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心主血脈,看臉色就知道心是否健康

上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五臟中心的生理特點,心的主要功能有兩個,心主血脈和心藏神。心藏神我們會在接下來的課程中詳細為大家解讀,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關於心主血脈臨床意義的介紹。

“心主血脈功能正常時需要的條件”

心的陰陽平衡時,正常主血脈,需要有三個條件。第一是心氣充沛,第二是脈道通利,第三是氣血充盈。有了這三個條件,氣血才能正常循環在脈中,心主血脈的功能才能正常。

(1)心氣充沛

心氣是生血和行血的動力,是以心血為基礎轉化而來,即心血化生心氣。只有心氣充沛,心臟才能正常生血和行血,若心氣不足,血液化生減少,則見血虛;行血不力,則見血瘀。

(2)脈道通利

脈為血之腑,是血液運行的脈道。脈道通利否,直接關係到血液的循行。脈道通利,則血行通暢;若痰濁阻塞,血脈不暢,則痰瘀互阻。

(3)氣血充盈

氣血充盈是血液循行通暢與否的關鍵。氣血充沛,則血脈充盈,脈道通暢;氣血不足,則血脈不充,血行不暢。

心主血脈,看臉色就知道心是否健康


“心主血脈的生理表現”

心主血脈功能正常,主要從面色、脈搏、心前區感覺和舌表現出來。

面色——原理:其華在面

上節課後我們已經知道血脈由心所主,而我們人體面部的血脈比較豐富,在心功能正常情況下,氣血充盈,面部就表現出紅而潤澤,神氣煥發。反之,心氣不足,血脈虧虛,則反映於而部的顏色就蒼白而無光澤。若心氣衰竭,則推動血液運行的功能減退,血行不暢,心血瘀阻則而包口唇可呈現灰暗或青紫的表現。所以說,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都可以反映到面部,中醫學所論心者,“生之本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就是這個道理。

心主血脈的功能,是由心氣的作用來實現的。只有心氣旺盛,才能使血液在脈道中沿著一定的方向運行不息,從而將血中的營養物質供給周身組織器官的需要。所以我們看心氣的強弱還可以通過察看脈搏。

心氣旺盛,血脈充盈,那我們的脈搏和緩有力。反之,心氣不足,血脈空虛,則可出現脈搏細弱或節律不整,血行瘀滯,脈道不暢,則可出現結代的脈象。

心主血脈,看臉色就知道心是否健康


心前區感覺——原理:心位於胸中

心前區的部位主要是“虛裡”。所謂“虛裡”就是在左乳頭之下第四肋骨間隙,稍內測。當心髒收縮時,心尖向胸壁衝擊而引起的局部胸壁的向外搏動,可用手指指尖觸到。

虛裡按之應手,動而不緊,緩而不怠,動氣聚而不散,節律清晰一致,一息4-5至,是心氣充盛,宗氣積於胸中的正常徵象。

虛裡按之其動微弱者為不及,是宗氣內虛之徵;搏動遲弱,或久病體虛而動數者,多為心陽不足;按之彈手,洪大而搏,或絕而不應者,是心肺氣絕,屬於危候。

舌象——原理:開竅於舌

心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不但可以從面部、脈象表現出來,而且還可以反映於舌,這是因為心經的別絡上行於舌,與舌體相關聯,舌依賴心的氣血以保持舌體的生理功能,所以當心有病時往往反映在舌上,有舌為心之苗和心開竅於舌的論述。

健康狀況下舌紅潤,靈活。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觀察面色,舌頭情況,脈象,胸中感覺,全身症狀來了解一個人的健康與疾病。“心病”都有哪幾種呢?我們具體來看一下。


心主血脈,看臉色就知道心是否健康


“心主血脈病理表現”

心氣不足

心氣不足就是心氣虛。很多朋友在入冬以後覺得胸口憋悶,特別累,這樣的朋友是氣虛,尤其是心氣不足。心氣和宗氣、肺氣相關。冬天天氣寒冷,身體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抵抗寒冷,如果心氣不足,身體抵抗寒邪的能力就會下降,人就會有無力感。心氣不足累積就會導致肺氣不足,心肺之氣不足,稍微運動就會喘。一般來說,心氣低迷、心火微弱的人,往往覺得做什麼事情都沒意思。

這類人面色和舌頭往往是晄白的,脈細弱。還常常自汗,再加上心氣虛,中氣不足,胸中氣機不能正常疏解,所以還會經常感覺胸悶。

心陽不振

心陽不振是心氣不足向病理方向進一步發展,其表現和心氣不足有很多相似地方,面色晄白,舌淡滑,脈細弱。但它還有個最典型的特徵就是特別怕冷,其實這種人先在生活中很常見,尤其是精英白領,他們普遍工作勞累、經常熬夜,眼睛、頸椎一般都有問題,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陽氣不足。我有個女性朋友,夏天再熱,晚上睡覺也要蓋一條薄被,天冷了,老公蓋薄褲子時,她得蓋厚被子,她老公蓋厚被子,她就必須在厚被子上再加條毯子。經常感覺心慌,勞累以後心慌得更厲害,全身都怕冷,有時候還會覺得胸痛。常常感覺心慌。

那麼人為什麼會出現心陽虛的症狀呢,原因有很多,像久病體虛、思慮過度、過量服用生物合成的藥品、起居、飲食無度等等都會導致心陽虛陽虛則寒,氣血流通無力,五臟六腑失養,人也就自然容易生病。在治療上可以用桂枝甘草湯或者艾灸的方法來調理。

心血虧虛

什麼是心血虧虛?指的是體內血液虧虛,導致心失所養的局面。因為心血不足,所以患者往往心悸、怔忡、心慌、頭暈。心血不能濡養心神,所以就失眠、健忘。心血虧虛,則面色淡白或者萎黃。口唇也是淡白的。舌為心之苗,故而患者往往舌色淡、脈象細弱。很多心律失常、貧血、神經衰弱的人,容易出現這個問題。其中,女性佔了很大一部分。

心血虧虛的患者絕大部分都有失眠的問題。老苗就給我講過他的一個患者,找老苗的時候,她當時47歲,年輕時是個模特。可是看到她的面容,老苗當時心裡一驚。47歲的人,怎麼會是這樣的一副面容?頭髮,白了一多半兒,臉上,蒼白而略顯萎黃,口唇看上去也不紅潤。關鍵是,臉上的褶皺很多,眼睛暗淡。這不應該是一個47歲的人,應該有的模樣。她因為什麼來看病呢?因為失眠。她已經好多年了,每天晚上只睡2到3個小時,多了就一點睡不著。

這個情況出現了怎麼辦?很簡單,四物湯打底。四物湯是中醫裡面常用的養血方劑,基本配伍是白芍9克,川芎6克,熟地黃12克,當歸9克。水煎服。其中,熟地滋補腎精,精能生血。當歸引血入心,補心血。白芍引血入肝,補肝血。川芎行血,使得補而不滯。這是基本的方義。遇到心血不足的人,就用四物湯做基礎加減,效果是可以的。

心主血脈,看臉色就知道心是否健康


心血瘀阻

心血瘀阻證,又叫瘀阻心絡,古稱“心痺”或“胸痺”。對此,《素問•痺論》是這樣論述的:“心痺者,脈不通。”由此可見,心血淤阻是心臟血脈淤阻不通所出現的證候。

心血瘀阻的人,往往表現為心前區疼痛、刺痛,入夜尤其嚴重,面色晦暗、口唇青紫,舌邊尖有瘀點,舌下靜脈曲張,脈澀。治療上可選擇活血化瘀的中成藥,比如血府逐瘀丸。

心火亢盛

心火亢盛則是實證。心火亢盛的人塊頭一般不會瘦不拉嘰的,不見得壯,但是不瘦——瘦往往是虛證的表現——這人還會面色滿紅潤的,中醫的奠基著作《黃帝內經》的原文叫“好容顏”。

做事疾風快雨,走路風風火火,大步快走,“兩手兩肩常出於背”。這些朋友往往還志向遠大(是否腳踏實地不一定),今兒組建公司,明兒就要盈利,後天華爾街上市!

首先,心火亢盛的人,就會“上熱”的症狀,一般有心中煩熱,焦躁失眠,口舌糜爛疼痛,口渴,面色發紅,舌紅,脈洪數,甚則咯血、衄血等。而心與小腸相表裡,心火過旺,也會引起尿少、尿液顏色深、尿血等情況。

心陰虧虛

所謂陰虛,就是體內主靜、主潤的物質不足,人體的精、血、津、液等都屬於陰。如果我們把一個人比做一個運轉著的機器的話,陰就是潤滑油和冷卻液。如果這個東西不足的話,機器運轉就會很熱,在人體上,如果陰缺乏的話,我們的身體就會進入虛熱和虛性亢奮的狀態。

陰虛的人形體消瘦,這是因為身體機能虛性亢奮,消耗很大的緣故;陰虛之人容易面色潮紅,這是虛火上炎的表現;同時口燥咽乾,想喝涼的飲料,我們看到很多人特別喜歡喝涼東西,往往和他們的體質陰虛有關。

陰虛之人,會容易五心煩熱,這五心,就是手腳心,和心臟。陰虛的人手腳心夏天很熱,冬天也會冷,因為陰液不足,而心中熱,就會心煩。所以陰虛之人容易煩躁,尤其是夏天,心陰特別容易不足,所以很多人脾氣特別暴躁。

我們判斷心陰虧虛主要是心悸、失眠,虛煩神疲,夢遺、健忘,面色嬌紅,手足心熱,口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而數。

治療上以滋陰養血,補心安神為主,如天王補心丹。由於心陰靠腎水的上濟滋養,即水火相濟,故治療心陰虛證時,當佐以滋養腎陰的藥物。若心陰不足以抑制心火,容易導致心火亢盛證,而心火亢盛亦容易耗傷心陰,兩者互為因果。但心陰虛證屬於虛證,心火亢盛證屬於實證,陰虛火旺為本虛標實,治療時必須分清標、本而給予相應的方藥。

有問題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

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