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同治帝死時慈禧也身染重病:是恭親王下的毒手?

貓眼觀史


借這個問題來聊聊同治帝駕崩前後的清宮野史。

美國學者西格雷夫在他那本極為暢銷的慈禧傳記《龍夫人》中,的確提出過這樣一種大膽的假設:如果同治帝、同治皇后、榮安公主一連串離奇死亡背後有陰謀的話,那最大的嫌疑人就是恭親王。

為了佐證這種假設,西格雷夫還特別提到了一個此前沒被人注意的細節:就在這一連串離奇死亡的背後,慈禧本人也身染重病,並且此病蔓延了8年之久。

慈禧差一點死掉,這一點暗示著她不可能是陰謀的主角,因此作為另一攝政實權人物的恭親王便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的確,在當時,如果慈禧也死掉的話,皇權極有可能落入恭親王手裡。

陰謀論的產生,一定有溫床,下面咱們就來看看關於這一段,野史都是怎麼說的?

同治之死,官方的說法是死於天花,但野史的說法是死於花柳病。為此,民間曾大肆攻擊指責慈禧和恭親王,認為他倆應對同治之死負責。

慈禧被攻擊的理由是過度干預了同治的私生活。傳言慈禧不喜歡皇后阿魯特氏,以至於同治不敢與皇后同房,但同治也不願按慈禧心意,去臨幸她所鐘意的惠妃富察氏,於是,年紀輕輕的同治便獨宿養心殿。

為了解悶,同治便開始偷偷溜出去尋花問柳,因為害怕被認出,所以他只能選擇僻靜、劣等之所。

恭親王被攻擊,則是因為正是他的兒子載澄充當了同治尋花問柳引路人的角色。而恭親王又拿從兒子那裡逼問得來的實情,要挾同治,從而導致了與同治關係緊張。

有一點能說明,雙方鬧僵後,同治曾以“無人臣禮”為由,削去了恭親王的爵位,並撤銷了恭親王一切職務,此事曾在京城引發軒然大波。

同治病危後,曾命令自己的老師李鴻藻代行批答奏摺。李鴻藻很謹慎,只敢批答“知道了”、“交該部議”等廢話。恭親王藉機要求代批滿文奏摺,同治勉強答應。

但僅僅過了五天,同治即頒下上諭,“天下事不可一日稍懈,擬求太后代閱折報”,恭親王“照常好生辦事”,如此,恭親王批折權被快速剝奪。

批折權是權力鬥爭的一方面,更核心的鬥爭則是同治死後誰繼位,誰接班的問題。

關於繼位人選以及由此產生的爭鬥,正史中沒有任何記載,但野史有諸多版本。

第一種說法,當時的皇后阿魯特已懷有身孕。恭親王認為,應該等阿魯特臨產,如果所生是男孩,繼承問題自會迎刃而解,如果所生是女孩,再另選繼位人選不遲。

但慈禧以南方尚未平定,朝廷不可一日無主為由,否決了恭親王的提議。

恭親王為什麼要拖?他知道慈禧所選之人,不是出自他家,以拖延的方式反對對他有利。

不管怎麼說,在繼承人選上,兩人的矛盾很大。

第二種說法,同治想立孚郡王之子、貝勒載澍為接班人。據說同治曾要求李鴻藻起草傳位詔書。李鴻藻心中害怕,及時通報了慈禧。

慈禧大怒,下令“盡斷醫藥飲膳”,活活餓死了自己的兒子。

第三種說法,同治想立恭親王的兒子,自己的好哥們載澄。據說,因此之故,同治駕崩後,慈禧召集眾臣商議繼位人選時,恭親王居然說了句:“我要回避,不能上去。”

可以想像,如果同治真留下了遺詔,要立載澄,慈禧反對必然會引起恭親王的強烈敵視。

第四種說法,則是從下一輩“溥”字輩中選,這一輩居長的是當時六歲的溥倫。但溥倫不是近支親室,血統不純,因此不了了之。

最終,慈禧選擇醇親王之子,即算她侄子又是她外甥的載湉。

對此,恭親王強烈不滿。

醇親王在得知自己兒子被選中後,曾用昏厥的方式表示推辭,其實他這個舉動更多的是做給恭親王看的。加之此後醇親王以避嫌的方式全身隱退,恭親王才沒好表示激烈反對。

不管哪種說法,慈禧與恭親王的矛盾是很大的,似乎也能嗅到一些殺機的味道。

關於皇后阿魯特之死,同樣如此。

據說同治死後,慈禧便有逼死皇后的打算,因此逐漸斷絕了她的飲食供應。皇后向孃家求救,其父回了四個字“皇后聖明”。

見到這四個字,皇后知道孃家也沒辦法,只好自殺,有說是吞金,有說是絕食。

但也有人認為作案動機最大的應是恭親王。

西格雷夫的說法很逗:“同治已經給親王帶來了十年的麻煩和阻礙,恭親王的惱怒可能轉嫁到了慈禧頭上,怪她沒有對兒子採取強硬手段,因而牽涉到了親王的利益······無論是誰做出了這樣的安排,總歸是有人決心要幹掉同治、還有他的皇后、他的母親和他異母姐姐,就好像是為下一撥食客匆匆打掃宴會的餐桌。”

進入陰謀論的邏輯軌道,真是細思極恐。

但根據加拿大華裔學者鄺兆江在其《百日維新的碎片》一書中的說法,慈禧其實是患有嚴重的肝病。


黑句本


同治帝

愛新覺羅·載淳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八位皇帝,年號“同治”。為清文宗咸豐帝長子,生母為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一生鬱郁不得志,坊間傳聞他是死於花柳病我覺得可能性極大。恭親王怎麼會在眾目睽睽之下對侄子下手,不管怎樣也是愛新覺羅家的天下。所以我覺得恭親王不會對同治帝下手。




小胖愛解說


慈禧,是清王朝最後的掌權者,她憑著自己是同治皇帝的母親,加之她與鬼子六合謀發動辛酉政變,推翻了肅順等八人勢力,確立了自己的地位。而同治在慈禧的壓迫下,終日出宮尋歡作樂,最終染病而亡。可同治死時,慈禧居然也染重病,那這與恭親王有關嗎?


在1875年美國駐北京公使館發回美國國務院的報告中,明確地說:“(慈禧)太后,兩位攝政者中更有權勢的一位,也病得很厲害....。.數月以來,(慈禧)病得如此厲害,以至於街頭百姓中每天都有人預期她會死掉,甚至有好幾次謠傳她已經死了。”從這段史料中,我們可以知道慈禧在同治死後也得了病,但不能把這個簡單歸因於是恭親王為了奪權而下的毒手,這要從史料中窺見一二。據加拿大華裔學者鄺兆江在其由哈佛大學出版的英文著作《百日維新的碎片》的記載,慈禧有嚴重的肺病,放到現在肺病也是一種重症,更何況是清朝時候,所以說,同治死的時候,慈禧正因肺病感染,這讓恭親王背鍋,實在是冤枉了他。可在那個時候,同治皇帝、皇后,榮安公主的一連串離奇死亡,連掌權的慈禧都生病了,不得不讓人懷疑是不是恭親王為了奪得皇位,一步步剷除妨礙自己前進之路上的敵人,畢竟這不像巧合之事。當然可以肯定的是,恭親王沒有對慈禧下毒手,慈禧是因肺病的加重而病得厲害。而慈禧也挺了過去,並掌握了清王朝的大權。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成員:小木


歷史百家爭鳴


扯蛋的問題了。同治是慈禧唯一的兒子,丈夫死了,唯一的兒子又死了,做母親還不得傷心欲絕,悲痛過度,大病一場???慈禧雖壞,但她也是一個人,一個女人。


1027永力貨架設備


野史或許這樣說,但是宮裡的套路都一樣。病死的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