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國內手機廠商各自研發手機操作好還是聯合研發好?

東方飛鷹王


谷歌在今天(5月20日)宣佈將暫停對華為手機中和“谷歌服務框架”相關的應用服務的支持,具體包括谷歌Play應用商店、Youtube、Chrome、Gmail、谷歌地圖的谷歌的官方APP。不過事情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嚴重。因為谷歌的Android系統是遵循開源系統(AOSP)協議的,根據開源協議,除了上述幾款谷歌自己的APP之外,華為手機仍然可以繼續運行Android系統的大部分功能。而華為手機的國行版本原本就不帶谷歌服務框架,所以目前谷歌與華為的合作暫停對國內的華為手機用戶幾乎沒有影響。

但是谷歌的這一做法,還是為國產手機品牌敲響了警鐘。畢竟Android系統是別人的東西,雖然受限於開源協議大家都可以拿來用,但是在海外市場,很多用戶還是依賴於谷歌服務框架的。比如Gmail除了谷歌自己的東西,還可以用來登錄各種社交APP,如果華為手機不能用谷歌框架,對海外市場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現在國產手機都非常重視海外市場,而且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除了華為之外,小米在印度市場已經拿下第一的份額,一加在美國市場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如果這些企業都遭到谷歌的限制,就會嚴重影響其海外市場的發展。

所以國產手機廠商使用自研的手機操作系統還是非常有必要的。至於是自己研發還是聯合研發,則並不是特別重要。但關鍵有一點就是,必須和Android系統一樣做到開源。因為只有系統開源了,其它手機廠商才敢拿去用,如果是像iOS那樣閉源的操作系統,雖然可以得很完美,但其它手機廠商是用不了也不敢去用的。

據說華為正在搞的“鴻蒙系統”就是基於Linux的,而Liunx本身就是開源系統,所以華為的“鴻蒙系統”應該也會遵循AOSP協議進行開源。這就意味著如果其它手機廠商如果願意,也可以把華為的“鴻蒙系統”拿來自己用,當然前提是必須保留“鴻蒙系統”的版本號,就好比現在的MIUI、EMUI都保留了Android的版本號。

而操作系統開源最大的好處還是可以快速建立生態環境,因為手機光有一個系統是不夠的,還得有可以在系統上運行的各種APP,比如微信、淘寶、頭條、抖音等。開源的系統可以加快應用開發者編寫APP的速度。而且只要所有手機廠商都用相同的系統,一款APP就可以同時在所有使用該系統的手機上運行,這樣一來系統的生態環境就會迅速搭建起來。

既然操作系統開源了,也就沒有必要搞“聯合研發”,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和尚喝水”的故事,一個手機系統如果所有廠商都參與進來,反而會因為各種細節末梢的東西延誤開發進度。現在國產手機操作系統可以說迫在眉睫,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浪費了。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單獨一個具有實力的廠商站出來,推出一款開源的,具有大部分基礎功能的操作系統,並制定相關的軟件應用開發標準。至於一些細節方面的功能,交給各個手機廠商深度定製就可以了。


貓眼看數碼


1、聯合研發更容易在短時間內做出易用的系統。

國內目前各個廠家都有自己深度定製的安卓系統,像魅族的Flyme、小米的MIUI、華為的EMUI以及OV自家定製的安卓系統。系統的開發不是短期能夠實現的事情,從一個系統立項到真正能夠使用需要三五年的時間,而在新系統開發過程中還不能放棄已有系統的更新,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但是,如果大家聯合開發一個系統就可以減少單個廠商的工作量。

2、系統的生態十分重要

即使某個廠家已經完成了系統的開發,且以投入市場,這個時期最重要的就是系統軟件生態的建立。一個用戶很少的系統,軟件開發商並不會積極迅速的進行軟件的適配,因為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假設軟件開發商開發IOS系統或者安卓系統的一款軟件可以供1億用戶使用,但是作為一個用戶基數很少的系統,軟件開發商花差不多的工作量開發一款軟件只能有10萬用戶。差不多的工作量換成你也會優先去開發和適配IOS或者安卓的軟件。這也是為什麼當時Windows Phone一直火不起來的原因,當時的Windows Phone軟件和遊戲實在是少的可憐,好不容易有適配的軟件更新也非常緩慢。

而國內廠家一起開發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夠緩解這一問題,憑藉各廠家的用戶撐起系統的活躍度,進而調動軟件開發者的積極性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

與開發相比,更難的是生態的構建。

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關注我們,我們也將持續更新更多數碼科技內容。


ByCool


謝謝您的問題。自主研發與聯合研發手機操作系統各有優劣,談不上誰更好。研發並不難,關鍵在於怎麼用。

兩種研發方式的主要優劣勢。華為、中興都在自主研發手機操作系統,據說華為系統備選名是“鴻蒙”,中國移動與浙大網新聯合開發基於Linux的手機操作系統,兩種方式都看不到商用,也看不到效益。自主研發手機操作系統的優勢在於“我的系統我做主”,知識產權與核心競爭力唯我所有,劣勢在於各自為戰、信息與資源無法共享,可能存在跟風炒作與資源重複投入。聯合研發手機操作系統的優點在於人力、技術等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劣勢在於利益平衡、產權劃分、責任分攤、風險共擔等方面很難皆大歡喜,可能人心不齊。


研發手機操作系統關鍵何在。第一,我國科技、互聯網企業都應認識到手機操作系統國產化非常必要、刻不容緩,並且積極參與手機操作系統研發,不能做旁觀者、局外人,不能唱反調、耍嘴皮,華為無疑走在了國內前列。第二,開發手機操作系統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不是對安卓系統簡單的二次開發,不是複製一個與流行操作系統雷同的系統,必須要有顛覆式的新思路、新技術。現在很多手機操作系統就是換個外殼、換個名字,產品缺乏競爭力,再這樣下去,就會滋生操作系統研發泡沫。第三,不管自主研發還是聯合研發,手機操作系統要技術過硬,中國移動與播思通訊曾經合作手機操作系統OMS,但是功耗大、發熱多、體驗差,沒有成功。 第三,因地制宜,提倡聯合開發。

研發以後怎麼才能普及使用。第一,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國家將大力支持智能終端的操作系統等軟件服務業發展,如果工信部牽頭,從上到下組織國內手機廠商、相關科技互聯網企業,形成合力,建設手機操作系統生態,聯合研發手機操作系統,這是最合理的方式。第二,國家肯定華為自主研發操作系統的做法,稱讚華為有“居安思危的戰略遠見、未雨綢繆的底線思維”,真正到華為操作系統推廣這一步,國家也會大力支持的。第三,包括華為,國產操作系統困難之處不在於技術,而在於內容和用戶,有了豐富的軟件和遊戲,就能吸引用戶買單,從而鼓勵APP廠商開發更好的軟件,這個良性循環需要一個切入點,就是開源,加快使用進程,只強調困難而不去磨合,是絕對行不通的。一旦華為手機操作系統真要啟用,華為、BAT等企業與用戶、國家之間,通過合作,推動自主操作系統的商用,不管以誰的系統為主,都要由點及面建立生態,這個過程需要時間,但不能拖延。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其實這個問題還是比較有意思的,是要讓操作系統百家爭鳴還是說是有一款大家通力合作的操作系統,我個人是覺得就目前的手機市場來說的話,各家肯定有各自的小九九,也就是說並不願意聚集在一起聯合研發一款操作系統,因為這樣就沒有所謂的核心競爭力了。




站在場外因素的影響之下,其實各家廠商是有可能進一步進行合作,因為國產廠商統一合作之後,以中國市場的體量來看,每年數億部的手機足夠影響,軟件廠商對於操作系統的軟件優化,迭代都會做得比較用心。

與此同時統一的標準對於軟件開發商來說也是一個比較好的事情,如果是百家爭鳴的話,那麼其實一些小的廠商根本就沒有機會,而軟件廠商們也要同時準備好幾個版本,這實在是增添了不必要的負擔。



相對來看的話,各個手機廠商聯合研發的話,也會避免很多問題,就比如此前,國內的手機廠商聯合對軟件系統層面的優化,這一點就是一次集體行動而帶來的效果,其實也是比較明顯的,這是有助於安卓系統趨向於iOS的規範化。

假如國產手機同時來研發這款操作系統的話,那麼首先在規範程度上就是比較高的啊,這才有趕超安卓或者是IOS流暢度的可能性。其次則是多家手機廠商聯合定製系統的話,其實能夠解決更多的操作問題,包括bug問題等等。



如果各家都研發一款操作系統的話,這就有點類似於攻城戰術中的多點出擊啊,這顯然不是城市攻堅戰的主要戰術,對於城市攻堅戰或者重大困難的攻堅戰中,絕對是集中力量攻其一點。

與此同時,在這些嘗試中我們已經做過太多次了,比如說中國移動就曾經修改過安卓操作系統,來發售自己的合約機,不過這操作系統,由於體量太小,包括體驗太差,沒有生態和軟件市場,很多用戶在購機之後,第1件事就是刷安卓操作系統。



可以看出各家如果都去研發操作系統的話,肯定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同時也容易被各個逐一擊破,而如果大家成立聯盟,創造一款操作系統的話,那麼這幾乎就是國產手機的標配,無論是在推廣還是使用方面,包括軟件的迭代和優化上都是有著巨大的優勢。


互聯網的放大鏡


首先說,Google只是停止了Google服務框架的支持。也就是Android系統可以用,但是無法使用Google自己的所有軟件,這對國內用戶並不會有什麼影響,因為個別原因這些服務本身多年前就不能用了。

可是,除了中國以外的市場基本上都會使用這些流行軟件,現在不能用了可能用戶就會考慮使用別的手機,僅此而已。

更應該擔心的是,美國對華為硬件上的封鎖。很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會造成設備性能下降嚴重的甚至無法生產的局面!


鴆鴆銪鷀


我可不想換一個品牌的手機就換一個系統


長島男爵


個人意見肯定聯合,但如何做到絕對公平就考驗智慧了。手機廠家和中國互聯網企業誰佔主導。互聯網企業也有不公平在系統賣廣告和自己軟件。所以非常考驗智慧。個人建議聯合開發一個底層。,共同一個軟件下載地址。審核權交又聯合單位。廠家可以在底層自己開發。這樣可能感覺通用點。而外國軟件企業也可提交這個軟件商店。像蘋果一樣。開發者也可以收一定費用收費返還。基本就是將蘋果系統公開大家能用又可以解決安桌想解決的問題。國內肯定沒問題。而國外就要打通外國軟件開發者了。有錢收誰都不會決絕。


馮lemonzi


在目前受到美國強力打壓之下,如果單個企業無法短期內研發出相對完善的系統,建議舉國一致,集百家之強,走共同研發之路。


岩心34384305


聯合好啊,各用各的系統就亂啦。


zhiqiang與你分享


為什麼這麼想,難道不知道集體的力量更大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