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電斷水斷食品,烏克蘭還能拿回克里米亞半島嗎?

獨立時評


克里米亞在1783年被沙俄吞併,直到1954年,赫魯曉夫為了所謂俄羅斯與烏克蘭結盟300年,將克里米亞作為禮物從俄羅斯劃給了烏克蘭,自那時,克里米亞才與烏克蘭發生了關係,不過那時候俄羅斯和烏克蘭都算蘇聯下屬地區,轉手也只是一個國家內部政區的調整。

到了1991年,烏克蘭獨立,烏克蘭才作為主權國家擁有了克里米亞,直到2014年,當地“公投”,脫烏入俄,真正屬於烏克蘭這個主權獨立國家的的時間僅僅23年,如果以烏克蘭作為一級行政區算,也僅僅60年,時間真的不算長,談不上歷史固有領土。真要算算,在給烏克蘭之前,克里米亞已經屬於了俄羅斯超過百年了。

而且歐洲國家很多地方都不是本國曆史固有領土,變化太大,比如德國一戰、二戰和二戰後的變化,以及波蘭這些國家,很多地方都是前幾年屬於一國,過了幾年又被割給其他國家。所以不能因為烏克蘭治理過這麼點是時間,就完全認為克里米亞就該屬於烏克蘭。話說當年也是為了友誼俄羅斯才將克里米亞劃給了烏克蘭,如果關係破裂了,是不是該把友誼象徵也給收回?不然,友誼都沒有,還象徵誰去?自己打自己臉?可不好玩~

未來,烏克蘭能否收回克里米亞?顯然不能,而且,本來就是人家送你禮物,你現在要反對人家,還好意思要回來?哦,我這篇有點親俄了啊,不,我真不親俄~


北玄武


克里米亞已經公投加入俄羅斯是鐵定的事實,現在克里米亞已經是俄羅斯的領土。即便斷水斷食品斷電,烏克蘭也不可能重新收回克里米亞。

斷電斷水斷食品不如飛機大炮戰艦。

雖然克里米亞一部分水電和食品還是由烏克蘭供應,俄羅斯在這一方面還沒有進行對接。但是俄羅斯絕對不會笨到只要烏克蘭一切斷水源、電源、食品克里米亞就重新回到烏克蘭懷抱的地步。水電這些基礎設施除了非洲國家以外任何國家都能供應。


目前俄羅斯軍隊已經駐紮在克里米亞,並且在克里米亞還有一個海軍基地,俄羅斯已經在克里米亞保持軍事存在,只要烏克蘭有收回克里米亞的舉動,俄羅斯就有可能會動用武力來維持局面。畢竟斷水斷電不如飛機大炮來的實在。


烏克蘭內戰還未解決,現在烏克蘭沒有心思來管克里米亞的事。

現在東烏克蘭和西烏克蘭正打的不可開交,烏克蘭內戰已經使烏克蘭元氣大傷,目前烏克蘭還沒有統一的趨勢。從法律上來說,人家克里米亞是通過公投的方式自願加入俄羅斯的,是合法的行為。任何國際社會也都無權指責克里米亞的這一行為。但是烏克蘭內戰是完全違反烏克蘭法律的,烏克蘭內戰和克里米亞性質不同。現在的烏克蘭內戰已經讓烏克蘭政府操碎了心,現在烏克蘭根本沒有能力來介入克里米亞問題。


克里米亞已經是俄羅斯煮熟的鴨子,它也飛不了啦。

自從克里米亞全民公投加入俄羅斯以後,俄羅斯就已經對克里米亞進行了軍事管控。因為克里米亞的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軍隊部署也十分縝密。如果克里米亞民眾發生動盪,俄羅斯軍隊直接介入,不可能會讓民眾的動盪發展成氣候。

現在克里米亞已經是俄羅斯煮熟的鴨子,不僅是煮熟,而且已經在嘴裡嚼爛了。任憑烏克蘭能力再大,收回克里米亞的希望也是十分渺茫的。



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見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將虛心接受大家的批評建議。

喜歡的朋友可以評論關注一下。

謝謝大家。


三農見聞


答案是肯本不可能:可以從這幾點看出來。

1'克里米亞半島,自身的地理位置,位於俄羅斯的出海口,對俄羅斯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2'克里米亞的歷史歸屬:克里米亞在蘇聯時期就是屬於蘇聯下的最大加盟國蘇俄代管,後來給烏克蘭代管,蘇聯解體時把克里米亞劃給了烏克蘭管理,所以烏克蘭就佔了俄羅斯的便宜,於是2004年俄羅斯出兵再次佔領了克里米亞。

3'克里米亞的民族分佈:克里米亞地區有將近70%俄羅斯族,所以更傾向於俄羅斯。

4'烏克蘭如果想收回俄羅斯,在戰鬥力上根本不可能。

請動動小手關注我,將為大家帶來更多的好看的資訊。


打工狗周昌明


烏克蘭拿回克里米亞半島目前來看已經不可能了,除非俄羅斯在外力因素下出現大亂,烏克蘭趁亂收回,還勉強有點可能,一旦俄羅斯恢復元氣也是不會放過烏克蘭的,畢竟烏克蘭和俄羅斯不是一個量級國家。搞笑的是現在俄羅斯國內沒有任何問題,非常穩定,反而烏克蘭境內多個黨派勢力、地區分裂勢力鬧到不可開交,處於一片內亂之中,更別說收回克里米亞了。

本來克里米亞在蘇聯時期,先是歸蘇聯最大加盟國蘇俄管理,1954年5月,為了紀念烏克蘭和俄羅斯合併300週年,蘇聯最高主席團下令把克里米亞州劃給烏克蘭,1991年蘇聯解體,各個加盟國紛紛獨立,克里米亞正式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而克里米亞境內60%人口是俄羅斯人,從某種意義來說,克里米亞原來是屬於俄羅斯的,只是在蘇聯的框架下給了烏克蘭,烏克蘭只是撿了一個大便宜。但俄羅斯的便宜可不是那麼好佔的,誰佔俄羅斯的便宜,被俄羅斯恨上了,最後很可能要倒黴。2014年,俄羅斯出兵奪回了克里米亞,再次併入俄羅斯,烏克蘭算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至於說今天克里米亞經濟困難,飽受歐美國家封鎖與經濟制裁,居民生活困難,水電都供應不上,原來的旅遊勝地,現在無任何收入,俄羅斯並沒有給克里米亞帶來任何實質上的好處,反而向很壞的方向發展。對此“大正”只能說“不好意思,克里米亞的居民是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無論以前、現在還是將來,克里米亞戰略位置決定了他的地位——大國力量角逐的獵場,一切的一切不過是歷史重演罷了。”


大正看世界


你好,克里米亞問題,成為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關係的一個癥結,毫無疑問,烏克蘭想要收復,而俄羅斯是不可能歸還的。其一,歷史上克里米亞是一個韃靼人

的領地,1783年沙俄吞併克里米亞,此後一直是沙俄的,1944年斯大林強行將克里米亞原住居民20萬韃靼人遷至中亞(主要在烏茲別克斯坦境內)(隨後就是大批俄羅斯人遷移到克里米亞。)進行強行勞動改造,在遷移途中由於疾病,寒冷致使大量韃靼人死亡,直到蘇聯解體開始有小部分韃靼人回到自己的故鄉克里米亞



,而此時克里米亞的人口結構已經發生變化。(俄羅斯人為多數了。)1954年蘇聯總書記赫魯曉夫藉著俄羅斯烏克蘭合併300週年之際將克里米亞劃入烏克蘭(這在一個主權國家下是沒有問題的)1991年蘇聯解體,克里米亞人在經過爭執,妥協後答應歸烏

克蘭但必須自治,成為烏克蘭唯一的自治共和國。2.俄羅斯自1991年蘇聯解體獨立以來從未放棄對克里米亞的領土要求,從在克里米亞半島西南部的塞瓦斯托波爾進駐黑海艦隊就可以看出其吞併克里米亞之心。2014年烏克蘭內亂普京趁機收回,免得夜長夢多。3.由於克里米亞半島與烏克蘭相連,供水,供電基本都依賴烏克蘭,因此當她獨立後
烏克蘭作為報復自然不願意再繼續供水供電,供食品,也是一種手段(你看看跟著俄羅斯在一起過日子連水,食物,電都不夠用,以此來讓克里米亞人對俄羅斯產生不滿。)4.當前俄羅斯與烏克蘭其實力不在一個級別上因此烏克蘭是不可能收回的,還有一點兒隨著克俄大橋(克里米亞通往俄羅斯的橋)逐漸修好通車,那克里米亞跟俄羅斯是牢牢地連在了一起,供水,供電,食物自然不成問題,那麼克里米亞更不可能迴歸烏克蘭了!因此烏克蘭想拿回克里米亞目前來看是不可能的。


金雕10867371


歷史上克里米亞是韃靼人的領地,1783年被沙俄吞 ,1944年斯大林強行將20萬韃靼人遷至中亞並將大批俄羅斯人遷入,1991年少許韃靼人回到克里米亞,因此克里米亞已是俄羅斯人為主,1954年蘇聯總書記赫魯曉夫藉著俄羅斯烏克蘭合併300週年之際將克里米亞劃入烏克蘭(屬於贈送的性質),1991年蘇聯解體,化歸烏克蘭但必須自治,成為烏克蘭唯一的自治共和國,2014年烏克蘭內亂普京趁機收回。

不管出現任何情況,烏克蘭拿回克里米亞半島的機會等於零!原因有六:

一、烏、俄從領土面積、人口總量、經濟科技實力、軍事實力等都不是一個級別,更不有與俄羅斯拉平差距的可能性。單憑烏克蘭自身實力奪回克里米亞簡直是白日做夢,烏克蘭任何領導人更沒有這個膽量。

二、佔60%以上的俄羅斯人的克里米亞也不願再重回烏克蘭, 俄羅斯族人有很強的民族認同感、歸屬感,這是俄羅斯拿下克里米亞的民意基礎,也是克里米亞不會再回歸烏克蘭的民眾基礎。同時心裡也早準備遭受烏克蘭的各種各樣的封鎖,假哪有人想回到過去,但克里米亞居民事實上喪失了對自身命運的掌控能力,不可能再次通過公投或選舉來決定自身的去留。

三、克里米亞半島位於黑海,擁有著名的不凍港塞瓦斯托波爾,沙皇時代和蘇聯時期是黑海艦隊駐地,西可控制東歐平原,東可制約中東,出達達尼爾、博斯普魯斯海峽入地中海可威脅北非和西歐,可以說是俄羅斯西南的咽喉要害,目前俄羅斯軍隊已經駐紮在克里米亞,只要烏克蘭有收回克里米亞的舉動,俄羅斯就有可能會動用武力來維持局面。

四、俄羅斯國內沒有任何問題,非常穩定,反而烏克蘭國內各黨派,地區分裂勢力鬧到不可開交,東部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正在判亂,希望能夠獨立建國,完全脫離烏克蘭。背後有很大的力量就是來自於俄羅斯的支持。東部戰事久拖不決,其經濟社會發展也泛善可陳,可以說自顧不暇,根本無暇考慮克里米亞問題。

五、烏克蘭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支持,但並無回克里米亞的想法和實際行動,更多的是祈求烏克蘭東部地區不再被分解出去,希望烏克蘭不要完全的落入到俄羅斯手裡,不可能與俄羅斯發生直接的軍事衝突。

六、烏對克里米亞斷電斷水斷食品,可能會適得其反,刺激克里米亞居民的反烏克蘭情緒,讓克里米亞越走越遠,同時俄羅斯更不會致克里米亞於不顧。

隨著克、俄大橋通車,克里米亞與跟俄羅斯已牢牢連在一起,供水、供電、食物自然不成問題,一切都不是問題!


美麗青春您真痘


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實際上的烏克蘭已經處於分裂狀態,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正在判亂,這兩個州希望能夠獨立建國,完全的脫離烏克蘭。

現在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中的大多數地方,都參加了這樣的獨立建國運動中來,而且背後有很大的力量,就是來自於俄羅斯的支持。所以現在的烏克蘭政府面臨著國家分裂的危險,哪裡有能力再去管已經被強大的俄羅斯佔領的克里米亞呢?他們早就自顧不暇了,又怎麼會顧得上哪個已經失去的克里米亞呢?所以從這個層面上講,烏克蘭是不可能將克里米亞重新從俄羅斯的手裡奪回來的。

雖然說烏克蘭有美國和北約國家和歐盟的共同支持,但是這樣的支持必定是有限的。無論是歐盟,北約還是美國對他的支持,只是希望烏克蘭不要儘快的倒臺,不要完全的落入到俄羅斯的手裡,而並不是支持烏克蘭立刻恢復國家重建,立刻解決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的叛亂獨立問題。可以說這樣的支持只是杯水車薪,從這個層面上講,烏克蘭國內的動亂情況將會持續下去,在較長的時間裡都是無法改變的。

而且,烏克蘭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的支持者是俄羅斯,而俄羅斯與這兩個州都是緊密相連的,所以對他們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而且,在這兩個州中有許多是俄羅斯語的俄羅斯人,所以他們天然的會傾向於俄羅斯的支持,所以和俄羅斯的關係非常的密切,並且還能夠自由的進出於兩個國家之間,對於這樣的態勢,烏克蘭是很難以和俄羅斯抗衡的。要平息這兩個州的叛亂和獨立建國運動,是非常困難的,從這個層面上講,烏克蘭的內戰還將繼續下去,根本就沒有力量來顧忌已經失去的克里米亞問題,對於將克里米亞從俄羅斯的手裡重新奪回的可能性更是渺茫。


幸福地帶2


斬釘截鐵地回答,不管出現任何情況,烏克蘭拿回克里米亞半島的機會等於零!為什麼如此肯定呢?原因有三:

(一)歷史原因:克里米亞原本就是屬於俄羅斯聯邦,是幾代老沙皇用了近百年的時間,死了無數俄羅斯戰士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手中奪取來的。前蘇聯時期劃給烏克蘭管轄,蘇聯解體時,烏克蘭獨立一併帶入了烏克蘭,俄羅斯一直耿耿於懷。

(二)地理原因:克里米亞半島位於黑海,擁有著名的不凍港塞瓦斯托波爾,沙皇時代和蘇聯時期是他們黑海艦隊的駐地,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西可以控制東歐平原,東可以制約中東,出達達尼爾、博斯普魯斯海峽入地中海可威脅北非和西歐,可以說是俄羅斯西南的咽喉要害。

(三):現實原因:蘇聯解體後,其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原東歐夥伴反目成仇,美國為首的北約東擴,極大地擠壓了俄羅斯的戰略空間,俄羅斯聯邦面臨著受打壓的處境,戰鬥民族的自尊心受到羞辱。物極必反,當烏克蘭內亂之機,普金總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收回克里米亞,整個俄羅斯民族興高彩烈,大有揚眉吐氣之感概,視普金為民族英雄,就是他們內心世界的真實表達。

綜上三點,可以肯定地說,不管出現任何情況,烏克蘭收回克里米亞的希望等於零!烏克蘭本身根本沒有這個能力,即便有美國和北約支持,也無可奈何。因為美國和北約至少在普大帝當權的時間,不敢公開挑戰具有“戰鬥民族”尊號的俄羅斯。


易玩三品


大家學習一下歷史吧。本來那裡就是俄羅斯的,當時前蘇聯時期的領導人赫魯曉夫在一次宴會喝了一點酒,走到附近海邊,看到有一塊土地凸了出來,對旁邊的地區最高長官說,那裡劃歸烏克蘭吧(當時國家是一體的)俄羅斯要回來很正常。像廣西合浦(現在叫北海,1964年前是廣東的)……


王五耳


這個問題要回答清楚,真相君認為有以下幾點:第一,烏克蘭自己亂了。在2014年失去克里米亞,烏克蘭不但沒有痛定思痛,反而自己亂了起來,國內各黨派,東部西部鬧的不可開交,現在還搞起了,東烏克蘭和西烏克蘭的戰爭,克里米亞還沒看到收回的希望,烏克蘭卻自己陷入分裂!這樣的情況,烏克蘭實現自己的統一就不錯了,收回克里米亞恐怕還不是他們敢考慮,敢想的事情。


第二,克里米亞已經煮熟了。從歷史來看,克里米亞本來就是俄羅斯的,至今大部分居民還是俄羅斯人,這是克里米亞穩定的基礎。如果克里米亞大部分是反對俄羅斯的烏克蘭人,內部混亂,還可能給烏克蘭收回克里米亞創造機會。但是,克里米亞的俄羅斯人很堅定的跟隨俄羅斯,而且俄羅斯在此有大量軍隊和軍事基地,實現了從民間,到軍事控制的全面掌控。以俄羅斯的尿性,不是世界大戰爆發,也斷然不會放棄克里米亞,因此,以烏克蘭的實力,就是再漲幾倍也很難收回克里米亞。

第三,斷水斷電問題。克里米亞現在確實沒有以前繁榮了,也沒有以前發達了,或許一些居民會後悔了。但是,作為克里米亞居民是不能決定自己命運的,即使想回到烏克蘭,過原來的繁榮日子,但是,幾乎不可能了。而且,俄羅斯要掌控克里米亞的穩定,必然會很快保障克里米亞的生活。以俄羅斯的實力,雖然現在很虛弱,但是保障小小克裡米亞還是沒問題的。所以,現在克里米亞的困難根本不是事。


第四,烏克蘭的機會。烏克蘭唯一的機會就是俄羅斯再次分裂或者解體,就像當年蘇聯那樣,那個時候,烏克蘭在西方支持下,可以趁機重新吞併克里米亞。但是,這種情況,現在基本看不到,雖然現在俄羅斯不太穩定,經濟也不好,政治被封鎖,百姓過的不太好。但是,在普京強有力的控制下,還是相當穩定。甚至有振作崛起的跡象,因此烏克蘭更加沒有機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