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勇當鄉村振興"偵察兵""先鋒隊"——瀏陽市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紀實

12月5日,《湖南日報》04-05版刊發了題為《勇當鄉村振興“偵察兵”“先鋒隊”——瀏陽市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紀實》的報道,聚焦瀏陽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對鄉村振興戰略縱深推進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鄉村振興如何破題並走向縱深?從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上首次走出來的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擔當了次年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偵察兵”和“先鋒隊”的角色,蹚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2017年,根據財政部、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辦公室部署,包括湖南在內的全國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啟動為期三年的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瀏陽財政組織永安鎮和官渡鎮聯合申報的“瀏陽故事 夢畫田園——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項目,成為湖南省獲批項目之一。

湖南日报|勇当乡村振兴

初冬的暖陽,柔和地照射在周向華家的小院。院子周圍種著各種花木,幾十盆多肉植物擠擠挨挨;靠門口一字排開幾個篾條織的大圓盤,裡面分別攤著番薯片、紅辣椒及乾菜、乾果之類,它們靜靜地吸收陽光熱量,蒸發多餘水分。

女主人在裡屋擺放做好的素食成品,引導遊客參觀購買。她母親坐在院中央,埋著頭,任太陽曬著背部,手裡動作嫻熟地收拾乾魚仔。這是瀏陽市永安鎮蘆塘村灣裡屋場的平常一景。

一個普通的週末,周向華家迎來數批到村裡遊玩的城市客人,自制小吃銷售了100多瓶(袋)。她的產品原料多取自當地“老種子蔬菜博覽園”,品種繁多,有香辣刀豆、酸辣蘿蔔條、洋薑片、幹豆角、幹小筍等等。

湖南日报|勇当乡村振兴

“生意好時,一個人做不贏,就把我媽也從老家接來幫忙。”她說,自己以前在外打工,如今在家做這些東西賣,沒那麼累,可以照顧家庭,收入還更高了。最近,她家騰出一個大房間,按統一標準裝修佈置一新,成為灣裡屋場“老種子主題民宿”的一員。

“城裡人羨慕我呢!有個長沙遊客跟我說:‘你已經過上了我們都想過的生活!’”周向華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她的幸福生活,從“田園社區”來——2017年啟動的瀏陽市國家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項目落戶該市永安鎮蘆塘村和官渡鎮竹聯村,包括她家在內的整個灣裡屋場都成為田園綜合體的一部分。

“以農為主”試起來

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是在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格局下,順應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型城鎮化升級發展和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現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綠色發展的新模式。

瀏陽市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項目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加強基礎設施、產業支撐、公共服務、環境風貌建設,重點抓好生產體系、產業體系、經營體系、生態體系、服務體系、運行體系六大支撐體系建設,實現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積極探索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新路徑,逐步建成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湖南日报|勇当乡村振兴

兩年多來,瀏陽市整合永安鎮蘆塘村的灣裡片和官渡鎮竹聯村的中州片,將其打造成瀏陽現代農業示範帶、“童話灣裡”功能區和“詩畫中州”功能區,從而形成“一帶兩區”的瀏陽田園綜合體發展格局。永安與官渡,就像是一對田園綜合體“雙胞胎”,一西一東,相距50公里,離得不遠不近,相互呼應,相映成趣,異曲同工,異口同聲,你追我趕,示範帶動,一幅富饒美麗幸福的鄉村振興風貌圖,在瀏陽5007平方公里大地上徐徐展開。

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所所長、研究員尹向東認為,瀏陽市國家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圍繞“以農為主”這個根本,堅持走三產融合、三生(生產生活生態)協同的發展道路,堅持以促進集體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為宗旨,成功地探索了“政府支持、村企(合作社)聯手、村民參與、股份合作、成果(收益)共享”的鄉村建設與發展模式,成功地探索了特色農業、生態農業、智慧農業、觀光農業“四業一體”、以果蔬老種子研發、種植、推廣、文化、研學和嗦螺養殖、螺文化為主題的田園綜合體,為全省全國鄉村振興實踐提供了很好的經驗與路徑。

機制創新活起來

走進“童話灣裡”功能區車田片區美慄谷門樓,恍如進入一座城市公園。往深處走,可以發現這其實是一座以2000畝板栗樹為主題的體驗式鄉村公園。

當地村民黃立恆,擔任車田土地專業合作社和湖南共享田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負責經營管理這片由1400多位村民共同擁有的板栗林。合作社對片區土地資源、農業資源實施公司化運作,邀請專業公司進行整體規劃,3年內投入5000多萬元,將板栗林升級打造為具備鄉村休閒文旅觀光功能的美慄谷。2016年,村民每人僅能從承包人手中獲得80元的租金;從2017年起,他們拿到了合作社分紅每人200元以上,今年將達340元每人,合作社利潤有望超過100萬元。

瀏陽市國家級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試點,從機制創新入手,抓住了項目推進的關鍵。一方面,成立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或土地流轉經營專業合作社,作為土地綜合整治和產業開發的主體。另一方面,盤活集體資產如原竹聯村老村部、中州水庫、美慄谷林場、蘆塘村原村辦小學等,通過入股竹聯村詩畫中州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蘆塘村車田專業合作社,使資產變資本,實現村級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2017-2019年,瀏陽市田園綜合體核心區域竹聯村、蘆塘村通過盤活集體資產分別增加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60萬元。

湖南日报|勇当乡村振兴

在尹向東看來,瀏陽市國家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主要進行了村集體經濟發展機制、農民增收聯動機制、三產融合發展機制、管理與運行機制等四大方面的體制機制創新。

比如瀏陽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中,建立“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新型職業農民+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建設新型村集體經濟現代農業企業,如詩畫中州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瀏陽市阿螺哥哥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共享田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

村集體經濟與社會資本合作,共同組建新型現代農業企業,社會資本以資金和固定資產入股、農戶以土地流轉入股、村集經濟股份合作社以集體資產或部分財政資金入股,三方合作,三方受益,推動以前單一傳統的農業種植經濟向“互聯網+農業”、農產品加工、休閒觀光農業、研學康養等現代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從而促進集體經濟不斷增長和發展。

政府引導+企業主導+農村集體、農戶參與”,是瀏陽市探索的田園綜合體建設運營管理機制。“政府不大包大攬,以財政資金為引導,在前期盤古合作社、車田合作社、桂園國際等公司參與策劃規劃的基礎上,吸收官渡紫薇新農業公司、鑫聯種植專業合作社、星麓生活民宿管理有限公司、活力種業等多家涉旅、涉農公司共同參與到田園綜合體的開發建設中。”瀏陽市財政局負責人介紹,通過培育市場主體參與建設,田園綜合體內初步形成集研發、生產、加工、銷售、觀賞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鏈,實現美食、娛樂、觀光、養生、農耕活動的有機結合和農業、文化和旅遊一體化發展。

湖南日报|勇当乡村振兴

創新財政資金投入方式。採取“以投代撥”,將部分財政投入資金安排給試點村,試點村通過“四議兩公開”的方式將財政資金作為村集體投入入股到合作社(企業),促進村集體、相關合作社(企業)組建新型農村經營主體,通過約定享有試點項目股份、收益回報等方式,讓農村集體從試點項目中獲得回報。“推進涉農資金的整合,這是我們在試點建設中的又一個創新舉措,我們整合了美麗鄉村建設資金、鄉村振興專項資金、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等各項涉農資金6000多萬元投入到田園綜合體的建設中,進一步形成試點建設合力。”瀏陽市財政局農業科負責人說。

據瀏陽市財政局負責人介紹,為加速項目推進還創新了工作管理制度,該市市委、市政府將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的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對試點鄉鎮的年度考核內容,要求鄉鎮嚴格按照“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制度,確定“定目標、定時間、定責任、定獎懲”的管理機制,市財政局則實行一週一督查、一月一調度的工作機制,確保了試點工作按照計劃持續有效推進。

一二三產業融起來

“這個刀豆就是在老種子蔬菜博覽園裡買的,你別看它個頭小不好看,但口感特別嫩,做出來的小吃很受顧客歡迎呢!”周向華向遊客推銷時總要誇的老種子博覽園,是 “童話灣裡”功能區最易引發遊客“鄉愁”的一個地方。

老種子,又叫自留種、常規種,是指農民在種植時選擇一些性狀表現優秀的種子進行留種。相比於雜交種、轉基因種而言,老種子的作物在口感、香味及品質上更好。

懷著對老種子資源的獨特情感,灣裡屋場的於建起私人投入巨資,從2015年開始踏上收集老種子的艱辛之路,並在“童話灣裡”功能區成立盤古合作社,流轉農田1200餘畝建成中華老種子博覽園。同時,他還組織成立了灣裡屋場旅遊公司。

湖南日报|勇当乡村振兴

“現在每月遊客接待量近萬人,糧食、蔬菜及土特產月銷售近30萬元。” 於建起透露,上個月老種子博覽園獲批長沙市教育局第三批研學基地。這不,最近接待的長郡濱江中學、長沙吉紐思(奧林匹克)幼兒園等團隊讓他印象深刻,“學生們在這裡體驗蔬菜採摘及種植,玩套蔬菜比賽、水上漂競技、拔河。孩子們還和爸爸媽媽一起尋找食材做飯,進行挖涼薯及挖藕體驗。”

官渡鎮“詩畫中州”功能區則是另一番雞犬相聞、微風蟬鳴的景象,同樣使人流連。截止10月,這裡共接待遊客達20萬人次,比項目實施前翻三番。“詩畫中州”功能區通過“旅遊+”、“生態+”等模式,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農業產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構建支撐田園綜合體發展的產業體系。

如今,這裡培育形成了稻螺共生養殖、唆螺佐料種植、摸唆螺做唆螺吃唆螺的官渡唆螺產業體系和吃農家菜、玩親子體驗、賞百花盛開、住客家民宿、購官渡素食菜的鄉村旅遊產業體系。通過村民閒置房屋入股、簽訂房屋租賃等方式,“詩畫中州”功能區還打造了近二十間客家風情民宿,古香古韻的房屋外觀與獨具客家風情的內飾吸引眾多遊客。

美慄谷每年舉行板慄節,一年比一年火爆,今年國慶期間適逢板栗豐收,加上舉辦豐富多彩的節會活動,平均每天吸引遊客上萬人。“原來我們美慄林場就是賣板栗,現在有了多種經營多種收入,包括農家樂、兒童遊樂、門票、板栗加工食品等等。”黃立恆說。多種新業態的湧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催生這片荒山的華麗蝶變。

經濟收益漲起來

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給項目區的村民帶來了舒適、優美的生活環境,同時也以多種方式增加了企業和農民收入。

“2016年,我們桂園國際遊客量不到8萬人,銷售收入700萬元左右;參加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之後,新組建的詩畫中州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今年遊客量將達到16萬人,銷售收入1200萬元左右,預計2020年收入達到2000萬元,利潤500萬元。”詩畫中州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

項目專家組對竹聯村、蘆塘村試點區域60戶農民增收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其人均年收入從2016年2.65萬元、2.92萬元增長到2019年的3.45萬元、4.09萬元,2017年農民人均年收入較上年同比增長10.05%;2018年增長18.4%,2019年增長18.3%,農民實現可持續增收,

大大提高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湖南日报|勇当乡村振兴

竹聯村村民吳友華和鍾伯奇有著製作味道美、質量高的本地特色素食菜的一技之長,田園綜合體建設也給他們的特色素食菜拓寬了銷路,現在他們在客家民俗體驗園開起了特產小店,坐在家門口將素食菜銷往湖南各地。

蘆塘村灣裡屋場的鐘統民在村委和合作社的運作下改造了三個房間開設老種子主題民宿店,由合作社出資對房屋軟裝進行提質、民宿公司負責客源和運營管理、農戶自身負責房屋周邊的綠化整理和環境維護,每間房定價360元,每年可增加收入5萬餘元。

車田片的300多戶村民都是美慄谷的股東,村民除了可以在公司上班領工資,還能作為股東拿到公司分紅。村民胡長林每天都在忙著打理美慄谷的道路,灑水、種植路邊花草等。他說,自己每月工資收入有3000多元,家裡一年還可以拿到1000多元的分紅。

瀏陽市國家田園綜合體試點建設中,農民分別在農業生產、產品加工、鄉村旅遊開發、項目建設等方面大大增加了就業機會。“童話灣裡”功能區共解決農民就業300餘人,“詩畫中州”功能區共解決農民就業400餘人,農民就業人均年收入達5萬元左右。

湖南日报|勇当乡村振兴

農產品加工就業。瀏陽試點村圍繞田園資源和農業特色,做大做強傳統特色優勢產業,形成了瀏陽市阿螺哥哥食品有限公司、美慄谷種養遊高效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加工企業,進行嗦螺加工、果蔬加工、板栗加工等農產品加工,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每年需從事農產品加工的務工人員達100多人,使得農民在農產品加工企業就業,獲得了可觀的農產品加工收入。

項目建設就業。“童話灣裡”功能區共推進3大主體項目24個子項目建設,總投資達9000萬元,“詩畫中州”功能區共推進3大主體項目43個子項目建設,總投資達8000萬元,大部分項目建設都是竹聯村、蘆塘村的專業合作社或本土企業組織當地農民來參與建設,直接解決農民就業300餘人,並帶動農村電商、物流服務業發展。休閒娛樂、養生度假、農耕活動等有機結合起來,農民在三產融合中的每個環節中增加就業機會,形成就業利益聯結體,實現持續增收。

鏈接·名片

“瀏陽故事·夢畫田園”

國家級田園綜合體

瀏陽市“瀏陽故事·夢畫田園”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自2017年10月實施以來,通過以財政資金入股為引導與支持,促進村集體、相關合作社、企業組建新型農村經營主體,共同打造永安鎮“童話灣裡”功能區的“老種子博覽園、老種子主題民宿、老種子美慄谷”和官渡鎮“詩畫中州”功能區的“桂園國際美食體驗園、第一灣觀光體驗園、客家風情民宿體驗園”六大項目,通過兩個功能區的協同發展與輻射帶動作用,推進瀏陽市現代農村社會經濟協調、均衡、全面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路徑借鑑。

“童話灣裡”田園綜合體功能區位於永安鎮蘆塘村,圍繞老種子蒐集儲存、研發培育、繁育推廣、體驗品嚐、農產品精深加工全產業鏈,融農業生產、農業科普教育、農林觀光體驗、農業休閒等一二三產業於一體,圍繞“留住鄉土記憶,創建幸福家園”,探索一條以“鄉賢引領集體經濟發展”為特色的田園綜合體發展新模式。三年投入1.8億元,重點打造中華老種子博覽園、老種子主題民宿、老種子美慄谷三大支撐項目。

湖南日报|勇当乡村振兴

“詩畫中州”田園綜合體功能區核心區位於官渡鎮竹聯村,以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4A旅遊景區、瀏陽河第一灣水體資源、官渡古鎮文化旅遊資源為依託,打造兩大系列:一是以田園綜合體內的唆螺特產、客家蒸菜、客家美食文化、無公害天然蔬菜、農耕美食文化,打造中州美味;二是以田園綜合體內的中州紫薇生態花卉、鄉村民宿、中州湖、生態叢林、瀏陽河第一灣,大溪河風景,打造山水風光與民宿風情繫列,構築詩畫中州功能區的美景圖。三年投入1.9億元,重點打造桂園國際美食體驗園、瀏陽河第一灣觀光體驗區和客家風情民宿體驗園三大支撐項目。

來源 瀏陽日報

責編 江卉 實習生 袁崢崢丨審核 劉海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