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幫孩子找這5種玩伴,鍛鍊孩子的交友能力

小喇叭:劉鴻雁工作室,一對一微信諮詢進行中,如果您對孩子教育、家庭關係、個人成長存在困惑,請私信我們。

有一項研究把兒童按社交地位分成5種類型:受歡迎的兒童、被拒絕的兒童、矛盾的兒童、被忽略的兒童、一般的兒童,並把“被拒絕的兒童”和“被忽略的兒童”統稱為“不受歡迎的兒童”。


幫孩子找這5種玩伴,鍛鍊孩子的交友能力


相比其他寶寶而言,這些“不受歡迎的兒童”在成年以後,偏離社會的行為也比較多:“被拒絕的”寶寶容易發展成反社會人格,而“被忽略的”寶寶容易發展成神經質的人格


這項研究給予我們這樣一個啟示:對兒童的交往問題,父母不能等閒視之,必須及早干預。父母要針對兒童不同的交往問題,採取適宜有效的教育策略,幫助寶寶克服交往障礙,使其成為受歡迎的人


下面我們來對照看看,希望你家寶貝不屬於這5類小朋友哦。


幼兒園裡不受歡迎的5類小朋友



1、神秘的獨行俠

  

有時候聽老師反映,別的小朋友在嘻嘻哈哈一起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的時候,寶寶卻不喜歡參與,只是喜歡一個人在牆邊推積木。不合群的寶寶往往容易被別的小朋友忽略,但他們並不是有什麼性格的缺陷,不合群的寶寶或許只是在這個小圈子中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或者不喜歡他們的遊戲方式。


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不同,一些孩子喜歡安靜,一些孩子好動不已,家長嘗試從孩子的性格、興趣出發,幫助孩子找到合適的小夥伴。


雖然說合群的寶寶有著更強的人際交往能力,但家長並不能要求孩子和全部小朋友都成為好朋友,在朋友交往上孩子有著自己的喜好和選擇,家長不要強迫孩子非合群不可。雖然你家寶寶喜歡自己一個人玩在別人看來是另類的,是難以接近的,但是隻要寶寶是健康快樂的,家長就應該任由孩子按照自己的心去做他喜歡的事情。


當然,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興趣,不妨給孩子報個興趣班,讓寶寶有更多的機會和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人一起,即便他在某個群體裡仍然不太適應,但是如果孩子能夠交到一兩個固定的小夥伴,孩子依然能夠收穫友誼和快樂。


2、園裡的小霸王

有些小朋友他喜歡跟別人一起玩,但是隻要認定這個玩具是他的,他就絕不給別人碰它,更不要說是和別人分享了。孩子如果養成自私、霸道的行為習慣,別的小朋友都不會喜歡和他一起玩呢!


幫孩子找這5種玩伴,鍛鍊孩子的交友能力


分享其實是建立友誼的基礎,0~3歲是寶寶分享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家長要抓住這個時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導。比如,家長可以將寶寶的玩具 “借走”10分鐘,然後還給他。這樣來回重複借走幾次後,寶寶暫時失去的東西,所有權還是自己的,被拿走了但終究還是會回來,這樣寶寶就產生了一種物權安全感。


家長還可以經常邀請一些與寶寶相熟的小朋友,讓他們各自帶上玩具來家裡一起玩。媽媽提議他們將玩具互相交換,讓寶寶瞭解到“把自己的玩具借給其他小朋友,自己也就能玩到別人的玩具”。遊戲結束後,媽媽要保證孩子們的玩具在分享後能夠重新回到各自手中。有了愉快而安全的分享經驗之後,寶寶慢慢也就能夠體驗到分享的快樂。


3、自尊心強的失敗者

些寶寶的好勝心很強,即使是在玩遊戲的時候都很較真。如果在集體遊戲裡輸了,他就會賭氣說不要玩了。寶寶這樣“輸不起”會讓別的小朋友感覺很沒勁,久而久之就不願意和他一起玩遊戲了。


小皇帝在家裡和爸媽遊戲從沒有輸過,孩子的家人對孩子百般遷就使得孩子難免有點自我中心,孩子嬌慣成性,容不得自己失敗,為我獨尊的心理使得孩子的受挫承受力更低。

另外,家長平常也在注意在誇獎孩子的時候不要 “浮誇”,最好就是客觀一點,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自我認識,而不是覺得自己是天下第一。一些小小的失敗對於過高的自尊心的寶寶來說或許就是一個難以承受的打擊,因為在他的心裡已經容不下“失敗”二字了,因此,家長給孩子的行為作評價其實也是一門藝術呢!


4、老師的小跟班

一些寶寶很黏人,他們在家裡經常黏著爸媽,在幼兒園就只能在老師身上找到安全感了,因此他們就想小跟屁蟲一樣,時時刻刻都黏住老師,還經常撒嬌,搞到其他小朋友都很不是滋味。


老師可以說是孩子們的“共有財產”了,因此誰都想要在老師身上得到家長般的關愛和照顧,因此誰要是獨佔老師的愛,難免會使得其他小朋友“側目”。你家寶寶很愛黏人,歸根結底是因為寶寶只有在成人身上才能找到這種特別的安全感。

或許是由於家長過度呵護,給孩子包辦一切,使得孩子形成強烈依賴感;或許是因為寶寶缺乏自信,他們只有在大人身邊才能感覺自在一些。建議家長在給予寶寶足夠關愛和安全感的同時,多放手給寶寶機會自己玩

(補充:還可以多帶孩子去遊樂場,或者去參加一些兒童群體的活動,讓孩子適應成人不在身邊的自由活動)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應該多鼓勵寶寶參加集體的遊戲,讓寶寶享受在群體活動中的快樂,將孩子的關注重心轉移到小朋友們身上,這樣子家長和老師便比較容易“脫身”了。


5、愛炫耀的公主

一些寶寶總是喜歡把爸爸新給他買的小玩具車,或者穿著媽媽給她買的新衣服在別的小朋友面前炫耀。成人的世界充滿拜金、物質的味道,使得小朋友也逐漸受到物質意識的影響,變得喜歡“炫富”,小朋友自然不喜歡和這種人成為好朋友呢!


家長要培養好寶寶正確的物質意識,家長自身要以身作則的同時,要多與孩子交心談心,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瞭解他們思想。同時家長不能對孩子用錢放任自流,對物質有求必應,避免讓孩子過分地“闊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孩子常常會遇到一些人際困擾,他們很想贏得友誼,很希望別人喜歡自己,但是真正生活中,卻發現不知道如何去贏得友誼,而現實的學校生活中,很多班幹部選舉都是通過投票決定的,所以人際關係的好壞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那麼,我們做家長要怎麼做,才能鍛鍊孩子的交友能力,使他能夠交上好朋友呢?下面介紹5種玩伴,通過孩子們之間的互動和影響來實現吧。


讓孩子健康成長的5類玩伴


1、就近找的朋友

什麼年齡最好:5歲以前

到哪裡找:觀察鄰居的孩子,如果媽媽面貌可親,孩子通常也不錯。

這個朋友的作用:這第一個伴兒可以教孩子懂得,有朋友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對於這種玩伴,只要年齡相仿,你不需要硬讓他們一起做遊戲,只給兩個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他們自己玩就可以了,即使互相不搭理也沒關係,因為他們一定能熟悉起來;給他們立個簡單的規矩,比如不準打架,要一起分享玩具;控制孩子的遊戲時間,因為小孩子一玩起來就沒有時間觀念了。


幫孩子找這5種玩伴,鍛鍊孩子的交友能力


2、找異性朋友

什麼年齡最好:快5歲
到哪裡找:去孩子們一起遊戲的地方,如小公園、興趣班等。


這個朋友的作用:會讓他們今後更尊敬異性,更容易與異性有感情上的交流。


男孩和女孩要成為好朋友並不簡單,你需要幫個小忙:2-3時,男孩和女孩沒什麼區別,但到了4歲,他們開始傾向於與同性朋友在一起,這時,要想辦法增加孩子與異性朋友的相處機會。

強調異性朋友帶來的正面影響,因為會與異性相處的孩子思路想法更開闊。

注意自己發出的暗示,孩子對家長的語言和身體暗示都很敏感,像“男孩子就是野”或者“女孩子應該穿花衣服”這類話最好不說。


不要硬按自己的喜好給他們安排朋友,不要給學齡前的孩子“配對”,這會讓孩子覺得交這個朋友很不舒服


3、愛好運動的朋友  

什麼年齡最好:從3歲開始

到哪裡找:操場、游泳班,甚至只是在你門前玩球的,在路上跑步的孩子。

這個朋友的作用:可以避免孩子總窩在家裡看電視


4、年齡稍大一點的朋友  

什麼年齡最好:從孩子會走路到上學之前

到哪裡找:在孩子的姑表親戚中找,如表哥、表姐等。

這個朋友的作用:他不僅會成為孩子的行為榜樣,還可以幫你監督孩子的行為。

  

5、他自己選擇的朋友

什麼年齡最好:4歲以後
到哪裡找:用不著你幫忙

這個朋友的作用:這是他向獨立邁進的一大步


從現在開始,孩子將會結交的新朋友有些你喜歡,有些不一定,別為這個焦慮,這是每個孩子的必經之路

去認識孩子新朋友的父母,與他們交流,一起規範孩子們的不當行為,比如他們看暴力電視時要及時制止。讓他們呆在一起的時間不要太長,儘量在公共場合見面,這樣也方便雙方家長交流


如果孩子對你的干涉感到不快,那麼要讓步。讓孩子自己去體會、處理不同意見,去面對朋友之間的衝突,甚至去親手結束一段友情,都是他必須學習的功課。如果孩子和朋友的關係日益親近,應當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