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樣才能把小孩教育的不膽怯,自信的孩子?

WEIXIAO123


我是一位老師,也是推廣家庭教育的志願者。有一次給家長做分享時,開展過一個有趣的小遊戲:

把“麼、都、跟、什、你、人、不、沒、誰、像、一、家、有、能、樣、比、用、啊”這些字拼成一個完整的句子。有家長拼出的是“什麼都不能跟人家比,誰像你一樣沒有用啊”,有家長拼出的是“沒有誰能像你一樣啊,不用什麼都跟人家比。”這反映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孩子的態度。

前一種家庭教育態度,培養出的是膽怯、不自信的孩子,後一種態度才能培養出自信的孩子。

不膽怯,同時又自信的孩子,通常自我評價良好,能欣賞他人,會積極主動爭取,即使失敗也不失落和難過太久,能很快調整心態,汲取經驗和教訓,持續不斷地努力。

膽怯又不自信的孩子,基本相反,他們對自己缺乏的評價不太好,態度拘謹,遇到困難容易退縮。他們往往容易依賴別人,容易害怕挑戰,畏懼困難,行為被動,遭到打擊時難以自我調整,容易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很難走出,或者選擇壓抑自己的情緒。

有心理學專家研究過孩子的性格表現,結果表明,孩子85%的性格在3-6歲已經養成,7-12歲性格鞏固。可見,對於成長中的3-12歲是孩子來說,性格培養非常重要。

那麼,怎樣才能把小孩培養得不膽怯又自信呢?

我分享8個實用方法:

1.把選擇權交給孩子

家長尊重孩子,從尊重孩子的選擇開始。尊重本身,就是對孩子的認可和鼓勵,會讓孩子肯定並認可、悅納自己。

例如,給孩子買東西,應該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種類、式樣和顏色。如果他的選擇家長不喜歡,也別輕易否定他。因為只有認同和尊重孩子的選擇,才是幫孩子建立自信的起點。

比如,帶孩子外出就餐,可以先徵求孩子的想法。如果家長心裡已經有了目標,也可以提供給他幾個選擇機會和範圍,可以這樣問“去吃中餐還是西餐?”孩子擁有選擇權,就會意識到自己的重要,增加自我認同感,進而增添對自己的信心。

2.讓孩子擁有獨立的空間

孩子如果有獨立活動的房間,就可以在裡面身心自由地玩耍,不覺得拘謹。孩子有專用寫字桌,用來放置屬於自己的書籍、文具和學習資料。孩子有獨立的衣帽櫃、書櫃,就可以自主地收納自己的物品。這些屬於孩子的小小空間,會讓他有種主人翁的歸屬感,增強他的自我認知,也讓孩子更為自信。

3.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孩子如果能經常做自己喜歡並且擅長的事,他就能經常感受到快樂,在做這些喜歡之事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進一步提升自我認同,培養對生活的熱愛,培育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自我評價。

4.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自己的事,讓他自己做,家長不應事事包辦,剝奪孩子的鍛鍊和成長機會,而應該主動地、儘可能多地給孩子提供鍛鍊機會。

比如,讓孩子參與端碗、拿筷子,清洗自己的小物件,承擔家裡的一項家務勞動,只要孩子做了,家長就積極認可他,不斷加強孩子的成就感。生活小事中累積的認可與肯定,會不斷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5. 積極回應孩子的提問

面對孩子的好奇心,以及由好奇心生髮出的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家長可以先耐心傾聽,用引導式的語言和孩子互動,讓他主動探究出問題的答案。如果問題太難或生僻,家長也回答不了,就可以誠實地告訴孩子,並與孩子一起通過查資料等方式解決難題,切不可隨意敷衍。讓孩子從家長的示範行為中明白,“辦法總比問題多”,面對問題,不應害怕,而應積極樂觀地用行動解決問題,從而增加自信。

6.親子交流時,多用正面表述

親子交流時,父母應態度誠懇,用積極、正面的語言表述問題和看法,儘量少用否定性語言,使孩子樂意傾聽父母的交流,樂於接受建議和指導,從而產生對自己的良好認知。

比如帶孩子去聽音樂會,孩子還沒養成安靜的習慣。家長可以把“到了音樂會的時候,管住你的嘴,不要那麼吵!”改成“寶貝,你如果有話要和媽媽說話,可以說悄悄話。音樂會需要安靜欣賞,我們不能打擾到別人哦。”

7.給孩子獨特的評價

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特質與境遇各不不同。父母別拿孩子與別人比,要認識、肯定孩子的獨特所在,給予孩子獨一無二的評價,幫他認識、欣賞、接納並熱愛自己,也接納和欣賞與自己不同之人。

8.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困難

孩子遇到困難,父母要鼓勵他自己想辦法解決。孩子無論如何也想不出辦法時,父母也最好不要直接出面解決,而是應該側面啟發、指導。因為,通過自己的努力戰勝困難,這能讓孩子自信倍增。

遭遇挫折時,父母不指責,而是用緩和的語氣和孩子一起分析,讓他避免以後犯同樣的錯誤,就能重新鼓起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氣。

總之,自信的孩子容易在學習、生活中成功,培養孩子自信有法可循,祝願大家都培養出樂觀自信的孩子。

若您覺得不錯,請關注“用心教語文”,並點個贊哦!若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留言,共同交流!感謝!


用心教語文


愛因斯坦小時候,老師和同學們都認為他有智力缺陷。因為他功課很差,甚至連話都說不清楚。愛因斯坦的父親,面對這些譏笑,並沒有對孩子失去信心,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可以成才,並期盼他做出偉大的事情。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愛因斯坦的父親買了積木,讓他搭房子,當搭好一層,他的父母就鼓勵他一次,最後愛因斯坦興趣高漲,一直搭到了14層。父親還通過各種方式來幫助他建立自信,消除愛因斯坦的消極情緒,點燃了愛因斯坦心中的希望之火,讓愛因斯坦振作起來,他不斷努力,積極進取,最終成為了舉世矚目的物理學家。

美國曆史上著名的富豪範德比爾特曾說過:“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事業總是一帆風順的,而沒有自信的人,可能永遠不會踏進事業的門檻。”

自信心可以讓一個孩子堅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並相信自己能夠成功。

李開復在美國上學期間,曾經因為能背出很多數學公式而被老師誇獎為數學天才。其實李開復心裡清楚,自己只不過是把之前記住的東西說出來了,自己根本不是什麼天才,但是自信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這種自信心的驅使下,李開復開始認真學習數學,並在全州的數學競賽中獲得冠軍。

如何培養自信的孩子?自信心是孩子潛力的放大鏡,是孩子取得成功的基石。

1.給予正面的誇獎與鼓勵

自信需要逐步來培養,媽媽可以給孩子列計劃,通過這種方式鼓勵孩子。比如:讓孩子每天自己講故事,最後媽媽進行評價,堅持一個星期可以獎勵孩子。一年之後,你會發現孩子原意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

2.相信自己的孩子

媽媽們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有能力的,這對孩子的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說明的救世主這個問題。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進行了7項實驗。 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之後,羅森塔爾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羅森塔爾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復試,結果讓人意外,因為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每一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而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

其實,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天才,是否能實現,取決於媽媽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信心。

3.肯定性的評價

培養自信的孩子,最好的辦法是對孩子多鼓勵,多做出肯定性的評價。如:“你做的真出色”“我對你有信心”等等。

卡耐爾在人際交往課中提到這樣的例子,如果想改變一個孩子讀書不專心的態度,媽媽會說:“孩子,我真以你為榮,這個學期你進步了,但是假如你的數學可以再努力一些就更好了。”孩子聽到這樣的話,非但不會從心裡感到高興,反而覺得媽媽在批評他,前面的表揚只不過是為了後面的批評做鋪墊。而聰明的媽媽會這樣說:“孩子,這個學期你進步了,我們真的以你為榮,而且,只要你下個學期繼續努力,你的數學也一定會更出色的。”

4.換種方式去批評

如果孩子犯了錯真的需要媽媽批評,在不傷害孩子自信心的前提下,可以這樣說:

  • 低聲交談

低而有力的聲音更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讓孩子傾聽你的聲音,這種說話方式比大聲斥責好一千倍。

  • 沉默的方式

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心裡多少有點自責。這個時候如果媽媽對孩子保持沉默,孩子的心裡反而會更加緊張,進而反省自己。

  • 旁敲側擊給予暗示

有些媽媽面對孩子的過失,不是直接批評,而是用啟發式的教育,孩子很快會明白媽媽的用意,原意接受批評和教育,這樣也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 推己及人的方式說教

當孩子犯錯了,媽媽們問一句:“如果你是那個人,你會怎麼想”,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孩子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孩子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反省自己,主動承認錯誤。

  • 看到孩子犯錯及時批評


媽媽看到孩子犯錯,要趁熱打鐵,及時批評,不能拖泥帶水,因為孩子剛剛犯的錯,可能一轉眼就忘記了。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自信,離不開媽媽對他的信心。媽媽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賞識和信任,要把正能量轉化為孩子的自信心,使源源不斷的自信成為孩子不斷進步的動力,讓這些動力創造出孩子精彩的一生。

【我是棟果寶媽,一位二胎媽媽,每天分享實用的育兒百科知識,關注我,幫您解答生活中的育兒難題,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記得點贊,轉發分享給更多的人。】


棟果媽育兒


我家孩子也是曾經極不自信,現在已經好多了,分享下我的經驗。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發現孩子不敢表達自己。跟孩子聊過,她說不知道怎麼說,害怕說錯了。

我先是找了她幼兒園的老師,跟老師聊了孩子的情況,也拜託老師在學校多鼓勵孩子去表現自己。

我自己也是隨時隨地的鼓勵孩子,經常給她看同齡甚至比她還小的孩子單獨上臺表演的視頻,激發她表現的慾望。

在外面玩的時候,鼓勵她主動去接近同齡的孩子。

經過一次次努力,在去年元旦的時候,外出遇到商場搞活動,邀請小朋友上臺表演,我家孩子主動上臺,沒有害羞,沒有緊張,全程表現良好。前幾天還做為班級代表在全校師生面前講話,回家跟我說,她講話時一點都不緊張。

孩子不自信,確實是令家長很憂心。多多鼓勵孩子,多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對於一些孩子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切記不可因為這個問題吼孩子,否則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困擾。



妮娜的米粒兒


有點點經驗可以分享一下:

1.首次我們父母要不膽怯,自信,我們的感受和情緒會直接傳遞給孩子,您是什麼樣的 小孩就是什麼樣。這個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之前也很自卑膽小,不敢和別人說話,有一天走街上,我發現我的行為影響到了小孩,她也和我一樣,我覺得首先我的改變我自己,我克服了所有的懦弱和膽小,後面小孩也就自信不怕交流。這個事情讓我感觸很深。

2.小孩就是一篇白紙,她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和說話是對是錯,一開始都是隨意發揮,比如在公眾面前唱歌跳舞,第一次我們不要覺得不好意思,要鼓勵他,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場合可以發表自己觀點的。當然,在他說錯話做錯事情的情況下,也要明確的告訴他錯了。讓他知道為什麼錯了。以至於在後面的時間裡面,他在沒有大人陪同的情況下遇到尷尬的事情而後面都膽怯害怕。

3.我們要把自己愛傳達給孩子,我們用心去愛她,她是可以知道的,她感受到了我們的愛,她也會去用同樣的方式去愛別人,別人也會同樣的去愛她。這樣會使孩子不受挫,也就會自信。

其實說這麼多,就是我們要培養好孩子的情商,主要還是我們要以身作則,自己的行為舉止為人處世都會直接影響小孩子。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898


我家寶寶目前就是挺自信的,也很勇敢,馬上兩歲半了。

我是一個人帶娃,每天都會帶孩子出去玩兩三個小時,她很喜歡小朋友,她認為自己在"交朋友"。我對面有個寶寶比她小兩個月,是爺爺奶奶帶,剛開始他們怕我一個人帶孩子,孩子容易內向,經常叫我過去玩。

我也就過去玩了,老人家一片熱情,但是我發現老人家帶孩子,規矩有點多,沙發是不能弄亂的,玩具也只有一種玩法,什麼事情都比較規矩。在我家,只要是不危險的東西,孩子們可以隨便玩,東西亂點也沒關係。

我一個朋友說自己兒子膽小,去了幼兒園以後反而好多了。平時跟奶奶在一起,出去啥都不讓摸,不讓碰,生怕孩子弄壞了要賠。我覺得這樣也會造成孩子膽小,小孩子都有一個好奇心,當他對一個事物好奇時,鼓勵他去接觸這個東西。如果這個是不能碰的東西,那我們也要認真的說明,為什麼不能碰,孩子會明白的。

孩子不光需要語言上的鼓勵,還需要愛的支持。我家寶寶很喜歡爸爸媽媽帶著一起出去玩,如果只有爸爸帶著她出去,她就會很想念媽媽,出去玩都帶著牽掛。

別看孩子小,她什麼都懂,就算離婚了,孩子也離不開爸爸媽媽的陪伴,希望經常能看到自己的父母。你覺得孩子習慣了沒有你們任何一方,她只是不會表達,爸媽在心中的地位。



當媽在途


如何把孩子培養成為不膽怯、自信的孩子?首要的一點,就是父母千萬不要溺愛孩子,這是當下小孩教育中最大的問題。因為我曾經是一名軍人,職業的原因孩子小時候很少與孩子在一起。後期到機關工作後發現孩子見生人不敢說話,不敢自己一人睡覺,不敢一人過馬路,我就下意識的鍛鍊他。過馬路告訴他應該先看哪邊的車到路中間後又應該看哪邊來的車,確認安全後快速通過,然後帶他走了幾次,後期讓他自己一人過馬路,我在後面偷偷跟著,上學回來後我給他鼓勵,告訴他很棒,孩子上小學四年級後他就自己一人背書包坐公交上學了。我們作為父母的一定要懂得放手,孩子在什麼年齡應該具備什麼能力,不要什麼事都替孩子想都替孩子做,你想了你做了他(她)肯定不會去想更不會去做。孩子上學我從來不叫他,給他買鬧鐘後,他自己定點,有一次上學晚了老師罰站後,他自己更自覺了,小學初中高中就遲到過一次 。家長在鍛鍊培養孩子的同時,一定要給孩子多鼓勵,少打擊,這樣就能逐漸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遇到事情獨自處理的能力。不要在思想上認為孩子什麼也不會,你不培養他他當然不會,更不要太過心疼和溺愛孩子,希望看到我胡侃的這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孩子5歲半上學,他媽媽說孩子早上學早結婚[捂臉],高考620分)





吉林市連平有約


孩子膽怯、不自信,很多時候是和父母的批評教育有關係的。有些父母想讓孩子變得更努力、更優秀,就不斷的指責孩子,長期以來,孩子的自信心就受到了打擊,總覺得自己不如其他人,遇事往後躲,變得膽怯。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一、不做強勢的父母,而是柔弱的小草

我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經常拿一些幼兒園做的手工摺紙給我。當然了,小朋友做的會比較粗糙,但是我都會很認真的看,在手裡比劃,問他這個是怎麼折的?孩子就會很高興的告訴我,同時也會笑話我,媽媽什麼都不會,好笨啊!此時,我就會“戲精”上身,繼續扮演傻白甜,問孩子很多的問題。孩子頓時就覺得自己是超人,什麼都會,非常認真的告訴我怎樣去做。

不僅如此,在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我都是示弱的,孩子都會主動去做。通過做事,孩子發現,原來自己可以這麼能幹,內心充滿了力量,臉上展現出來的都是自信的笑容。

二、孩子遇到畏難情緒時,要多鼓勵

孩子上小學時,老師佈置了一次手抄報選修作業。孩子拿著作業本回家,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就想放棄,並且和我強調,是選修作業,可以不交的。但是我想讓他試一試,於是就告訴他,“做做試試看,有媽媽幫你呢。”在我的鼓勵下,孩子開始動手去做。遇到難題,我就幫他上網蒐集資料,引導他思考。在我的陪伴和鼓勵下,孩子做完了手抄報,並且還被老師評為優秀作業。孩子回家後一臉的得意,我趁熱打鐵,告訴他以後遇到難題要多嘗試,不能輕言放棄。所以孩子現在做什麼事情都不膽怯。

三、只要孩子有一點點的進步,就要肯定

我的一位朋友迷信棍棒教育,在自己孩子身上進行“實踐”。結果,他那上小學五年級的兒子,屁股上經常青一塊,紫一塊。我問朋友:“學習成績上去了嗎?”回答:“零蛋、不及格、五十分……”其他方面表現好嗎?朋友皺起了眉頭。

一位哲人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賞識、讚揚、鼓勵正是對人的肯定的表現,是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所必需的。

所以能夠看到孩子的進步並加以肯定,並創造機會讓孩子表現,這樣才能教育出自信的孩子。


何小元


孩子膽小,不自信大部分時候跟父母疏於這方面的教育有關,而小部分情況則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問題。如果要改變孩子這方面的缺陷,最終還是要靠父母改變教育方式方法改變孩子成長環境才行。

我也有過這方面的教育困擾,從孩子兩歲開始我已經在不斷地摸索和做出改變,並且孩子現在三歲半相比以前確實開朗自信了很多,我講一下我的教育經歷,希望對情況相似的父母有參考意義。

我家孩子出生就被認為是性格乖巧文靜的類型,是別人嘴裡的“天使寶寶”。她文靜到有時候我甚至為她擔憂,這麼形容吧。在一堆玩具中,其他家的孩子可以咿咿呀呀地玩得不亦樂乎,但是我家卻是會在玩具堆中不動聲色地玩很長一段時間。在她兩歲左右,我發現帶她出去她從來不敢跟別人相處,鄰居跟她打招呼她會躲到我背後,把臉藏起來,如果別人靠近她想跟她握手,她馬上抱緊我想往我身上爬。更重要的是,我發現即使是同齡小孩靠近她想要跟她一起玩的時候,她會很羞怯地一直往後退。我開始意識到我們忽略了對她這方面的教育,於是從那時候起,開始做出改變。

鼓勵孩子做家務。簡單的家務不僅能夠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而且孩子在做家務中很容易獲得成就感。晾衣服的時候幫忙遞衣架,口渴的時候要求他幫忙倒杯水,搬凳子,澆花等等,孩子完成一件事情,無論完成情況如何,大人也要不忘誇獎孩子。

在小區內鼓勵孩子找一個固定的玩伴。固定的小夥伴相互比較熟悉,在一起玩的時候也相對會比較合拍,矛盾也就相對會少一些,玩伴的誇獎會讓孩子更加容易相信自己。

不要在餐桌上說教。孩子不好好吃飯的時候,很多家長會忍不住在餐桌上開始說教。一次兩次可以忽略,但是多次後不僅影響孩子食慾,還會造成孩子對吃飯失去興趣,影響孩子進一步探索的主觀能動性。

不要在外人面前給孩子下定論,特別是當著孩子的面。“我家孩子就是膽小”“他就是屬於膽怯不自信的孩子。”“他太害羞了。”這些話語看起來是大人不輕意的聊天內容,在孩子心裡卻是對自己的否定。孩子會認為就像自己的父母說的那樣,自我心理暗示,“我就是膽小鬼,我就是不自信。”大人可以換一個說法,“寶貝還沒準備好,下次我們就可以做到了。”

膽小、不自信的孩子內心往往細膩而敏感,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求父母要更加細心觀察,溫柔對待。大吼大叫的育兒方式或許可以帶來短暫的效果,但是會對孩子的心智成長形成陰影。


餵奶有學問


您好,我來回答一下您的問題。

我女兒是一個相對內向的孩子,曾經有段時間幾度不喜歡男性,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甚至有一次因為我老爹家裡來她沒見過的陌生男性,有一兩個月都不敢再去爺爺家,即使帶她到爺爺家門口,也哭鬧著不進去。見到除了媽媽和姥姥的女性也比較靦腆。由於我和孩子媽媽都屬於偏內向的人,好多人都會把孩子的情況歸結為遺傳因素,老話講就是隨爸媽了。但我並不認為是這樣,孩子的性格是完全可以塑造的。

以我自身為例,從小我都是一個安靜的人,除了讀讀書,釣釣魚,沒有任何愛好。後來參加工作,必須不停的跟各種人溝通,講話。尤其在管理過程中,演講,溝通,協調幾乎成了每天的工作,十年的教育行業管理運營經驗,完全把我變成了個“能說會道”人。郭德綱也經常說他是一個安靜內向的人,但並沒有把他變的膽怯。因此,膽怯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缺少與人接觸的結果。

那我是如何把女兒塑造成敢交流,能溝通的呢?

第一階段,改變見人就怕的問題。對於喜歡不喜歡男生的問題,我會叫一些男性下屬來家裡做客,增加接觸機會,適應一點時間後,我會偶爾叫部門內的核心人員來家裡開會,經過一點時間,小傢伙見到陌生人,尤其是男性就沒有那麼膽怯。

第二階段,鼓勵敢於表達自己意願行為,我女兒比較喜歡去超市,因為超市有她喜歡的各種各樣的東西(看來“逛街”是女人的天性啊),那每次帶她去超市的時候,我就會鼓勵他自己去拿東西,鼓勵她去找店員諮詢,鼓勵她在結賬的時候給收銀員阿姨說謝謝。買任何她想要的東西,我幾乎都會鼓勵讓女兒自己去找剛店員問一下“阿姨,這個東西我喜歡,小朋友可以買麼”,剛孩子肯定不願意,我女兒都是衝我或者她要交流的對象羞澀的微笑,沒關係,多鼓勵孩子,一般人見到孩子也都願意說話,孩子發現沒有什麼可怕的,自然而然的就不害怕了。

第三階段,鼓勵敢於展示自己的行為。孩子上幼兒園後,我發現孩子很少舉手回答問題,很少在小朋友面前進行展示。我自身是做教育培訓出身,知道外面的培訓機構孩子少,會有很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就依據孩子的興趣參加了美術和舞蹈培訓。剛開始,我女兒依然不願意舉手回答問題,跟老師有太多的交流,後來每次送女兒去參加舞蹈和美術培訓的時候我都會跟她打賭:“小妮子,你才你是第幾個到舞蹈學校或者美術學校的?”,他都會跟我說:“爸爸,如果我猜對了,你就回家給我洗衣服,好不好?”,如果我猜對了,我就會要求她在課前或者課後當著全體小朋友的面給大家表演節目,小孩子一般都比較願意參與這種活動,女兒輸了幾次,表演了幾次後,就變得膽子大多了,與小朋友們玩得很好,跟老師的互動也多了起來。膽子大了,上臺表演也就不膽怯,到現在為止,女兒參加過三次大型上臺表演活動,一次升級考試,都很成功,起碼我覺得比平時表現要強,簡直是考試型選手。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親身經歷,與您分享,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妮兒的老父親


我家大寶幼兒園時期都是爺爺奶奶帶在農村老家上。一年級的時候過來我們身邊的。

當時我最擔心的問題是:會不會不適應城市的學習生活?會不會怕生啊?自卑啊之類的。但大寶表現的一直很自信陽光。一年級就是優秀班幹了。很樂意為同學們服務,有分享精神。所以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1.我孩子雖然從小是我婆婆帶的,但我婆婆是個開朗愛說話的老太太。所以我孩子在她的影響下也很開朗,喜歡說話,不怕生。

2.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注意孩子的一些良好習慣。如果完成的比較好的話,會表揚她的。應該算是比較少打罵孩子,但我們會有意識地培養她遵守規則的習慣。

3.我們還是比較重視親子時間的。就是我們會每天抽固定的時間出來陪伴她。週末或假期也會帶她到別的地方玩一下,增長一下她的見時。平時也會有陪她一起看書的習慣。

4.我們還會注重和她班主任的交流。會及時的瞭解她在學校的狀態。比如她在學校表現不好挨批了,我們可能會跟她討論一下為何挨批啦,會有意識地把她往正確的方向引導。所以她現在就會比較"皮實",不會因為一點小挫折就玻璃心。

以上是我的一點經驗,希望與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