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疫情期間,孩子上網課,家長要不要陪伴孩子上課?

好奇人生彭琪皓


疫情期間,孩子上網課,家長要不要陪伴孩子上課?

寶媽若水清溪認為:孩子上網課,需不需要家長陪要看情況而定。

當前,我們正在經歷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面對席捲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全國各地最近宣佈,中小學重返學校的實際時間,要根據疫情而定。很多公司已經開工,開始了“在線辦公”模式,而學校也想到了方法,即“線上上課”。

“停課不停學”是應對疫情的應急舉措,從送孩子去學校學習,突然轉至在家線上學習,對家長來說,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狀態, 此時,家長們該扮演什麼角色呢?家長到底要不要陪伴孩子呢?

一、對於低齡孩子而言,家長應該陪

家裡不像教室那般有嚴肅的課堂氛圍,學生往往如同脫韁的野馬,尤其是低齡兒童,自制力差,玩心重。家長應該怎麼讓孩子能高效的進行網課學習呢?

1.當好“網管”

低齡孩子由於年齡小,對一些網絡知識還不是很懂,就需要家長去操作播放給孩子聽。而且在聽課的同時會有一些課堂互動,這些都是需要家長幫忙去操作的。而且由於孩子年齡小,自制力差、坐不住等等,都需要家長的監督和教導。據瞭解,一節網課下來,多數家長都說比自己學習還累!所以家長必須當好這個“網管員”,在旁邊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情感陪護。

2.培養儀式感

陶行知先生說過:“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

孩子從小養成的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即使宅在家也要給孩子養成好習慣。必須規定幾點起床吃飯,按照日常上課的時間準備好筆和本。還有,在學校規定是穿校服的,在家不一定非要穿校服,但是一定不要穿著睡衣,一定不要抱著抱枕,也不要拿些零食之類的放在桌子上,按照教學的節奏進行學習,而且上課中途謝絕家長端茶倒水送水果。所以必要的儀式感還是要有的。

3.制定學習計劃

家長還可抽出點時間與孩子共同制定學習計劃,將計劃與學校安排的課程表等張貼在他座位的正前方,以此警示孩子要端正學習狀態。家長還可給孩子設立學習小目標(如日目標),並及時對目標完成度進行考核評價,適時還可以進行多種獎勵,從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成功感。

二、對於高年級的孩子,家長要陪,但是要適度的陪

1.採取靈活方式

年齡大一點的孩子,自制力和自理能力都比較強了,家長可以適度的陪一下,但是不必事必躬親,應該採取更加靈活的方式,有些學霸完全有能力自學,不必要每天嚴格打卡跟著網課學,另外一些學生也可以自由選擇,根據自己的需要,可聽可不聽,留下時間查缺補漏,打牢基礎。

2.培養自主管理

對於畢業班的學生來說,衝刺迫在眉睫,設立清晰的學習目標尤為重要。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倒計時,告訴孩子學習的重要性,更要引導孩子面臨壓力,要做到張弛有度。線上本有很多優質的教育資源可供利用,去粗取精,挑選優質資源。

孩子大了,更需要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家長應督促孩子進行網絡學習,報告自己的學習情況,與班裡的同學互幫互助、共同監督。遇到不會的問題,鼓勵孩子通過網絡及時請教老師和同學,或通過網絡查找相關信息解決問題,培養孩子自主管理能力。

3.適度娛樂娛情

據好多家長說,疫情期間陪學,親子都快陪成仇人了!

孩子大了,有了更多的想法和心思,一味讓孩子只學習孩子也會逆反的,更何況還是長時間的在家大眼瞪小眼。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隻小狗自從出生後,就被豢養在一個動盪的房間裡,除了四壁和食器,不會有任何東西,這種狗長大後,對許多物體都會缺少正常的反應,它會到處亂跑,如果給它輕微的電擊等刺激,它就會很少亂跑了。心理學家通過實驗證明,豐富的多變的環境刺激是有機體特別是生存與發展的必要條件。

同樣的道理,孩子長時間宅在家裡,不能出去活動,也會產生感覺剝奪現象,不僅會讓他們心煩氣躁,還會讓他們的思維反應遲鈍,處理一些較複雜的題目時會有些力不從心。所以適當的陪孩子娛樂放鬆一下,孩子心情好了,自然就有了學習的興趣,同時有助於親子關係的培養。

目前按照連續幾天公佈的全國疫情數據情況來看,新增確診病例數量一直在下降,出院的病例日漸增多,這讓我們對復學有了更大的信心。 總之,管理好孩子的學習,對復學後孩子的學習會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若水清溪


疫情期間,孩子們上的都是網課。很多家長反應不是特別好。我也曾經給孩子報過網上英語輔導班,每堂課孩子都上的開開心心的,可是一問學了什麼時候就傻眼了,一問三不知。至於需不需要家長的陪伴,還得分情況吧!下面我說一下我的觀點。

對於那種學習基礎不好,學習習慣差,自律性也差的孩子,沒有家長的陪伴絕對是不行的。在我們大人看來學校開始上網課了,就該一本正經好好學習了,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就好比我們剛剛放完假,就要求我們立馬投入到工作中一樣,他們也需要有一個適應期。再加上本來學習對這些習慣不太好的學生就是一種折磨,學習又是一件辛苦而且費神費力的工作,即使有家長的全程陪伴,都很難認認真真學完這些課程,更不用說沒有家長的督促了。

第二種就是那種尖子生了,他們往往自律性強,自覺性高,學習習慣特別好。家長不需要特別的費心,只需要在關鍵時刻稍微一指點就可以了。這種父母真是幸福啊!

第三種就是中等生了。我覺得這類學生的父母也很不容易。大多數孩子都是第一次面對這種上了方式,一開始感覺很新奇,久了也就皮踏了,開始了一邊聽課一邊玩耍的日常了,這種時候你不管不行的。可是怎麼管又成了令人頭疼的事。我覺得這是個培養孩子的好時機,一定要給孩子溝通好,可以在上課前給孩子約法三章,如果做的到可以得到什麼東西,做不到就要接受什麼懲罰。還可以根據自家孩子的性格來制定相應的計劃。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希望大家能夠堅持住,平穩的幫助孩子度過這個假期。




呆圖日記


記得第一天開始上網課的時候,孩子感覺很新鮮,非常開心,精力也非常集中,即使上了很長時間,都沒有覺得累。緊接著一連幾天都是如此。

再往後,就不一樣了,“戀愛期”(新鮮感)一過去,問題就集中暴露了。比如:上課開始走神,精力不集中啊;弄弄這弄弄那,手裡開始玩東西呀;甚至出現了打哈欠,犯困的問題。

作為老母親的我們,怎能不理不睬,所以,必須放下手裡的一切,開始救援。

有趣的是,一旦家長陪在身邊,孩子就會好很多,漸漸的安靜下來,好像本來一鍋沸水,漸漸冷卻下來,也能夠跟上老師的節奏了。

可能是因為我的孩子不算大,所以,自律性並沒有那麼好。能夠在家長的陪同下完成網課的學習,已經很好了(我自己的感覺)。所以,看到效果的我,還是蠻開心的。

說到這裡,突然想起,心理學上舉過一個例子,一個女博士如果不能為孩子付出必要的時間,恐怕不如一個沒有多少文化卻願意陪在孩子身邊的媽媽。這個時期,一般是針對3歲以前的嬰幼兒。

但孩子即使長大了,也依然需要父母的愛,尤其是他們第一次做某件事情的時候,非常需要親人,尤其是他們最信任的父母的支持與鼓勵。這會給他們以極大的自信。更何況是現在疫情如此嚴重,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解除警戒的期間。

所以,我們要相信孩子的感受,更要理解,體會他們的感受。如果他們告訴你,他們真的需要你在身邊,請一定陪在他們身邊,一旦他們真的有了足夠的自信,他們也一定會告訴你,爸爸媽媽,我長大了,這件事情,我可以自己來。

最後說一句,只要你和孩子之間有愛維持,用真心去聆聽、感受孩子們的心,就一定能夠做出對的選擇。加油,各位家長們!


夢中有星辰


一想到這個事情,我的腦袋裡只有四個字“我很頭痛”。這真的不是開玩笑,這比我做一天的事都感覺還累。你們知道我要陪網上上課的孩子是誰嗎?——我妹妹(我叔的孩子)。由於她父母要去做事,在家的時間很少,所以這個艱鉅的任務就落在我的身上了。

在這個時候,我真的是很佩服那些人民教師,一個人管著那麼多的孩子,而且還能夠把他們給教好,兩個字“厲害👍。”有時候我在想,為什麼這些小孩子不願意去做作業呢?真的搞不懂。有時候不罵幾句就不寫,而且根本不聽你的,但是你如果說兇一點,罵多幾句,又會激起小孩子的逆反心理,表面上作業是完成了,但是他的心裡面可能已經種下了不想學習的種子。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和我有同樣想法的應該不在少數吧?呵呵!是不是很無奈?

有時候這真是個很矛盾的話題,這真應了那句話“打不是,罵不是。”就像我這段時間教我妹妹寫作業一樣,一點點作業硬是可以寫一天,明明知道的說不知道,不知道的額……那是真不知道😂😂

這不免讓我想起了我還在讀書的時候。那時候的教育環境比之現在差得不是一星半點,但是,大家的求學熱情非常高,不用催促自己就去學習了。比如說教室吧,那個時候我們小學學校還是有一棟教學樓的,不過,它只容納了一到六年級。前面還有兩個更小的年級你們知道是使用的什麼教室嗎?還是那種瓦房之類的,課桌也是那種很老的,破破爛爛的。好像沒有什麼東西不是舊的,當然,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不漏雨。不過,若我記得不錯的話,好像那時全校的課桌都是舊的,不僅僅是那瓦房教室。當然了,在我讀三四年級之時課桌全部都換了新的,這還是值得我炫耀的一件事吧!

距離現在已經十多年了,我曾經讀過的小學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環境變好了,但是否我們的學生學習熱情更高了呢?這恐怕還是一件值得商椎的事吧。


糊途蟲的春天


作為一個8歲熊孩子的媽媽,正在經歷上網課的崩潰狀態。語文數學英語,每門都要管,上完還要交作業,還要體育鍛煉打卡,豎式打卡,每天都處於暴怒狀態。幾天之後,我就驚覺這種狀態不對,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我為什麼要操心那麼多?乾脆在他手機上下了教育APP,登陸以後告訴他哪裡看老師發的作業,哪裡打卡,並著重強調地告訴他老師規定18點前必須提交作業。之後就讓他自己管自己。

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熊孩子的自覺性也不是一天養成的。上英語課的時候跟人說話,直接關掉重新上,這樣多來兩次,孩子也知道不能說話要認真聽課,不然浪費的是他自己的時間。做完一門作業,孩子要休息,就給他定個時間,休息二十分鐘,時間到了提醒他一下,他又開始學習。做完一門就提交作業,作業全部提交完,孩子就開始玩。但玩一玩,他還會找我幫他拍照體育打卡。

所以個人感覺,要讓孩子知道這是他自己的事而不是家長的事。作業都要催,上課要陪同,很多時候是因為家長操心太多,怕孩子做不好。但要是家長不放手,孩子永遠不會管理自己啊。該放手的時候要勇敢放手!


小二貨de幸福


談下切身體會,孩子小學6年級,從2月初開始一直上網課 ,語數外三門,上午數學,下午英語和語文,晚上做練習,一直在堅持。由於孩子對數學比較怯,也不特別差,期末數學也在前10名,主要是不自信,要我在一邊聽著,語文,英語,孩子自己聽,一節課30分鐘,加上筆記時間,40分鐘左右,中途休息10來分鐘。晚上練習完批改講解,自己看懂了再講給孩子聽,錯題記筆記。這幾天放慢進度,鞏固已學知識(網上郵購的習題書也到了),沒有聽課。有幾天,孩子有厭煩情緒,不喜歡聽數學課,我和他一起聽課回答問題,做習題,慢慢就習慣了。我覺得網課不比在課堂上聽課效果差,網課老師的水平都是業界優秀的代表,課件比較通俗易懂,深入淺出。以後上初中 ,有機會還要多聽網課,和孩子一起學習。


世再人為


作為一名大學輔導員,我覺得有必要回答一下。我瞭解到有些孩子在家的自制力非常的差,有的學生掛科好幾門,本以為會趁假期好好學習,結果家長說整天打遊戲。還有的學生一連幾天不睡覺,有一天需要12點之前打完卡,結果下午4點才睡醒。而在家進行網課學習,畢竟和在學校上課是有區別的,更加的寬鬆,而且沒有同學一起上課,真的真的是完全靠自己的自制力和自覺性。我覺得家長有必要監督一段時間,尤其是在假期結束剛開始上網課的這個時間段,好多學生的作息時間我相信沒有調整過來,那些自制力差的同學很需要家長監督。


霜見月明


陪著有什麼用,不是我的專業不說,我兒子六年級,像這個年級的學生家長多數是70、80後沒什麼文化,我上五年級都沒念完,現在書又深,三年級都看不懂了,尤其是英語我們那會哪有啊。心有餘,現在可以說有時間,力不足,學歷跟不上,唯一可以讓他字寫好點,他還嫌我煩。我都上火,網課也讓他有一玩手機的理由,真怕他近視,當然,我只代表我家孩子,不能一概而論。


明天會更好5412652819770


我個人覺得不要陪孩子,給孩子獨立空間,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讓孩子自我感覺在教室一樣。家長要足夠的信任自己的孩子,鼓勵孩子。我們每年都要回農村老家過春節,今年是因疫情的原因,不能反城。我只有用手機的流量讓孩子在平板上上網課。我要出去坡上做事的時候就把手機留在孩子身邊;我不做事的時候,就安靜的呆在孩子身後看看微信,都不發出聲音,以免影響孩子。



高緯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