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錦鯉一直仰在缸底浮不起來,是什麼原因?

韻_40314306


出現趴底的原因踏火個人總結了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魚有寄生蟲,魚體表有寄生蟲時可能會出趴底,如小瓜蟲其一些鰓部寄生蟲都會引起魚的不適而趴在池底不動。

2、溫度或水質變化過快,在轉魚時水溫相差過大(主要是從高溫的水中轉到低溫的水中)或是兩者的水質相差過大(如PH值、硬度等)沒有平衡水溫、水質,轉魚之後可能會出現趴底,特別是當年新魚剛開始上市的魚最容易出現。

3、低溫,對於室外養殖的魚來說,秋冬季節時氣溫突降導致水體溫度變化過快,魚出現不適應而出現趴底。

4、水質不良,這主要是水中重金屬含量過高魚,對水質適應不了,魚趴在底下,其實這是一種慢性中毒的現象。另外魚的氨氮含量過高的話魚也會出現趴底的現象,這其中以3歲以上的大魚常見。

5、藥物反應,有時用一些對魚刺激性較大的藥物時,用藥後魚也會出現趴底的現象。這種情況只要您用藥濃度在安全範圍內,屬用藥後的正常反應,用藥後多多觀察下有沒有別的異常情況,如果只是單純的趴底問題不大。

6、內臟出現問題,這種情況多數是平時投餵過多的高蛋白質飼料,魚的肝等消化系統長期超負荷運轉而受不了,致魚出現不適從而趴在底下。如果是這種原因所造成的,一般魚的眼睛會稍微突出來,這種情況同樣是以3歲以上的魚較常見;還有另一種原因是消化系統出現炎症後沒有得到及時處理而影響到魚鰾,從而使鰾出現病變(如充水)後使鰾對魚體的平衡作用降低而趴底。

對於趴底,我們到底如何去應對呢?踏火個人著的有些趴底的情況如果平時注意下是可以避免的;

1、殺蟲,定期殺蟲,減少寄生蟲對魚的傷害。

2、控制好水溫,這主要指平時在轉魚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平衡水溫和水質,

3、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如果是室外的池子有條件的可搭大棚,不方便搭大棚的儘量將魚池的水加滿。

4、調好水質,定期用一些益生菌來分解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質,保證水質良好。

5、合理投餵,根據魚生長情況和季節來合理投餵飼料,切記不要過量投餵,每次喂晨以魚吃到八成飽即可。生長季節魚吃食量會較大,寧可多喂幾次也不要一次喂量過多,生長旺季適當喂一些胚芽或菜葉以調節消化系統。

6、對於早期出現的趴底之魚,可單獨撈出來進行治療,如是因溫度原因可慢慢加溫處理,消化道問題的可停喂,嚴重的可注射抗生素治療等等。

以上僅為踏火個人見解,如您認同本方歡迎收藏、轉發,更多水產、水族類的經驗分享敬請繼續觀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春暖花開來看你


可能是快要死了😭


🍰 糖唐 🍧


失漂可能是腸炎引起的也可能是換水時引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