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徐峥“囧系列”的第八年,完成了一场与父母的和解

01、一场与父母和解的电影

2020大年初一,全国人民在网络上,免费看完《囧妈》电影首映。

注意重点,一是网络首播,二是全网免费。

这在中国电影史上,可以算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举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当然,在国外是早有先例。

对此,全国人分为两派,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徐峥“囧系列”的第八年,完成了一场与父母的和解


比如,观众都在狂欢。

疫情当前,春节档电影全体撤档,憋在家里无处可去的人,能不出门就看到免费院线电影。

每个人都乐得自在。

一个个高喊:徐峥,活该你赚大钱,全国人都欠你一张电影票。

比如,全国影业都在狂怒。

《囧妈》一开始,是以院线电影为目标的影片。

影院前期花了大量成本宣传,指望着后期重新定档后回本,结果分文未得,还亏了。

就像是煮熟的鸭子,到头来飞了。

于是被伤害到利益的影业纷纷发文谴责,气焰不小。

其中的商业操作意义,在这就暂且不谈了,总之,徐峥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徐峥“囧系列”的第八年,完成了一场与父母的和解


虽然《囧妈》免费播放,但等播出后,豆瓣评分仅有6分,口碑并不受宠。

甚至有人直言,徐峥以及他的“囧系列”是不行了。

《囧妈》还不如前一部的《港囧》。

凭良心说,电影剧情确实不够出彩,远低于人们对它的期待。

可话又说回来,纵观长达八年之久的“囧系列”,我却觉得徐峥作为导演,是真的成长了。

更生活化的场景,更日常化的人物关系。

更多的现实剧本,聚焦情感触碰,作为商业片导演,他尝试着将某种文艺感与商业片结合。

记得《十三邀》里,徐峥曾委屈巴巴说想和娄烨合作,又怕对方觉得他太商业,看不上他。


徐峥“囧系列”的第八年,完成了一场与父母的和解


在徐峥的骨子里,《囧妈》是一场亲子关系和解的电影,关于探寻亲情价值与喜剧的融合。

他想好好谈谈母亲,又想好好讲个笑话。

不论此举是否成功,撇开评分与争议,看看徐峥拍《囧妈》的野心,到底是什么?

当然,以下仅是个人看法。(带轻微剧透,介意慎点)

02、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常常听到一句话,叫有一种冷,是你妈觉得你冷。

专制独裁的宠爱,是每个中国当妈的心理常态。

《囧妈》里的中年儿子徐伊万与母子关系,就是最典型的中国母子关系。

说难听点,更像是猫和老鼠,汤姆和杰瑞,相爱相杀。

这个母亲什么都管,这个儿子做梦都想逃。

父母一切好与不好的做法,出发点都是:他们觉得做儿女的就该这样做。


徐峥“囧系列”的第八年,完成了一场与父母的和解


叫儿子徐伊万多吃红烧肉,只剩一块却坚决不让吃,因为怕儿子长脂肪肝。

不允许任何反驳,让徐伊万觉得无语。


徐峥“囧系列”的第八年,完成了一场与父母的和解


列车中途下车,看到车站可爱的立牌,母亲硬拉着40岁的儿子,扮萌拍合照。

一旁的列车员看了直摇头。

像极了旅途中,常常被家长逼着拍纪念照的我们。


徐峥“囧系列”的第八年,完成了一场与父母的和解


担心孩子吃得不营养、不健康,把水果洗得干干净净,喂到嘴边叫孩子吃。

不吃也得吃,因为母亲洗都洗了,不吃就是不对。

全然不管儿子想不想吃,当下合不合适吃。

搞到徐伊万烦躁,瞒着母亲,偷偷把水果从厕所的窗户全扔了。


徐峥“囧系列”的第八年,完成了一场与父母的和解


徐伊万和妻子面临情感危机,分居已久,在离婚的边缘徘徊。

为了不让老人家担心,徐伊万愣是假装一切都好。

可母亲急着抱孙子,生怕自己死后,儿子老了没人照顾。

于是不厌其烦,拉着徐伊万问这问那,打电话骚扰儿媳妇要多担待自己的儿子。

最后甚至直接开口,问40岁儿子夫妻性生活如何。

一度让徐伊万尴尬至极。


徐峥“囧系列”的第八年,完成了一场与父母的和解


日常生活,迫切想知道多一点儿子的状况,每天给对方发无数条60秒的语音信息。

隔三差五,就发无数种健康养生链接。

无孔不入的关爱,变成徐伊万心中无处不在的管制。

因为爱,儿子一忍再忍,一让再让。

直到6天形影不离的相处,让他厌倦了名为爱的囚牢。

最后忍不住朝母亲狂吼:我要逃离!


徐峥“囧系列”的第八年,完成了一场与父母的和解


最狠的一次,是指着母亲,当头棒喝,斥责她的婚姻。

他说,父亲就是因为母亲的管制才爱喝酒解压,才会死掉的。

这些话,无疑太重了,更像是不顾及一切的宣泄。

徐伊万其实并没有这么想,但他暴躁后的行为,深深伤到了母亲。


徐峥“囧系列”的第八年,完成了一场与父母的和解


显然,母亲的爱是越界了,做子女也失职了。

当母亲的管辖太多,当儿子顾虑太重。

没有找机会好好沟通的两人,迎来了母子关系的大爆炸。

于是,母亲出走了,儿子后悔了。

在冰天雪地重逢中,两人互诉衷肠,完成了一场亲情的和解。

说到底,彼此的争吵,不都是为了爱。

只可惜,彼此都把握不到合适的尺度。

一个太侵入,一个太退让,宁愿避而不谈,也不愿意好好聊聊。

世上没有什么,是坐下来用爱解决不了的亲情问题。

之所以全天下母亲都相似,只因她们很爱儿女。

爱都很类似。


徐峥“囧系列”的第八年,完成了一场与父母的和解


03、亲情没有隔夜仇

每个人到自己当爸妈后,就会自动开启共情父母的正确方式。

身处同样的亲情位置,也就更理解做父母的冲动行为与苦衷。

他们的唠叨,是趁着自己活着的时候,能多说几句是几句。

他们的催促,是怕孩子老了孤苦无依,又没了自己,该有谁心疼?

他们的暴躁,是自觉吃的盐比孩子吃的米多,希望孩子照着给的路走,避开所有雷区。

……


徐峥“囧系列”的第八年,完成了一场与父母的和解


讲到底,父母的专制不讲理,是他们觉得,

最好让孩子不走弯路的,最佳最快的方式。

父母错了吗?

错了。

过分的担忧,让他们忽略孩子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用强制性方法去培养自己想要的儿女,就从爱变成了自私。

毕竟成长的过程中,受伤在所难免,孤独避无可避。

作为人,都得这么过来的,谁都不能省略其中一步成长。

养孩子更该像放风筝,让他们自由飞翔,远了就扯一扯,近了再松一松。

让他们走,累了痛了自然就会回来,也会让他们真切懂得,天下父母心。


徐峥“囧系列”的第八年,完成了一场与父母的和解


所以当徐伊万近距离看着舞台上,光芒万丈的母亲。

才醒悟为了当妈,眼前的女人都甘愿放弃了什么。

她的骄傲,她的梦想,她的美丽。

世上哪个女人不想做一辈子的小仙女,

可一旦当妈后,就愿意落回地上,捧起孩子,负重前行。

这是做母亲的觉悟。

让人辛酸,更让人敬佩。


徐峥“囧系列”的第八年,完成了一场与父母的和解


记得童谣里唱道: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往往只有失去后的人,才更懂拥有的可贵。

有时候,母亲的不懂事,也是当子女放弃的产物。

试想下,

很多心里话,是不是都不想和她说,却希望她懂?

很多事情,你想肆意妄为,却从来不顾虑父母的寿命和感受?

如果做儿女的,都懒得说懒得做,切断沟通的桥梁。

而年迈的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任性,不再做包容者,

那最终结果就是大动干戈,两败俱伤。

亲情不该是这样的。


徐峥“囧系列”的第八年,完成了一场与父母的和解


大部分情况下,在座的你我他,能和自己父母成为亲人,是这辈子的缘分。

他们是开放也好,是专制也罢,是清明也好,是独裁也罢。

总归,他们是世上一辈子不会算计你,一生都对你好的人。

世上意外很多,遗憾很多,多点理解,少点争吵吧。

小时候,是父母耐心教育你成长,

长大后,是时候,轮到你耐心和老顽童们交流了。

老了的父母成为什么样,也看当儿女的怎么教。


徐峥“囧系列”的第八年,完成了一场与父母的和解


电影大结局里,

徐伊万经过种种争吵,种种意外后,找到与母亲和平共处的方式。

他发现,所谓蛮横母亲,不过成了需要自己耐心哄的小老太。

换一种相处模式,于是所有的爱,都转化为正向回馈。

他对着头发寥寥无几的母亲说,你搬过来,我多陪陪你。

而一向执拗傲气的母亲,也软下了语气:

“伊万,谢谢你啊。”

“电影里的伊万是个小男孩,我的伊万已经是个大人了。”

从孩子变成依靠,这大概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嘉奖。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