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預算1w到2w,能買塊什麼樣的手錶?

StevieChain


資深腕錶愛好者,玩表自媒體人,我就是鄒三山,致力於為你提供有態度,有深度,有溫度的腕錶服務幫助。更多手錶知識請搜索《鄒三山的玩表秘術》這本電子書。

1萬到2萬可以選擇的品牌和款式有很多了,這款泰格豪雅競潛系列潛水運動表公價19800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這款競潛系列腕錶堅固耐用,防水深度300米,搭配6飾釘12稜面單向旋轉陶瓷表圈、旋入式錶冠、Luminous熒光時標和指針,以及鐫刻潛水頭盔圖案的旋入式後蓋。其獨有日期窗口放大顯示平添精緻優雅的特質。搭載Calibre 5自動上弦機芯,為腕錶提供久經考驗的精確性和可靠性。
除了豪雅之外,浪琴的康卡斯系列潛水運動表也非常不錯。在呈現出純粹、精緻感的同時,也同時擁有64小時動力儲備以及300米防水等級的卓越性能。再加上品牌的影響力,可以說是非常超值的首選。


鑑表師鄒三山


根據預算選擇品牌

實際上,在預算的情況下,選擇品牌已成為特別困難的任務。儘管許多品牌的型號都在10,000到20,000之間,但是所謂的更加混亂,我們嘗試著手與每個人都認可的好品牌。例如,在這個價格範圍內,建議首先考慮的是浪琴、 萬寶龍、 帝舵、 豪雅、 艾美和其他知名品牌,也許您會有不同的看法,但確實如此沒關係,就像在上一篇文章中說的,是您購買手錶,選擇您喜歡的品牌最重要。

選擇您最喜歡的手錶

選擇品牌後,我們習慣於看到該品牌的銷量較高。、更優惠的型號。為此,叔叔的三個問題非常吻合,畢竟,好的事情將是更多的候選人,而過去有很多教訓,為什麼不呢?但是,您不能盲目跟風。可能根本看不到其他人喜歡的模型。畢竟,這個問題對個人角色、的生活環境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購買手錶必須選擇自己喜

歡的手錶,並且一定不能受到他人的影響,因為這隻手錶需要自己動手。


唯一風範


 簡單的廣大男性同胞介紹幾款:這是一款致敬經典之作。非常精緻,價格親民。,米色的錶盤,金色的三大針恰到好處。錶盤上的浪琴logo散發著藝術典雅的氣息。還有背後的金色帆船配上週圍藍色的海洋,紋理清晰,讓人彷徨在海洋的氣息中,感受著來自地中海的詩情畫意,美不勝收,令人心醉。

  2、一萬元——絢麗繽紛高貴優雅的奢華——浪琴月下八針系列自動機械男表

  這也是小編最為推崇的一款表了,可惜小編囊中羞澀,否則一定第一時間就買下來。這款表功能齊全,結構複雜,藍色的指針上還帶有一彎殘月,浪漫氣息撲面而來,藍色的夜晚,米色的白天,帶給你最直觀的視覺享受。其絢麗繽紛的設計,高貴優雅的韻味,在表友圈中極受歡迎。

  3、兩萬元——魅力非凡揮灑靈性的奢華——名匠系列玫瑰金自動機械男表

  外型經典的玫瑰金系列,玫瑰恆久的魅力與創新技術完美融於一體。浪琴玫瑰系列由精鋼與陶瓷打造而成,完美體現強大功能與優雅氣質的融合。其卓越的性能,靈性的設計,揮灑出浪琴一直追求的低調奢華。無論是硝煙瀰漫的商場談判,還是戀人之間柔情愜意的吳儂情義,這款莊重而不失精緻的腕錶都絕對會散發出令人矚目的風采。

 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你微笑時好美M


冷門有冷門的好處,不容易撞款。

本來是看美度和浪琴的,最後還是被它吸引了。






獨角獸藍


一萬到兩萬的購表預算買什麼表?這個預算區間內,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浪琴最為合適。首先,浪琴品牌知名度夠高(而且歷史上浪琴非常厲害);其次浪琴錶設計大氣經典,符合大眾審美,而且性能在同級別也是佼佼者。總而言之,在一萬到兩萬的價格區間,浪琴錶綜合素質無敵。
浪琴錶最受歡迎的就是名匠系列,相信很多人的第一隻表都是選擇了名匠,


經典的設計、卓越的性能,俘獲了不少人的“芳心”。
這隻表的功能大家可以看到,非常的簡單。錶盤以麥穗紋裝飾,簡單的同時更加有種簡約氣質,質感更是無可挑剔。烤藍鋼針,阿拉伯數字時標,雙歷顯示,功能雖簡單,但也極為實用。

機芯搭載與原裝一致的ETA2836機芯,ETA機芯素質值得信賴,性能穩定可靠。錶帶可以選擇不鏽鋼或者鱷魚皮,不同搭配不同風格~


銘芯玩表


這個價位推薦浪琴。



牛牛影視媒體號


浪琴名匠表徑42mm



jys650109


其實,要寫一篇關於 Casio (卡西歐) G-Shock GMW-B 5000 “Full Metal”的評測像是有點怪怪的,但這款腕錶的確備受注意;不過這也在預料之中,因為G-Shock 5000系列的全金屬腕錶本來就是會這麼引人矚目。此前我很期待看到全精鋼和鍍金的兩款新作,不過我還是想和實物多相處一段時間,看看它們的實際表現究竟如何。G-Shock的大部分產品都是超低價位的腕錶,但標價500美元(全精鋼版)和600美元(鍍金版)的這兩款新作自然不在此列。而這個價位已經可以買到不錯的小眾產品或是大品牌的潛水、野地腕錶了……所以這兩款新作的表現也必須如此出色才行。

所有圖片均由David Bredan 提供

前面提到,這一新作會有兩個版本:全精鋼材質的G-Shock GMW-B 5000 D-1 和鍍金的GMW-B 5000 TFG-9。兩者的內部構造一致,並且都不是限量版或日本市場專供款  看來Casio 這次不想讓世界各地的表迷們失望,可以預見的是這兩款腕錶在日本之外的市場也將大紅大紫。從大家在新聞、社交媒體上的評論來看,很多人都問到了G-Shock 5000 系列全金屬腕錶的易戴性和耐久度。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

在BaselWorld 2018 上與Casio 進行交流時,我曾向其日本公司的相關人士諮詢了關於新作耐久度和內部測試的問題。但讓人意外的是,他們對我提出這個問題感到很吃驚。在確認了我的意思之後,他們也給了我一個肯定的答覆:全金屬錶款和Casio 旗下樹脂錶款的測試標準相同,而耐久度也達到了同等水平。

在談外觀和耐久度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新作內部的技術亮點。簡而言之,Casio 在5000 系列全金屬腕錶上應用了大量的尖端技術:本作配備了Tough Solar 太陽能驅動系統,其屏幕四周的太陽能充電板呈現出Super Mario 風格的磚塊紋理,所以看上去很酷;其次是六局電波對時功能,它能每天進行六次校準(在中國是五次),以令腕錶達到原子鐘的走時精度;此外,本作還能顯示全球300 個城市的當地時間,計時精度也達到1/100 秒,並且提供萬年曆、鬧鐘功能;本作配備的低功耗藍牙4.1 技術旨在連接Casio 的「G-Shock Connected」App(支持iOS 與Android),但這並不代表本作是智能腕錶。相反,與手機App 進行連接只是為了提升腕錶的功能與精度,而不是將它變成一個通知提示器。用家可以通過這個App 進行一些很酷的操作:比如從手機端同步原子鐘時間,或是在App 中設置腕錶的提醒功能  在屏幕右上方的框內顯示特定的文字。例如用家可以將其設置為在某個時刻顯示「Birthday 01.01」,屆時框裡就會出現這一預設的文字。用家也可以利用本作來標記事件節點  在特定模式下按調校按鈕,手機App 就會收到指令並記下用家的當前位置與時間(腕錶上不會保存這些數據)。雖然我很期待測試這個功能   尤其是在有了Tough Solar 和藍牙4.1 之後,本作幾乎無需另行充電    但我覺得我也不會經常用到這個功能。

要知道,以全金屬材質打造G-Shock 是相當困難的。最早的G-Shock 是一個塞入了走時模塊的大樹脂球。這一彈力球經過伊部菊雄及其同事艱苦卓絕的研究後才被改良為第一代G-Shock  1983 年的DW-5000C。樹脂錶殼在防止走時模塊受到震動損傷方面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旦這層外部保護被改為金屬  震動與撞擊傳導率極高的堅硬材質,腕錶內部元件的隔離度便大不如前,因此也會變得更易受損。所以,GMW-B 5000 D-1 和GMW-B 5000 TFG-9 在金屬外殼和內部模組(由黑色金屬打造)之間加入了一個樹脂部件。上圖的右上方顯示出本作形如坦克的內核以及雙層外殼。而腕錶背面的黑色DLC 鍍層底蓋上也特別標註了「Shock Resistant」字樣。

兩款新作的防水深度均為200 米,這說明其在任何潮溼環境下都能正常運轉。大家可能會擔心戴著這款腕錶下水會不會容易沉底……這就要說說本作的易戴性了。儘管我覺得我已經非常適應全金屬腕錶了,然而G-Shock 5000 系列全金屬腕錶的重量還是嚇了我一跳。雖說其錶鏈的長度因為還沒有調過,所以多餘的鏈節增加了不少重量,但這兩款新作的份量還是令人吃驚  它們非常之重,官方給出的數據為167 克(5.9 盎司),你無法忽略它在手腕上的存在感。老實說,我希望本作能再輕一點。我前面之所以說想要與實物多相處一段時間,主要也是為了體驗它的重量   看看戴一整天后的感覺如何以及錶鏈的實際表現。

兩款新作上手後都讓人感到愉悅,儘管這是其他因素所致。全精鋼錶款配有拉絲表圈和經過鏡面拋光(並非鍍層!)的表耳、鏈節,而後者的每一段也都包含拉絲和拋光元素。作為5000-5600 系列的表迷,我覺得本作尺寸為49.3 x 43.2 x 13毫米的八邊形錶殼看上去相當出色。但拉絲和拋光元素的組合方式其實有些古怪,Casio 似乎在用金屬打造這樣的錶殼時還不是特別得心應手。話雖如此,大家也別忘了這是一款售價為500 美元的腕錶,它並不是價值20,000 美元的Royal Oak,Casio 勢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將製造成本與技術難度控制在合理範圍。

相比之下,本作的鍍金版本會給人帶來完全不同的感受。實際上,它極為「俗豔」。如果說本作的全精鋼版本是用更經典的物料演繹5000 系列,以期達到一種「高人一等」的效果,那麼全拋光的鍍金版本就如同是在嘲諷那些有「高人一等」想法的人。我無法強迫自己去討厭或瞧不起這一霸氣十足的金錶,因為它在功能、精度和耐久度(有一個重要提示稍後再說)方面都遠超大部分的腕錶。如果非要我在兩款腕錶中挑選一枚,我可能也會選鍍金版本尋個開心……但我不會真的那麼去做。雖然我從未擁有過鍍金的Casio 腕錶   因此我也不清楚黃金鍍層的耐久度究竟如何   不過我也看到BaselWorld 上那枚展品的表扣、表圈已經出現明顯的劃痕了(在一些光線角度下比較明顯,有時也看不太清,不同照片呈現的效果也不相同)。坦白說,我不希望一枚腕錶這麼快就出現劃痕;雖然我也知道那些展品並沒有得到妥善的照顧(一堆腕錶被擱在同一個托盤裡,方便端來端去)。

除了有點太過顯擺,本作的鍍金版本看上去還是很不錯的。它比較誇張,但也……嗯……算是討喜吧(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了),就像The A-Team 裡的T 先生給人的那種感覺。不過,和T 先生相似的是,鍍金版腕錶的鍍層及其魅力恐怕也會快速消退。到那時候,你多半會羞於讓朋友們知道你曾經喜歡過這樣的腕錶   雖然他們可能和你一樣,但也是絕對不會大方承認的。這就是Casio G-Shock GMW-B 5000 TFG-9 的矛盾。而更麻煩的是,就我所知這一鍍層是無法被修復或重新拋光的,所以你只能忍受腕錶上的劃痕,直到你花錢換掉錶殼、錶鏈為止。

本作的全精鋼版本並不是Nomos 的那種腕錶:它像是一塊嵌入了數字屏幕的閃亮金屬,或者說這會是圈外人和你的親戚們對它的印象。我想說的是:千萬別為此感到困擾。這可是一枚全金屬的5000 系列腕錶,那簡直就像是和Angelina Jolie、Jordan 共度良宵般讓人激動。那畫面實在太美了,並且特別能代表90 年代(或者說2000 年代早期)。而就算這事發生在今天,你也不會對人們的欣喜若狂感到吃驚。綜上所述,現在最要緊的就是弄一枚來進行實測,看看它究竟適不適合日常佩戴。作為自1983 年以來最令人期待的G-Shock 腕錶,本作的重量和佩戴舒適度將決定它的成敗。


鄒三山的玩表秘術


個人愛好歐米茄、浪琴手錶。


團結智庫


個人感覺歐米茄 和浪琴 帝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