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電影《葉問4》:葉問的四個角色

在電影《葉問4》裡面,葉問扮演了四個角色,父親,師傅,傳道者,習武之人,仔細分析,這四個角色其實是互相連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撐起了這麼一個複雜的角色。

父親

電影是從父親這個角色開始說起的。

葉問經常教別人打拳,卻教不好自己的兒子,這很讓他傷心,困惑。


電影《葉問4》:葉問的四個角色

甄子丹飾演葉問

兒子在學校和人打架,不好好學習,一心只想學習打拳,像父親一樣。

然而,葉問很不開心,他希望兒子能夠好好讀書,甚至希望把他送到美國去讀書。

這裡面有父親的考慮,自己一輩子都在練習打拳,教別人打拳,理解裡面的辛酸苦辣,也品嚐過其中的各種艱辛,自然希望孩子能夠用功讀書,有一番更為廣闊的天地。

於是,電影從葉問父親這個角色談起,從他對兒子的不理解,他對兒子的一廂情願,於是,他來到了美國,決心為兒子找到一個好學校。

正是這趟美國之行,讓他在別人家的故事中,真正明白了兒子,理解了兒子,於是,回來後教他打拳,把一生所學教給他,用心培養他。

父親的角色從開始一直到電影結束,始終伴隨著葉問,這裡給他出了個難題,他去美國尋找答案,最後帶著答案歸來,電影結束。


電影《葉問4》:葉問的四個角色

陳國坤飾演李小龍

師傅

葉問是李小龍的師傅,李小龍在美國參加空手道大賽,想邀請葉問過去看看,並派美國徒弟來給葉問送來機票。

葉問正好想去美國給兒子找個好學校,於是,他坐著飛機來到了美國,在現場觀看徒弟的比賽,並在餐館裡看到徒弟如何一一打敗前來挑戰的美國人。

在這裡,這兩個角色合二為一,既是為兒子而來,也是為小龍而來,小龍也像是他的孩子,從他的眼神裡,能夠看到這種期盼,欣慰。

師傅這個角色,也讓葉問看到了更多的人在學習詠春拳,尤其是很多外國人也加入其中,他看到了這種傳播的價值,以及中華功夫的發揚光大。

葉問經常說一句話:“徒弟選擇一個好師傅,固然困難,但師傅選擇一個好徒弟,更加困難。”

無疑,李小龍是他的好徒弟。正是葉問的精心傳授,耐心指導,才讓李小龍從一個巷戰少年,成長為一位武學大師。


電影《葉問4》:葉問的四個角色

吳建豪飾演赫文

傳道者

這個角色中,包含了兩重含義,葉問既是對於詠春拳這一武術技藝的傳道,傳授,還有對於中華功夫,中華文化的一種傳播,推廣。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

電影裡,葉問初次見到中華總會會長萬宗華,他是一個相對保守的人,對於葉問以及李小龍把功夫傳給外國人持不同意見,葉問和他解釋,表達了他自己的主張以及想法。

赫文這個人物形象,身上有兩個特點,一個是他把詠春拳,中國功夫,木人樁在美國軍營的推廣,希望用這種方式,讓更多的人瞭解到中華功夫,其實,這也是一種傳播,推廣的方式,軍隊的影響力是很強的,如果軍人都按照這個來練習,那麼,再加上平日裡,李小龍等開的武館,對於普通人的講授,教學,那麼,中國功夫發揚光大也就指日可待。

此外,他身上還有一個特點,不容忽視,那就是他運用攝像設備,對於詠春拳,中國功夫的拍攝,記錄,研究,傳播,這點也至關重要。

李小龍到美國發展後,正是通過電影這一大眾傳播媒介,讓詠春拳,中國功夫,傳播到了世界各地,讓更多的人瞭解到了它。


電影《葉問4》:葉問的四個角色

葉問

習武之人

在電影裡,葉問看到不公正的事情,出手一共有3次。

第一次,他在校園裡,看到一群小混混起伏小女孩若男,他出手了,簡單教訓了他們,併為此讓自己的左手受了傷。

第二次,在中華總會的中秋晚會上,美國海軍陸戰隊空手道教練哥連前來挑戰,打傷了多名師傅,這時,葉問出手,教訓了他一頓,讓他見識到了中國功夫的厲害。

第三次,在中華總會會長萬宗華被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打傷後,他再次出手,並說出那句話,“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我一定要站出來,這是習武之人的初心。”

可以說,這個角色裡,是他學習武術的初心,也是他這麼多年來,一直銘記的,實踐的初心。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環境,碰到什麼樣的對手,他始終秉承這樣的初心,從未改變。


電影《葉問4》:葉問的四個角色

甄子丹在電影《葉問4》中,將這四個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非常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這部電影是《葉問》系列的完結篇,也是為這個電影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從最初的葉問開始習武,打日本人,打小混混,再到現在的打種族歧視者,都能夠看到葉問系列始終在圍繞一個主題,那就是作為一個習武之人,到底為了什麼而去打?學習武術,受累受苦,到底是什麼什麼?

從這些電影裡,我們能夠看出,每次和葉問打鬥的人,無論是日本人,美國人,還是小混混,還是那些有著一定地位的人,他們也都是習武之人,他們練習武術,有了武力,用它來做了什麼呢?是伸張正義,還是炫耀武力?是鋤強扶弱,還是逞強用強?是保護自己,保護弱者,還是仗勢欺人,飛揚跋扈?


電影《葉問4》:葉問的四個角色

每個習武的人,都有力量,異於常人的力量,但是,這股子力量,要把它引向何處,變得更為重要。這既是習武之前的初心,夢想,也是支撐他練習武術的動力,源泉,更是掌握武術後,容易忘記,需要一直提醒,不要忘記的東西。

無論作為父親,師傅,傳道者,還是習武之人,都不能忘記這個,也要把它教給每個後來人。

雖然這個系列電影完結了,但是,它也在時刻提醒習武之人,或者每一個正在習武,或將要去走上習武道路的人,無論走得再遠,都不要忘記自己習武的初心。無論走到何處,遇到不公正的事情,都要站出來,伸出你的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