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17:30!首批杭州医疗队正式出发!目标:武汉!行李箱里的尿不湿让人泪目...

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浙江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医疗队共141人(其中医务人员135名,行政管理及后勤人员5名,随队记者1名)将出发驰援武汉。

17:30!首批杭州医疗队正式出发!目标:武汉!行李箱里的尿不湿让人泪目...

1月25日, 杭州13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为支援武汉医疗队的队员送行,并向他们的医者仁心和无私奉献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祝大家圆满完成任务早日凯旋。许明、陈卫强参加。

17:30!首批杭州医疗队正式出发!目标:武汉!行李箱里的尿不湿让人泪目...

△ 周江勇为我市出征武汉的医护人员送行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他们在“逆行”

浙大一院


17:30!首批杭州医疗队正式出发!目标:武汉!行李箱里的尿不湿让人泪目...

▲浙大一院今天出征4人,两名医生两名护师,今天中午12点55分离开医院出发。他们分别是:感染科主任医师喻成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符一骐、重症监护室护师马青娜、感染病科主管护师刘烨。

■ 喻成波:4岁孩子只能交给邻居带

感染科主任医师喻成波,湖北十堰人,1999年来到杭州扎根,前几天他就主动和医院党委报名前往武汉疫情一线。

“我当时报名的时候没和妻子说,等确定了,晚上回家还和她坦白,爱人还是比较理解的。”

他的妻子也是医护人员,这个春节,全家都在单位加班。“我们家孩子才4岁,这段时间就没人带了,只能交给邻居的阿姨帮着带。”

马青娜:浙大一院最年轻的出征者


她是1993年出生的年轻人,是这次浙大一院出征年纪最小的。

17年前的非典,她还在上小学,对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人员就很崇拜。“这次终于有机会了,所以我前几天就主动报名,希望这几年的所学对武汉有一点小小的帮助。”


浙大二院


这一次,35岁的浙大二院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陈城洋作为代表,将和同事一起赶赴武汉。

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他没哭,跟爱人告别时他没哭,但一说到马上就6周岁的儿子,这位从医8年的骨干医生,忍不住红了眼睛,泪水夺眶而出。

17:30!首批杭州医疗队正式出发!目标:武汉!行李箱里的尿不湿让人泪目...

昨天下午,陈城洋开车把妻子儿子送去了老婆的娘家诸暨,在诸暨过了除夕夜。一大早儿子还在睡觉,陈城洋和妻子早起,互相告别,一个人回到了医院。

说到儿子时,他忍不住哭了,"我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跟儿子最后说说话......"

17:30!首批杭州医疗队正式出发!目标:武汉!行李箱里的尿不湿让人泪目...


颜伏归:“阿归”,请你务必平安归来!

临行前,他从保安手中接过了两大袋东西,打开全是生活用品,但翻到了几袋子一次内裤时,他眼眶慢慢有点红了。

“身为呼吸内科医生,我理当站出来,义不容辞!妻子说她会照顾好孩子的,让我安心,我抱了抱她。”

阿归,请你务必平安归来!

卢燕:带了三大包尿不湿,应急!

卢燕,浙大二院感染性疾病科主管护师。

卢燕的女儿今年刚刚两岁,手机里装满了女儿的照片,微信头像就是女儿,“想她的时候可以看看她。”

17:30!首批杭州医疗队正式出发!目标:武汉!行李箱里的尿不湿让人泪目...


▲好多医生的行李箱里都带了成人纸尿裤。记者了解到因为穿防护服不方便上厕所,穿这个安全又节约时间

在会议室,小叶再次帮卢燕整理行装,三大包尿不湿是小叶再跑出去买的。卢燕说:“因为怕在疫区的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上厕所,可以应急。”

用完午餐,卢燕和同事就要出征。

“多吃几口,牛奶喝一点。”老公在卢燕身后叮嘱着。

■ 赵伟:既是贡献国家,也是守护家人!

赵伟,浙大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师。

赵伟的女朋友也是护士,两人很难有一个共同的假期。本来,今年春节两人准备把订婚的事情办了。如今,赵伟决定去武汉,女朋友知道后,表示非常理解和支持。不过,家里人还不知道,因为他还没想好,要怎么告诉他们。

赵伟说,如果这次疫情能控制住,这既是对国家的贡献,也是对家人最好的守护。


17:30!首批杭州医疗队正式出发!目标:武汉!行李箱里的尿不湿让人泪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送出首批5位医疗专家奔赴武汉。

■ 吴晓虹:参与过非典 这次又是主动报名!

吴晓虹,呼吸科主任医师,曾参与非典时期的医疗救治。这一次,又是主动报名。

医院医务科主任陈文军劝她说,是不是可以建议其他人去,她还是主动报名,“我觉得邵逸夫医院的医生真的很纯粹,很令人感动。”

■ 陈岳亮:家里两个孩子,最小的才三岁

陈岳亮,监护室副主任医师,共产党员,当年昆山粉尘爆炸,他也主动驰援。陈岳亮的爱人是其他医院感染科的护士长,这次的工作任务很重,也很支持他的决定。家里两个孩子,最小的才三岁,这个春节期间还替人顶班,今天年三十照常值班,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 皮博睿:多年没回湖北老家过年,这次回家是为了抗疫

皮博睿,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共产党员,湖北人,已经很多年春节值班加班没能回家过年了,没想到这次主动回去,仍然是因为工作需要。

■ 沈枫锋:邵逸夫驰援人员中最小的一位!

沈枫锋,90后,邵逸夫医院感染科护理主管护师,共产党员。

沈枫锋是这次邵逸夫医院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中最小的一位,她说,“没有想很多,但报了名之后还是有点紧张,但一想到邵逸夫医院是我坚强的后盾,哪怕万一倒下也不怕了。”

■ 董凌峰:男士优先嘛

董凌峰,邵逸夫医院重症护理护师,拥有14年工作经验,一直在重症监护室工作。他幽默地说,“男士优先嘛,何况高年资,另外科室好几个人报名,大家一起,也不怕了,一定会全力以赴。”


17:30!首批杭州医疗队正式出发!目标:武汉!行李箱里的尿不湿让人泪目...

▲此次市一医院三位医护人员出征驰援武汉(从左至右:市一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沈凌、市一医院感染科主管护师 储华英、市一医院ICU主管护师 徐燕平)

■ 沈凌:“17年后,我成了你!”

沈凌中有病重的老母亲,可谁也没有想到他会欣然接受重任。

是什么让他做出这样的抉择?

沈凌说是因为一个人,时任厦门二院肺科的主任裴新亚,也是但是他的主任。

回想起2003年SARS的经历,沈凌说他那时还只是一名住院医生。但是裴新亚穿上防护服,主动冲在最前面,那头也不回扎进危重病房的景象,至今历历在目。

沈凌说:“裴主任患有输尿管结石,但是他嘴巴里塞止痛片,一手用手硬撑住,一手写病历。他当初能做到的今天我也终于可以了!

■ 徐燕平:唯一的要求,先别告诉父母!


今年是徐燕平的本命年,来院工作14年了,如今已是ICU的骨干。其实在没有接到任务之前,徐燕平已经在护士长朱明丽的发动下签下了“请战书”。

这次疫情严峻,徐燕平说:“如果我的技术能化解国家的危机,虽然有风险,但我愿意舍小家为大家,我愿意上。我唯一的要求暂时先别告诉我的父母。

■ 储华英:我就是一名军人!

储华英,市一医院感染科主管护师 ,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阿储。

储华英2000年来院工作,今年刚好是二十年。护士长王莉娜发起了“请战书”,科里护士们都自发签名。

储华英说:“医院培养我这么多年,是到自己做出回报的时候了。就像军人上战场一样,别小看我们护士,我们也义不容辞的。”

吴春燕、朱佳清:当场剪短了长发!

在穿防护服时,发现吴春燕的头发略偏长,此刻也没有理发店开门,医院里临时找了一位师傅赶来把她的头发剪短。

因为到时候防护服一穿就是四个小时,闷在里面,头发长了不方便,而且是不允许有任何一丝头发露在外面的。

17:30!首批杭州医疗队正式出发!目标:武汉!行李箱里的尿不湿让人泪目...

那边朱佳清正在整理行装,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还有一大箱子医疗用品尤为重要,她说:“生活用品这个箱子就托运吧,万一丢了就丢了,但防护服、口罩这个箱子要随身带上飞机,当地缺这个,必须要带好。”

17:30!首批杭州医疗队正式出发!目标:武汉!行李箱里的尿不湿让人泪目...

马上就要出发了,两位医生的丈夫都赶来送妻子,千言万语都化为两个字:“放心!”

17:30!首批杭州医疗队正式出发!目标:武汉!行李箱里的尿不湿让人泪目...

舍小家为大家!

每个“逆行”的医护人员

背后都有感人落泪的事迹

更多详见→“逆行英雄”,等你平安归来!


17:30!首批杭州医疗队正式出发!目标:武汉!行李箱里的尿不湿让人泪目...


他们牺牲小家团圆来维护大家安危

“最美逆行者”,他们是杭州的英雄!

期待英雄平安归来!


记者 柯静 任彦 李维和 王翔 杨怡微 柴悦颖

摄影 张之冰 视频 章翌 钟旭峰 刘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