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平潭娘宮因項目建設歷經四次徵遷:將心比心 和諧徵遷在路上


平潭娘宮因項目建設歷經四次徵遷:將心比心 和諧徵遷在路上

娘宮村徵遷幹部瞭解被徵遷戶近期生活狀況

位於北厝鎮的娘宮村,自1998年的城關公路先行工程起,歷經了四次徵遷。最近,這裡又面臨著新一輪的建設,金井灣大道至澳前西路景觀提升改造項目在此加快推進。近日,在娘宮村村委會,北厝鎮黨委統戰委員鄭傳金正和村幹部們商討接下來的工作。牆上的徵遷進度表顯示,九戶徵遷戶目前已成功簽約七戶。他們知道,如何讓剩下的徵遷戶同意簽約,是項目推進的關鍵。

困難重重

徵遷進度陷僵局

年初,在接到實驗區徵安辦關於金井灣大道至澳前西路景觀提升改造工程的任務時,由鄭傳金帶頭的徵遷小組立刻確立包戶幹部,實行鎮村幹部分工合作,投入前期籌備工作。但通過摸底走訪,他們便意識到,此次徵遷工作遠比想象中困難。

“因為娘宮村經歷了多次徵遷,目前沒有多餘的臨時過渡房,村裡有四戶村民家裡有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其中一戶家中老人還癱瘓在床。”娘宮村黨支部書記陳友華說,像這些老人的問題尤為突出。

軟磨硬泡

迎難而上不言退

“徵遷沒什麼訣竅,靠的就是耐心。雖然累,但是跑一次不行,就兩次三次四次,我相信問題總是能克服。”陳友華就是這樣告訴自己以及同伴的。在他的帶領下,村幹部們也沉下心來做好徵遷工作。

23歲的大學生村官周青青是這支徵遷隊伍中最年輕的一員,不論颳風下雨,她總是忙著走村入戶,還時常利用午休時間,一個人帶著紙筆和捲尺,去徵遷戶家中丈量面積,繪製平面圖;村委會副主任周建鴻多次往返福州,幾經波折找到徵遷戶,面對面溝通。

“因為沒有合適的臨時過渡房,村幹部四處借房子,跟之前徵遷戶溝通看能不能騰出多餘的房間來,能住的公家宿舍也都優先安排給他們。”鄭傳金說,大家都儘可能照顧村民的切身需求,特別是癱瘓在床的老人,專門挑選一樓的空房,並在旁邊搭建臨時集裝箱供看護人員休息和煮飯。

在這樣將心比心地溝通下,今年大年初六就有村民簽約同意徵遷,此後陸續又有六戶簽約。“每一次簽約都來之不易,飽含心血。”陳友華說。

將心比心

和諧徵遷在路上

“徵遷沒有固定模式,不能照搬照抄,每一戶都有其特殊性,要區別對待。”陳友華說,最關鍵的是要傾聽他們的訴求,設身處地替徵遷戶考慮問題,處理問題也就不會沒有頭緒。

對於工作人員丈量好的土地,很多徵遷戶總是不放心。“我們理解他們的想法,第二次複測就由村幹部帶隊,當著村民的面重新測量再簽字確定。”陳友華說,對於那些已經簽約的徵遷戶,村幹部還去他們家裡幫忙搬運傢俱。像這樣看似繁瑣的細節,卻對順利徵遷起到莫大的幫助。

薛梅平是這批徵遷戶中第一個簽約的,“我能理解村幹部工作的不容易,要不是因為支持建設,這住了幾十年的房子,我是真的捨不得搬走。”

“雖然目前的徵遷工作小有成績,但是我們仍不能鬆懈,繼續加大力度,秉承和諧徵遷的理念,力爭按時完成任務。”鄭傳金說。

  • 來源:平潭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