。

女孩們做得已經夠多了。

但事實是,我們仍有很大的遇害可能。

上週看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微博:

又有數不清的女生被殺害了

你看,有的時候無論我們的防禦再全面,都沒辦法阻止意外的發生。

防男朋友,防追求者,防外賣小哥,防滴滴司機,防快遞員,防鄰居單身漢,防路邊陌生人。

但意外總是防不勝防。

已經不是呼籲女生自我保護可以解決的事情了。

文明社會下,為什麼女孩要通過不斷的自我保護和自我約束才能避免傷害?

這正常嗎?

又有數不清的女生被殺害了

呼籲女生保護好自己沒有錯。

“保護自己”這件事,本來就不分年齡和性別。我們只要活著,就該好好保護自己。

但是,當某個群體需要自我保護的力度,已經遠遠超出正常範圍的時候,不可否認是這個社會的某些地方,真的出了問題吧。

又有數不清的女生被殺害了

一味的讓步,讓潛在受害者保護好自己,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不能真正打擊到犯罪的。

即使把女人鎖在家裡,關於入室強姦的案件,我們也看得不少了。

以前看過一個貼吧,是所有打算性騷擾女性的男人們聚集在一起,po受害者的照片。那些受害者的穿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有些甚至連脖子都沒有露出來。

前段時間很火的,“被性侵那天你穿了什麼衣服”的展覽,展出的內容是18個女大學生遭遇性侵時,身上穿的衣服。

又有數不清的女生被殺害了

(展覽上的衣服)

T恤、襯衫、長褲和運動服。

大家所說的,保守一點,乖一點,根本沒用啊。

女生們還能怎麼樣呢?

婚後被家暴,多的是被勸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談戀愛遇到性格極端的變態,多的是怪你拒絕對方太狠心的。

不幸被殺害,輿論也各種質疑你的身世、性格和過往情史。

等等,受害難道是原罪嗎?

一個人遇害,全是因為她沒有保護好自己嗎?

沒能控制好自己的,到底是受害者還是罪犯?

罪惡的發生從來不是受害者可以控制的。

光靠“保護好自己”的口號,能減少多少犯罪?

又有數不清的女生被殺害了

又有數不清的女生被殺害了

還有一句被說濫了的話:

“我們花20年去教育女兒保護好自己,為什麼你不肯花20分鐘教你兒子怎樣尊重女性?”

其實這句話的出現,讓我可以理解,為什麼需要這樣用力地向女生們強調保護自己。

先不說該如何教育小孩的問題。

就現在而言,該長大的壞人,已經長大了。

成年人的心性早已確定,再教育的成本極高,成功率極低。

我們只能承認一個很不幸的現實,想感化一個惡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比凡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還要困難的事情。

相比之下,讓好人保護好自己,要輕鬆得多了。

但輕鬆不代表是應該的。

困難也不代表不能去做。

既然感化一個壞人這麼難,那懲罰壞人的手段能不能再狠一點?

婚內被家暴致死的董珊珊,東窗事發後,丈夫蹲了幾年監獄就釋放了。

杭州80後夫妻吵架,丈夫將妻子扔出5樓陽臺摔死,最終被判15年。

大連90後少年輪姦女孩,獲刑7年。

犯罪代價,高嗎?

毀掉別人的一生後,大約只需花這輩子不到1/3的時間去贖罪,出獄後又是活生生的人。

事後媒體再輪番挖掘施暴者身上的故事,打造他們可憐被逼無奈的形象,以博群眾同情。

罪犯甚至活得比受害者更有尊嚴。

又有數不清的女生被殺害了

犯罪成本那麼低,最後是誰在買單?

只能是那些已經遇害,或可能遇害的人。

也就是,每一個人。

其實誰還不知道要怎麼有效打擊犯罪呢?

加強立法,加大懲罰力度,提高犯罪成本。

重視性教育,關注孩子的成長。

只不過呼籲女生學會保護自己,是最容易的做法罷了。

所以諸位女同胞,只好讓你們靠自己了。

啊。

明明五月的深圳都入夏了,怎麼會越來越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