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面對高鐵通車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姚書記指出淮安今後要這樣做

10月22日上午,市委舉行2019年度第三次“季季談”活動,圍繞應對高鐵通車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聽取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代表人士的意見和建議。市委書記姚曉東希望大家繼續加強研究,提出更多建設性意見,全力推動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更好地支撐城市發展、經濟建設和民生改善,為全市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支撐。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戚壽餘主持會議。副市長趙權出席會議。

會上,市工商聯主席範更生、市知聯會會長邱華康、民進市委主委王莉莉、民革市委主委徐沖沖、民盟市委主委周偉丁、民建市委主委韓文軍、農工黨市委主委朱愛華、九三學社市委專職副主委沈冰、致公黨淮安市總支副主委徐琳先後發言,分別從人才、科技、產業、文化、旅遊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充分展示出我市統一戰線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諫真言、獻實策、謀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具有很好的參考和借鑑意義。

面對高鐵通車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姚書記指出淮安今後要這樣做

資料圖:航拍高鐵建設(融媒體記者 管偉法)

姚曉東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後指出,徐宿淮鹽、連淮揚鎮、寧淮等高鐵建成通車後,將進一步完善淮安鐵路網絡、提升淮安交通能級,使群眾出行更加便捷、貨物運輸更加高效、產業空間更加拓展、區域合作更加緊密,從而有力地推動淮安高質量跨越發展,支撐和帶動淮安加速崛起。

姚曉東指出:

要提速路網建設,構築交通新形態

秉持“適度超前、能快則快、兼顧效應”的原則,圍繞構建現代交通體系,對外打通“大動脈”,對內暢通“毛細血管”,不斷優化提升淮安路網布局結構,提升交通通達效能。對外加快構建以淮安為中心多向放射的“米字型”高鐵網絡。對內打通縣區快速通道,加快市域範圍內資源要素的集聚與流動,推動市縣經濟聯動發展,增強中心城市集聚輻射能力。

要提升綜合效應,激發交通新動能

在構建現代交通運輸綜合體系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認識交通對一個地區、一座城市發展的先導作用,樹立“交通興則城市興”的理念,提升產業集聚效應、區域合作效應和民生服務效應,將綜合交通置於城市振興崛起大戰略維度安排。

要提優樞紐經濟,突顯交通新優勢

著力構建交通樞紐體系,以高鐵樞紐建設為突破口,推動高鐵樞紐和航空、港口、客運樞紐相關規劃相互對接、有效融入。著力提升交通樞紐能級,突出以高鐵東站為核心,統籌規劃建設換乘便捷、環境優美的城市綜合功能空間,促進樞紐功能由初期的交通換乘型向產業載體型和發展平臺型轉變,努力把高鐵新區打造成淮安城市的重要功能區和新興增長極。

融媒體記者:楊尚

通訊員:曹莉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