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夏天做客,夜宿門板把命喪:清代江蘇揚州“住客化水案”細說

揚州某甲,家道小康,頗有資產,所蓄養的雞鴨豬狗等物,無緣無故大多死了,全家深覺奇怪,也只能隨它去。忽然有位遊方乞丐路過甲家,默對相面其屋,良久方問:“你家所蓄養之物,是否死去很多?”某甲打量對方:“的確如此。你又是如何知道?”乞丐冷笑數聲:“你大禍臨頭,若不早早預防,性命只恐難保,更何況所養家畜?”某甲內心驚怕:“可有法術化解?”乞丐若有所思:“此妖物作祟,不知它伎倆幾何,我姑且試試。倘若功成,當用十貫錢犒酬我作打酒錢;未成,你也莫要埋怨我。”

夏天做客,夜宿門板把命喪:清代江蘇揚州“住客化水案”細說

某甲見其有板有眼,不似作偽,當即爽快答應。乞丐隨後詳細相遍甲家,來到廚房,見有水缸一座,瞪視很久,緩緩開口:“危難就在這裡(殆在是矣)。”命買來一片豬肉,水煮半熟,用鐵鉤貫穿其中,以繩子系在一端,拴於柱上,將豬肉放在水缸旁邊。人們遠遠從門壁縫隙窺視,果然瞅見水缸下有一東西,聞到豬肉香氣,將頭探出,張開血口迅速將豬肉銜住,鐵鉤掛在咽喉之中,疼痛難忍,它急忙縮頭想要逃遁,只因繩子拴在柱上,倉促之間無法掙脫。乞丐急忙走出,用繩子綁縛此物,呼某甲察看,模樣好像蜥蜴,有一尺半長。

乞丐抬手指點:“這是褪殼龜,別名蜥。你幸虧遇到我,此物變化還沒多長時間,比較容易制服;再過一年多,便可變化吃人,非人力所能制服。到時你們全家就沒了活口。”某甲大驚,因憶起家中原本蓄養一隻大龜,已死一載有餘,看來是此物所變,所以試將此事告知乞丐,並向其求證請教。兩人一同在貓洞中尋到大龜的外殼,大概貓洞狹窄,龜殼寬大,大龜偶進貓洞,好比羊角牴觸藩籬,猛力向前,褪殼變為此物。乞丐聲稱:“這具龜殼乃化骨妙藥,或用以除去齲齒,或用以除去癰疽腐肉,均立見療效,你定要好好珍藏(或去齲齒,或去癰疽腐骨,皆立效,可善藏之)。”

夏天做客,夜宿門板把命喪:清代江蘇揚州“住客化水案”細說

乞丐隨後索要利刃,將此物剁為肉泥,地上的血跡,也鏟刮乾淨,用瓦罐盛取,埋藏在深山之中。事罷他笑對某甲:“小人為您料理得盡善盡美,可高枕無憂了。”某甲大喜,酒飯款待,並酬謝十貫文錢,乞丐這才離去。轉年,某甲家有人登門做客,暑天害怕炎熱,取門板支床在外露宿。轉天早晨,通體化成了水,僅存頭髮。某甲大驚,急將此事稟告官府,衙門仵作勘驗屍體形跡,茫然無緒,某甲因此遭牽累入獄,家業也蕩然無存。

忽然以前的乞丐又來到,看到某甲家境蕭條敗落,奇怪之餘,詢問甲妻緣由。甲妻說起前後經過,乞丐自扇耳光:“此小人之過啊。”原來,當日誅殺妖物時,曾有血點濺於門板,他以為不足為患,故沒有擦乾淨,不想竟波及客人性命。乞丐趕赴官府,代某甲鳴冤叫屈,試取雞犬當眾放在大門尚存血跡的地方,登時無不化成水。官府賞賜乞丐,將某甲也從大牢釋放。作者文末留言:“這是揚州本地人向我所陳之事,言之鑿鑿,有憑有據。並說褪殼龜的外殼如今還存放藥店之中,可惜一次也未見過。褪殼龜別名蜥,終究也不知出自哪本書籍。那乞丐非但懷有異術,且見多識廣,官府賞賜他,也是應當。

夏天做客,夜宿門板把命喪:清代江蘇揚州“住客化水案”細說

作者文末留言:“這是揚州本地人向我所陳之事,言之鑿鑿,有憑有據。並說褪殼龜的外殼如今還存放藥店之中,可惜一次也未見過。褪殼龜別名蜥,終究也不知出自哪本書籍。那乞丐非但懷有異術,且見多識廣,官府賞賜他,也是應當。

------------------

此案譯自《苕蘭館外史》中【褪殼龜】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