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科創板總市值站上萬億關口 短期機構博弈加劇 證券時報網

科創板在平穩運行近半年後,總市值邁入了萬億關口。

截至2020年1月17日,科創板已有74家公司掛牌上市,Wind數據顯示,這74家公司的市值總和已破萬億關口,達11309.06億元。當日科創板個股近乎全線飄紅,板塊內8家公司股票漲幅超過10%,42家漲幅超過5%。其中,作為半導體設備龍頭的中微公司在近期連續大漲後總市值突破了千億,位列科創板市值之首。

如何看待當前火熱的科創板行情?金輿資產基金經理趙彤在接受證券時報路e公司記者採訪時認為,近期科創板的強勁表現,存在之前連續調整後起點較低和基本面強勁的顯性因素,也有板塊交易價值提升的隱性因素,還有一部分是市場情緒因素。短期來看,目前市場板塊輪動快,操作難度較高,普通投資者應謹慎參與正處火熱關口的科創板博弈。長遠而言,科創板一定會出現多個十倍標的,但要把握這樣的機會,需要投資者具備很強的基本面研究功底和專業素質。

中微公司位居市值榜首

1月17日,是特寶生物(688278)在科創板掛牌上市首日,股價報收於35.3元,較發行價8.24元上漲328.4%,顯示市場對於這家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的追捧熱度。

受到追捧的不止特寶生物,當日科創板個股集體飄紅,晶晨股份、虹軟科技、睿創微納、中微公司等多隻個股位居前列,漲幅依次為19.99%、19.38%、16.7%、14.62%。其中,作為半導體設備龍頭的中微公司股價由12月初的65元起步,最近一個多月時間內翻了近三倍,本週公司漲幅高達69.71%,目前市值已達到1048.38億元,超越了瀾起科技(979.89億元),位居科創板市值首位。

從基本面來看,中銀國際在近期的研報中指出,根據中國國際招標網,2019年10月至今,中微半導體累計中標長江存儲刻蝕設備12臺,佔長江存儲介質設備採購量31%的份額,僅次於第一大供應商LamResearch54%的份額;並預計中微來自本土存儲廠的刻蝕設備訂單有望在2020-2021年爆發。

不過,連續大漲之後,市場分歧也開始顯現,博弈加劇:在1月16日中微公司交易席位中,買入前五席位中出現僅有一家機構身影,金額為2733.65萬元。賣出前五席位中出現兩家機構,分別賣出4064.72萬元、1782.98萬元。1月17日,兩家機構席位分別買入5915.37萬元、3813.15萬元,另有兩家機構分別賣出9512.08萬元、7763.68萬元。

1月17日,虹軟科技的買入前五席位中機構佔了四席,合計買入9743萬元;賣出席位中僅有一家機構,賣出1064.22萬元,該股16日、17日漲幅分別達到20%、19.38%。同日公佈的晶晨股份、睿創微納、芯源微、龍軟科技、八億時空交易席位中並無機構身影;普元信息則出現一家機構賣出583.07萬元。

據證券時報路e公司記者初步統計,隨著近期行情回暖,74家科創板已全部較發行價實現了上漲,無一家破發。排名前三位分別為中微公司、安集科技、特寶生物,溢價幅度分別為575.66%、346.54%和328.4%;排名後三位分別為久日新材、卓越新能和祥生醫療,溢價幅度分別為1.68%、7.85%和8.45%。

博弈難度加大

科創板近期的快速上漲也引發業內人士的熱議。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看來,科創板是中國經濟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希望所在,科創板股票受到追捧,體現了市場對科創板公司未來的期望;但是短期股價短期漲幅過高過快,也會蘊含著風險,對此投資者也需謹慎。

“在目前偏暖的市場環境下,可以考慮加速科創板新股的供應。”王驥躍還建議。

趙彤告訴證券時報路e公司記者,從各行業發展階段而言,長遠來看,以5G產業鏈和特斯拉產業鏈為主線的科技股仍有較好的配置機會。對於科技股目前估值偏高不能簡單以靜態估值視角去看待,而應該以發展的眼光,用動態視角看待。以半導體行業為例,大部分投資者都認為目前A股半導體公司估值太貴了,但一旦下游行業需求起來,這些公司往往業務發展空間巨大,其高估值未來會被超預期的盈利增速慢慢消化。未來個別公司市場佔有率會進一步提升,具備競爭優勢的公司會在自己的賽道中勝出,由此形成的增量利潤一定程度上能夠化解當前的高估值。

“但短線炒作使得相關科創板公司的股價漲幅過大,吸引了市場關注度,引來了新的炒作資金,形成正反饋效應,這個是情緒因素。但普通投資者參與博弈的難度也很高。”趙彤指出。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證券時報路e公司記者表示,科創板中有不少企業仍處於初創期,還未形成穩定盈利能力,相關投資風險也會大於主板和中小創;建議普通投資者參與科創板時應注意控制總量,倉位不超過20%。

銀河證券在近日發佈的研報中認為,目前科創板整體行業估值依然較高。按一級子行業分類來看,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是所有行業最高,行業PE水平為97倍,節能環保領域是所有行業最低,為53倍,相對主板而言,科創板估值依然並不算低。

報告指出,科創板上市公司很多是在成長期原本可以融後期VC/PE的時候考慮上市,由於投資階段的屬性決定了一方面其成長性有望高於主板,可以享受較高估值,另一方面也導致投資風險前置,選股難度增加,建議通過重點跟蹤如下指標:易變現率、隱含PE、資產負債率、ROE、ROA、營收規模和利潤增速、所處行業規模、市佔率、研發投入,從而進行綜合考量。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