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韶關3區2市5縣城區衛星圖,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韶關3區2市5縣城區衛星圖,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湞江區,武江區

1.湞江區,廣東省韶關市市轄區,位於韶關市區東北部,武江、北江以東,東、南接曲江區,西臨武江區、樂昌市,北連仁化縣,是韶關市轄三區之一,現轄5個鎮5個辦事處,全區土地面積572.1平方千米,2017年末全區戶籍人口32.54萬人,常住人口53.54萬人。

2017年,完成生產總值229.37億元,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7.01億元、34.5億元、187.8億元。

2.武江區,韶關市市轄區,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區西部,因珠江水系北江上游武江流經境內得名,俗稱“河西”。東以武江、北江為界,南與曲江區接壤,西、北與乳源瑤族自治縣毗鄰。境內可通航為Ⅶ級航道,河段通航能力為300噸級船舶,可直達珠江三角洲及連接西江水道。區域交通便捷,南通廣州,西連瑤山,北上京湘,東至梅汕。隨著韶關市行政中心西移以及芙蓉新城的啟動建設,武江區已成為韶關市發展的新城區,區位優勢日益明顯。

武江區現轄2個街道辦事處、5個鎮,區人民政府駐新華街道惠民南路。2017年末全區常住人口31.63萬人,轄區總面積682平方公里。

韶關3區2市5縣城區衛星圖,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曲江區

曲江區,韶關市市轄區,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區南部,地處粵北中部、北江上游。曲江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曲江是13萬年前人類祖先“馬壩人”繁衍生息之地,是4000多年前“石峽文化”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古老文化的搖籃之一。自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縣,曲江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悠久歷史。鍾靈毓秀的曲江,曾孕育出唐代名相、“開元盛世”的功臣張九齡,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北宋名臣餘靖,以及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貢獻的清代文學家廖燕等一批歷史文化名人。

曲江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是珠三角資本擴散和產業轉移的連綿區,是泛珠三角經濟輻射內地的戰略通道,連接長三角經濟圈和珠三角經濟圈。韶關是全國交通樞紐城市,而曲江則是樞紐城市的樞紐點。

曲江自然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被譽為“有色金屬之鄉”和“中國溫泉之鄉”

韶關3區2市5縣城區衛星圖,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樂昌市

樂昌,廣東省轄縣級市,韶關市代管。地處南嶺山脈南麓,粵北邊陲,毗鄰湖南,是珠三角輻射內地和內陸各省區進入廣東的“橋頭堡”,素有“廣東北大門”之稱。市域總面積2419平方公里,市政府駐樂城街道,下轄16個鎮、1個街道、2個辦事處。

樂昌已有1500多年建縣史,素有“千年佗城”美稱。南齊初年,析曲江縣地置靈溪縣;南朝梁天監七年(公元508年)正式建縣,時稱梁化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境內有樂石、昌山兩山而改稱樂昌縣;1994年撤縣設市(縣級)。樂昌花鼓戲、漁鼓說唱、九峰山歌、三溪青蛙獅被列入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樂昌素有“楚粵孔道”之稱,西京古道途經境內,曾是粵鹽及其他商品南來北往集散地。現有京廣鐵路、京廣高鐵、京珠高速、樂廣高速、107國道、省道248線縱貫境內。京廣高鐵樂昌東站已於2017年5月投入運營,樂昌到廣州僅需1小時,樂昌正式融入珠三角“一小時經濟圈”。

韶關3區2市5縣城區衛星圖,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南雄市

南雄,廣東省轄縣級市,韶關市代管,地處廣東省東北部,大庾嶺南麓,毗鄰江西,全市總面積2326.18平方公里,轄17個鎮、1個街道,市人民政府駐雄州街道,戶籍人口48萬。自古是嶺南通往中原的要道,是粵贛邊境的商品集散地,史稱“居五嶺之首,為江廣之衝”、“枕楚跨粵,為南北咽喉”。

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置湞昌縣,南漢乾亨四年在湞昌縣置雄州,宋開寶四年改為南雄州,明洪武元年置府,清嘉慶十二年改為直隸南雄州,民國時改為南雄縣,隸屬廣東。1996年撤縣設市,隸屬廣東省。

南雄是“中央蘇區縣”、“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中國“黃煙之鄉”、“銀杏之鄉”、“恐龍之鄉”、“特色竹鄉”、“姓氏文化名都”,還是廣東省“文明城市”、“衛生城市”、“歷史文化名城”、“林業生態縣”。是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

2016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8.4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8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5.5億元。經濟綜合發展力位列全省28個山區縣(市)第四。位居韶關市(縣市)第一。2018年10月22日,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韶關3區2市5縣城區衛星圖,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仁化縣

仁化縣隸屬於廣東省韶關市,地處南嶺山脈南麓,廣東省北部,位於東經113°30′-114°02′,北緯24°56′-25°27′,縣境東西長47.3平方公里,南北寬44平方公里,總面積222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70%,丘陵20%,小平原10%。轄1個街道、10個鎮、125個村(居),縣人民政府駐丹霞街道,2018年末常住人口21.18萬人。

仁化縣歷史悠久,南朝齊年間(479-502年),始建仁化縣,距今1500多年。因“尉佗自王南越,築仁化城,後為仁化鄉。唐垂拱中置縣於仁化鄉之走馬坪,因以仁化名縣。”仁化縣是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景區、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地質地貌自然保護區(丹霞山)的所在地。境內有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錦江與湞江交匯後流入北江匯入珠江,是連接珠三角和內地的“橋頭堡”。

2018年,仁化縣地區生產總值(GDP)118.79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49億元,增長6%;第二產業增加值46.61億元,增長3.6%,第三產業增加值53.69億元,增長6.2%。

韶關3區2市5縣城區衛星圖,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新豐縣

新豐縣,廣東省韶關市轄縣,地處廣東省中部偏北、韶關市南端,五市交匯處廣州、韶關、清遠、惠州、河源,歷史悠久,區位優越,生態優美,資源豐富,是韶關地區主動融入珠三角加快發展先行區。

新豐縣總面積2015.2平方公里(其中縣城建成區9.6平方公里),林業用地面積252.3萬畝。全縣總人口26.22萬,轄6個鎮、1個街道,141個行政村、16個社區居委會,縣政府駐豐城街道。

新豐縣早在南齊武帝永明元年(483年)建置新豐縣,取“物產豐富”之意,屬廣州南海郡。此後,縣名曾用休吉、長寧等,先後隸屬循州、龍川、惠州、廣州等,1988年1月劃回韶關市管轄至今。

新豐縣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是韶關市唯一一個與珠三角接壤的縣區,距離廣州僅150公里、深圳180公里。廣東重要出省通道——大廣高速已建成通車,經大廣高速1.5小時可直達廣州,是廣州市的黃金郊區。

新豐縣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東部為九連山脈,西部為青雲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國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縣、廣東重要的生態屏障、廣東省林業重點縣。新豐是廣東省東江流域重要支流新豐江的源頭,新豐江水庫萬綠湖主要水源地,優質的水直接惠澤廣州、深圳、香港等千萬民眾。境內林木蔥鬱,植被繁茂,森林覆蓋率高達80.80%,在全省縣級排名第四。空氣質量優良率達100%,飲用水源地水質達國家Ⅱ類水標準。

韶關3區2市5縣城區衛星圖,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翁源縣

翁源縣,隸屬韶關市,位於廣東省北部(粵北),韶關市東南部,北江支流滃江上游。東靠連平縣,南鄰新豐縣,西挨英德市、曲江區,北依始興縣、江西省,總面積2175平方公里。下轄龍仙、江尾、壩仔、周陂、官渡、翁城、新江等七鎮和鐵龍林場。2018年年末戶籍人口420457人。縣城設在龍仙鎮。

公元554年梁朝分湞陽縣地置翁源縣,元初併入曲江縣,公元1303年復置,是廣東歷史上最早建制的16個縣之一。

初步核算,2018年實現生產總值103.2億元,增長9.7%,增速全市排名第一,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分別增長4.7%、11.9%和11%,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22.0:24.4:53.6 。

韶關3區2市5縣城區衛星圖,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乳源瑤族自治縣

乳源瑤族自治縣,廣東省韶關市轄縣,位於廣東省北部、韶關市區西部,東鄰韶關市武江區,西連清遠市陽山縣,南毗清遠英德市,北與樂昌市接壤,西北角與湖南宜章縣相依,是廣東省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之一。

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置乳源縣,因縣北豐崗嶺溶洞盛產石鐘乳,洞中有源泉流出而得名,1963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乳源瑤族自治縣。全縣總面積2299平方公里,轄9個鎮,115個村(居)委會,1071個自然村。截至2017年底,全縣戶籍人口22.66萬人,其中:鄉村人口15.36萬,瑤族人口2.44萬。乳源是老撾、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和美國、法國等歐美過山瑤的祖居地之一,被譽為“世界過山瑤之鄉” 。

2017年,全縣地方生產總值83.6億元,增長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