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為了謀害王皇后究竟有沒有殺死親生女兒?

心恬澹


眾所周知,武則天侍奉過兩代君王。一個是唐太宗時期,是李世民的妃嬪;另一位就是唐高宗李治,是他的皇后。做李世民妃嬪時,她並沒有機會生下龍子。反而唐高宗李治對她寵愛有加,在生下李宏後被封為武昭儀。



武昭儀

她是怎樣當上皇后的呢?有史以來眾說紛紜。但有一種說法說的很認真,而且還有史料記載,就是武則天親手殺死自己的親生女兒,嫁禍給王皇后,從而上位的。“後寵雖衰,然上未有廢意。會昭儀生女,後憐而弄之。後出,昭儀潛而扼殺之。”後來,高宗來了“問左右,左右言,後適來之。上大怒。”這是所謂的史料所記載。


武昭儀

虎毒不食子,何況一介女流。武則天再有手段也不可能殺了自己的親生女兒的。正史記載,武則天是生一個女兒,但她的女兒並不是自己殺死的而是生病夭折的。恰好王皇后來過,武則天也藉機嫁禍於她。

其實高宗之所以要立武則天為皇后,是因為高宗登基之後一直受到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大臣的限制,還受到長孫皇后的限制,很不舒服。而武則天是一個權力慾望很強的女人,兩人一拍即合,廢除王皇后只是缺一個藉口罷了。


一代女皇

立武則天為皇后之後,長孫無忌被殺,褚遂良等人被貶,高宗又提拔了一些新人。看來武則天所做一切都是高宗所默許的。


睿讀西遊


很高興來回答: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為了謀害王皇后究竟有沒有殺死親生女兒

大家都知道,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生於唐朝武德7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公元624年。武則天14歲時入宮,之後嫁給唐太宗李世民,待李世民死之後,李治繼位,武則天則被送到感業寺出家當尼姑。關於武則天的歷史有很多傳說,有的認為她是否為了自己當皇后,親手殺死了親生女兒的問題,一千多年來一直眾說紛紜,據史書上介紹這件事被記載為“小公主死亡事件”。

李治的皇后,因為和蕭淑妃在宮內進行競爭,把武則天從感業寺帶回了皇宮,希望借用武則天之手來分割李治對蕭淑妃的一些寵愛,這也為下一步王皇后與蕭淑妃聯合對付武則天埋下了很好的伏筆。武則天進宮之後,很快為李治生下了一位王子,李治十分高興對武則進行了重賞並賜名為昭儀,從此,李治更寵愛武則天,當王皇后和蕭妃看到自身長期不受李治寵愛之後,兩人開始聯合一起對付武則天,後來,武則天看到王皇后和蕭妃真面目後,最終也下定決心徹底打敗皇后和蕭淑妃,使她自己成為皇后,達到母儀天下的目的,從此,雙方在後宮的鬥爭變得激烈起來,小公主之死就是在這種背景之下發生的。

公元654年,武則天當時的皇上李治生下了小公主。小公主出生之後不久,王皇后前來看望小公主,王皇后看望完小公主走了之後,小公主便離奇死亡,後來的事情相信大家通過觀看武則天電視劇都知道,武則天請李治來看望小公主,李治來之後,當武則天高興地打開被子時,她發現小公主已死。武則天痛哭流涕,問四周的人發生了什麼事。她四周的人回答說:“王皇后剛來。”李治生氣地說:“王皇后殺了我的女兒。武則天趁機哭得更厲害了起來,並向當時的皇帝李治講述了王皇后的一切罪行。後來李治得知是王皇后殺了自己的親生骨肉小公主的消息,便大發雷霆,對皇后加狠於心,開始有了廢除王皇后並立武則天為皇后的打算。

武則天是否親手掐死女兒還有很多的疑惑,據網上透露武則天殺死自身的女兒,可能性較大些。以研究隋唐五代史著稱的中央民族大學蒙曼副教授對其進行了分析,並概括了三點:“一是王皇后並沒有殺害小公主的動機和條件;二是小公主人為死亡的可能性較大;三是武則天有殺害小公主動機和條件。

根據《唐會要》的記錄,當時武則天和李治所生的公主確實年幼夭折,因為不知道死亡原因而且死得突然,所以稱作“暴卒”

。而武則天充分利用了公主之死,把公主之死的責任推給了當時她懷狠在心的王皇后,唐高宗看來是受到了武則天的影響,開始萌生廢黜王皇后的念頭。

根據《新唐書·列傳第一·后妃》中記載:“昭儀生女,後就顧弄,去,昭儀潛斃兒衾下”,這句話大概的意思是說:武則天生下女兒,王皇后去看望並逗著她玩,王皇后走後,武則天悄悄將女兒殺死在被子下。

《資治通鑑》第一百九十九卷中也曾記載:“會昭儀生女,後憐而弄之,後出,昭儀潛扼殺之,覆之以被”,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說:正巧武則天生了個女兒,王皇后去探望並逗著小孩玩,王皇后走後,武則天趁沒人把女孩掐死,又蓋上被子,可以說武則天是“小公主之死”的最大受益者和唯一受益者。

小公主之死的原因何在,其實民間一直都有相關記載和各種說法不一的傳說。


寫作範


依武則天的為人推論和史料判斷,武則天殺女是真實的歷史事件。

李世民死後,26歲的武則天被繼位的皇帝李治送往感業寺當了道姑。李治的王皇后因為與蕭淑妃爭寵處於下風,就想方設法地將武則天從感業寺接回了皇宮,她希望武則天懷著感恩戴德的心理,籠絡住李治,鬥敗蕭淑妃。

才貌雙全的武則天進宮後為李治生下了一個男孩,李治十分高興,隨後就封武則天為昭儀。武則天在伺候太宗時,耳濡目染了諸多宮鬥劇,勾心鬥角自是高手;又母憑子貴,善於討李治的喜歡,很快就成了李治後宮的專寵!這樣,王皇后和蕭淑妃都被高宗冷落在一旁了。

這個時候,兩敗俱傷的王皇后和蕭淑妃又結成了盟友,開始聯手對付武則天。武則天是有雄才大略的女人,知道要當上皇后,必順徹底打垮王皇后和蕭淑妃!這樣,雙方爾虞我詐、明槍暗箭地大戰了三百個回合,終於使官鬥白熱化了。

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武媚天又為李治生下了一個女兒。小公主出生後不久,無兒無女的王皇后萌發了母愛之前。就趁武則天不在時前來探望這位還沒有名字的小公主。

王皇后離去後,武昭儀回宮發現小公主離奇的死亡。又有宮女作證說王皇后前來探望過小宮主,李治勃然大怒,認定是王皇后殺死了小公主,心中萌發了廢除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的想法。

但,誰是殺害小公主的罪魁禍首?一千多年來,史學家們一直爭論不休。

依《新唐書·列傳第一·后妃》的記載:

“昭儀生女,後就顧弄,去,昭儀潛斃兒衾下”

武媚生下女兒後,王皇后去看望並逗弄她玩,王皇后離開後,武則天悄悄潛入房中,將女兒殺死了,然後蓋在被子下。偽造了王皇后殺公主的現場。

司馬光是嚴謹的歷史學家,他前後19年的時間編著了歷史著作《資治通鑑》,關於此事,也有記載:

會昭儀生女,後憐而弄之,後出,昭儀潛扼殺之,覆之以被。資治通鑑》第一百九十九卷中記載。

恰逢武則天生了個女兒,王皇后去探望並逗著嬰兒。王皇后走後,武則天悄悄潛入房掐死了孫子,又蓋上了被子。說的更具體,公主是武則天扼殺的。

兩處史料,都證明了,武昭殺了親生女兒,目的是為嫁禍於人。

以武則天為擁有權力,放手讓屬下逼死自己的親生兒子來看,扼殺自己的親女以上位,她是做得出來的。


希望星晨58298869


“小公主死亡事件”的歷史背景

武則天出生於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14歲時,進宮嫁給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死後,李治繼位,武則天被送往感業寺出家為尼。

李治的王皇后因為與蕭淑妃爭寵,就將武則天從感業寺接回皇宮,希望用武則天來分去一些李治對蕭淑妃的寵愛。武則天入宮後很快就為李治生下一個皇子,李治十分高興,封武則天為昭儀。

武則天不僅善於後宮爭鬥,而且非常會討李治的喜歡,李治因此對武則天十分寵愛,王皇后和蕭淑妃都被冷落一旁,於是原本鬥得頭破血流的王皇后和蕭淑妃又結成同盟,開始聯手對付武則天。

武則天也決心要徹底打垮王皇后和蕭淑妃,自己當上皇后,母儀天下,雙方的後宮爭鬥已經白熱化。“小公主死亡事件”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了。

“小公主死亡事件”

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武則天又為李治生下一個小公主,李治對這個小公主十分喜愛。小公主出生後不久,王皇后前來探望,王皇后離去後,小公主竟然離奇的死亡了。李治得知此事大怒,認為是王皇后殺死了小公主,心中開始有了廢除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的意圖。至於究竟是誰殺了小公主,一直以來爭論不休。但根據正史記載,小公主是被武則天殺死的。

《新唐書·列傳第一·后妃》中說:“武則天生下女兒,王皇后去看望並逗著她玩,王皇后走後,武則天悄悄將女兒殺死在被子下”(昭儀生女,後就顧弄,去,昭儀潛斃兒衾下)。

司馬光是著名的歷史學家,用19年的時間編著了歷史鉅著《資治通鑑》,在編著《資治通鑑》時,司馬光對史料的取捨十分嚴謹,凡是有疑問的,一律棄之不用,因此《資治通鑑》的準確性極高。

《資治通鑑》第一百九十九卷中記載:“正巧武則天生了個女兒,王皇后去探望並逗著小孩玩,王皇后走後,武則天趁沒人把女孩掐死,又蓋上被子”( 會昭儀生女,後憐而弄之,後出,昭儀潛扼殺之,覆之以被)。

後邊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李治來後,武則天請李治一起來看望小公主,當武則天歡天喜地的揭開被子,發現小公主已經死了。

武則天痛哭流涕,問身邊的人是怎麼回事,身邊的人回答:“王皇后剛剛來過”,李治大怒說,王皇后殺了我的女兒,武則天趁機邊哭邊訴說王皇后的種種罪過,李治心中開始已經有了廢掉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的打算。

以研究隋唐五代史著稱的中央民族大學蒙曼副教授,也認為是武則天殺了自己的女兒,並提出三項理由。蒙曼教授在自己的著作《蒙曼說唐·武則天》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