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清朝人口為什麼能在道光年間達到4億?

北冥說史


道光帝任皇帝的時候,清朝已經作為一個大一統王朝,長治久安的發展將近200年了。只要沒遇到像金朝滅亡北宋那樣的災難性事件,基本上每個大一統王朝在和平發展1、200年後,都會出現人口膨脹的現象。接下來便會發生因人口過多而發生人地比例失調、人均資源下降、流民增加等破壞社會穩定的情況,也就是我們經常談到的“馬爾薩斯陷阱”。而道光時代的清朝正處於其人口的巔峰時期,馬爾薩斯陷阱還沒有展現其最具破壞性的一面(不等於說完全沒有馬爾薩斯陷阱,乾隆時期,流民現象就越來越嚴重。嘉慶即位後更是爆發了規模宏大的白蓮教起義)

當然,即使每個大一統王朝的盛期都會出現人口膨脹的現象,道光時期的4億人口仍然是相當歎為觀止的數字,因為以前的王朝盛期,人口數也沒有擴張到這種局面。因此,如果想弄明白為什麼道光時期中國人口數會膨脹到4億,就不能僅從“王朝循環論”的角度來看待,將其完全歸因於道光正處於王朝盛期,而是要注意清代的獨特性。

在餘孽君看來,我們可以從以下三種思路來看待這個問題:

1、清代獨特的帝國管理體系,使其疆域極其廣闊

在清朝,中央政府控制的不僅僅是關內漢地以及一小部分西域,而是包括蒙古、滿洲、新疆、西藏在內的廣大地區,其控制地域範圍比新中國還有之過而無不及。其中的不少地區,其它封建王朝都沒有長時間穩定的控制過,因此統計人口數時,控制地域更加廣泛的清朝自然佔優。

而清朝之所以能控制如此廣袤、多元的地域,得益於其獨特的帝國管理模式。一般來說,帝國對邊疆地區的控制有一個難題:如果控制力度過大,不但要耗費大量行政成本,還會導致邊疆的反抗,而控制力度過小,則會導致邊疆地區發展除離心傾向。清朝的帝國管理模式則成功尋找到一種平衡:在帝國邊疆的各個部分都派遣中央官員,這個官員有權決定地域內一切大事;與此同時,在地方上允許各個民族按照以前的生活方式進行自治。這樣,清政府可以在不惹怒邊疆地區民族的情況下,保證邊疆地區的向心力。

2、全球貿易體系的建立為清代注入了相當重要的經濟活力。

自16世紀由歐洲繞過非洲到達亞洲、以及由美洲西岸直達亞洲的新航線開闢後,一套覆蓋全球各個大型經濟體的全球貿易網絡出現。在古代與歐洲交流甚少的遠東地區也得益於這個貿易網絡,中國出產的瓷器、茶葉是歐洲與美洲市場上相當受歡迎的商品,而歐洲商人卻拿不出什麼能吸引中國消費者的產品。因此,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在國際貿易上常常處於出超狀態,大量貴金屬湧入中國。這些貴金屬作為貨幣,加快了中國的農業產品商品化、市場化的程度,很多農民願意為了獲得更多貨幣而擴大農業生產規模,這無疑提高了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使人口上漲。

全球貿易還引發了另一個趨勢:物種大交換。貿易網絡的建立,不僅僅使商品流通速度加快,還促成了物種的交流。在全球貿易網絡出現之前,番茄、土豆、玉米、番薯等農產品只在美洲被種植,歐亞大陸難以找到它們的蹤影。貿易網絡出現後,商人們把這些農產品以及其種植技術帶到了歐亞大陸之上。玉米、土豆、番薯等作物容易成活,適合批量種植,當清朝時期的中國廣泛引進這些農作物之後,中國的糧食產量大大增加,能填報更多人的肚子,從而提高了人口數。

3、清代實行的攤丁入畝政策使百姓不會再隱匿人口

中國古代的稅主要有兩種,一是按照人頭或戶徵收的人頭稅(戶稅),二是按照財產徵收的田稅或商業稅。除此之外,每個人還需要按照法律服徭役(參軍或是為政府幹活)。在這種情況下,有很多農民不願意交納人頭稅,也不願意服徭役,他們常常將自己的土地獻給大戶人家,請求大戶人家幫助自己隱匿戶口。於是,歷朝歷代都會出現數量龐大的黑戶。

不過,稅制並非一成不變,隨著人口結構、基層組織形式、生活方式的改變,各朝政府都會改變收稅法。中國古代稅制改革的趨勢便是,由按照人頭或戶徵收,漸漸走向按照財產量徵收,同時把徭役換算成稅款。唐朝宰相楊炎廢除了按照“戶”徵收的租(田租)和庸(絲綢),改行按照土地佔有面積進行徵稅的兩稅法,但保留了按照人頭徵收的丁稅以及徭役;張居正的稅制改革將徭役換算成銀兩,加入丁稅之中。

到了清朝時期,康熙與雍正又進行了一次稅制改革:“攤丁入畝,永不加賦”。此項改革的內容是,按照1711年統計的人口數計算應當徵收的丁稅,並將這個數額平攤到土地稅之中;與此同時,每年應按人頭徵稅的丁稅不再加徵,全部按照1711年的數字進行徵收。這項改革意味著按照人頭徵收的丁稅徹底被廢除,今後只會按照財產徵稅。

既然不再徵人頭稅,也不用服徭役,那老百姓就沒必要像以前那樣隱匿人口了,反正自己家裡有多少人,要交納的稅也是一樣的。於是,在攤丁入畝的政策下,過去的“黑戶”紛紛登記為正式人口。因此,當清政府統計清朝總人口時,統計結果包括了以前的王朝無法統計的黑戶人口。

以上三個原因,使道光時期的人口達到了驚人的4億。


啟蒙時代的餘孽


這件事兒要是追溯起來,那咱們得感謝三個人,一個是意大利的哥倫布,一個是明朝時候的鄭和,還有一個,那就是雍正(第4條會講到)。

15世紀末的時候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才有了後來玉米、馬鈴薯(土豆)這些高產農作物的全球性傳播,包括傳向亞洲的中國;三寶太監鄭和七次下南洋,對於這個問題的意義在於,使得後來的東南亞國家與中國之間的海上航線趨於成熟和穩定,為後來這兩個地區的人員流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這種人員流動的其中一個結果就是:把紅薯這種原產於美洲的神奇農作物從呂宋(菲律賓)帶到了中國,這可真是一大福音。

這樣一看,道光年間的人口能夠達到4億的背後支撐原因就躍然紙上了,當然這是經濟溫飽層面的,那就是玉米、馬鈴薯、紅薯(番薯),這些農作物可以在以往不適宜種植莊稼的高寒地區生根發芽,養活百姓,比如東三省,比如河北,比如陝西北部等等。範圍再說的大一點兒,在秦嶺、淮河以北的幾乎所有平原地帶,這些個農作物,都能生長,都能養活人,就是這麼任性。

再往回說,清世祖(順治帝)1644年入關進北京城的時候,當時的全國人口大概是在1400萬左右。明朝末年全國的總人口大概是1億,經過李自成起義和明清的混戰,光是戰爭就打掉了8600多萬的人口,可想而知在古代封建社會農耕文明為主導的中國大地,戰爭對人口的摧殘是多麼的嚴重。當然不僅僅是明末的戰爭造成人口銳減,以往的歷朝歷代,但凡是有重大戰爭發生的,都會伴隨著全國性人口的減少,這是客觀規律使然,歷史就是這麼發展過來的。

清朝入關,在經過了“康乾盛世”的繁榮之後,到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全國人口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達到3億9100萬+,不過150餘年,人口增加了3.77億,這簡直是幾何倍數的增長,在這背後,除了國家政治穩定、較少大規模的戰爭(平三番、收臺灣消耗了部分人口)這些政治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主要經濟作物來源的改變。

1-16世紀中葉,番薯傳入中國,17世紀初,土豆、玉米傳入中國。

相對於靠天收成的糧食作物,比如大米、小米、小麥,一旦遇到由自然因素導致的人類不可控的乾旱、蝗蟲等自然災害,那隻能是望天興嘆,只能是坐等著吃朝廷的救濟糧了。但是這些外來傳入的經濟農作物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這個風險,番薯、土豆長在地下,只要不是土地極度乾旱,收成應該不是問題,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至於玉米,雖然需水較多,但相對於其他的一般農作物來講,需水量並不太高,比大麥、燕麥的耗水量要少。再一個,玉米有著比較強大的根系,能充分利壤中的水分。在處於溫度高,空氣乾燥的環境時,葉片會因為應激性向上捲曲,減少蒸騰面積,使水分的吸收與蒸騰適當平衡。最主要的是,玉米對土壤要求也並不十分嚴格。有了這些因素的集合,即便是在西南地區的一些山地和丘陵地帶,玉米也能夠得到大面積的種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西南自古多荒蠻的自然狀態,利用有限的地形地貌,養活比以往更多的人群。

2-再一個原因就是中國傳統的傳宗接代思想

儒家思想主導下的中國古代社會,向來有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諄諄教誨。戰爭時期,農戶家裡的男丁要充軍打仗上前線,生死不可知,生男生女的重要程度分的也就沒有那麼厲害,更有甚者還發出“信是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的感慨,這其實反映的也是對戰爭的痛恨和對生活的無奈;和平時期,不過是農民還是官宦家庭,那都是極度渴望家裡的下一代裡面,男孩多多益善,一來不能斷了祖宗傳下來的香火,二來,光宗耀祖還能有個指望,因為本身家族觀念就是中國人刻在骨子裡的東西,皇家如此,百姓家,也是如此,這樣的話,但凡是家裡沒要到兒子的,那就是繼續往下生,生得男孩為止。這一來二去,全天下都是這樣,人口的增加就是必然了。

3-第三個原因就是清朝的疆域問題,國強地廣,能夠養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滿清從1644年入關,到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完成全部的統一,用了115年的時間,歷經四帝。

1644年——1683年 初期整合,收復臺灣

1684年——1691年 平定噶爾丹叛亂,將蒙西納入版圖

1692年——1724年 整合青藏高原諸部

1725年——1759年 統一的多民族的大清帝國遂成

看一下清朝的疆域,西至蔥嶺,南至曾母暗沙,北到外興安嶺,西北是巴爾喀什湖,東北是庫頁島,總面積達到1380多萬平方公里,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想必大家心裡都有數吧。對比一下現在的960就知道了。

如此龐大的地域面積,就直接意味著有極度豐富的自然資源,意味著清朝時期有著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寬廣的耕地面積,加之一些外來農作物的落地生根,單位平方公里的可耕地能養活的人群數量,自然也是以往的歷史時期不能夠相比的。

再者說,地域大了,可利用的資源多了,農民可以謀生的渠道和手段較之以往也就多了,不至於像以前一樣單單只是依靠種地。當然了,大部分的農民還是種地,畢竟有資源的,要麼是沿海,要麼是山林。

4-上面提到雍正,他對這件事的作用在於從制度上為當時人口的增加提供了更加保險的保障,

“攤丁入畝”賦役制度的實施,直接導致人口的爆發式增長,減少了農民的經濟負擔,個人的生活成本,比之以前,大幅度降低,瞞報漏報人口的現象也就杜絕了。

“攤丁入畝”,說白了就是廢除了以前的“人頭稅”,對老百姓只徵土地稅,按照畝地的收成繳納一定比例的稅賦。以前的情況呢,是你作為一個人只要是你活著,哪怕什麼也不做也要交稅,不管你老百姓願意不願意,至少國家政策是這樣規定的,那就必須得交。等到雍正時期新的制度實行起來,對於老百姓來講,算是翻身農奴把歌唱了,窮苦的老百姓不用再依靠大地主照樣能夠有地種,有衣穿,溫飽問題解決了,後顧之憂解決了,剩下的,大概就是生孩子了吧。

不過話說回來,生孩子這種事兒,還是得自己願意。國外對於生孩子給予補貼的國家大有人在,可架不住人家不想生啊,你說氣人不氣人。而中國人呢,終究還是傳統。


以上,各個方面的因素吧,嘉慶以後到了道光一朝,人口就破4億大關了。

不過中間經歷白蓮教起義,人口又銳減了兩三億,又經過幾十年,到了道光晚期,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前,人口又恢復了,4.3億。

後來經歷太平天國,又一下給打沒了。

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情況。也不一定全部正確,大家看看就完了。


不知周禮


滿清人口在1840年鴉片戰爭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4億,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在當時所有世界上所有國家中,中國的人口是世界第一的。而在明朝末年的時候,據當時的統計人口大約是1億,所以有很多滿清的粉絲就說清朝多麼多麼好,明朝多麼多麼惡劣。

我覺得事實上在明朝末年的時候,人口也不僅僅只有一個億,當時統計人口是一個億,主要是納稅的人口,因為明朝的時候是根據人口納稅,所以當時出現了很多隱瞞的人口。隱瞞人口這種現象在歷朝歷代都有,所以明朝當年也不是什麼稀奇。只不過據歷史學家估計,在明朝末年的時候,人口應該大約是2億左右,而不是通常意義上人們所認為的一億。

後來經過滿清幾百年的發展,再加上滿清改革了稅制,所以不再以人口來納稅,自然人們就用不著再去隱瞞人口了。滿清時代人口增長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高產食物的引入,最主要的就是土豆,玉米,地瓜這幾種高產物質。事實上在歐洲當年也是如此,歐洲的人口很多年都固定在一個數值範圍之內,一直到了美洲土豆的引入,才使歐洲人口出現了迅猛的增長。

要知道中國以前傳統的糧食,例如大米,小麥等,這些對土地的肥沃程度,還有水土的要求都比較高,一旦哪一年風不調雨不順的話,就會出現欠收,那樣國家就會導致大面積的譏荒。在古代糧食欠收出現饑荒,饑荒最後導致王朝不穩,繼而引發農民起義,導致王朝更替,這是中國古代幾乎繞不開的一個局。

而玉米土豆這些物種對土地的要求不高,即使在非常貧瘠的土地上,即使沒有什麼雨水都能夠長得不錯,並且畝產量非常高,畝產的數值幾乎是大米和小麥的好幾倍。在很多穿越小說中,都提到了主人公去利用玉米土豆這些物種,從而實現糧食大豐收。不過這些物種事實上在明朝末年已經引入中國,但是它們在中國的土地適應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不是剛引入就能夠實現高產的糧食。而明朝當時出現了天災人禍,沒有來得及等待這些物種適應中國的土地,從而產生高產的糧食就滅亡了。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與社會環境、社會制度和當時的科技水平有關。

清朝道光年間,人口突破了四億。原因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一,清朝的社會環境基本上是平穩的

清初時,由於削藩和吳三桂打了一場局部戰爭。平定臺灣時,和臺灣的鄭氏集團的打鬥也屬於小戰。另外還有平定邊疆的騷亂等。

除了平定吳三桂時的困難大一點。其它的局部戰爭消耗不大,沒有動搖到大清國的根基。

到了康熙帝的中年時期,天下太平,基本上就沒仗可打了。此後接近二百年的時間,清朝的社會環境是平穩的。

滿族是個遊牧民族,靠弓馬打下來的天下,對此歷代皇帝的頭腦裡都很清醒。為了江山的穩固,歷代皇帝們積極吸取歷史上的經驗與教訓,精勵圖治。因此,歷史上對他們的評價也很高。

康熙就是個勤政皇帝的代表。

中原一帶是主要的產糧區,但苦於黃河、淮河的泛濫成災,經常顆粒無收。康熙曾派人治好了洪災,為產糧區的豐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直到鴉片戰爭,清朝的社會環境基本上是穩定的。這是有利於人口增長的因素之一。

二,清朝在管理制度上取消了人頭稅

按人口納稅起源於商鞅變法。比如,家裡有五口人就納五個人的稅。這項制度看似很公平,其實是極不合理的,執行起來後有很大的缺陷。

清代之前的明代也是釆用的這個制度。為什麼說它是不合理的呢?你想,佔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和種地的長工,誰的收入多?答案自然是地主的收入多。

大家收入不同,差別很大,在按人口一樣去交稅,結果窮的就越來越窮。難以餬口,自然也養不住孩子,也不想多生。

康熙之後的雍正就大膽地廢除了這條人頭稅,並且生下了孩子還給田種。這相當於是鼓勵生育,到了乾隆時,全國人口已達三億多了。

三,人口與科技水平也有關

人口增多,養活這麼多人,需要吃的東西也多。這就要求同樣的土地能多產出吃的東西來。

當時就引進了國外的番薯,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緩解了吃的危機。

關於種子的引進,還有個有趣的民間傳說。說外國人想捉弄我們中國人,就故意送來了辣椒種子。

中國人種出辣椒後,一嘗辣的吃不下去。有人想到了自然界中是一物降一物,試了很多東西后,發現豆類是辣椒的剋星。

辣椒炒豆粒,辣椒炒豆腐這些菜就出現了。故事的真假已無可考據,卻說明我們曾引進過外國的農作物種子。

高產作物的引進,緩解了糧食的緊張。

除了作物產量上的提高。清朝時的醫療水平也提高了,可以預防天花,西醫也逐漸被引進,這些也導致人口生存率的提高。

到了道光年間,人口突破四億。與當時的社會環境、社會制度和科技水平均有關聯。最根本的還是清朝時的社會制度,取消了歷史上的人頭稅。




風土揚


趣談答案:百姓人口暴增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1點是糧食大面積耕種,第2點是沒有較大戰役。

道光年間的稀罕玩意

如果大家能夠拿到整個清帝國人口的分佈圖的話,就不難發現,清朝時期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口都是處在一個緩慢穩步的上升階段。

而這樣的一個緩慢穩步的上升階段,短時間之內可能看不出什麼來,可是如果長久的時間堅持下去,將會出現人口暴增。

而這個4億人口,我們能夠在對應的歷史文獻,比如1840年的鴉片戰爭中能夠查閱一二。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當我們把時間一直往前延續,延續到明帝國時期,就不難發現,在明帝國時期的總人口可能也就是1億左右。

肯定會有人說,明帝國時期國土的控制面積比較小,所以明帝國的人數少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我們把明清時期的版圖拿過來看,在罕無人跡的西北,南方的南方這些區域同樣的人口稀少,而人口的稀密程度已經無法決定明帝國和清帝國兩國人口的綜合對比了。

所以我們能夠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在清帝國時期,整個清帝國的人口密度是極大的,尤其是在華夏平原和華南平原,華中平原。

1.土豆的引入。

土豆這種東西大家可能都吃過,畢竟現階段來看土豆也是最便宜的幾種蔬菜之一。

在清帝國時期,尤其是將土豆引入華夏並且大面積種植時,的確是解決了部分百姓飢餓感的問題。

因為土豆非常的神奇,土豆的神奇之處在於它的種植面積不需要特別的大,但是它的養成量非常的多。而且土豆本身就屬於果腹食品之一,吃土豆能夠緩解飢餓。

2.玉米的引入。

據傳說在很久之前,玉米是某個區域小部落裡面人民供奉的物品。

後期慢慢的傳播,傳播到了全世界,玉米作為一個高產量的物品,緩解飢餓是不成問題的。

3.其他物品的引入。

在整個清朝時期,得益於大航海以及世界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很多物品都可以傳播過來,而且在傳播過來之後,可以達到很好的果腹效果。

南北之間的部落衝突

在明朝時期,明帝國最大的敵人就是北方的蒙元地區。

可以說整個明帝國初期,中期和後期永遠是一部戰爭史,既然需要戰役就需要源源不斷的花錢,就需要源源不斷的犧牲。

當然在清帝國執政時期也有戰役,比如消除三藩,再比如西北地區的諸多戰爭。

但相比較而言,整個清帝國最為佔據優勢的就是和蒙元地區搞好聯繫。

蒙元地區和滿清之間可能會有某些矛盾,但這些矛盾成不了大氣候,雙方之間平安無事。

這樣的一種外在環境就足以讓滿清的子民放心大膽的生孩子,而且有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相支持的情況之下,孩子越來越多。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歷史研究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趣談唐宋元明清


其實,清朝是突然迅速漲起來的人口,當時在順治年的時候,發展到道光已經翻了好幾倍的人口,本來只有七千萬,突然猛增到4個億,要知道這才僅僅一百年的時間,這個數字讓人感到十分的驚訝,要知道,在清朝之前,人口最多的時候也就是明朝萬曆年間,人口也不過2億,那麼清朝突然猛漲的這麼多人口,而且僅一百多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們接下來分析一下原因,主要有三點。

首先第一點:農耕技術的發展,糧食產量提高了。百姓本來就是靠糧食活著嘛,所以糧食多了,自然人口就多了,家裡都窮的吃不起了,怎麼還會在生孩子?而且就算生出孩子,也大多數容易被餓死,人口自然就上不去,但糧食增長了就不一樣了,不過呢,一般五穀雖然能夠讓人們的營養跟上,但是光靠這個,是沒辦法讓所有人口吃飽的。

其實就是在新航路開闢後,加上明朝時期解除了海禁,所以國外很多的農作物到了中國,因此清朝就開始大面積的種植,這可是大大的提高了糧食的產量。要知道普通水稻必須得滿足熱量和水分充足兩大條件,所以這在兩廣地區是沒有辦法推行的,因此雙季稻的出現,讓水稻產量翻了好幾倍。

第二點:政府廢除人口稅,要知道當時在古代,賦稅就壓死百姓了,而且人口稅收就是按照家裡幾口人算的,這誰敢多生孩子啊?這種稅收持續了好長時間,地主家大業大,但是納稅卻不多,而貧窮人家,卻要納好多稅,所以人口也就下降了,貧富差距也越來越明顯,但是康熙時期就廢除了這一點,所以百姓們對於生孩子,再也不會發愁,人口自然就增長了許多。

第三點:醫療技術的提高,死亡率低了。要知道清朝作為我們最後的朝代,在醫療方面還是很先進的,主要是可以總結前面朝代留下來的經驗,相結合下來,醫療條件也就先進了不少,所以在人口暴漲的前提下,還能降低死亡率。

但是,就算人口提高了,照樣清朝內部還存在很多的問題,貪汙腐敗,重農抑商,最重要的閉關鎖國,導致被西方的鐵蹄踏入,實在是令人唏噓心痛!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網的觀點和立場。

聽覺有道周村驗配中心


題主這個問題,本人曾寫過一篇《清朝時期的人口爆發式增長》(見,2019年2月3日),文中粗陋介紹了清朝發展以及人口紅利帶來的影響。本次恰逢題主設問,正好做一補充。

首先,清朝人口在道光年間並非達到4億,而是達到了4.5億

清朝政府入主中原一直到結束期間,中國版圖上發生最大的變化可能就是人口密度的變化,一直在增加。

從更廣的範圍看,十五世紀和十六世紀,整個歐亞版塊無論東方西方,都在經歷人口的快速增長。新的糧食作物被引進歐亞大陸,特別是抗旱的品種,比如馬鈴薯、甘薯、花生等等。這些糧食作物的獲取,在饑荒發生時,人民不至於像之前發生大規模餓死。

處在歐亞版塊東方的中國,雖然在之後十七世紀經歷動盪,以及改朝換代。但人口在十七世紀後期開始迅速發展。

1700年清朝人口1.5億,1800年清朝人口3億,一直到1850年道光死去,清朝人口已經達到4.5億。

清朝人口爆發的幾個因素

首先,是死亡率的下降。

如同開篇所述,新的糧食作物進入中國。清朝政府官員,特別是地方官員大力推廣新型糧食作物(具體內容因本篇幅限制,我們另行闡述。)到內陸地區。這讓因飢餓而死的人大為減少。

另外,醫療技術的提高。曾經在中國肆虐的天花,原本死亡率非常高。十七世紀以來,新的“種痘”醫療技術開始普及,並且逐步得到控制。

醫療技術帶來的另一個福利,就是嬰兒死亡率的降低。道光年間的民間產婆,基本都已經完成了職業化的轉變,成為職業產婆。在清朝政府主導下,商業出版的醫藥宣傳手冊也開始推廣普及。

這些都為降低死亡率起到作用。

其次,大規模移民釋放了人口增長空間。

清朝人口增長的區域與歐世界其它區域不同,西方世界正值工業革命的時期,於是製造業所帶來的城市人口劇增。

而清朝政府正在大規模進行移民運動。清朝政府廢除明代禁止國民自由遷移的禁令,在西部新興地區提供相應的賦稅優惠政策,發放糧食種子,向移民低價租賃耕地牲畜。

比如,晚明張獻忠在四川大規模的屠殺,導致四川地區人口呈現“真空”狀態。清政府於是進行“湖廣填四川,江西填湖廣。”的移民政策。到1725年,四川人口中有將近70%-80%的人口不是本地人。道光年間四川人口中85%不是本地人。

另外,清政府的大規模移民活動還包括,新疆的農業移民政策、遼東移民政策、以及人口自發向山區、未開墾的荒地的移民。

這些移民一方面解決了人口稠密地區的密度稀釋,另一方面開墾荒地作為新的人口居住地。乾隆年間對新疆進行荒地開墾,到十九世紀末期,新疆已有360萬畝土地被開發。另一個例子,就是清朝政府在1668年開始進行的遼東移民,到1900年,從山東、河北移民到東北的人口有2500萬。

第三點,就是糧食產量的增加。

關於糧食產量的增長,在文中已有描述,一是新糧食作物的推廣種植,二是西部疆域以及東北地區帶來的移民墾荒。

但即便這樣,依然無法完全解決清朝人口增長帶來的糧食需求。在傳統糧食產區,清朝政府也開始進行深耕拓墾策略。從雍正開始,全國傳統產糧區就進行一倫一倫的拓墾運動。並且將拓墾土地的數量作為地方官員的年度考核。

當然,這些在傳統產糧區進行的拓墾運動,也直接造成相應區域的環境破壞。比如洞庭湖周邊的灘塗迅速變成良田,造成湖區儲水量減少,繼而影響到下游區域的防汛。

但總的來說,拓墾土地帶來糧食增收,是當時最為重要的政策。所以即便清朝人口如此爆發式的增長,卻一直沒有讓清朝人口人均糧食量減少。反過來說,清朝人口有增長的基礎。


綜上所述,清王朝時期,既恰逢世界人口增長大趨勢,又是清政府政策的有意而為之。如此回答,是否可為題主解疑?


叄牛不讀書


根據史料《清實錄》記載,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我國的人口數量為2010萬,而到了道光三十年(1850年),人口激增至4.1億。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在不到200年的時間裡,我國人口呈爆炸式增長呢?以下我來具體分析。

影響因素

我國古代對人口增長最大的制約因素有兩個,概括起來就是“天災人禍”。天災指的是各種自然災害造成糧食大幅度減產,災害導致的饑荒使得人口銳減;而人禍指的是國家處於分裂狀態時的內戰,或是抵禦異族入侵的戰爭,使得人口被大量消耗。有時候,天災和人禍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

對於人禍,只要國家政治清明,長期沒有大規模的戰爭,自然就可以避免,清朝在道光之前,正好經歷了我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也是持續時間最久的盛世——康乾盛世。在這一百多年中,自從三藩之亂後,我國就沒有大規模的內戰了,對外戰爭也更多的是在邊境或境外的小規模戰爭,因此這一時期可以說幾乎沒有人禍,國家的穩定促使人口持續增長。

對於天災,這個就是不可抗力了,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但是人力雖然不能對抗天災,卻可以解決糧食問題,只要沒有饑荒,洪水、大旱、蝗蟲、地震、龍捲風這些基本上不會對人口增速產生太多的負面影響。所以只要解決了糧食產量問題,就可以對天災的破壞產生極大的制約,畢竟全國上下都遭災的幾率實在太小了。而清朝人口的爆炸式增長,正是由於解決了糧食產量的問題。

傳統農作物的增產

諺曰“湖廣熟,天下足”,言土地廣沃,而長江轉輸便易,非他省比。——《古謠諺·湖廣諺》

從南宋時期開始,我國的經濟中心已經逐步南移至長江中下游,這一地區的經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出現許多垸田。到了明清時期,長江中游的江漢平原地區進入大開發時期,湖蕩洲灘被大面積圍墾為農田,農業生產技術和水平提高,作物結構多樣化,農副產品商業化突出,城市網絡形成,市場體系發育,經濟總體水平提高,以致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

我國古代的君王,歷來都很重視農業生產,歷朝歷代都在不斷改進農具、種植方式、作物品種等等,而康熙皇帝更是這其中的佼佼者。據記載,康熙皇帝研究考察過的植物多達二十餘種,如黑龍江麥,御稻、吐魯番西瓜、葡萄、果單、菱角、楊柳、楓樹、竹子等。他對這些植物的產地、生長期及根、莖、葉、花、果的性能、用途、味道等,都做過比較深入的考察。在考察過的20多種植物中,親自試種過的有10來種,如稻麥、人參、花木等。

這其中康熙用了10年的時間,從晚熟的玉田稻中選育出早熟質佳、耐寒性強、適應性廣的“御稻”,並創造了“一穗傳”的選擇育種法,開創了中國農業試驗選種的先河,促進了我國水稻的北移和江南雙季稻的發展,對當時的水稻生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水稻北移增加了種植面積,雙季稻則是一年收穫兩次,康熙的這一創舉極大的提高了我國水稻每年的總產量。達爾文在《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一書中,將“御稻”視為世界良種,給予了高度評價。

高產農作物的引進與推廣

據資料表明,1492年新大陸被哥倫布發現之後,從美洲帶到世界各個地方的農作物就有30多種,這些農作物包括番茄、玉米、土豆、紅薯、辣椒等,從而對世界歷史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在公元16世紀的時候,歐洲人將這些農作物帶回了歐洲,並隨著他們在世界上各地的殖民將這些種子傳到了各地的殖民地。在16世紀中期的時候,玉米經過三種方式傳入了中國,由波斯到甘肅這一條,印度到雲南這一條,還有東南亞到閩粵。而紅薯則是之後通過菲律賓等西方殖民地,再通過當地的華僑傳入到了東南沿海。還有土豆,土豆進入中國是由那時候佔據在臺灣的荷蘭人帶來的,然後又通過臺灣將其傳到了東南沿海。

土豆、玉米、紅薯等美洲的農作物普遍都有著較易種植的特點,即使是那些不宜種植糧食的山坡、丘陵地帶以及不肥沃的土地也可以種植,而且產量驚人。比如清初到嘉慶年間,西南和華中各個地方的耕地面積已經比以前擴大了許多,但其實這些新土地,都是一些山區和丘陵的土地。那些農作物未引入以前,這些土地都是沒法耕種的,但把這些地方種上這些農作物後這些土地反而能生產許多糧食。在清朝,玉米能夠達到每畝產 180斤,紅薯則是1000斤以上,比中國以前種植的農作物產量高太多了。

清朝將這些“不挑剔”的高產作物廣泛推廣種植,使得糧食產量再次節節攀升,無論是官倉還是百姓自家的儲備糧都顯著增多。

所謂“民以食為天”,老百姓們最關心的糧食問題得到了解決,大家就開始“無所顧忌”的生孩子,因為生下了也能養活得起了。於是在這一時期人口數量呈爆炸式地增長,短短一百多年的時間,翻了20倍,由兩千萬激增到了4億。


大黃扯點歷史


清朝人口為什麼會暴漲到四億呢?

聽我說一說

  據記載明末的時候人口大約在六千萬到八千萬,大部分學者普遍認為明末的實際人口數量不會超過一億。可是清朝建立以後,人口規模迅速激增,至道光十四年(1834)時突破四億,而這時距離明末還不到兩百年。從不到一億到突破四億,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清朝人口增長如此迅速?

  糧食是養活人的重要物質,高產量農作物的引進,是清朝人口激增的現實基礎。隨著海路的打通,美洲的高產量農作物玉米、土豆、紅薯等許多作物來到中國,並廣泛種植在中國各地。這些作物易種植,即使在貧瘠的土地上依舊有較為可觀的收成,種在肥沃的土地上收成更是普通作物的數倍,圍海造田擴大耕地面積,這為清朝人口增長提供了糧食保障。

  其次,清朝人口規模擴大還要得益於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清朝入關以後,許多人死於戰亂以及屠殺,人口規模進一步縮小。不過清朝在度過初期以後,基本上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戰事。

  清朝時科技與醫學水平的進步,也是人口規模擴大的重要保證。在古代,傳染性的疾病往往意味著災難。但隨著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帶來西醫西藥,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比如在隆慶年間,清朝發現可以抵禦天花的人痘接種法,並開始大規模普及,死在天花等傳染病下的人數大幅下降。

  雍正時清政府採取“攤丁入畝”、“地丁合一”的方法,一體徵收,廢除了以前的人頭稅。清朝的稅制改革減輕了少地農民的負擔,抑制了土地兼併,解放了生產力。在這種情況下,百姓自然敢於多生,也有能力多生,於是人口規模不斷擴大。清朝人口規模的擴大,得益於清政府適宜的政策以及時代背景,正是在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會誕生出清朝的人口奇蹟。





大兵說歷史


我認為主要原因是:高產農作物的引入,其次是氣候暖和,風調雨順,最後政府的政策攤丁入畝。

一、\t人口數據實錄

公元1652年,清世祖順治9年,全國總人口1448.3858萬。清實錄世祖卷61;

公元1713年,清聖祖康熙52年,全國總人口2358.7224萬。清實錄聖祖卷257;

公元1741年,清高宗乾隆6年,全國總人口14341.1559萬。高宗實錄卷157;

公元1834年,清宣宗道光14年,全國總人口40100.8574萬。宣宗實錄卷261;

公元1887年,清德宗光緒13年,全國總人口37763.6萬。光緒會典卷十七。

當然這一組數據還是有待考究,根據清朝乾隆上諭:“朕恭閱《聖祖仁皇帝實錄》,康熙四十九年民數二千三百三十一萬二千二百餘名口。因查上年各省奏報民數,共三萬七百四十六萬七千二百餘名口。較之康熙年間,計增十五倍有奇。我國家承天眷佑,百餘年太平天下。化澤涵濡,休養生息。承平日久,版籍益增。"

乾隆,就是所謂清朝深仁厚澤人口飆升說法的始作俑者,他一開口,清人誰也不敢辯駁,以致流毒後世。雖然當代早有學者指出了其中的荒謬性,但是很多人還照樣以訛傳訛。所以很有必要廣而告之。按照人口史專著研究的數字,清朝的人口增長速度在古代來說根本就不快,這是積累下來的,沒有戰爭,天災人禍影響的必然結果。


二、\t高產農作物的引入

1、\t土豆:學名叫馬鈴薯,英文名potato。別名洋芋、地蛋、香芋、山藥蛋、洋山芋、山藥,等等。原產於南美洲,它既是糧食,又是蔬菜,也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在世界人民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最初,馬鈴薯受到人們的青睞不是因為它的營養豐富,而是它那妖嬈的枝葉和它豔麗的花朵。人類栽培馬鈴薯的時間已很久遠,但它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僅僅有400年曆史。公元1536年,繼哥倫布接踵到達新大陸的西班牙探險隊員,在哥侖比亞的蘇洛科達村最先發現了馬鈴薯。考古學家認為:南美洲秘魯以及沿安第斯山麓智利沿岸以及玻利維亞等地,都是馬鈴薯的故鄉。何時從何地傳入中國,尚難確切斷定。根據陝西省興平縣縣誌的記載,16世紀時馬鈴薯已傳入中國。萬曆以後,馬鈴薯逐漸躋身宮廷美食的行列,但由於其品種上的特殊與罕見,僅有達官顯貴方能享用。

明代上林苑即使有專司蔬菜種植的“菜戶”,在篩選、培育馬鈴薯上有一定技術優勢,但它畢竟是服務於宮廷的機構,既不會大面積栽種馬鈴薯,更不可能將薯種和種植技藝傳入民間。所以,此時馬鈴薯雖已被引進中國,卻不過偶爾現身於富貴人家的餐桌上,千千萬萬的普通老百姓並無此等口福。

2、番薯:即紅薯。北方人多稱地瓜,四川人稱為紅苕,客家人則慣常謂之番薯也。俗稱番薯。據清陳世元《金薯傳習錄》記載,番薯傳入的史實是:作者的六世祖陳振龍經常來往於福建與呂宋(菲律賓)經商,見呂宋番薯“被野連山,不待種植,夷人率取食之。”覺得很有價值。

恰好其子陳經綸是福建巡撫金學曾的幕僚,當金學曾向幕僚徵求賑災辦法時,陳經綸轉述其父覺得番薯可以療飢的看法。金學曾於是決定派陳振龍前往購買薯苗。陳振龍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獻上帶回的薯苗。金學曾馬上命令在漳州插種,接著又多次下令推廣。潮州毗鄰漳州,是最早種植番薯的地區之一。福建百姓取得種植番薯的巨大效益。後世遂尊稱金學曾為番薯公,設祠祭祀,故番薯也稱金薯。


三、\t氣候暖和,風調雨順

氣候變化對於農業生產的影響,是其影響整個社會經濟運轉的基礎,特別是對於處在傳統社會晚期,以農立國的清代而言,農業生產對於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差,對水旱災害的抵禦能力不足,氣候對於農業的影響極易波及社會其他方面。在15世紀初,隨著氣候轉寒長城以外為所統一內遷至長城以內,而18世紀前期農耕區又經歷了一次顯著的向北擴張,並形成了歸化城(呼和浩特),等中心城鎮。此次農牧界限的北移發生在氣候轉暖的背景之下,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之小冰期的結束,氣候轉暖,蒙古遊牧地區又新起一次農業開發高潮。(引用來源於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陝西師範大學刊物2016第2期)

這段時期天氣情況還是不錯的,加上土地肥沃,高澱粉作物的高產,提供了人口增長基礎。


四、\t政策:攤丁入畝

又稱作攤丁入地、地丁合一,中國封建社會後期賦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是清朝政府將歷代相沿的丁銀併入田賦徵收的一種賦稅制度,標誌著中國實行兩千多年人頭稅(丁稅)的廢除。

是康熙皇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的進一步改革和發展。 雍正時期開始實行。這一制度的實行,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經濟負擔,促進了人口增長。勞動者有了較大的人生自由,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賦稅規則的簡化減少了官府打馬虎眼任意加稅的可能。

攤丁入畝的實施,直接導致中國人口的爆炸性增長,從乾隆六年(公元1740年)人口突破1億,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0年)突破3億,再到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全國人口突破4億,佔世界人口超40%(1830年全世界人口為10億),奠定了中國人口大國的基礎。


伍、天時地利人和,最終結果必然是預料中的。

創作不易,請賞賜個關注點個贊再走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