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为何央视多次批评小鲜肉,他们究竟做错了什么?

就在昨天,央视电影频道又一次批评了娱乐圈的流量鲜肉,称他们的客串难以撑起电影票房,他们的出现不符合中国电影市场的前景和运行的基本运行规律。这位评论员说得有道理吗?仔细想来好像是有一定道理,但是小编认为他只说对了一半,接下来且听我慢慢道来:

为何央视多次批评小鲜肉,他们究竟做错了什么?

王源:为什么受伤总是我?

前不久,在电影频道一档访谈节目中,有一位不知名电影导演表示:像王源这种演员我是不用的,如果要用的话也只能演男五或者男六!如果这句话说的是蔡徐坤的话,恐怕这位不知名导演的九祖都要被问候一下。出人意料的是王源的粉丝没去骂这位导演,而是默默承受了下来,这说明什么呢?王源管理粉丝能力有所提高,他想靠自己的实力去打脸质疑他的人,而不是依靠粉丝的力量去道德绑架!这说明他大有进步,已经拉开与某些流量艺人的差距!

为何央视多次批评小鲜肉,他们究竟做错了什么?

中国人追星的标准和方式发生了微妙变化!

不知从何时起,在中国演员的咖位要比歌手要高了许多,钱也要比歌手赚得要多很多,曝光度更不用说。这反应了一个什么问题呢?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年轻观众的审美观已经从听觉和视觉双重审美的需求慢慢地转向纯视觉审美的需求。通俗一点讲就是以前追星的人对于艺人的要求是多才多艺,其次才是外表。但是现在追星的人(由于大部分都是女性)就只看重颜值,长得好才是关键,其他的慢慢来吧!

为何央视多次批评小鲜肉,他们究竟做错了什么?

还有一点变化是什么:追星的方式变了,以前追星无非是买张海报回家自己慢慢看,或者是买张CD回家自己慢慢听,最疯狂的事也只是给自己喜欢的明星写个信而已。现在呢?由于人们对物质条件需求的价低和高速互联网的普及,娱乐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那些追星族们好像成为了自己爱豆的跟屁虫似的,自己的爱豆跑到哪里自己就去到哪里(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网络),胜似自己的亲人。

演技遭批的真正原因揭示

为何央视多次批评小鲜肉,他们究竟做错了什么?

如上文所述的,青年艺人的粉丝多了起来,就形成了粉丝经济,快餐经济。我们都知道一个艺人要长红需要代表作(流量艺人也不例外),由于电影和电视剧的投资方也需要所谓的流量艺人帮他们吸引粉丝和稳固流量,然后就开出高价请那些当红流量来当主角。那些流量的经纪公司听到这种好生意,当然会乐此不疲去帮他们接戏,谁会跟钱过不去呀,真是的!

为何央视多次批评小鲜肉,他们究竟做错了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鹿晗、tfboys、吴亦凡这些人大多都是唱歌跳舞出道的,甚至有点还在上学。一时间没经过任何基础训练让他们去演戏,难度是非常非常大的!就等于说你以前是玩刀塔的中等玩家,由于你大脑反应好,在没有任何LOL的基础情况下。去打英雄联盟的高端职业联赛,下场是什么请你们自己可以去脑补,不被骂才不正常呢!所以说问题不在艺人本身,更不是观众,而是出在了他们的引导者身上。

为何央视多次批评小鲜肉,他们究竟做错了什么?

解决办法不重要,重要的是选对行业和提升自己

解决这一问题办法有很多种,小编就不一一列举了,说一下关键问题,年轻艺人要跟着心的感觉走,选定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把它当成终身的事业,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趁早离开这个行业,不要占用其他的艺人的资源,谢谢!

(纯手打,喜欢的点波关注,谢谢帅哥美女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