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觀唐習律56 成天喊著歸隱的姚合 卻在牛李黨爭中左右逢源一路高升

前言

古人有時也很矯情,明明想要,卻偏偏說不。例如詩人們天天喊著歸隱,卻沒有幾個像陶淵明那樣真得回家種地 。

​晚唐詩人姚合,就是這樣的人。他從剛開始做官時,就說“自嫌多檢束,不似舊來狂”。可是卻沒有見他真得掛印歸田,反而一步步越升越高。

而且,姚合生活在複雜的牛李黨爭時代,竟然能夠左右逢源,比起同時期的李商隱來說,真是大智慧之人。

觀唐習律56 成天喊著歸隱的姚合 卻在牛李黨爭中左右逢源一路高升

一、歸路羞人問 四十歲才得官的詩人

姚合(約公元779~約公元855)和賈島同歲,他在元和十一年(816)登進士第的時候已經38歲。按照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他的成績還算是不錯,比起好友賈島要順利多了。

姚合曾經有一首《下第》詩,記錄了自己中第以前的窘迫:

枉為鄉里舉,射鵠藝渾疏。歸路羞人問,春城賃舍居。

閉門辭雜客,開篋讀生書。以此投知己,還因勝自餘。

唐人科舉把走後門說的冠冕堂皇,應舉者在考試前把自己詩文寫成卷軸,投送當時的顯貴人物以延譽,謂之“行卷”或“干謁”。例如王維就是走了玉真公主的門路而高中狀元,公主的影響力之大令人咋舌,王維竟然擠掉了原定狀元:宰相張九齡的親弟弟張九皋。

唐僖宗時期的詩人高蟾就曾經作詩發牢騷,沒有門路中不了進士,《下第上主司馬侍郎詩》: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芙蓉生在秋江上,獨向秋風怨未開。”

這首詩被認為是唐朝第一下第詩,高蟾因此受到了大家的同情,第二年就被錄取了。

姚合“ 以此投知己”是不是有用呢?據說他受到了牛黨人物李逢吉的賞識,那一年李逢吉知舉進士,姚合終於在38歲時中第。。

大約在進士中第以後第二年,姚合得到了一個縣主薄的小官,於是開心地去上任了。

觀唐習律56 成天喊著歸隱的姚合 卻在牛李黨爭中左右逢源一路高升

二、只應隨分過 已是錯彌深 姚武功不是陶淵明

姚合去做官的這個縣叫做武功縣,因此被姚合又稱為姚武功,他的詩也被稱為武功體。

古人稱呼除了名、字、號以外,還有如柳柳州、杜工部、董大等等,根據其任職之地或者官職或排行來稱呼。姚武功並不會什麼功夫,而是一個在小縣城作九品芝麻官的詩人。

在武功縣,姚合他曾經寫了一組五言律詩:《武功縣中作三十首》。這組詩中表現了一個喊著不想做官,卻不肯辭官的“假陶淵明”。

陶淵明《歸園田居》中寫到: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姚合詩中常有“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之意,不過他可不肯“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武功縣中作》中有一首寫到:

一日看除目,終年損道心。山亦衝雪上,詩好帶風吟。野客嫌知印,家人笑買琴。只應隨分過,已是錯彌深。

除目,除授官吏的文書,相當於聘書。得到了作官的任命書,損害了我的道心。什麼“道心”呢?沒有特別的解釋,但是行為上類似“山亦衝雪上,詩好帶風吟。”即遠離“塵網”,本愛“丘山”的詩人之心。

野客嫌知印,家人笑買琴。家人笑話我還去買琴(陶淵明也有一個無絃琴),野客因為我接受官職而疏遠嫌棄。

只應隨分過,已是錯彌深。最後,姚合自嘲說,雖然感覺這樣似乎有點不對,錯誤有點深,但我不過是隨緣守本分而已。工作養家當然是男人的本分之事。

從詩中可以看出,姚合雖然有“羈鳥戀舊林”之意,但是不肯“守拙歸園田”,而是甘願:誤落塵網中。這一落就是二十多年。

觀唐習律56 成天喊著歸隱的姚合 卻在牛李黨爭中左右逢源一路高升

三、妻兒盡怕為逋客 離開武功的姚合用兩首七律寫出心聲

主印三年坐、山居百事休(《武功縣中作三十首》之一)。

三年時間轉瞬而逝,大約821年,姚合任期已滿,要離開這裡了。

離職以前,姚合寫了二首七律,可以瞭解他對於官與隱的態度。先看看第二首,《罷武功縣將入城 其二 》: 

青衫脫下便狂歌,種薤栽莎劚古坡。野客相逢添酒病,春山暫上著詩魔。

亦知官罷貧還甚,且喜閒來睡得多。欲與九衢親故別,明朝拄杖始經過。

白居易詩有” 江州司馬青衫溼”,青衫可見官職的卑微,姚合的武功縣主簿僅僅是正九品下,只能穿青衫。

如今結束了主簿的官職,似乎很快樂:青衫脫下便狂歌,聽上去也要“守拙歸園田”了:種薤xiè栽莎劚zhú古坡。

野客相逢添酒病,春山暫上著詩魔。頷聯寫罷官後,與好友詩酒為伴。

亦知官罷貧還甚,且喜閒來睡得多。頸聯寫罷官後雖然貧苦,但是苦中有樂,可以睡懶覺了。是不是有點像今天因失業而自我寬慰的男人呢。

不過第二首可以看出,姚合還是要去工作養家的,《罷武功縣將入城 其一 》: 

乍拋衫笏覺身輕,依舊還稱學道名。欲泥山僧分屋住,羞從野老借牛耕。

妻兒盡怕為逋客,親故相邀遣到城。無奈同官珍重意,幾回臨路卻休行。

剛剛離職,無官一身輕,還可以遠離塵囂去學道,去種田訪友。但是頸聯寫出了家人的擔心:妻兒盡怕為逋客。

逋客,避世或失意之人,也是隱士的另一種稱呼。姚合會去作逋客嗎?姚合不說自己要作官,而是說家人希望他去作官。

在38歲才中進士,40歲才能作官養家的姚合,怎麼會放棄大好前途呢?他應該早就找好新的職位了。

觀唐習律56 成天喊著歸隱的姚合 卻在牛李黨爭中左右逢源一路高升

四、在牛李黨爭中 大隱隱朝市

南朝《昭明文選》 卷二十二中記錄了晉朝的一首《反招隱詩》:

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伯夷竄首陽,老聃伏柱史。

陵藪,山陵和湖澤;朝市,朝廷和市集。小隱在山水之間,大隱在世俗之中。伯夷叔齊隱居在首陽山,老子卻在周朝作柱下史。

《後漢書·張衡傳》說:“庶前訓之可鑽,聊朝隱乎柱史。” 李賢注引應劭語解釋到:“ 老子為 周 柱下史,朝隱終身無患。”

隱士也好,修身養性也好,不必一定去山中,像老子那樣作官也是一種“隱”,反而更加安全,生活也無後顧之憂。

陶淵明那樣困苦的隱居,恐怕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姚合也看得很清楚,離開武功縣不久,他就去新崗位上任了。

姚合先在魏博節度使田弘正幕府中做隨軍從事,後來又做過富平縣和萬年縣的縣尉。《唐才子傳》中記載:

歷武功主簿,富平、萬年尉。寶應中,除監察御史,遷戶部員外郎,出為金、杭二州刺史。後召人,拜刑戶二部郎中、諫議大夫、給事中。

姚合雖然40歲才步入仕途,但是一直順風順水,最後62歲時做到了從三品的秘書監。他的順利可能和當年錄取他的李逢吉有關,作為“牛黨”代表人物,李逢吉官至宰相,長期把持朝政。

姚合能”大隱隱朝市",在殘酷的牛李黨爭之中“朝隱終身無患。”可見他一定是個情商很高的人。

觀唐習律56 成天喊著歸隱的姚合 卻在牛李黨爭中左右逢源一路高升

從詩歌題目中可以看出,姚合所交往的人非常多,有劉禹錫、雍陶、白居易、李紳、張籍、王建、楊巨源、馬戴、李群玉、李廓、殷堯藩、無可上人、喻鳧........

姚合甚至在牛李兩派中都有朋友詩歌相酬,例如他出任杭州刺史時,寫給李黨宰相李德裕的這首詩,《牧杭州謝李太尉德裕》:

皇恩特許拜杭壇,欲謝旌旄去就難。偷擬白頭瞻畫戟,四神俱散發毛寒。

寫給牛黨宰相令狐楚的詩,《寄汴州令狐楚相公》:

汴水從今不復渾,秋風鼙鼓動城根。梁園臺館關東少,相府旌旗天下尊。

詩好四方誰敢和,政成三郡自無冤。幾時詔下歸丹闕,還領千官入閣門。

832年,牛黨領袖牛增孺被罷相為淮南節度使,李德裕入朝拜為兵部尚書,833年李德裕拜相。834年,李黨領袖李德裕被罷相,牛黨的李宗閔又回京拜相執掌大權。開成五年(840年), 李德裕又回來了,自淮南節度使入為宰相。

姚合在832年到841年之間,擔任過侍御史、戶部員外郎、戶部郎中、刑部朗中。期間又出京擔任金州刺史和杭州刺史以及陝虢觀察使。

能夠在牛李兩派之間左右逢源,姚合可不是一般智慧的人物。同時期的大詩人李商隱出自牛黨令狐家門下,卻娶了李黨王茂元的女兒為妻,結果沉淪下僚,一生不得志。

《唐才子傳》中還記錄了姚合與李商隱的一段交集:

開成間,李商隱尉弘農,以活囚忤觀察使孫簡,將罷去,會合來代簡,一見大喜,以風雅之契,即諭使還官,人雅服其義。

開成年間,李商隱調任弘農(今河南靈寶)作縣尉,結果受到上司陝虢觀察使孫簡的責難。李商隱不堪屈辱辭職,還寫了一首《任弘農尉獻州刺史乞假歸京》 :

黃昏封印點刑徒,愧負荊山入座隅。卻羨卞和雙刖足,一生無覆沒階趨。

湊巧孫簡被調走,60歲的姚合接任,於是勸慰李商隱留了下來。 一時傳為佳話。

觀唐習律56 成天喊著歸隱的姚合 卻在牛李黨爭中左右逢源一路高升


結束語

姚合與賈島是好友,並稱“姚賈”,他也因此常常被人與賈島對比。一般認為他的詩比賈島平淡淺近,晚唐詩僧齊己評價說:冷淡聞姚監,精奇見浪仙。

同時,姚合詩也被認為取徑太狹,器局狹小,詩中所用意象常常是藥、茶、花、竹、鶴、僧、琴、酒等物,因此元朝方回說:“大抵姚少監詩不及浪仙,有氣格卑弱者。“紀曉嵐更是不客氣,說姚武功”搜盡枯腸,終是酸餡氣。“

姚合詩對後世影響較大,為南宋時期永嘉四靈及江湖派詩人所師法。

結束時依照慣例作一首五律為習作,《讀姚合武功縣中作有感》:

宦海行舟客,好談林下心。丘山入塵網,刀筆伴書吟。有意劉伶酒,無弦陶令琴。詩成武功體,朝隱道根深 。

@老街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