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企上班的年輕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夜幕微涼月如初

其實國企也是有不同類別和三六九等劃分的。

國有企業可以從兩個維度來劃分:

  • 一是按壟斷與否,分為了壟斷性國企和競爭性國企;

  • 二是按資產管理權限級別,分為了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

比如一些壟斷性央企,菸草、電力、金融,那可是槓槓的,比如全球500強中,排名靠前的就幾乎都是國企。

至於中國企業500強,那就更不得了了。

而且,國企對於人才的招聘要求還是蠻高的,新進的員工除了有關係的外,還多半是好學校、高學歷,比如清華大學畢業生就業去向就能看出來:

國企工作的好處就是有較穩定的收入和良好的福利保障,而且風險相對較小。

但是,國企入門難,不容易進入,而且複雜的體制,規模又巨大,同時產權也不夠清晰,所以人際關係相對複雜,論資排輩也在所難免。

國企上班的年輕人最後都怎樣了?

這個真的不能一概而論啊,不同的企業,不同的部門和崗位,以及個人情況,是會有很大差距的。

既可能很有成長和鍛鍊性,不斷學習和提升,也可能一潭死水、枯燥無聊,甚至勾心鬥角。

不過,就我身邊的同學來看,多半還是相對穩定,收入也還行,但確實有不少會心累,要麼是人際關係複雜,要麼是感覺上升空間有限。

所以,也有些人自己跳出來了,跑到更具競爭力與活力的民營企業,甚至是自己做點小事情。


評論區有國企工作的,也歡迎給大家談談你的情況啊。


馮起升

作為一個曾經的老國企,我來談談我所瞭解的國企吧。我是九十年代進入國企,工作十幾年後辭職出來。因為還有一些朋友和同學,這兩年回去過幾次,我原先所在的部門,基本已經沒有熟悉的人了,骨幹差不多走光了。辦公室還是那個辦公室,辦公桌還是那個辦公桌,但是人都不認識了,大有物是人非之感。

我在國企的時候,各個部門很多年輕人,到九十年代末期,年輕人都挑起了大梁,成為了各個專業領域的骨幹。九十年代中後期,企業選拔中層幹部,開始搞公開競聘,美其名曰為了公平公正,其實,那不過是遮人耳目罷了。當看到領導的司機和車間工人通過關係混成了職員,旋即提拔成中層幹部以後,很多人就心灰意冷了。2000開始,陸陸續續有人辭職,07-10年間辭職達到了高峰,研發、工藝、質量、生產、設備、銷售、財務等部門,很多骨幹員工選擇了辭職,以至於有的部門出現了青黃不接。據我瞭解,這些當時的年輕人主要是去了以下幾個方向。

第一,一部分去了私企。技術、質量和生產等部門辭職人員大都是去了同行業私企,基本上,全國同行業廠家都有這些老同事的身影,據說一個個混的都不錯。大部分都是企業的中高層技術和管理人員,待遇不菲。

第二,一部分做了專職審核員。質量部門的很多人因為具有國家註冊審核員資格,實習期結束以後,在國企發展渺茫,好幾個辭職去了認證公司做了專職審核員,其中不乏國內知名的大型認證公司,收入也是非常可觀。

第三,一部分自己做生意。還有幾個我認識的同事,辭職以後開始做生意,有開廣告公司,有開裝修裝飾公司,還有做貿易公司的。一個個做的風生水起,據說,有一個做傢俱生意的,現在頗有身價。

第四,一部分考研後進入高校。考研的有好幾個,僅我所在的部門就兩個。現在,都在大學做老師。平常也沒什麼課,也不用坐班,一邊“誤人子弟”一邊在外面做項目,從開的車來看,年收入肯定不低。


管理那點事

前三桶油員工路過。

作為新時代的90後,就呆頭鵝所知,我們那屆進來的大概50人,碩士30多,本科10幾個,現在3年不到,走了三分之一。

呆頭鵝認識的在另一家三桶油的同學,他們那屆接近100人,不到2年走了一半。

聚呆頭鵝觀察,走的多的大多是學校很好的,比如,咋那屆東南、大連理工、浙大等基本都走了,有的跨專業從化工轉新能源、汽車電池,有的轉行做碼農,有的甚至做律師,還有個華南理工的去了證券公司。

而留下來的也有不少精英,以女性為多,像呆頭鵝曾在總部呆過,香風陣陣,娘子軍多,某些部門,除了處長,主任,和個把男生,其他7.8人都是女孩。

呆頭鵝也見過某些30多還是普通職工的年輕人,有的是隨遇而安不會表現,有的是做事懶散,聽天由命,也有能力突出但不會做人的,這樣的少,大部分還是每天醬油,領導不怎麼認可的,也難怪同齡人要不升遷要不跳槽去其他優秀公司了。

但是,國企也有很多優秀的中層骨幹,不但能力突出,而且樂於奉獻,像呆頭鵝就知道不少人剛畢業就獻身海外市場,一打拼就呆在外10多年的。

不排除國企有些人情關係,但你真有實才也不會被埋沒的,別的不說,我知道就有些農民出身、高中畢業從工人做到經理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大家覺得呢?


啊呆頭鵝

在這,主要回答大學畢業後,在國企上班的年輕人,主要有三種出路吧!

第一種,入職三年內,是一個離職高峰。原因很多,有些是考研走了,有些是生活不習慣,有些因為男女朋友,也有些覺得和自已想像的國企不一樣,有些覺得待遇低。總之,只要有個能說服自己內心的原因,就會離去。



出現這種情況的主客觀原因都有。客觀上,目前人才市場上環境比較寬鬆,大學生找工會並不太難,人員好流動,並且初級人才,待遇差別不大。主觀上,這年齡段的同學,心性並不成熟、穩定,各種決定顧慮少,牽掛少,決定快,無論是去還是留。這在年輕時都很正常,不必掛懷。

第二個離職高峰,會在三十至四十五歲之間。此時,在國企己經有了不少的工作經驗,有些還成了骨幹,獨擋一面,也會積累一些人脈。人才市場對這類人材是有一定渴求度的。國企雖有機構臃腫,人際關係複雜,基層待遇低,高層收入有上限等問題,但是現在還保留在國家隊中的企業,大多管理規範,接觸高端、重要項目的機會多,還有幾十年的經驗積累。有過這樣經歷的人員,是很受歡迎的。加之此年齡段,年富力強,很多人都願意去為自己價值最大化拼搏一下。



第三種,超過一定年齡,或者在國企混得不錯的,多半會選擇在國企終老退休。國企的五險一金繳納規範,退休金個人賬戶累計很飽滿,為最後不長的時間去冒險不值得。在國企的環境,工作節奏,人際關係也大多駕輕就熟。大部份國企對老職工也多有關照。市場對這類人的需求度也不高了,也多樂於在國企“安渡晚年”。


學歷不高的年輕人,我看到的,大多數會比較珍惜在國企工作的機會,選擇流動的,相對較少。


淨月暖陽

國企已經離職年輕人路過。

先交代下背景,

我14年進的重慶某國有企業,

號稱排名第一的汽車廠。


做了3年,

17年離職。


國企好不好,

這個看你怎麼看,

很多人都擠不進去,

有的人想出來卻出不來。


在很多人眼裡,

國企待遇好,福利高,有保障。

如果你沒有雄心壯志,

只想安穩過日子,

那可以的。


工資不高,但是五險一金都有,

算下來,

月收入大幾千還是有的。

對於打工族可能真的不錯的。


但是,

那種僵化的體質,

無力掙扎的束縛感,

讓人很難受,

尤其是有一點上進心的人。


你的身邊都是些毫無理想鬥志的人,

天天過的很消極,

眼光也很狹隘。

天天開不完的會,

永遠做不完的工作,

寫不完的彙報材料。


我不想這樣過一輩子,

所以我毅然辭職了。


現在出來後,

過的很瀟灑。

目前轉行互聯網,

是互聯網團隊的負責人之一,

有自己的公司,

自己的團隊,

自己的社群,

自己的網站,

自己的項目等等。


身邊都是朝氣蓬勃追求上進的年輕人,

月收入也5W+,

日子過得還不錯,

感謝自己當初敢下這個決心,

也感謝家人的支持。


dark黃

他們在哪裡呀?他們都老了吧?看到這個問題,忍不住想起朴樹的這句歌詞,其實要問國企上班的年輕人最後都怎麼樣了,那麼作為職場過來人,我想告訴你的人,他們的確都老了,雖然有些年輕人在國企進步發展很快並且走上了管理崗位,也有些學足了經驗本領遠走高飛,但是無一例外,終究慢慢的被國企大環境磨滅了桀驁不馴的性子,成為了大街上遠遠看去那個步態蹣跚的中年人。

其實仔細想了一下,自己身邊很多朋友都是在國企或者中字頭的央企上班,要說收入水平,其實不高也不低,只能說還好,要說社會地位,也就頂多只能圈子內部顯擺一下,要說事業發展,往往都一臉迷茫,而且最讓大家困惑的一個問題,就是待在國企裡面吧,總感覺發展步子太慢了,工作節奏太慢了,工資漲的也很慢,但是想離開吧,又總覺得下不了決心,所以很多年輕人在國企裡面要麼就是埋頭苦幹的同時努力經營關係,慢慢爬上了基層管理崗位從而相對來說過上了較為好點的日子,要麼就是學了技術本領以後三五年時間快速離職另謀高就,而更多的年輕人,其實就成為了傳說中的那隻溫水中的那隻青蛙,一直想跳卻再也沒有跳出去,一直想要非得更高但卻找不到方向。

對於國企來說,其實我覺得很多國企的發展是很不錯的,而且很多國企也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去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甚至建功立業,但是也有很多國企,在市場競爭中依然故步自封,每年招聘大量年輕人但是人才發展論資排輩等情況依然很突出,而招進去的那些年輕人就在慢慢熬日子當中消磨掉了大好青春時光。

總之,作為年輕人來說,其實國企也好或者私企也罷,其實也只是個平臺而已,更多的精彩還需要自己去書寫,更多的路還需要自己去走,而路在哪裡呢?路其實就在腳下,當你低頭的瞬間,就可以看到它。


九品職麻官

我在通信行業,國企就是養老,別想有太大作為,這人際關係太重要了,前一段單位竟聘,海歸的,同濟的,哈工大的都沒聘過一個副總媳婦,想養老就去國企,但不要去市場口,技術口掙的多,市場都是辛苦錢啊


爍竹CL


落花戀古城

14年畢業就進國企了,現在小領導,可是真的不是之前想要的生活,薪資確實不差,但感覺學不到自己想學的東西了,現在也是在物色別的工作或自己出去創業。我必須承認一點的就是國企真能鍛鍊人,但到了一定程度以後還是缺乏一些新鮮的東西,做久了會發覺自己反而落後了。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


MartinLiss

本人國企16年,給你講講我的經歷吧。

剛進廠的時候,雄心勃勃,一門心思的準備一展抱負,為黨為國!可是漸漸發現並不是有技術、有激情就能在國企混下去,我們一起進來有近百人吧,後面每年進來百人左右持續進人三年。

三年後開始拉開差距了,有人當了主任,有人當了技術員,有人還在一線。

五年後,技術員崗開始離職,走了將近一半。

十年後工人崗全部辭職。

領導崗一個沒走。

到現在,除了領導崗位的,幾乎都辭職了。

到不是說國企不好,只是有些不適合那些有理想,無背景的人。時間長了就會發現有本事未必有用,人情在國企是很重要的。

再深說,沒什麼意思了,你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