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和珅賑災往粥裡丟沙子,文武百官罵聲一片,災民卻為何感恩戴德?

腎掉打下


和珅,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貪官,乾隆皇帝一死,嘉慶皇帝迫不及待地抄了和珅的家,抄出了他的數億兩財產。

可見,“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一語絕非虛言。

乾隆六十年的時候,乾隆皇帝突然決定禪位給兒子,此事還沒有公開宣佈,和珅便已經跑去將消息透露給了時為嘉親王的嘉慶皇帝。

雖然嘉慶皇帝沒有領情,給了和珅一個白眼,可是從中也可看出和珅此人有多受寵,嘉慶皇帝雖是乾隆皇帝的兒子,卻遠遠不如和珅和乾隆皇帝親近。

因為受寵,所以乾隆皇帝理所當然地喜歡對和珅委以重任,讓他去處理一些重要的事,比如賑災。

這一年,清朝又遇上了災荒,災民沒有飯吃,弄不好便可能會發生民變,所以乾隆皇帝不得不從兜裡摳出了一點錢拿去賑災。

乾隆派出了自己的寵臣和珅,讓和珅一手主持所有賑災事宜。

和珅收到乾隆的命令後,心裡樂呵呵的,誰不知道當官的每逢災年胖三斤?這可是發財的好機會呀!

所以,和珅笑呵呵地去賑災了。

他看著一袋又一袋的米,突然有點心疼了,這麼好的米,全給那幫面黃肌瘦的災民了豈不可惜?可是,怎樣才能截留一部分作為自己賑災的“辛苦費”呢?

思來想去,和珅還真想出了一個妙計——何不在米中摻一些沙子?畢竟,米里面有沙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讓誰來也挑不出毛病呀!

和珅也是說幹就幹,一聲命令下去,便有無數的下人奴才幫他辦好了截留一部分米,再在餘下的米中摻入沙子的事。

於是,和珅心滿意足地將米分發下去了,畢竟賑災也不能讓他親歷親為呀,手下這麼官員哪能讓他們看戲?

好了,好了,米已經給你們了,拿去賑災去吧。

那麼,對於和珅往米中摻沙的行為,為何百官罵聲一片,乾隆卻拍手稱快呢?

不論哪朝那代,盡人皆知的一個官場潛規則是每逢賑災,這賑災糧得經過一層又一層的官員地刮削,落到災民手裡的賑災糧能有一半便已經是幸事了。

和珅胃口太大,所以對於這批賑災糧一口吞下了一半,不在米中摻沙,他怎麼向乾隆交差?

這麼一來,他是吃的滿嘴流油了,可是底下的官員怎麼辦?底下的官員沒得吃了,當然得鬧一鬧,雖說不會讓和珅傷筋動骨,可好歹也算是給他提個醒,和大人,兄弟們也指望著喝一口湯呀,你可別把鍋一塊端了!

但不論怎樣,和珅等於是掐斷了底下官員動這批賑災糧的念頭。

和珅跑去和乾隆皇帝這麼一解釋,乾隆不僅沒生氣,反倒誇他聰明會辦事,這也確實是一個防止官員貪汙的辦法。

果然,還是貪官更瞭解貪官。

當然,除了貪官懷著怨恨和珅吃幹抹淨的心思罵和珅之外,自然也少不了清官確實痛恨和珅摻沙以便貪汙的行為。

可是,對於和珅和珅往米中摻沙的行為,明明吃不飽的災民們卻為何感恩戴德呢?

縱觀歷史,百姓之所以會造反,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因為家中揭不開鍋了,沒有飯吃了,所以才會造反搶飯吃。

但是,只要還有一口飯吃,只要還沒有走到絕路,他們便會選擇剋制和忍受。

可是,即便他們被裹挾著造反了,他們就一定能夠吃得飽嗎?顯然也不會,只是不至於會餓死罷了,也正是因為這一口餓不死的飯裹挾著他們不得不造反。

所以,當清朝站了出來,當和珅突然出現在災民的眼前,並且告訴他們,他帶著朝廷的賑災糧來賑濟他們的時候,災民們心中絕對會欣喜若狂地閃過一個念頭。

他們不用餓死了!

即便和珅給他們吃的只是一碗粥,一碗摻了沙的粥,可是好歹也能填一填飢腸轆轆的空腹,這對於他們是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所以,對於和珅,對於清朝所給他們的活命之恩,他們中的多數人肯定會因此心懷感恩,這是一群最容易被煽動,卻也最容易滿足和感動的人。

不過,也不會所有人都會如此,也肯定會有一部分不忿於和珅的貪腐,但也無能為力。


寧糊塗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不是歷史,而是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的橋段,是虛構的。

眾所周知,和珅是大清乾隆時代的非常有名的大貪官,金銀堆積如山,富可敵國。這樣一個人,正常來講,肯定人人喊打,形象極其的負面。但是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卻為我們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和珅。

比如劇中和珅賑災往粥裡丟沙子這一段,不由得讓人思緒萬千。

在乾隆年間,有一次鬧了大饑荒,老百姓顆粒無收,餓死了很多人。乾隆就讓和珅前去賑災。不可否認,和珅是一個貪官,但是他確實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讓他去辦事,往往能解決很多的問題!

在賑災的過程中,官員們發現,有一部分人本不是真正的災民,而是些三教九流的人。他們過來吃朝廷的救濟糧,和災民們混在了一起。而官員們一時半會兒,又無法辨別誰是真正的災民,有些不知所措! 這個時候,和珅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在粥裡撒了一些沙子。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為什麼這麼做,覺得和珅是在糟蹋糧食!和珅解釋了一下,如果是真正的災民,即使粥裡頭有沙子,他們依舊會過來吃!但是那些投機分子就不一定了,他們看到粥裡有沙子,就會退走了!

如此一來,雖然粥裡有沙子,但排隊領粥的人少了很多,每個人領的粥比原來多了,他們能吃頓飽飯了,至少比之前吃得飽。

能吃飽飯,百姓自然會對和珅感恩戴德。至於文武百官罵聲一片,無非就是站在道德高度指責和珅丟沙子,你怎麼能給災民吃沙子呢?他們養尊處優,怎麼知道災民有多苦。

從客觀的角度上來看,不可否認,和珅處理這件事情,確實做得很好。

《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裡,由於紀曉嵐是主角,所以對紀曉嵐的刻畫有些美好,對於和珅,不能說醜化,而是有點弱化,其主要的作用還是襯托紀曉嵐!當然了,王剛老師憑藉自己的精湛演技,強行“搶戲”成功!

真實歷史,和珅應該並不是像電視劇裡那樣喜劇,作為從小在“貴族學校”裡成長,近侍於帝王身旁的八旗子弟,其一言一行,必然堯正經得多。

在歷史上,和珅跟乾隆皇帝的關係非常好,而且是乾隆皇帝比較倚重的能臣,相比於紀曉嵐,和珅無論是地位還是能力,都要遠遠超過。而且他雖然會貪財,但是他很聰明,不會在不該伸手的時候伸手。比如說救災時候的錢財、糧食,他雖然可能從中動手腳,但絕對不會觸及乾隆底線。

做事情並不要過分,這是他在乾隆面前得生存之道。和珅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大臣,很多時候,乾隆皇帝確實需要和珅的幫忙。比如當初乾隆下江南南巡,那可是十分費錢的,但和珅就是能夠給乾隆張羅得好好的。由於和珅很會做事情又很會把握住分寸,在這樣的情況下,乾隆皇帝對和珅就適當的縱容了!



不過,和珅跟嘉慶皇帝之間的關係並沒有處理好,這位小皇帝嫉惡如仇啊,他可沒有乾隆那般的帝王心術,其一心就想扳倒和珅。所以當乾隆皇帝崩逝了之後,嘉慶就找藉口,把和珅殺掉了!


白話歷史君


說到貪官不知道諸位讀者腦海中第一時間會浮現出誰的身影?我想絕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會是和珅吧!的確,和珅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貪官,當初他倒臺時被人從家中搜出大約十一億兩白銀的財產,這相當於清政府十五年的財政收入總和,他的身家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也不為過。

當然和珅能夠得勢除了自身是個風流倜儻的大帥哥以外,更重要的是他擁有極強的工作能力,往往能將領導吩咐之事辦得滴水不漏,因此他才能長期得到乾隆皇帝的寵信。而下面我們要說的賑災一事同樣凸顯出和珅非同尋常的工作能力。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能夠存在得益於廣大百姓的支持,因此歷朝歷代優秀的統治者對於百姓的民生問題往往很上心,總會想方設法地解決百姓的問題。

而乾隆皇帝就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在位期間他治理於改善民生,甚至時常微服私訪體察民情。有一次某個地區發生了很嚴重的蝗災,大批的蝗蟲肆意破壞著莊稼使得普通百姓一整年的努力全都化為烏有,一時間餓殍遍地、哀鴻遍野。

事情傳到乾隆皇帝那,愛民如子的他同樣也是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為了控制災情、減少損失他立刻下令撥款賑災,並派遣身邊最得力的干將和珅前往受災地點主持救援工作。

得到乾隆皇帝旨意後和珅馬上動身前去賑災,起初一切工作都很順利,可到後來和珅卻故意往賑災粥里加沙子,難道說和珅狼心狗肺故意用沙子來羞辱那些災民嗎?

實則不然,和珅這麼做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一、為了區分真假災民

眾所周知天意難測,每個朝代或多或少都會發生一些無法阻擋的天災,為了安撫百姓中央政府自然會撥款賑災,而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就是搭建粥棚讓那些受災民眾免費食用。

這種方法雖然最簡單快捷卻同樣擁有很明顯的缺陷——無法辨認前來領粥的人究竟是不是真的災民。免費領取賑災粥對於普通人來說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什麼都不用做只要裝可憐就能免費吃一頓,不要說古人,恐怕就是在當代也會有不少人控制不住衝動前去混水摸魚。

與此同時賑災人員又不可能花費大量精力去調查一個前來領粥之人的身份,這使得他們的暴露的幾率大大降低,基本上只要去了就能混上粥喝。

有句話說的好:“僧多粥少”,前來領粥的人一旦多了那些真正受災的百姓就有可能填不飽肚子,甚至於晚來的人連一口粥都喝不上,如此一來這賑災的效果將微乎其微。

而和珅在粥裡撒了一把沙子卻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對於那些真正捱餓的百姓來說,粥裡有沒有沙子一點影響都沒有,畢竟活著才是頭等大事;可在那些冒充者看來這就有些無法接受了,加了沙子的粥是對他們的一種侮辱,就好比嗟來之食那般充滿了諷刺,他們本身就有能力活下去自然不會稀罕這種沒格調的食物。

這樣一來那些偽裝成災民前來領粥的人就會大大減少甚至消失不見,而真正有困難的災民也能夠得到充分的救濟。

二、為了防止災民腸胃受損

對於捱餓已久的災民來說,那些賑災粥就如同“奇珍異寶”一樣珍貴,恨不得將其全部吃進自己的肚子裡去。

而我們知道,人在長期飢餓後,如果突然大量進食會使腸胃急性擴張,輕則造成消化不良,重則會使得腸胃破裂受損甚至威脅到人的生命。


據傳詩聖杜甫就是因此而死的。當時杜甫仕途失意一度窮困潦倒,山窮水盡之際他只能投奔親戚,因為沒錢他在路上幾乎幾天都沒有進食。到達目的地之時恰巧有個官仰慕杜甫的才名,於是便給杜甫送了不少牛肉白酒,餓了好幾天的杜甫看到這些東西眼睛都直了,立馬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結果因為吃得太急把自己給撐死了。

對此《舊唐書·杜甫傳》這樣記載: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於耒陽,時年五十九。”

同理和珅往賑災粥里加入一把沙子也是讓災民們不那麼兇猛地進食,從而防止被撐死這種情況發生。

善與惡往往並存,我們不能憑藉第一印象就給一個人定性。

綜上所述,儘管和珅是個人盡皆知的大貪官,但是不可否認他有著非凡的才能,而且在這種大是大非問題上不會肆意妄為,也算是良心未泯了。

世界上同樣存在著這樣的人,或許他們曾做過人神共憤的事情,可也許在他們心底同樣有一份善良的堅守,這使得他們不會徹底墮入魔道。所以我們既不能全盤肯定也不能全盤否定一個人,要用一分為二的眼光正確評價他,諸位看客,你們說呢?


執筆灬寫史


這件事情並非有人說,而是真實的事件。乾隆年間河南發生旱災,百姓顆粒無收,儼然到了一種易子而食的地步。為此乾隆爺打開京城糧倉,從京城由上至下發放糧草。這次撥糧官便是和珅,這次撥糧分為兩次,然而在粥裡丟沙子,這件事情受到了大部分百姓的好評。不過依舊有少數的“災民”與朝政大臣將和珅罵慘,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和珅由於滿足乾隆皇帝的“購物慾”,大肆對各級官員進行敲詐。為此在朝中的名聲非常不好,也有非常多的政敵。所以和珅將沙子放到粥裡這件事情,大多官員認為這是和珅在斂財,將大多數的糧食換成了沙子,不過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和珅這樣做完全是為了河南當地的子民。

1、實地考察

和珅實地考察一番發現河南的確是熱不可耐,大多百姓居無定所,易子而食。糧食根本沒有收成,因此他請求了乾隆皇帝的第一個此撥糧,這次撥糧的是非常順利的,可到達河南後,糧食明顯與他請求的數量不同,由於情況緊急和珅並沒有將這件事情當即處理,而是讓手下暗中查探。



這一查不要緊,他發現了一個驚天大秘密。由於從京城開始發放糧食,要從一層一層的官員手中發放,最終發放到現場。手下告訴和珅每一級的官員都有貪汙的現象,這件事情是在搶河南子民的生命。對於這件事情和珅非常生氣,並沒有告訴乾隆,而是自己動手這是往糧食中放沙子的原因之一。


相對於和珅我認為此人是一個比較正直的人,最起碼在人命關天的大事上不會做出錯誤的判斷,像封疆大吏這種行為,並不是一次兩次,不過在這次河南賑災的事件上,他不能容忍這種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因此上書乾隆等第二批送糧食時派遣一位有責任心的官吏。乾隆一聽就明白是什麼意思,因此第二次在路上的糧食並沒有“失蹤”。

2、有錢人蹭賑災糧

賑災糧全部都應該是給路上連家都沒有的河南子民,起初和珅並沒有發現富人蹭吃蹭喝的行為,他知道後並未生氣,反之是從路邊抓起了一把沙子扔進了賑災粥中。為此就是看出一些人的蹭吃蹭喝。有錢人並不餓只不過是裝出一副餓極了的樣子,與真正有需要的人去搶糧食。


不過等和珅將沙子扔進賑災粥中,富人看到後大罵和珅這是為何呀?他不語。只見窮人早已上去搶有沙子的粥,這些人一下子傻了眼。他就是利用這種行為來看清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窮人,需要幫助的人。窮人自然認為他這是在拯救自己,然有錢人對和珅自然是一陣厭惡。

和珅的能力很強, 並非是大部分人說的他是貪官,只顧自己的死活。不過經歷這件事情大家還會認為他是自私自利的人嗎?至於大官辱罵和珅無非不過一點,他們所認為的根本不會所看到的,他們認為和珅這種行為是在欺辱百姓。可不知和珅的真正用意,真可謂無知。


慕容鑑史


這個問題很好,再引申一下可以對當今的許多社會現象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就和珅往賑災粥裡丟沙子救濟災民一事,至少證明了兩點:一是和珅有能力、有想法;二是和珅辦事不拘一格、不迂腐。這件事,放在紀曉嵐、劉羅鍋等“賢臣”身上,不一定做得出來。

一、初看“往賑災粥裡丟沙子”不合理,但這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按常理,這“賑災粥”是救濟災民所用,應該用到實處、真正讓災民吃到,而不是讓“假災民”渾水摸魚混飯吃,但實際情況是來蹭飯、搗亂的“假災民”不在少數,擾亂了正常的救濟行為。

和珅的這個方法好就好在打中了“假災民”的七寸:真正的災民已經餓得兩眼直冒金星,只要有一口飯吃就行,哪管得上粥裡有沒有沙子;而“假災民”因為飲食無憂,是斷然忍受不了吃進嘴裡的粥裡有沙子的。

和珅的這一個簡簡單單的辦法就甄別出了“真假災民”,保證了讓真災民吃飽肚子,圓滿完成了濟民工作。

二、這也說明和珅這個人辦事不拘一格,不按常理出牌

按照常人的想法,和珅的“往賑災粥裡丟沙子”是“餿主意”、“下三濫”的手法,在正統儒家觀點看來,出這種主意的人內心應該感到慚愧,甚至可能還會有監察御史會出來彈劾和珅:這中間有沒有貪腐行為,為什麼國家的救災粥在和珅這裡就成了摻沙子的粥?

但是,他們不會想到,如果不採用這個方法,粥是好了,可是真正的災民就吃不上了,因為有這麼多的“假災民”在渾水摸魚,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像:劣幣驅逐良幣,良幣從市場上消失。

三、現在的社會需要不拘一格、需要不按部就班

大家可以聯繫一下我們的周邊,是不是也存在許許多多的事情和人,都在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辦事,升職、漲薪都要按資排輩,偶爾有些想幹事創業的人,反而被種種規定製度綁的動彈不得,辦事處理方式稍微激進一點,還往往被扣上違規的帽子,這就造成了大家都在一起混,你也不干我也不幹,就像“賑災粥”,大家都來混一口,真正需要吃的人卻因為資歷不足根本吃不上。

我們不需要貪汙、受賄、欺上瞞下的和珅,這是社會的毒瘤、國家的蛀蟲,我們需要的是不拘一格、破除迂腐,讓有能力有本事的人脫穎而出。


曉東筆談


  公元1776年,大清王朝正處在康乾盛世時期,在河南發生了歷史以來嚴重的蝗災,老百姓的田裡幾乎顆粒無收,一時之間饑民遍地、很多百姓流離失所。起初,乾隆皇帝派了兩撥人去負責賑災,賑災效果卻都不理想,民憤有越演越烈之勢,社會治安和民意很不穩定,此時的乾隆皇帝只好派出得力干將和珅去賑災。

  和珅來到河南後便調查賑災為什麼沒有成效,河南官員紛紛上報情況,說糧食太少,與原來賑災的糧食有很大出入。和珅先是查閱了糧食的出入記錄,回到住處和坤還真的動了腦筋,心想已經劃撥兩批糧食,為什麼還是不夠糧食, 賑災的糧食是從國家糧庫一級一級分發下來的,在分發過程中肯定存在層層截流情況,這樣下去再多賑災的糧食都會被官員私吞了,如何讓賑災的糧食發放到老百姓手中呢?

和坤明思苦想了一晚上,第二天親自來到賑災糧倉,當著官員和災民的面,叫人往賑災糧食中摻沙後,沒想到的是賑災糧再也不缺,賑災問題根本解決了。

有官員將此事向紀曉嵐報告,紀曉嵐知道後非常生氣,於是向乾隆皇帝奏明和坤賑災糧食中摻沙子,乾隆皇帝聽後也不生氣,就笑眯眯地對紀曉嵐說“糧食裡雖有沙,總比沒糧食強吧,起碼災民不會餓死”!和坤通過糧食摻沙來保障賑災糧食的發放到位,這種方法有效防止層層截流現象,老百姓才能得到賑災的糧食。

下面的官員沒有“ 油水”撈,當然是對和坤咬牙切齒,百姓們得到糧食能不對和坤感激涕零嗎?


國君自媒體


提起和珅,大家第一印象可能就是他非常有名的大貪官形象,他大肆貪汙受賄,在乾隆一朝征斂了大量的財富,他被嘉慶抄家之後其財富相當於國庫好幾年的收入。

其實,和珅雖然在財富上比較貪心,但他的政治才能和智慧也是不容小覷。有一年,清朝發生了很大的災害,導致千萬人流離失所、忍飢挨餓,面臨著失去生命的威脅。和珅在賑災的時候,給災民喝的粥裡扔了沙子,這讓很多官員都特別的生氣,認為和珅貪汙太過,連搶救災民生命的糧食都要剋扣。令人稱奇的是,和珅的行為卻讓災民們特別的感恩,為什麼會在不同人群中造成相差如此懸殊的評價?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受災地區的人們雖然財產受到了損失,但一個地區的人民總是有貧有富,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會因為災害而面臨丟掉生命的威脅。


有些人喜歡佔小便宜,在施粥賑災的時候,會假冒災民的身份去領取糧食和白粥,這樣就違背了朝廷賑災的原則。和珅在粥裡面扔進沙子,那些假災民自然會嫌棄粥不乾淨而離開。而遭受飢餓的災民們則不會在乎這些,只要能填飽肚子粥乾淨與否並不重要。所以,災民們十分感激和珅。


第二,就像某個電視劇中和珅曾經說過的那樣,賑災和安撫人民等行為都需要各級官員進行工作。


尤其是發生災害地區的官員,他們在工作之前要保證自己家的生命安全,因此不可避免的會盤剝賑災的錢款和糧食。這樣的行為會引起清廉的官員的不滿,他們認為災民的救命錢和糧食還受到貪官的收斂是令人很氣憤的。因此,和珅首當其衝的就受到了清官們的唾棄。

針對和珅的做法我們要辯證的去看,他在粥裡放沙子的行為固然不可取,但這樣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真正的災民能夠領取到糧食,不至於因飢餓而死,他受到災民的感恩也是合乎情理的。


漁經獵史小仙女


這個提問本身大大的有問題,和珅賑災往粥裡丟沙子,文武百官罵一片,災民卻為何感恩戴德?

整個問題我都看不下去了。

怕是事實上文武百官感恩戴德,而災民們卻罵聲一片吧。

再說古代的時候賑災,施粥的時候,都有這樣的要求:插上筷子不倒、這樣的粥才能讓受災的老百姓喝一碗能夠頂幾天。

而和珅卻因為賑災的糧食不夠,往粥裡丟沙子。

那我想問,這賑災的糧食到哪裡去了?

乾隆時,有一句俗語: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而和珅更是富可敵國,家產百萬,而《宰相劉羅鍋》表示和珅的豪富時,這樣體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bc2b9b8d2d0e60163ed63261a4e51d97\

木子君的小屋


(^ ^)

、h


前進後退左右上下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出自《鐵齒銅牙紀曉嵐》,當時的場景是這樣的。

朝廷要賑災施粥給災民,和珅負責賑災的事宜,但是和珅是鉅貪啊,於是,粥就不夠施的了。

然後呢,前來喝粥的災民裡面,還有一部分是假災民,來混吃的。

於是呢,機智的和珅就想了個主意,往煮粥的米里摻入了沙子。

摻了沙子的粥施出來以後,那些假災民吃到嘴裡,磕了牙,自然罵聲一片了,說朝廷賑災的壞話。

但是那些真災民呢,因為真的餓瘋了,哪管粥裡面有沙子還是有啥,只要粥裡面有米就可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給喝下去了。

再難吃的粥也比餓死好啊,大家說是不?

然後,劇情很奇葩的地方,就在於,在這些災民中,還混入了從京城趕到河南災區去混粥喝的官員。

這些官員當然是屬於假災民了。

於是乎,就出現了文武百官罵聲一片,災民卻感恩戴德的這奇怪一幕了。

影視劇畢竟是影視劇,當不得真,雖然劇情有點扯,但是大家只要明白編劇想表達的意思就可以了。

而和珅呢,憑藉巧舌如簧,又一次博得了皇帝的歡心。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