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聚創新之力 繪“幸福地圖”,海淀亮出2019年發展“成績單”

走在中關村,感受中國創新力量帶來的城市更新;遙望玉泉山,看到生態文明建設帶來的秀美風景;漫步五道口,靜享民生工程帶來的便利服務……2019年,海淀區經濟運行穩中提質,城市環境面貌持續改善,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這個因創新而聲名鵲起的城區,正在舉區域之力,繪就“幸福地圖”。

聚創新之力 繪“幸福地圖”,海淀亮出2019年發展“成績單”

經濟發展

中關村科學城“創新雨林”生態體系全面升級

聚焦中關村科學城建設,2019年,海淀區圍繞發揮黨委政府組織作用和服務優勢,著力構建以創新合夥人為支撐的“創新雨林”生態體系。通過提高資源配置能力和協同創新效能,探索以創新為導向的機構設置模式,成立中關村科學城黨工委和管委會,區域創新管理格局再次迎來深刻轉型。

2019年,中關村科學城創新發展有限公司組建,與翠微集團、海淀置業等構建“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產業服務體系。海淀區面向底層技術,成立了開源芯片源碼創新中心,推進研發投入倍增計劃和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行動;聚焦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初步建成概念驗證服務體系,支持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等載體建設,綜合性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落地;搶佔科技創新前沿領域,支持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等戰略科技力量和新型研發平臺落戶,籌建區塊鏈創新中心;打造AI標誌性聚集區和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景,建設自動駕駛創新示範區。

國際創新要素向中關村科學城聚集。海淀區多維度厚植國際化創新創業沃土,加快國際人才社區規劃建設,重點解決外籍創業者居住問題、生活問題,優化科技創新服務環境,提升投資融資、團隊搭建、市場推廣等服務,全方位打造高端化全球人才創新創業社區。

聚創新之力 繪“幸福地圖”,海淀亮出2019年發展“成績單”

146個高精尖產業項目落地

2019年,海淀區成立工作專班,強化市區協同、跨部門聯動,跟進服務146個高精尖產業項目落地實施,預計全年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2.6萬億元,增長10%以上。

海淀區出臺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發展支持政策,推進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支持5G核心芯片研發和產業發展,大信息產業的總體規模和引領優勢進一步鞏固;支持新藥研發、高端醫療器械和智能醫療企業發展,騰盛博藥等一批項目和平臺落地,醫藥健康產業新發展路徑更加清晰;在智能製造、新材料等領域引進國家智能製造系統創新研究院;在全市率先啟動17個科技應用場景建設,打造中關村自動駕駛創新示範區, 2019男籃世界盃實現全球首次國際頂級賽事5G+8K轉播;在全市率先出臺數字文化產業支持政策,北京市精品遊戲研發基地落戶中關村科學城數字文化產業園。2019年預計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收入突破5000億元,增長20%左右。

營商環境保持全市引領地位

海淀區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府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其中,建設工程施工許可審批時限壓縮64%、申報材料數量壓縮70%;大力推進“一網通辦”平臺建設,區級事項網辦深度實現新提升;企業登記註冊全流程優化升級,企業開辦全程網上1天辦、全程服務“零見面”;在全市率先開展企業訴求“接訴即辦、按需速辦”工作。

為進一步優化全區營商環境,海淀區全面落實國家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切實讓企業得實惠、為經濟增後勁,預計全年減免稅費450億元。在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上實現新突破,設立全國首家中小企業續貸中心——北京市企業續貸受理中心,截至1月3日,累計完成快捷審批企業續貸申請333筆,續貸金額20.62億元,最快審批項目僅用時2.5天,時限整體壓縮70%以上,累計節約財務成本近6200萬元。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設立科技創新空間資源基金、股票質押擔保基金等,深化“股+債”紓困體系,成功化解部分優質上市企業大股東的流動性風險。

聚創新之力 繪“幸福地圖”,海淀亮出2019年發展“成績單”

社會治理

“城市大腦”助力“大城市病”治理

如何用科技力量緩解“大城市病”?海淀區一直在創新探索。通過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城市大腦”加快實施,形成“1+1+2+N”總體框架,發佈“城市大腦”總體規劃, 44個智慧社區試點應用取得階段性成果,城市安全運行物聯網實現對各類窨井、市政管線、消防設施、橋樑、道路、廣告牌等安全狀態有效監測,城市交通視頻圖像智能應用平臺大幅提升了交通執法效率,生態環保監測基站實現了對空氣質量、目標河湖水體的實時監測。

與此同時,海淀區開展交通綜合治理,保障京張高鐵順利通車,地鐵13號線拆分工程啟動,16號線徵地拆遷基本完成,19號線、12號線、昌平線南延全面施工,香泉南路、五路居東路等道路建成,10項疏堵任務完成,永豐北環路等“斷頭路”打通,上地——回龍觀自行車專用路開通,路側停車管理改革全面實施,區交通委獲評“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先進集體”。

城市垃圾治理進入新篇章。截至目前,海淀區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覆蓋率69%,建成大件低值再生資源回收中轉站13處、商品類再生資源網點326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不斷完善,四季青、南安河建築垃圾處理設施運行良好。

城市“雙修”修出幸福之城

2019年,海淀區城市規劃建設呈現出一批新亮點。海淀區深入落實新版城市總規,堅決打好城市規劃、建設和治理“三張牌”,高標準編制完成分區規劃,開展城市“雙修”行動。海淀區責任規劃師團隊覆蓋29個街鎮,探索減量背景下的城市有機更新模式,啟動實施市區量級“種子計劃”城市更新項目和一批微更新項目,打造京張鐵路遺址公園啟動區等一批亮點成果;優化“大城管”工作體系,以拆除違法建設為牽引,縱深推進27個“疏整促”專項行動,五星啤酒廠等高能耗企業調整退出;加快科技城市規劃建設,實施“馬上清(青)西”城市提升行動計劃,一批重點項目加快落地;美麗鄉村建設全面融入科學城發展,制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方案,以繡花功夫編制村莊規劃;啟動科學城北區新一輪開發建設,推進城市設計、村莊騰退、土地開發、產城融合、園區建設、空間拓展、功能織補等重大項目建設,基礎設施佈局取得新突破。

生態建設

護衛藍天享清新空氣

空氣日益成為老百姓關心的熱點話題。2019年,海淀區精準聚焦柴油貨運車、揚塵、揮發性有機物等大氣汙染重點領域,進一步鞏固“無煤化”治理成果,開展“散亂汙”動態清零行動,用一項項得力舉措、一個個整治行動,不斷推進多種汙染物協同減排,紮實踐行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讓老百姓享清新空氣。

海淀各街鎮積極推進餐飲業油煙淨化設施提標改造,目前,全區在施升級改造的餐飲服務單位共1857家,其中完成設備安裝1783家,佔市政府下達年度任務的127.4%;在治理柴油貨車汙染上,累計淘汰高排放老舊柴油貨運車1011輛;聚焦揚塵、揮發性有機物等重點領域,深入開展大氣汙染防治“一微克”行動,統籌推動落實藍天保衛戰34項重點任務措施。

此外,在強化源頭防控方面,圍繞工地、裸地、道路等重點領域,通過通報約談、減稅激勵、完善臺賬、科技創新等手段加強揚塵管控,依託“環保管家”項目服務,開展區域大氣環境監測和汙染源排查、分析、治理等工作,完成了全區70處TSP監測點位及周邊汙染源排查建檔和裸地衛星遙感監測分析,推進揚塵管控精細化;提前完成年度11家一般製造業企業調整退出任務,持續保持“散煤”“散亂汙”動態清零,檢查汽修、電子製造、醫藥農藥、包裝印刷、傢俱製造行業347家次,立案處罰37家。

碧水攻堅實現水清岸綠

2019年,海淀區圍繞水環境質量年度目標任務,按照“保好水、治差水”工作思路,有序推進落實27項重點任務。一年來,海淀區深入開展地表水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全面完成4個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建立健全轄區內排水口臺賬,逐步開展入河排汙口整治;開展轄區工業廢水達標排放專項行動,對排水單位實施監察監測;嚴格落實街鎮間水環境區域補償制度;完成南沙河水質監測自動站建設並投入試運行。

據介紹,南沙河玉河橡膠壩斷面是北京市考核海淀區的市控地表水考核斷面,該站能夠實現10項水質指標的連續監測,目前監測頻次為每4小時1次。自建成以來,已採集分析數據1600餘個(次),數據有效率達98.5%,實現了南沙河水質的自動、連續、全天候遠程監控。

改善區域水環境的同時,海淀區還加強了留白增綠和大尺度綠化,新增造林綠化2600畝,一個碧水繞城、綠意鋪底的海淀正慢慢走來。

民生保障

“接訴即辦”展現為民服務“海淀溫度”

為升級為民服務水平,海淀區制定實施市民服務熱線反映問題“接訴即辦”工作方案,建立以“響應率、解決率、滿意率”為關鍵指標的考評體系;加強高位協調調度,圍繞群眾反映的共性問題強化主動治理,持續開展地鎖清理、機動車停放等專項治理,各街鎮、各部門服務群眾水平和基層治理能力進一步提高。

數據顯示,2019年,海淀區“接訴即辦”工作年度綜合考核成績居城六區首位,全年接訴26萬餘件,彰顯了破解難題的“海淀速度”、為民服務的“海淀溫度”。

653支家庭醫生團隊提供“一鍵式”家庭醫生服務

2019年,海淀區向縱深推進國家衛生區創建,高分通過國家級暗訪檢查,7個鎮全部獲評“國家級衛生鎮”。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平穩落地,417家醫療機構參改,調整規範6621項醫療服務價格。深化緊密型醫聯體建設,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納入醫聯體體系。653支家庭醫生團隊提供“一鍵式”家庭醫生服務87.8萬次,新增9家院前急救工作站,呼叫滿足率由85%提升至95%。中關村醫院等三家醫院擴建工程竣工,即將投入使用。新建、更新100套全民健身工程。

資源優化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海淀區召開了全區教育大會,啟動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建設教育強區行動計劃,出臺教師隊伍建設、集團化辦學、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等5個配套文件,進一步明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路徑。以幫扶結對的形式,優化教育資源佈局,一零一中學承辦石油附中,中關村二小承辦萬泉河小學,中關村三小承辦科技園小學。同時,加強合作辦學,與北師大在西三旗成立北師大二附中海淀學校。魏昕悅

數讀海淀2019成績單

經濟篇

7000億元

預計地區生產總值邁上7000億元新臺階,增長7%,經濟總量和增長貢獻繼續保持全市首位,支撐引領首都發展的作用更加彰顯。預計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水耗均下降5%。質量效益繼續提升。

2400億元

出臺提升消費能級提高生活品質三年行動計劃,促進消費提質增效,預計市場總消費增長10.5%左右,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突破2400億元,增長3.5%左右。

5000億元

在全市率先出臺數字文化產業支持政策,北京市精品遊戲研發基地落戶中關村科學城數字文化產業園,預計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收入突破5000億元,增長20%左右。

219家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海淀區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達到219家。其中,境內A股上市公司145家,佔全市(346家)的42%,境外上市公司74家。2019年新增上市公司21家,海淀區科創板上市公司6家,佔全市(12家)的50%,佔全國(70家)的9%。全國範圍內,上市公司總數保持全國地市級城市首位,科創板受理企業數目、上市企業數目全國第一。

1天

在全市率先開展不動產交易、企業開辦等領域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企業登記註冊全流程優化升級,企業開辦全程網上1天辦、全程服務“零見面”。

生態篇

40微克/立方米

城市環境面貌持續改善。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40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保持城六區最優。

2600畝

檢查重型柴油車11萬輛次,北部地區實現局部水體循環,實施60個單位自備井置換,加強留白增綠和大尺度綠化,新增造林綠化2600畝。

22萬平方米

香山地區環境面貌明顯改善,拆除違法建設32處、1.2萬平方米,纜線入地6.2公里,高品質綠化22萬平方米。

治理篇

80個

新建和升級改造各類便民商業網點80個,累計建成22個社區商業e中心,40%的社區實現8項基本便民商業服務功能全覆蓋,甘家口大廈在全市率先實現傳統商業轉型升級。

10項

開展交通綜合治理,保障京張高鐵順利通車,地鐵13號線拆分工程啟動,16號線徵地拆遷基本完成,19號線、12號線、昌平線南延全面施工,香泉南路、五路居東路等道路建成,10項疏堵任務完成,永豐北環路等“斷頭路”打通,上地——回龍觀自行車專用路開通。

“1+1+2+N”

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城市大腦”加快實施,形成“1+1+2+N”總體框架,試點應用取得階段性成果。

民生篇

1.5萬餘名

幫扶1.5萬餘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連續6年獲評北京市“充分就業區”。

29家

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完善,29家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建成運營,在西三旗、北下關和曙光街道開展家庭養老床位建設試點工作,全面推進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和星級評定。

5697套

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5697套,面向保障家庭、企業人才分配公租房7589套。

653支

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平穩落地,417家醫療機構參改,調整規範6621項醫療服務價格。深化緊密型醫聯體建設,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納入醫聯體體系。建立653支家庭醫生團隊,累計簽約123.8萬人。

500萬人次

系列品牌文化活動惠及群眾500萬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