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成都青白江:做好對外開放文章 奏響鄉村振興樂章

成都青白江:做好對外開放文章 奏響鄉村振興樂章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韓清華

鳳凰湖畔,櫻花綻放,美不勝收,上萬遊客爭相拍照留念;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國內國外農產品接連上演“集結號”,引進來,走出去;田間地頭,村民忙得不亦樂乎;農家小院,遊客推杯換盞,悠閒自在;六個特色小鎮,風景如畫,各有千秋……青白江區早已全面做好對外開放文章,奏響了鄉村振興樂章。

成都青白江:做好對外開放文章 奏響鄉村振興樂章

4月3日,成都市鄉村振興重大項目開工儀式暨全市宜居鄉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推進會在青白江舉行。記者獲悉,去年,該區實現農業增加值16.68億元,同比增長3.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56元,同比增長8.4%;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3億元,同比增長12.16%。新簽約引進云溪漫谷、茗果匯等農商文旅體融合項目,上海豐科等農產品深加工項目,盒馬鮮生、成都遠洋等農產品冷鏈物流項目共27個,總投資145.5億元。

成都青白江:做好對外開放文章 奏響鄉村振興樂章

以對外開放為特色

打造國家級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為我區探索走出一條彰顯‘一帶一路’特色的農業農村發展新路徑帶來了新的機遇。”區鄉村振興中心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青白江區立足“陸海聯運樞紐、國際化青白江”總體定位和“一港三城六個特色小鎮”的空間佈局,搶抓國際陸港樞紐效應帶來鄉村發展新機遇,積極探索以對外開放為特色的青白江城鄉融合發展道路,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去年6月,該區被認定為省級首批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正在打造國家級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

在《青白江全域鄉村振興戰略空間發展規劃》上明確提出,將充分利用陸港對外開放門戶優勢,推進開放型都市現代農業建設,打造農商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型產業鄉村;立足成都上風地利,結合公園城市新發展理念,發揮農林郊野公園的生態價值和公共遊憩功能,建設清風雅地、人文鄉境業和諧統一的大美田園。

該區將以路為軸,策動兩側形成青白江“一主兩副”鄉村振興走廊,“城鄉聯動走廊”為主要振興走廊,“毗河發展走廊”、“沿山發展走廊”為次要振興走廊。“城鄉聯動走廊”的道路是指同華大道—桂紅路—青南大道—桂紅路,整合了港—城—鎮—鄉的重要資源,如鐵路港樞紐、城區公園、城廂古鎮遺址等。毗河發展走廊的道路是指東泰路—規劃呈祥大道—西坪路,整合毗河景觀、姚渡—七星島—祥福鎮區域、曾家寨子等資源。沿山發展走廊是指龍泉山環山大道,對山體景觀、杏花村景區、馬術俱樂部、房車營地、花園溝景區等資源進行整合。

“到2022年,‘蓉歐+’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將規劃建成主題鮮明、要素可及、資源共享、協作協同、綠色循環、安居樂業的‘一帶一路’多層次開放農業產業。”該負責人信心滿滿。

完善“一核兩區兩中心三基地”全產業鏈佈局

將這裡建成四川省對外開放農業展示窗口

搭上中歐班列(成都),溫江區的花木產品銷往荷蘭等“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四川省的優質獼猴桃、紅心柚、圓根蘿蔔、新鮮蔬菜等優質農產品也能很快出現在荷蘭、法國等民眾的餐桌上。與此同時,白俄羅斯牛肉、德國豬肉、俄羅斯木材等農產品也在通過中歐班列(成都)快速進入西南消費市場。每天大量的農產品在成都鐵路港口岸集聚運輸,走進來,走出去,這裡成為了四川省對外開放農業的一大展示窗口。

為建設好“蓉歐+”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當前,青白江區正在充分依託鐵路港、自貿區優勢,全力打造“國際投資新規則對接”“農業對外合作政策集成試驗”“農業對外合作服務”和“農業引資引智引技支撐”四大農業對外開放平臺。以平臺帶發展,積極探索農業對外開放合作機制,孵化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農業企業;借鑑國際農業產業發展先進經驗,服務西部內陸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結探索農業對外開放合作政策體系、典型經驗和建設模式。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興旺。駛入四川(青白江)現代物流糧食加工基地,塔吊林立,機械轟鳴,益海嘉裡2期、克明面業等眾多現代物流糧食加工項目正在如火如荼的推進建設之中。“來青白江建基地,一是佈局西南市場,提高產品在西南市場的佔有率;二是藉助口岸優勢,進口優質的小麥,同時,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以歐洲國家和東盟國家為主,讓國外消費者也能吃到我們的產品。”克明面業外聯專員牟芮良告訴記者,最近一直在關注進境糧食制定口岸的進展。

進境糧食制定口岸的設計堆存量4330噸,年設計糧食處理能力131萬噸,預計今年上半年正式投入使用。四川每年進口糧食需求量約300-400萬噸,玉米、小麥、大豆、高粱、大麥等需求量巨大,主要進口國為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烏克蘭等。入駐青白江糧食物流園區的中儲糧、益海嘉裡、北大荒、克明面業等糧油加工企業對糧食進口有較大需求。口岸投產後,將充分滿足我省進口糧食消費需求,極大地豐富了國際班列的回程貨源,有效吸引周邊地區進口糧食在該區集散,充分發揮國際班列樞紐服務功能,為四川省糧食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據介紹,青白江區將重點完善“一核兩區兩中心三基地”的農業對外開放合作全產業鏈佈局。一核即成都國際鐵路港,重點打造農業總部經濟;兩區即農業對外開放合作示範園區和國際康養運動示範區,重點打造農業精品展示;兩中心即國際木材交易中心、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重點打造臨港農業貿易;三基地即四川(青白江)現代糧食物流加工基地、綜保區農產品進出口加工基地、亞歐農產品特色小鎮精深加工基地,構建成都農產品出口加工核心功能區。

以特色產業發展為重點

讓“六個特色小鎮”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在福洪鎮字庫村、民主村的近3000畝的坡地上全部種滿了杏樹、柑橘樹、桃樹等,遠遠望去,滿山片野的果樹花朵盛開,像極了一幅幅油畫,這是“我的田園”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的歐盟標準現代化果園。

該果園不久將進入盛產期,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引進新品種,與四川省農科院、市農林科學院等科研院所進行了深入地合作,從產業規劃、建園標準、生產指導、管理指導等多方面制定了相應的標準,種植種類已達二十多種。並引入了以色列水肥一體化、日本除草車等新技術、新裝備進行應用、示範。

“掛果後,我們將通過鐵路和空運,對優質水果進行出口銷售。”我的田園項目農發部總監李興建表示,我的田園項目就是要運用“土地資源利用最大化”的理念,在保證果品種植生產的同時,融入景觀旅遊,使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不僅能提高當地農戶的種植積極性,使農戶增產增收。還能帶動地區產業向優質、高效的產業方向發展,從而提高地區農業發展水平。”

我的田園是青白江區福洪鎮打造亞歐特色農產品小鎮引進的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佔地4200畝,總投資25億元,現已建成哼哼農場、智慧雲農場、亞歐特色農產品小鎮雙創園、歐盟標準現代化果園等,入駐企業共28家,引進旅美留學生、中央美院等優質外來創業者30餘名。目前,還在加快新華文軒鄉村圖書館、阿來書屋等文旅設施建設。

“66號房車營地”獲評成都市“新旅遊•潮成都”旅遊目的地、金芙蓉級主題旅遊客棧;“我的田園”被命名為成都市首批50個田園綜合體示範單位;連續成功舉辦12屆杏花(果)生態旅遊節;舉辦“一帶一路”天驍杯全國馬術場地障礙冠軍賽、中國青少年馬術冠軍賽等多項賽事……在推進亞歐特色農產品小鎮建設中,福洪鎮鄉村振興本底越加夯實,越來越有國際範兒。“今年,我們將推進金青新‘大港區’協同發展,重點分析東盟國家農業與我國中西部農業的產業市場,進出口農業交易數據,找準互補細分市場以及關聯的重點、龍頭企業,聚焦現代國際農業物流、貿易、加工三大產業,進一步完善優化‘亞歐特色農產品小鎮’整體策劃和項目包裝。”該鎮相關負責人積極謀劃道。

在青白江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中,將以特色產業發展為重點,重點打造六個特色小鎮,即福洪亞歐特色農產品小鎮城廂天府文化古鎮、蓉歐國際物流小鎮、七星島國際會議度假小鎮、人和國際康養運動小鎮、彌牟文化旅遊小鎮。“人和國際康養運動小鎮重點依託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國際山地運動品牌和康養旅遊資源,發展山地自行車、高山滑翔、康體養生等;城廂天府文化古鎮加強古鎮保護和歷史街區空間管控,傳承歷史文脈,厚植文化底蘊,充分彰顯天府文化的核心內涵,強化高端商務、文化創意、品質生活等……”提及特色小鎮打造,區鄉村振興中心負責人滔滔不絕,“每個特色小鎮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定位,都有大項目落地,都在加快推進之中,實實在在地提高了當地群眾收入。”

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建設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美麗新鄉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要求經濟繁榮、社會發展,而且要求環境優美、生態宜居。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場硬仗。

“泥巴路、臭魚塘、舊房子、雜草叢生,村裡人大多數都放棄種田,到城裡去打工掙錢。”福洪鎮美麗華玥.幸福鄉村村民鍾小超回憶起村子以前的模樣,和現在相比,完全找不到曾經的回憶。

取而代之的是藝術氣息濃厚的房屋牆繪、別緻時尚的鄉村咖啡館、美麗整齊的林蔭小道、波光粼粼的寬闊湖面、乾淨明亮的白色蔬果大棚……在華玥果蔬專業合作社的招商引資下,鍾小超的農房部分租給了別人,改造成了鄉村咖啡館,每年能收取租金2萬元,並且咖啡館利潤的25%將用於合作社成員分紅,“加入了合作社,跟著合作社幹,收入增加了,居住環境也大大改善了,日子越過越滋潤,在外面打工的鄉親們現在都回來了!”鍾小超一臉幸福地說道。

美麗華玥.幸福鄉村位於福洪鎮先鋒村13組,佔地432畝。2016年3月, 該組對所有土地進行整合併成立合作社,同時引進業主盤活資源,現已形成“村民+業主+合作社”的管理運行新體制。

在全市提出“廁所革命”後,該組通過實地查看、聽取意恩、走訪市場等形式,針對基礎設施薄銷,院落環境髒亂差等現象,明確採取“群眾自籌+投工投勞+財政補貼”資金籌措形式,由群眾自主選擇是進行集中處理還是散戶改廁,同時,以廁所改造為突破口,推廣運用樹脂瓦、玻璃鋼等新型材料,廣泛應用於屋頂、垃圾箱、休閒座椅等改造,助推村容村貌提升。“我們直接通過廠家直採玻璃鋼三格一體化糞池進行改造,我們單戶廁所內外改造是3700元,政府補貼了1800元,組上廁所全面改造後,來我們這裡的遊客更多了!”鍾小超如是說道。

同時,由該區財政做好年初預算,區住建、水務等相關部門,整合百村容貌、幸福美麗新村等涉農資金120萬元集成投入宜居鄉村建設,美麗華玥.幸福鄉村完成道路、溝渠、垃圾房等基礎設施配套。對28戶農房外牆立面進行了歐式風格彩繪美化;吸引社會資金投入300餘萬元,調整院落周邊產業結構,除了咖啡館,還將農房打造為鄉村民宿、農家樂等,當地村民也過上了“窗外聞花香、出門摘葡萄、散步吃李桃、閒來還品咖”的歸園田居生活,幸福指數直線攀升。

為了更好地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青白江區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力推廁所、汙水、垃圾“三大革命”,加大農村道路、林盤修復、公共配套設施等建設,鄉村面貌明顯提升,村民生活質量得到大力改善。另外,該區多方式組建農民股份合作社,盤活土地、住房、資金和勞動力資源,積極發展鄉村旅遊、民宿點、農家樂、農業採摘、農事體驗等新型業態,實現共建共治共享協調發展。現已先後湧現出彌牟白馬、城廂十八灣、福洪杏花等20餘個“五美”新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