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曾經毀林開荒,如今變成一個擁有26000畝華山鬆的村莊


寅街鎮瓦哲村,一個擁有26000畝華山松的村莊,現已碩果累累,千萬個華山松包已蛻變為千萬個華山“金包”。

曾經毀林開荒,如今變成一個擁有26000畝華山松的村莊

“我們家從1994年種植華山松到如今已二十多個年頭了,以前連吃飽飯都成問題,如今60多畝的松林,每年都是大豐收,光去年就產了3噸松子,掙了6萬元,日子越過越好。”瓦哲村委會大村村民李華興奮的說道。

曾經毀林開荒,如今變成一個擁有26000畝華山松的村莊

說起華山松,得從上世紀90年代說起。

曾經毀林開荒,如今變成一個擁有26000畝華山松的村莊

瓦哲村黨總支書記李連昌

“這些華山松可不是自然長出的,而是當地村民在自家原先的‘輪歇地’種植後長成的。‘輪歇地’就是需要進行輪作的山地,例如,這裡有9畝山地,今年種3畝,明年3畝,後年3畝,這9畝地,得3年才能輪種一遍。面對貧瘠的土地、低下的生產力水平,往往廣種薄收,瓦哲人民一直處在溫飽線上難以致富。”

瓦哲村黨總支書記李連昌向記者介紹到。

面對惡劣的生態環境,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瓦哲村“兩委”看到種植華山松可產生的長遠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果斷踩住急剎車,在海拔2250米的地方劃了一條“紅線”,以一刀切的方式大刀闊斧開山種植華山松。

曾經毀林開荒,如今變成一個擁有26000畝華山松的村莊

曾經毀林開荒,如今變成一個擁有26000畝華山松的村莊

“當時種植的標準是紅線以上必須達到100%全覆蓋,大多數農戶是支持的,但仍有少數群眾,因為害怕承擔風險且牛羊不能再上山放養不願意,但我們也是下定了決心要克服一切困難一干到底,只能通過多次召開群眾會,到家中無數次的走訪動員,本著不放過一戶、不漏一畝的底線,直到把農戶‘逼上梁山’為止,才有瞭如今的萬畝華山林。”老支書李光說道。

從1994年到1999年,經過五年的艱苦奮戰,終於在高寒山上栽種下26000畝華山松,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如今,大荒山早已被鬱鬱蔥蔥的萬畝華山林海覆蓋,松子年產量可達160多噸,年產值達300多萬元,真正帶領瓦哲人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曾經毀林開荒,如今變成一個擁有26000畝華山松的村莊

上萬畝的華山松,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松包成為了當地群眾的“金包”,且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並駕齊驅。不僅每年都能迎來盛果期,面對今年的持續旱情,也絲毫不受影響,反而市場供不應求。

曾經毀林開荒,如今變成一個擁有26000畝華山松的村莊

曾經毀林開荒,如今變成一個擁有26000畝華山松的村莊

瓦哲村委會主任李林寶

“不需要管護,我們只管收果就行了,一個松果價值兩三塊,一棵華山松也是掛著幾百上千塊錢。” 瓦哲村委會主任李林寶笑容滿滿的說道。

曾經毀林開荒,如今變成一個擁有26000畝華山松的村莊

“如今,生態好了,林下產業也發展起來了,每年生長的野生菌也比以前多了,這裡盛產的松茸、牛肝菌很受消費者的喜愛。雖然群眾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們還得往長遠的方向考慮,瓦哲海拔較高,四至八月氣候清爽怡人,萬畝的華山松,又形成了一個天然氧吧,下一步我們將發展鄉村旅遊,推動鄉村振興。”面對瓦哲的未來,李連昌信心滿滿。

文圖 |李玉婷 莽曉蓉

審核 |馬曉燕

終審 |向曉英

簽發 |李武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