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冷水江:創新生態治理保護美麗河湖

潘瓊輝 黃武芝 潘琳

一條資江橫貫城中,入冬的冷水江市水清岸綠、環境怡人。

今年來,冷水江市認真貫徹落實水利部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部署要求,把“清四亂”作為推動河長制從“有名”到“有實”的第一抓手,作為河湖強監管的標誌性工作,在2018年清理整治的基礎上,紮實組織實施“攜手清四亂、保護資江河”專項行動,以“全域清、徹底治、長效管”為目標,集中全市力量紮實組織清理整治河湖“四亂”,資江河湖面貌進一步改善。

該市認真貫徹落實省總河長5號令,積極開展河(庫)“清四亂”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侵害河(庫)安全運行、危害河(庫)生態健康等違法行為,目前已全面完成了“清四亂”集中整治專項任務,逐步實現了“水清、岸綠、景美”的河湖管理保護目標。

注重抓“暢”,組織開展問題整治。堅持暢通組織溝通、強化組織領導,為專項整治行動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制度保障,具體做到了“三個強化”:從高強化組織領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書記和市長切實履行第一總河長和總河長職責,專題研究部署全市“清四亂”工作,制定出臺了《關於開展全市河庫“清四亂”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召開全市河長制會議對“清四亂”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從緊強化部門協作。建立了多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在市河長辦統一協調下,水利、生態環境、住建、交通、農業農村等相關部門及時發現、查處各類涉河違法行為,重點解決問題較為突出、整改難度較大的“四亂”問題;各鄉鎮(街道)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具體實施本行政區域專項整治行動,全面解決一般性“四亂”問題。從嚴強化督導通報。將“清四亂”專項行動納入到2019年河長制工作考核內容,建立了“周調度、旬小結、月通報”工作機制,採取“四不兩直”方式,對責任單位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情況進行督導,累計發出交辦工作任務書40份,督促整改落實問題87個,對4個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提醒談話。

注重抓“長”,統籌化推進各項工作。堅持將條絲縷長的清“四亂”專項整治行動與其它重點工作結合起來,變“長”為“短”、變“散”為“集”,統籌推進整治行動,累計清理“四亂”問題76個。具體做到了“四個結合”:將排查“四亂”與日常巡河工作結合起來。全市各級河(庫)長認真履行日常巡河職責,充分利用手機巡河管理APP系統,提升巡河頻次和範圍,重點圍繞“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等突出問題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列出了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共排查出河(庫)“四亂”問題50個,現均已整改到位。將整治“亂堆”與城鄉環境整建結合起來。制定出臺了《冷水江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以農村垃圾、廁所革命、汙水治理、河道保潔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清理河道(河段)12條,清理河道垃圾100餘噸,清理臨河固廢物1萬餘噸,全面提升了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水平和生態質量。將整治“亂採”與自然資源保護結合起來。制定出臺了《冷水江市“殭屍”船整治》《河道管理範圍內砂石場取締、拆除、清理、復綠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關閉河道管理範圍內砂場9家,清理“殭屍船”53艘,全面取締資江冷水江段網箱養魚。將整治“亂建”與鄉村整體規劃結合起來。積極對接鄉村振興整體規劃,全面開展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專項整治、資水乾流冷水江市段河道清障行動,依法強制拆除了城市驛站1棟、爐竹村段臨河養豬場2家、澤宏生態公司臨河違章建築7起、臨河集中式廁所2座,清理柳溪河內非法設置的迷魂網箱200多個,清理亂建設施25個,冷江大橋下的夜宵攤點全面清理到位。將整治“亂佔”與河道岸線管理結合起來。針對資水沿岸及其他河庫等主要存在的倒垃圾、渣土、排汙水、侵佔河道等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清理非法侵佔水域、灘地,種植阻礙行洪的林木及高稈作物等問題。全面完成省市上級督查發現問題交辦任務。該市高度重視上級《河(湖)長制問題交辦任務》,及時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針對各項工作交辦清單中該市存在的問題立行立改,現已全部按時間節點整改到位。

注重抓“常”,社會化構建長效機制。堅持既重視清“四亂”專項整治,更注重構建常態化治理工作,確保問題不反彈、不復燃。依法購買社會服務。每年投入31萬元向社會公開招標,外聘冷水江市海桃服務部對資水乾流冷水江段進行管護。各鄉鎮(街道)聘請社會化管護隊伍對轄區內河流(河段)進行日常保潔巡査與管護。鼓勵社會志願服務。充分發揮民間河長的優勢,選拔“民間河長”30名和社會監督員3名,義務參與冷水江市水環境治理“查、評、議、宣”等工作,獨立行使監督權,社會參與力度明顯增強。開展社會宣傳教育。印發出臺《開展全市河庫“清四亂”宣傳活動工作方案》,藉助“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宣傳契機,推動宣傳教育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農村,共發放宣傳資料4000餘份,製作條幅30個,市民群眾支持“清四亂”專項行動程度顯著提升。發揮河庫警長作用。創新實施“河長+河庫警長”的生態治理模式,在全省率先實行河庫警長制,將公安部門治安管理權引入水利涉水綜合執法,設立各級河庫警長35名,強化對涉水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共查處水事違法案件31起,刑拘非法捕撈人員19人次,“河庫警長”責任制建設經驗在全省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