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上海癌症患者出国治疗的经历

上海马女士,62岁。于2016年5月中旬出现进食哽咽,行颈部淋巴结活检穿刺,病理提示转移或浸润性癌。胃镜提示:门齿下37-40cm食管见1/2周不规则增生伴糜烂;活检病理:鳞状细胞癌。PET-CT提示:食管中下段管壁增厚,FDG代谢增高,考虑为食管癌,后纵膈及锁骨上多发淋巴结转移。

于2016年6月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胃胸腔内吻合)+空肠造瘘术,术后病理: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11/65),脉管癌栓(+)。

术后于2016年7月10日至2016年9月15日行化疗4周期,具体方案:多西他赛+顺铂,d1-d3。2016年12月出现声音嘶哑,进食哽咽感进行性加重;于2017年1月行右锁骨上调强放疗28次。同步行化疗,具体方案为紫杉醇脂质体+尼妥珠单抗+卡铂。2017年3月行PET-CT检查疗效评价部分缓解PR。之后行继续化疗2周期。

2017年8月再次复查PET-CT提示食管癌术后,原右甲状腺后方,右气管食管沟转移淋巴结,较前进展,新见后纵膈淋巴结转移。疗效评价病情进展(PD)。再次化疗6周期,方案为mFOLFOX6q2w,具体: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

2018年2月行颈部增强CT提示食管癌术后改变,右侧甲状腺内后方肿大淋巴结可能,考虑肿瘤进展。换用吉西他滨单药化疗1.6g d1、d8 q3w。

上海癌症患者出国治疗的经历

爱诺休斯敦公寓不远处就是安德森癌症中心

经历了化疗、手术、再化疗、肿瘤进展再换方案化疗,忍受了巨大的放疗化疗副作用,但肿瘤仍无控制。专家对于下一步方案也频频摇头,有的建议直接用PD免疫药物试一试,有的专家建议放疗。频繁的化疗已经让马女士不堪重负,但无效的结果成了压垮她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减少痛苦,争取一线希望,家人决定带她出国看病。并先后咨询了几个机构。其中咨询一家貌似很大的机构时,机构声称他们转诊了近百个食管癌患者,大多获得了好的效果;而且说通过他们申请可以有更多的美国医疗折扣。但马女士女儿详细追问食管癌的具体案例,中介却模棱两可;而申请折扣,更是需要将近百万资金押给中介;经商多年的马女士直接pass掉了这个机构,因为从商业角度讲,这是招数并不高明的商业融资行为,企业完全有可能挪用押金,毫无保障。

谈到为何选择爱诺美康,马女士说首先他们没有介入美国医疗费让她非常放心,专注肿瘤与重疾也让她觉得非常专业和专注,接待他的陈博士更是一名医生,能设身处地帮他们想办法。

之后爱诺美康帮助马女士出了医院选择推荐和分析报告,并且推荐了安德森癌症中心食管癌首席专家A教授,NCCN食管癌指南专家组成员。尽管指定一位专家预约难度非常大,但是爱诺美康还是决定全力帮他们争取。

在翻译病历、预约、医疗签证、安排住宿等环节后,不到一个月,夫妇二人就在爱诺美康的全程医学翻译徐医生的陪同下前往了美国休斯敦,并顺利入住爱诺公寓。并且预约到了心仪的A教授,这也用事实反驳了某些中介所谓的只能关系预约美国专家的谎言。

上海癌症患者出国治疗的经历

爱诺休斯敦公寓(步行不到10分钟即可达医院)

到达美国的第二天,马女士如约在国际部进行了注册,并且按照安德森癌症中心院方的规定,食管癌需要先在国际部见诊国际部主任Lenzi医生,安排必要的进一步检查,然后再由食管癌专科医生制定治疗方案进入治疗。

在做完一系列检查之后,马女士见到了安德森癌症中心A教授、大名鼎鼎的食管癌专家,他综合了马女士的液态基因检测、影像报告、并在多学科(头颈、外科、放疗)专家的多学科讨论后,联合制定了治疗方案:伊立替康,每两周一次;氟尿嘧啶,48小时输注;纳武单抗,每两周一次,即FOLFIRI/纳武单抗个性化治疗方案。治疗6个周期后再次进行PET复查。并且告诉马女士根据液体活检的结果,没有任何靶向药可以应用。多学科团队也不建议做放疗,因为已经做过放疗的部位不能再做,而之前没有做过的部位如果做放疗的话,有可能会破坏气道,造成生命危险。

尽管上述药物并不是美国才有,但并未有专家给出这样的治疗方案。马女士深知医疗的差异,不是药物,而是选择何种方案。于是决定在美国停留治疗看看。

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化疗一般都是门诊化疗,化疗地点在Mays Clinic大楼8楼。每个人的化疗是在一个独立的房间进行,有床、电视,就像一个单人病房。一个病人一个房间很好的保护了病人的隐私,也能让病人能更安心治疗。安德森癌症中心是非常人性化的,考虑到部分患者化疗时间比较长可能会错过餐点,所以在化疗结束后患者和家属可以直接在医院点餐,餐点包括各种口味的三明治(包括鸡肉,金枪鱼肉等),水果汁有苹果汁、芒果汁等,还有牛奶和其他饮料。马女士说与国内化疗难以忍受的副作用不同,美国化疗也有副作用,但与国内相比小多了,而且医生也非常关注副作用的预防。治疗期间也出现了PD药物的副作用,免疫性肺炎,经过激素等治疗后完全好转。

治疗3个月后的PET复查带来了非常好的消息,A教授告诉马女士,转移的肿瘤直径缩小了30%以上,数量也减少了将近一半,她的晚期食管癌再次获得了缓解。之后A教授调整了用药方案,改为纳武单抗单用,维持2年

2019年5月,马女士已经回国半年多了,在上海继续用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方案治疗,她的食管癌多次复查均非常稳定,晚期癌症和治疗均没有影响她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她知道晚期食管癌并不能完全治愈,但与癌症能这样和平相处下去,她依然非常满意,“有质量的过好每一天是我的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