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1400年前的無名氏作,無一生僻字卻句句讓人不解,讀懂後令人叫絕

曾有人戲言:“文壇寫詩最多的不是寫了4萬多首的乾隆,而是一個叫無名氏的人。”雖然這話是戲謔之語,但也可見無名氏之作的數量是極龐大的。光是在《全唐詩》中,就有500多首無名氏之作,其中《哥舒歌》和《金縷衣》還被收入了《唐詩三百首》,成為了千古名作。

1400年前的無名氏作,無一生僻字卻句句讓人不解,讀懂後令人叫絕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無名氏之作,來自隋代的《綿州巴歌》,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這是一首曾流傳在蜀地綿州的民謠,一般來說民謠都是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在民間流傳,所以生命力不會太強,但這首民謠式的詩歌卻能流傳至今,原因就在於它寫得既有趣又生動。全詩雖無一生僻字,卻像一個謎語一樣,初讀句句讓人不解。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看它寫的是什麼:

《綿州巴歌》隋.無名氏豆子山,打瓦鼓。揚平山,撒白雨。下白雨,取龍女。織得絹,二丈五。一半屬羅江,一半屬玄武。
1400年前的無名氏作,無一生僻字卻句句讓人不解,讀懂後令人叫絕

在看完這段文字後,大家能猜到詩寫的到底是什麼嗎?答案是:瀑布。這是瀑布被寫得最絕的一次。文壇有過不少詠瀑布詩,如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徐凝的“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施肩吾的”如裁一條素,白日懸秋天“等等。這些唐詩經典雖然寫得夠驚豔,但與這首童謠相比,都少了些趣味。

1400年前的無名氏作,無一生僻字卻句句讓人不解,讀懂後令人叫絕

作為一首民謠,它的抒寫方式自然不會太講究,但為了讓吟唱時更有韻律,它對節奏的把握是相當不錯的。詩的前4聯每句都是3字成句,最後一聯用5字結尾,讀來是朗朗上口。而從字句的運用上來看,豆子、瓦鼓等常見事物的引入,也讓全詩充滿著生活氣息。

詩的首句先寫這條瀑布所在的地點,它掛在豆子山上,還沒看見它就能聽到它的聲音,那流水聲就像打鼓似的。順著聲音來到對面的揚平山,就能看到它濺起的水花,遠遠望去像天上撒下的白雨。這是詩的前12個字的意思,這兩聯看上去簡單,其實言簡義豐。它用一個極妙的比喻寫出了瀑布聲之大,而用“白雨“來形容水花則更是充滿了詩意。

1400年前的無名氏作,無一生僻字卻句句讓人不解,讀懂後令人叫絕

接下來的兩聯是面對瀑布,人們開始幻想著它的來源。由鼓聲和天上來的白雨,他們想到這或許是龍女要出嫁了。她要為自己織出細絹,於是一織便織出了這條瀑布。這兩聯用神話故事入詩,豐富的想象令人眼前一亮,也讓全詩充滿著奇幻色彩。最後一聯是點明瀑布的流向,玄武和羅江是綿州本地的兩個縣,這一句也從側面道出了瀑布匯入江河後浩浩蕩蕩的聲勢。

1400年前的無名氏作,無一生僻字卻句句讓人不解,讀懂後令人叫絕

縱觀這首詩如果不看謎底,很難猜到寫得是什麼,畢竟又是豆子又是龍女。但看完解釋後,又不得不為來自民間的想象力拍案叫絕,只能說高手在民間。更有意思的是,這首詩用蜀地方言(如今的四川話)讀出來,會更為有趣,大家可以試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