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你知道,一味的誇孩子“你真聰明”,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嗎?

上一代人在小時候聽到最多的不是來自父母的誇獎,那時候的父母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條,對於孩子的誇獎甚少,甚至是吝嗇說出口。到了現在,卻和以前不一樣了,西式教育的傳入,和每家每戶只有一個孩子的客觀條件,讓很多家庭都變成了“鼓勵式教育”。於是家長們便總是在誇自己的孩子。

但是一味的誇獎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誇獎其實也非常講究方式,方式不對不僅不能夠幫助孩子成長,還有可能助長孩子驕傲的氣性,使他習慣了誇獎之後他就會對此產生麻木的心態。這樣的孩子一旦遭受挫折或者批評,就會無法承受。

你知道,一味的誇孩子“你真聰明”,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嗎?

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都希望被別人誇獎,但是長期迷失在誇獎之中,會使人產生扭曲的心理。

所以說,誇獎是一門學問,尤其是對還沒有心智成熟,沒有分辨能力的孩子的時候,要更加小心。

舉個例子:

明明跟媽媽去公園玩的時候,買了一個冰淇淋,吃完的時候明明找了個垃圾桶,丟掉了手中的包裝紙。這時候媽媽看到了,開心地摸著命名的腦袋,誇他“明明真聰明”。看到這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個誇獎沒有毛病。但是,拿著垃圾丟進垃圾桶這個舉動只是一個非常普通且是每個人必須要做的事情,其實是沒有誇獎的必要的。

你知道,一味的誇孩子“你真聰明”,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嗎?

如果當時明明的媽媽誇獎孩子說的不是“真聰明”而是“明明真懂文明”!那麼帶來的結果就是不一樣的了。這兩種誇獎的不同到底在哪裡呢?

在這種小事上面對孩子說“你真聰明”會讓孩子錯誤地認為自己能做任何事情都是因為自己非常聰明,所以能夠輕而易舉地完成。這樣會讓孩子錯誤地形成自己能力異於常人的想法,在以後一旦遇到挫折,孩子的自信心就會非常容易被擊潰,因為他一直活在自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的夢中。

你知道,一味的誇孩子“你真聰明”,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嗎?

而第二種誇獎則是針對孩子的行為作出的誇獎,孩子做了什麼事情就應該得到對應的貼切的誇獎。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們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明確的認知,知道自己這麼做是不是對的,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這樣的行為又代表了什麼。

所以誇獎孩子是要家長講究好方法的。對孩子來說,不能一味用“你真聰明”誇獎他們。孩子還處於在成長的過程中,一旦有了進步,比如學會了洗碗,自己獨立打掃了房間等等,都是一種成長的表現,父母不該只是把這些行為歸類為“你真聰明”。

而是要從中分辨出類型,誇孩子“你很努力”、“幹得漂亮”、“做的不錯”,並且指出他們哪裡做得好,哪裡需要進步,這樣才能幫孩子進步。

你知道,一味的誇孩子“你真聰明”,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嗎?

誇獎孩子的方式:

“你好聰明呀”,對很多家長來說都是一句萬能的誇獎語,但是千篇一律的誇獎孩子聰明其實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首先這樣的誇獎只能看出父母對孩子的不上心,沒有發現他們在做事情時的閃光之處,忽略掉了孩子們努力的整個過程。其次,這樣的誇獎也無法讓孩子明白他們還需要繼續努力,達不到家長希望孩子們繼續奮鬥向上的效果。

所以誇獎孩子的時候我們要分清楚情況。

你知道,一味的誇孩子“你真聰明”,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嗎?

1、你很努力了!

“你很努力了”,聽起來像是在對一個失敗者做出安慰,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不論他們是失敗還是成功,表揚他們的努力都是沒有錯的。家長對孩子的努力表示肯定,這也能讓孩子們明白,父母對他們的努力是看在眼裡的,不是隻注重到了他們的結果;孩子成功時,表揚他們的努力,也可以讓他們知道家長明白自己付出的汗水和艱辛。

你知道,一味的誇孩子“你真聰明”,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嗎?

2、你很堅持是對的!

儘管孩子不一定能完成自己的任務,但是孩子一直在堅持,不肯放棄。這時候家長也要對孩子的堅持不懈做出肯定,讓他們明白,自己的堅持不懈是沒有錯的,即使孩子沒有成功,但是他們也能夠收穫永不放棄的決心。在以後的人生中才能夠不畏艱難,堅持自己的目標。

你知道,一味的誇孩子“你真聰明”,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嗎?

3、你的態度是對的!

態度,是一個人一生中所需要的學習的非常重要的東西。孩子不僅要學會在行為上做出正確的事情,在心理上也需要,因此當孩子對一件事情表了態,並且正確的時候,家長就要對他們說“你的態度是正確的、端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