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座揚水站、2座生產橋、18個大棚……倆村莊走上’振興’路

1座揚水站、2座生產橋、18個大棚……倆村莊走上’振興’路

翠綠的黃瓜帶著刺、頂著花掛在大棚裡的藤蔓上。羅紅霞仔細地掐去藤上多餘的須,黃瓜的收成支撐著一家六口人的生活。去年,鄉村振興服務隊濟陽區二隊為仁風鎮橋南王村爭取了黃瓜蔬菜大棚項目。羅紅霞一家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預計一年有五六萬元收入。近半年來,橋南王村的揚水站、生產橋以及附近流河村西瓜大棚、巷道硬化、黨群服務中心等項目讓村民的生產和生活走上了“振興”之路。

兩年內回本 一個大棚年收入七八萬元

濟陽區仁風鎮橋南王村,九個黃瓜大棚整齊而建。羅紅霞一家人有兩個大棚,棚外搭著床鋪,她的丈夫王本月夜裡就住在這裡,凌晨兩點就開始在大棚裡忙活。“得早起給黃瓜掐須,要不養料供不到黃瓜上,三根鬚就頂一個黃瓜的養分了。”羅紅霞一邊重複著相同的掐須動作一邊介紹手裡的活計。

一個大棚的面積大概2畝地,原來基本以種玉米和麥子為主,一畝地年收入1000元。如今,黃瓜僅有兩個月收成,每個大棚就已賣出5萬元黃瓜。“每個大棚成本大概14萬元,因為有農業綜合開發獎勵資金以及農單貼息貸款,村民只需要自己投入5萬元就可以建起一個棚。一個棚一年收入七八萬,一年多就回本了。”橋南王村村委副主任王偉政為村民算著經濟賬。

與橋南王村適合種植黃瓜的土壤不同,幾里地外流河村的土壤適合種植西瓜。在幫扶資金的幫助下,流河村成立合作社,已經建成由9個大棚組成的仁風富硒西瓜標準園。按照規劃,黃瓜大棚與西瓜大棚形成的產業園總面積將超百畝。

農業灌溉不再“借水”

橋南王村北靠徒駭河,但村莊農田灌溉卻並不太方便。村北原本有一座揚水站,10多年前,因設備陳舊逐漸廢棄。橋南王村等村莊農田灌溉需要用從南邊引來的黃河水甚至是從鄰縣引來的客水。

“從黃河引來的水經過沿途村莊後到這邊有時就剩不下多少水了,從鄰縣引水更是不太方便,而這些村莊就靠著徒駭河,所以我們爭取到了專項資金重建揚水站。”鄉村振興服務隊濟陽區二隊隊長、濟陽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勇介紹說,目前預計申請150萬元資金,通過設計院考察設計計劃在原位置重建揚水站。為了方便農業生產,鄉村振興服務隊濟陽區二隊還為橋南王村新建兩座生產橋。

“當時我們有20多萬幫扶資金,但是全部的衚衕加起來面積有1萬平方米,買完花磚錢就剩不下多少了。我們村民參與施工,自己門口的路出點力也應該,你看現在乾淨多了。”一名村民站在自家門前說。流河村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濟陽鼓子秧歌的代表傳承村之一。不少村民放下農具轉身就是鼓子秧歌演員。村中巷道硬化以及黨群服務中心的建設正讓這個“鼓子秧歌村”愈發美麗。 (新時報記者盧震 陳元昊)

原標題:【萬名幹部下基層】1座揚水站、2座生產橋、18個大棚……倆村莊走上“振興”路

值班主任:李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