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讓窮山溝實現創富夢想 ——記大同市雲州區峰峪鄉副鄉長賀中有

位於大同市雲州區南端的峰峪鄉地理位置偏僻,經濟薄弱,是典型的半山區純農業鄉。這裡人少、路窄、錢缺,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溝。

2011年,賀中有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績,通過全省第一批“從優秀大學生村幹部中遴選鄉鎮副職”考試,擔任了峰峪鄉副鄉長。站在新的舞臺上,賀中有決心同全鄉幹部和11521名父老鄉親一同勾勒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美景。

到村的當天下午,賀中有就開始馬不停蹄地走街串巷、挨村挨戶瞭解農民生產生活情況。半月下來,全鄉19個行政村、5678戶、11521人的情況基本摸清。他了解到,峰峪鄉貧困發生率高達46%,佔全鄉農業人口38.4%,是全區貧困範圍最廣、貧困人口最多的鄉鎮。

雲州區早在600年前就有種植黃花的歷史,且品種優良,賣價較高。經過反覆考察論證,鄉里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確立了以“三黃(黃花、萬壽菊、黃粉蟲)、兩業(中藥材、光伏)”為主的多元化產業發展格局,形成了貧困戶脫貧的多種產業抓手。

要想富,先修路。坑窪不平的道路成了制約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他們決定積極與上級部門對接,爭取項目進行道路修建與擴建。2017年,貫通全鄉的主要幹道應冊路開工建設,打通了全鄉對外開放的通道。建成後,全鄉黃花收購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剛採摘的鮮黃花也能順利銷售,極大地調動了群眾的種植積極性,當年全鄉新增黃花種植面積3000畝以上。

為了進一步發揮合作社等集體組織的“火車頭”帶動作用,峰峪鄉成立了黃花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下轄19個成員社,通過村社一體的模式運行,有效整合貧困戶小額貸款、社會資金入股等資源,集中種植黃花1982畝,統一管護,實現了人人一畝黃花的全覆蓋,形成了貧困戶持續穩定的增收措施。

同時,各村發揮自身優勢,推進全鄉產業升級,“三黃、兩業”得到鞏固提升,種植結構得到較好改變。2018年,全鄉共種植黃花10035畝,中藥材4980畝、萬壽菊5100畝,並且召開了第二屆峰峪菊花節,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應。玉米種植面積佔比由原來的90%下降到46%,農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9000元以上。

此外,鄉里按照“典型示範、分步解決”的思路,集中打造了峰峪、兼場、楊莊等中心村,通過兩年時間,實現貧困戶易地搬遷529戶,危房改造738戶,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全面改善。

用創新意識統領各項工作,是賀中有始終堅持的工作方法。為搞好脫貧工作,他和相關人員共同創建了“一承諾、二公示、三把關”的工作方法。公正公平公開的工作,得到了村民充分信任,大家高興地說:“鄉里村裡工作發展到啥程度了,公示欄一清二楚,俺們心裡跟明鏡兒似的!”

紮實有效的工作,換來了豐碩的成果。2018年底,峰峪鄉順利實現2159戶、4396人脫貧,19個貧困村退出,貧困發生率降低到0.22%,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該鄉扶貧工作成效受到了省、市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評,賀中有也在2018年底被評為全省最美基層幹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