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蘇灣村:大棚裡算豐收賬

蘇灣村:大棚裡算豐收賬

近年來,萬山區大坪鄉蘇灣村依託優勢資源,因地制宜選擇產業、發展產業。短短几年間便告別了“人無三分地、處處是荒山”的舊景,從一個偏遠貧困村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產業村、美麗村。

走進該村的大棚蔬菜基地,綠油油的四季豆、豇豆長勢喜人,飽滿的豆莢掛滿藤蔓,一派生機蓬勃。

在忙著採摘的工人中,楊秀鳳算得上是動作最嫻熟的了。瞧準、掐落、放筐,整個流程一氣呵成,不一會就裝滿了一筐。“眼疾手快”的楊秀鳳今年已經快70歲了,自從村裡建起了蔬菜大棚,她就成了基地裡的工人。

“像這個年紀,在外面根本找不到工作,沒想到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找到事做,每年還能賺幾千塊錢,生活越來越好了。”對於這份工作,楊秀鳳很是滿意,也格外賣力。

發展大棚蔬菜,是該村在面對致富路子窄、百姓收入低的困境時做出的“產業選擇”。2017年,村裡嘗試著建起了200畝蔬菜大棚,收益不錯。2018年,村裡又擴建了500畝大棚,主要種植茄果類蔬菜。

“目前我們種植了黃瓜、西紅柿、豇豆等蔬菜,像黃瓜每畝產值達到8000斤左右,市場銷售1.8元到2元一斤。”該村村委會主任吳遠俊說。

通過發展標準化蔬菜大棚產業,蘇灣村有了產業支柱。村裡還按照“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發展模式,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將產業“打包”規劃成為一座座現代化農業產業園,讓從前在外打工的村裡人,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的願望。

“村裡面發展蔬菜種植產業,對我們貧困戶幫助很大,僅去年就分了兩次紅,一共拿到了3000多元,生活越來越好了。”該村建檔立卡戶楊天松說。

目前,該村大棚蔬菜產業已與全村145戶478人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並簽訂入股分紅協議,帶動周邊群眾長期務工30餘人,幫助他們實現了就業增收。

吳遠俊告訴筆者:“下一步,村裡的700畝大棚將與市扶投公司合作,改進種植,重點引進羊肚菌種植,因為羊肚菌的產量產值比較高,每畝可以達到一萬元左右的純利潤。”

該村聚焦優勢品種,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擴大蔬菜種植規模,豐富產品類型,幫助農戶拓寬致富渠道,讓更多群眾享受到產業發展的紅利。同時圍繞“生態、高效”工作思路,立足村情實際,優化村容村貌,通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打造“一事一議”省級示範村寨。

如今的蘇灣村,高大的房屋鱗次櫛比,乾淨整潔的水泥路四通八達,一盞盞路燈挺立兩旁,群眾生活質量大幅提升,儼然一幅新農村的美麗景象。(楊雪東 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