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認為培養孩子:勤奮,智慧,感恩,品位,視野,堅毅等重要嗎?

用戶4153403188


非常重要,現在的孩子大學畢業了懂什麼?人情事故的一點都不懂,沒有感恩的心,自我為是,不努力,所以陪養孩子很重要,優秀的人。




李慶鋼


  • 勤奮:勤奮是工作學習的基礎,俗話說“勤能補拙”,可見勤奮的重要性,即使一個人對某件事情有極高的天賦,這個人不付諸行動,也是一事無成。

  • 智慧:智慧是處理一切事物的方式。學習中擅用智慧,可以快速提升學習效率,工作中擅用智慧,可以得到他人賞識,生活中運用智慧,可以收穫更多幸福。

  • 感恩:感恩。感恩是活在這世上最不該丟棄的東西,我們感恩父母,感恩親人,感恩朋友,感恩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感恩是立足社會的基本。

  • 品位:品味。良好的品味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有品質,更容易從事物中獲取快樂。

  • 視野:視野。有時候選擇要比努力更重要,而面對未來發展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在工作中考察的就是對未來的洞悉程度,也就是是否具備廣闊的視野。

  • 堅毅:堅毅。堅毅是做成任何事的基本,缺少持之以恆的態度,那麼做任何事情在遇到困難時都會半途而廢,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都會止步不前。

在倡導”綜合素質“培養的今天,這幾點也是我們教育中的一部分,換言之,培養孩子這些品質,是教育者與家長們的”任務“。

這些優秀的品質,也是孩子未來發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從長遠眼光來看,培養這些品質只益”趁早不趁晚“。


金尚國典教育


初中語文老師一枚,二十年教壇老馬,講語文,也講教子,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一個孩子能否成才,一看智商,二看情商。智商主要取決於遺傳,也就是孩子還在孃胎裡,智商的的基因就已經寫好了!因此,後天教育主要還是情商教育更重要一點,因為高情商的孩子,更能把自己的智商用到極致,很容易成功。

所謂情商,包括人的行為習慣、意志品質、精神追求、眼界格局……題主所言的幾個關鍵詞,應該屬於情商培養的範疇。

一、勤奮是成功根本

做成任何一件事,不付出辛苦是不可能的,不花費時間是不可能的。從古至今,關於勤奮的論述有很多,但一般都是道理,小孩子閱歷淺,不容易懂。做家長的不妨通過具體的事情先讓孩子感知什麼是勤奮,勤奮有哪些收穫。讓孩子多做有意義的事,讓孩子堅持做有意義的事,讓孩子長時間做有意義的事……這些都能幫助孩子體會勤奮的真正含義!

二、智慧不是小聰明

孩子需要大智慧,不需要小聰明!務正業為大智慧,聽話懂事是大智慧,少玩耍是大智慧,尊敬師長是大智慧,與人為善是大智慧……我感覺,小孩子最需要這些基本的大智慧!具有這些做人做事智慧的孩子,往往會讓家長省心,也往往發展的較好!

三、精神方面的品味更重要

培養孩子的品味,不是指物質品味。有很多家長對孩子實行錯誤的富養,吃穿都選最好的,這不對!實際上,孩子的吃穿越簡單越好,越越樸素越好。孩子的正確品味應該是精神層面的,如高雅審美情趣、生活情趣、興趣愛好、言行舉止……

四、見的多不一定有視野

開拓孩子的視野,需要做好三件事。1.選擇適合孩子的領域,給孩子提供的見識不能雜而多。雜而多,往往淺嘗輒止,半途而廢!2.開脫某一方面的視野,要引導孩子持續關注,深入瞭解。3.架構孩子一專多能的知識體系,促進孩子綜合發展。

答題完畢。時間有限,題主所提,有兩個關鍵詞,我沒談,見諒!

拼命紅燭,一個說實話的中學教師,歡迎關注、留言、轉發、評論……[大笑]





拼命紅燭


培養孩子勤奮、智慧、感恩、品味、堅毅、視野非常重要。

可以說這“六大法寶”是一個人一生的重要寶貴財富。

勤奮。

要告訴孩子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勤奮才是唯一出路,只有踏踏實實的去做好一件事情,去努力拼搏,幹好一件事情,才會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智慧

人的智慧由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記憶力、想象力五種因素組成,抓好每一個因素都會使孩子變得更聰明。

感恩

身教勝於言教,所謂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家長與孩子朝夕相處,家長首先要活出感恩的生活來面對困難,要勇敢接受,伸出逆境,要自強不息,圖謀大,做事要善始善終,衝得意時要戒驕戒躁,要保持超越的心,從容的心,包容的心。懂得感恩是邁向自我實現重要的一大步,也是我們教育孩子最簡單和最有效的方法。

品味

一個人的興趣愛好品味都是從小開始培養的,走進自然,質感生活,聆聽音樂,平靜思考等都是富於品味的積累。

堅毅

創造機會增加孩子交往能力,安排孩子和不同層次年齡段的小朋友交往,引導孩子在面對困難、挫折時保持自信,樂觀、奮發向上心態。

視野

視野是一個人的格局,跟讀書、遊歷息息相關。

因此,一個擁有“六大法寶”的人將會終身受益,一生幸福。

希望能幫到您。更多交流請關注@大洲的街區


大洲的街區


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我是於爸,勤奮、智慧、品味、感恩、堅毅、視野等等對於孩子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仔細想一下,何為勤奮?何為智慧?何為品位?何為感恩?何為堅毅?何為視野?這些詞都是很模糊的詞彙。比如什麼叫勤奮?有的人每天工作8小時叫勤奮。有的人一天工作12個小時才叫勤奮。那我們可以定義為人家每天工作8小時的叫就不叫勤奮嗎?尤其是何為智慧?這個就更抽象了。

所以這些詞都是我們家長和成人對孩子的期許而已,同時對這些詞彙的定義很模糊,在和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的歧義。

用我自己的例子來和題主參考一下自己做的《日精進》圖一。這圖二是我給我家孩子希望他所具備的每天品格評估表。比如勇氣,儀表,節制,決心,勤奮,樂觀,秩序等等等等。在一段時間的實踐中發現這是一個很難評估的一個事情。

於是我改進了圖3的這張表。這張表用孩子能夠明白的一些圖案和他約定的一些暗號。來每天提醒他或者我自己每天需要和他一起做的事情。比如今天爸爸有沒有陪他聊天?比如今天有沒有尊重他?今天有沒有謝謝他以及今天他有沒有謝謝別人?他有沒有獨立完成一件事情?他有沒有參與家務勞動?這樣就分解了我們希望把孩子帶去的一個方向。而不是一些空泛的詞語,而是每一件具體而實在的事情。

那我們培養孩子,希望孩子具備什麼樣的品質呢?有沒有一些具體而清晰的描述?這裡我從一本書《在放縱的世界裡養育自立自強的孩子》裡面找到了答案,上面看到的的7項素質和能力。這也是我努力培養方向。

1:對個人能力的強烈意識。“我能夠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和挑戰,並且能從經驗中獲取力量與智慧。”

2:對自我重要性的強烈意識,“我也我的人生有重要的意義與目標,我要以獨特和有意義的方式貢獻自己。”

3:對自我影響力的強烈意識,“我可以影響自己人生中的決定,並且能為自己的行為和選擇負責。”

4:強烈的內省能力,“通過自我評估,自我控制,自我約束,來管理個人情緒的能力。”

5:良好的人際交往技能,“與他人溝通、合作、協商、分享、共同、傾聽及有效配合的能力。

6:良好的整體把握能力,“負責任、適應能力強、靈活而正直的面對侷限與後果的反饋能力。”

7:良好的決斷力,“依據道德和倫理原則,憑藉智慧和悟性等做決定的能力。”

我是於爸,一個和善與堅定並行的超級奶爸。如果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記得點贊,評論轉發哦。





於爸的育兒經


這些是孩子最寶貴的品質,對孩子是十分重要的。在很多教育失敗的家庭中主要缺乏感恩之心。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和尊重別人是很重要的事。如果父母一味的溺愛,孩子不懂回報,即便走上社會也會遭遇碰壁,甚至可能無法無天!孩子感恩的對象,莫過於恩情最深的父母。

有這樣一個高二的男生,母親從小一直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問題對孩子溺愛有加、幾乎是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高一時在班上一次考試不理想孩子便不願再去學校,高二便輟學回家。母親做了很大讓步,不上學也可以但總得乾點什麼,男孩卻只是在家上網打遊戲別的什麼都不幹。父母一次急了說了他幾句,他盡然順手拿起桌上的熱水杯向母親砸去、萬幸是沒有受傷。就這樣母親衝到孩子身邊說"你要小心別燙著了"看到這我相信所有的父母會為這位母親的舉動而絕望。在這樣的教育中只會讓孩子成為冷漠無情的人。在家長長期溺愛的孩子身上的勤奮、堅毅、感恩都將不復存在,在孩子的人生觀裡不需要勤奮因為有父母包辦一切,不需要堅毅的性格因為有父母的庇護,更談不上感恩因為父母沒有教會他。

不讓孩子品嚐飢餓,他們就不知道食物的價值;

不讓孩子們品嚐寒冷,他們就不知道溫暖可貴;

不讓孩子品嚐挫敗,他們就不知道成功的艱難。

父母對孩子過多關注實際上是剝奪了他們體驗負面經歷的機會。

如果我們能培養具有感恩、勤奮、堅毅的孩子、那我們就給這個國家培養了一個有價值的孩子!





宋俐黎


謝謝。我認為培養孩子勤奮,智慧,感恩,品位,視野,堅毅等品格非常重要。

良好的品格是孩子成長的基石。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良好的品格猶如一個人精神的脊樑,猶如苗圃中的肥料,猶如得以生存的陽光空氣。只有不斷讓孩子擁有勤奮,智慧,感恩,品位,視野,堅毅等品格,他才可能成為參天大樹,才可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網絡圖片

良好的品格是孩子掌握命運的鑰匙。不管家境如何,良好的品格都必不可少。在我教的學生中,有的家庭不太富裕,但父母從不嬌慣孩子,為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總是在假期讓孩子去打工,讓孩子在生活中懂得了“勤奮付出才有收穫”的道理;有的讓孩子去社區幫忙,讓孩子懂得“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充滿陽光”的道理。雖家境不好,但父母注重培養了他良好的品格,最終孩子憑著頑強的毅力,或勤奮讀書考入大學,或自強不息獨自創業。我們也經常看到即使一些家境殷實的名人也非常注重孩子良好品質的培養。從李嘉誠到霍啟剛,他們都十分注重孩子品行的培養。即使是富豪,孩子上學也要坐公交,也要從基礎工作做起;即使是富豪,孩子也要去田間插秧,去參與體力勞動。我想,他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有了好的品行才能守住家業,才能讓孩子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

網絡圖片

怎樣培養孩子勤奮,智慧,感恩,品位,視野,堅毅等良好品質呢?

首先,應從從小事做起。讓孩子從小參與家務勞動,掃地,擦桌子等,讓孩子給父母長輩端飯,打水等,公交車上給長輩讓座等,潛移默化中也就將良好的品質植入孩子的心中,讓他學會了勤奮、感恩等。古語有“不以善小而不為”,一點一滴水,才能匯成溪流、大海;一點一滴好的習慣,才能最終有良好的品格的形成。

其次,父母要注重身體力行。孩子品行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其中父母的影響非常重要。試想,父母天天忙於工作或生意,對孩子不管不理,或者天天打麻將、不孝順長輩,那麼孩子的良好品格就很難形成。相反,則利於孩子品格的形成。我的一個朋友平時非常孝順,吃飯的時候先給老人盛飯,剝蝦,孩子在一邊看著,久而久之,也像母親那樣關心他人,每每吃飯的時候就主動去盛飯,給老人剝蝦等。

第三,還有正確引導。社會是個萬花筒,存在著愛享受、自私自利、崇尚不勞而獲等不良觀念,或者有與同學之間鬧彆扭等現象。這些,對人生觀還未形成的孩子衝擊力很大,家長與學校應該及時給孩子一個正確引導,辯證分析,讓孩子在正確的認識下逐步形成良好的品質。

網絡圖片

培養孩子勤奮,智慧,感恩,品位,視野,堅毅等品格非常重要,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了祖國的未來,我們都要重視起來。


泜河泛舟


現在的家庭大多隻有一個孩子,很多父母都對孩子特別嬌慣,什麼家務都不讓孩子做,什麼好東西都留給孩子獨吃,什麼困難都代替孩子去解決,天長日久,孩子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並且認為父母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沒有對父母表現出一點感恩的心情,甚至有些孩子如上例中韓梅梅的女兒那樣,連一杯水也不願意給媽媽倒。

父母對孩子無私奉獻,不求任何回報,對孩子知恩不報的行為也能原諒,但孩子畢竟要走出家門,走向社會。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是一個需要與人分享與感恩的集體,如果沒有感恩的心,別人對自己的好不知道回報,他人幫助自己,也視若無睹,沒有一點感激之情,這樣的人只會索取,而且沒有滿足的時候,時間一長,別 人就會與他疏遠,使他成為孤家寡人,這樣的人不要說事業有成,就是真心的朋友也不會擁有。

因此,父母應該從小注重對孩子感恩之心的培養。首先要讓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孩子體驗到做事情的辛苦;其次使孩子意識到父母也需要他人的關心、愛護;還要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當孩子幫父母做事後,父母應表達謝意;父母為孩子做事,也要讓孩子知道體貼和感謝父母。

父母要讓孩子從小開始學會對長輩的養育感恩,對老師的教誨感恩,對朋友的幫助感恩,對世界上美好的東西感恩。當孩子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生活時,他就會心情開朗,做人就會誠實守信,做事也會明辨是非,知道孝敬父母,願意與人為善,喜歡助人為樂,人類的美德也就自然而然地集於一身。

所以,父母不要像上例中的媽媽韓梅梅那樣溺愛孩子,而應從小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事,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這樣美德就會伴隨著孩子,孩子一生也將因擁有感恩之心而快樂。




小洪牛高中地理


我認為很重要,這都是一個優秀的孩子應具備的條件。

勤奮是攀登科學高峰的階梯,一個孩子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有所作為。

在勤奮的基礎上,再加上智慧,那就更上一層樓。

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感恩幫助你的人,感恩是一個人所需要擁有的品質,也是一個孩子應該培養的品質。

品位是一種教養,表現為言談舉止的一系列行為。從小培養孩子的品位,使得他有更大的精神格局。

一個人的學識、品德與胸懷都與他的視野大小密不可分,而不是與生俱來的,只有我們眼中之所見方能成為心中之感。“井底之蛙”的故事訓誡孩子開拓視野的重要性。

一個人能否成功,堅毅的品質起了重要性的作用。

所以,從小就培養孩子的這些品質吧!


茹香123


重要,教育最大的任務就是培養內心有力量的未來公民,這些都是公民基本素養。

西方民主政治社會的核心就是:契約精神和公民意識。你提問的這些素養都是其中之一。

如何培養擁有如此素養的未來公民呢~

1.家庭支持系統。家庭式第一學堂 家庭要有這些素養,家庭成元要有這個素養。

百度副掌門、YC中國創始人陸奇稱他有三大支持系統 其中之一就是厚實的家庭支持系統。

2.在社會生活參與服務裡養成。人是社會人,孩子成長離不了社會大環境,既是參與者,又是責任人,你的言行會成為之一。為孩子,尋求養成這些品質的社群環境。

3.以家庭會議形式讓孩子說說如何習得這些品質,說說過往那些事件有這些品質養成或者方向,具體怎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